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经济社会学论文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价值取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08 共5792字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众多人眼里,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那么近。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严重、人民幸福指数低、科技创新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并不单纯是经济的问题,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但无法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建成小康的百年目标,伟大复兴的实现也将遥遥无期。那么,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应作何价值取向?本文不揣谫陋,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人文向度:经济发展的深层主题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是什么?从我们的国情来说,当前主要指经济的发展,这是由我国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必然决定了的。改革开放后,由于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过分关注,逐渐形成用GDP来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惯性思维。GDP长时间保持着9%以上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在国际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当我们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之后发现,仅仅把GDP这类物质财富当作追求的目标,而忽略对人文的考量,要实现人民对幸福追求,这是缘木求鱼。因为GDP这个美丽的大蛋糕并不像预期的那样美味可口,而是散发着一股子怪味,甚至吃下去会闹肚子,人民自然望而却步,先前所作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因此,单纯把物质的发展当作衡量人民幸福与否的尺度,必然走向歧途。

  正是因为经济发展中对人文价值的忽略,才导致了今天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有了量的巨大进步,但发展是不平衡的,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市场经济中道德的缺位,诚实守信成了现代社会中的稀罕物,道德滑坡、以邻为壑、造假贩假、坑蒙拐骗横行于世,造成人与人之间诚信丧失,市场交易成本大增,这就是片面强调经济为中心而造成的跛足发展的恶果。经济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有了“义利之辨”,其中尤以儒家经济思想所强调的“以义取利”最为世人所推崇。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在他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为后人留下了难解的“斯密悖论”,揭示了要解决好经济上利己和道德上利他,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正因为如此,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会产生一种导向,整个社会朝着以GDP论英雄的方向发展,人人朝金钱目标狂奔,其实质是造成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向,发展到最后,传统社会中的“礼仪廉耻”被抛在脑后,“见利忘义”成为普遍现象,笑贫不笑娼,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困扰。究其根本,就是物质发展至上,忽略了人文价值取向,才造成如此的失衡发展局面。

  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理应内含追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发达国家的历史业已证明:经济发展没有真正的人本考量和制度设计,这种发展是难以为继的。中国已经到了这样的时期,忽略人文向度已经难以保障整个社会健康的向前发展。人文向度的主要内涵包括:首先,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人民的幸福才是发展的皈依。其次,人文向度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体现在发展中任一环节的指导原则。

  它要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为目标,发展的优劣完全以这些标准来衡量。第三,这种发展并不单纯是提供人民予消费的发展,而是要通过谋求人民福祉的同时,激发出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到更高层次和水平。由此可见,人文向度是经济发展的深层主题,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体现着对人的生命和福祉的尊重,也利于公平和效率的平衡,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发展理念。人文价值取向的另一个显着作用,就是能够抑制资本和权力的无限制扩张和由此造成的对弱势群体侵害性的掠夺,它会有助于人类找回失落于市场经济中染上拜金主义毒素的美好人性,挽回被为数众多的贪官污吏野蛮侵吞公共财富所损害了的政府形象,并把市场经济中唯利是图、以邻为壑的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引向以人为善,诚实守信的良性轨道。

  现代社会已经把追求全面发展作为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粗放式发展的阵痛体验后,我们找到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指导思想。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体现人文的价值向度,必须打好组合拳,使各种经济杠杆组合发挥作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必须让市场经济发育更加完善,尊重市场在配置和优化资源的基础作用,把政府这只有形的过去伸得太长的手缩回来,只管那些宏观层面的东西,而把应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经济发展引入人文向度并不是建空中楼阁,有其深刻的唯物主义的基础,是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完全相吻合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其应有之义就是不能够以物为本,而必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民的幸福快乐为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其实质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深层主题,无疑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二、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的方式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模式。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放式发展,走到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最关键的改变就是强化了人文发展的理念。粗放式的发展依靠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与之相对应,集约式的发展则依靠的是科技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原材料、能源的集约化利用。

  “集”就是劳动和资本这类“人为方面”的密集化和深化,“约”就是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简约和节省。过去经济的发展往往是靠粗放式的投入取得的,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只有注重内涵提高的科学发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在传统的发展理论中,对于人文价值的考量是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根本缺失的,它过分注重物质的增长,强调GDP数据的提高,实质上是有“增长”无“发展”。非但如此,因为这种方式对资源的无谓消耗,在相当的程度上甚至是剥夺了子孙今后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种破坏性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视角,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发展的目的,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思想,是系统的、协调的、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正是以其显着的人文向度特征,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主角仍然是工业化,但以往的工业化因为人文因素的缺失,把物质生产当作唯一的目标,使资源和环境受到致命性的破坏。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对于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经济人”的假设。由于价值观导向的偏离,诱发出人们贪婪的经济人动机,致使经济活动慢慢转变成为一种“零和博奕”,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经济行为俯拾即是,导致了诸如制假贩假、毒食品等集体非理性行为,极大地制约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后的结果势必造成浪费的结果,成为一种难以持续的经济形态。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大生产引导了大消费,而大消费又拉动了大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到最后,由于对经济价值的片面追求,催生出让世人始料未及的人本身异化的后果。当时的女哲学家哈娜?阿特们曾这样评价美国的经济:“我们的整个经济已变成一种浪费的经济。在这种浪费经济中,所有的东西都得飞快地吞掉或扔掉,几乎跟这些东西问世一样快,以便使这个过程本身不遭到一个灾难性的停止。”但是这种进程不断持续的结果,却是毁掉整个的生态环境,最后让人类对幸福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泡影。这与我们所追求的结果大相径庭。

