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东湖风景区医疗急救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4-08-09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4682字
论文摘要

  东湖风景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国家重点5A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总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33平方公里水域,烟波浩淼;12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112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美丽的东湖以其秀美的景色、浓郁的楚文化享誉海内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每年接待境内外旅游者300万人次,且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广高铁的通车,东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各类大型国际国内活动纷纷云集东湖,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节节攀升,2012年东湖风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76万人次。在东湖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景区的医疗救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0年东湖风景区在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同时,对东湖景区院前旅游医疗救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旨为东湖风景区寻找一个最新最优最适宜的院前医疗救护模式,为构建科学的旅游急救保障体系提供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促进东湖风景区旅游医疗急救事业的健康发展。

  1、东湖风景区游客流行病学调查

  本文就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观察组)东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来,院前医疗急救不完全统计记录资料与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发现院前急救病种前4名排序始终为:外伤类;心脑血管疾病;虫咬性皮炎;溺水。死亡率排名:溺水;心脑血管疾病。东湖风景区医疗救护患者发病率随景区旅游人数的增长而增长,急症急救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大幅的提高。

  2、东湖风景区医疗急救现状

  2.1东湖景区的救援环境

  东湖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气势磅礴的楚天台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台高约35.26米,高差120米,雄伟的楚天台旁建有集娱乐、健身、运动、竞技于一体的滑道与索道游乐项目,滑道全长700米,高差85米,平均坡度12米;索道全长864米,线路最长高差约80米。东湖景区内像类似游乐项目还有很多,如武汉东湖玛雅海滩水公园,公园内设有旋风巨浪、巨兽碗、超级龙卷风、大章鱼赛道、大黄蜂(双轨瓷悬浮水上过山车)和大回环(跌落式速降回环滑道)等诸多惊险刺激游乐项目,无可避免会造成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等事件的发生。武汉俗称火炉城,夏季东湖岸边随处可见游泳者的身影,尤其在夜间,给水上管理及医疗救助造成了莫大的困扰,因此,整个景区救援环境更加复杂和艰巨。

 论文摘要

  2.2东湖景区的医疗布局

  东湖风景区迄今为止已形成各具特色的6大游览区,即磨山区、听涛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在磨山和听涛景区大门不足200米处各设有一医疗机构,两景区游客中心均设有急救站,每在黄金周及旅游旺季,则另在滑道、梅园增设流动急救点。面对东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未来5A景区创立后游客人流的井喷态势,目前医疗救助点严重不足,与武汉市5月1日正式实施的《武汉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5分钟医疗救护圈尚有一段距离。

  2.3医疗急救力量

  东湖景区有专业医务人员共17名,其中磨山景区6名,听涛景区8名,欢乐谷3名,临床执业医师7名,各医疗机构、急救点里执业医师各一名,2010年自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东湖风景区非常重视旅游急救事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将东湖风景区全体职工进行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并重点培养了一批非专业医疗救