  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则将把人类追求导向到更高的层次。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这个序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物质能够带来的满足,只有生理需求的衣食住行方面,但是人文价值层次的满足,则必须在物质层面之外去寻求。从经济的维度看,“价值”通常可以用GDP来衡量,衡量标准基本撇清了与人文的关系,这在某个发展的时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比如到了今天中国转型期的阶段,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尊重人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就将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用物质的需求来淹没人对于更高层次需求追求的发展理念,需要重新进行认真审视,否则,就会用外在工具价值淹没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用经济价值取代人文价值,忽略人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人生意义的文化价值,而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是注定走不通的!

  由此可见,在科学发展的理念中,人文价值必然高于经济价值。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作发展的主体和目标,人的价值取向是人文经济的伦理基础,人的幸福追求是执政理念的价值体现。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今后的指导思想之一提出来,这实质上就是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纠正已经畸形发展的“拜金主义”的物质观念,发展人文经济,充分尊重人民的生存权利,把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执政的价值标准,让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迈进。这个调整,正当其时!

  三、人文追求:人的幸福的最大化

  经济更发达了,我们更快乐了吗?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通常认为,经济是生活幸福的基础,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的确使大部份中国人的钱包鼓起来了,但是,如果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更幸福了吗?我们来看看几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统计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8.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自杀未遂者为250万人,其中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八人自杀未遂。而据一般规律,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至5倍,由此推算,每年自杀人数可达60万人之众,绝对数字居世界第一。1991年,媒体曾对一成立于1988年“广州培爱防治自杀中心”的负责人陈云清进行采访,陈云清表示一定要把此项善事做到底。9年后,陈云清在家中悬梁自尽。这些数据和实例至少说明:国人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相应得以提高,甚至带来了更多负面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相悖的结果呢?理性分析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处理好贫富差距的问题。古人云:不患贫,而患不均。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可时至今日,经济越发展贫富差距却越悬殊。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以基尼系数作为一个社会收入公平程度的衡量指标。

  目前学界所普遍认可的中国基尼系数是0.47,接近世界上收入最不公平国家的水平,这让社会难以接受,也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倍感尴尬和痛心。"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数据显示,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位列前三的是:一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社会转型导致人们压力过大。这就说明,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着的严重忽视人文价值取向的错误理念,正是造成国人幸福感的普遍下降最关键的原因。

  影响幸福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个体错误的财富观念,拜金主义对人类幸福的追求是一副毒药。在没有人文价值取向的经济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造就了人们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逐渐演变成拜金主义,认为只有金钱才是带来幸福生活的唯一的源泉,因此,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殚精竭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尔虞我诈,制假贩假,危害社会,开展一场场白热化的金钱追逐,可结果往往是:金钱到手,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经济学中有一个效用最大化的原理,它表明人类如何分配有限资源将直接影响着幸福感的多寡。当一种资源分配适度能让人感到满足,如果继续过度分配,其所能带来的幸福感就呈现出一种逐步递减的情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华人首富李嘉诚晚年曾说过:“财富能令一个人内心拥有安全感,但超过了某个程度,这个需要就不那么强烈了。”由此可见,以经济发展作为达成幸福生活的手段,并不单纯取决于财富的增加。幸福感的提升,有待于我们如何更好地优化分配那些有限的能够带给人们幸福的资源。

  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幸福,这是人类亘古始终如一的追求。对于什么是幸福,虽然每个个体有不同的理解,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就是对于生活的需求绝对不会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而始终生活在一种对精神层面幸福的追求和渴望之中。经济学家陈惠雄认为:经济学是什么?它就是关于生命成本最小化和快乐满足最大化的学说。这里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经济发展应该以最小的发展成本,来让人民享受最大化的幸福生活!只有这样,执政党才有资格说,我们的执政无愧于民族和人民的。照常人的理解,幸福是一种感受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深层心理状态。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马克思的定义更多地从一位哲人的角度,从认识事物和追求真理的角度来看待幸福。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框架中,幸福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定的共产主义目标。究其实质,共产主义就是一个关于人类幸福的理想和学说,也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而当前科学发展观的追求与这个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综述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要使经济获得健康发展,必须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标。整个中国社会如何实现这个华丽的转身,引领国家和民族走向一个更为光明的前途?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需要作出抉择的重要转折点,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就是在这个转折点上的重大抉择。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使社会经济获得健康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把握好人文向度,融合进人文精神,把人民当作主体,关心人的个性自由,激发人的创新活力,尊重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愿望,把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向度,就是在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同时,做好蛋糕,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共享发展的成果,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不二的道路选择!

  参考文献

  [1]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

  [2] 杨亮才.市场经济的人文向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8-41.

  [3] 孙稀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

  [4] 陈宏.社会发展的人文向度[D].湖北大学,2011.

  [5] 刘长明.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天作之合[J].学术界,2008(,3):136-14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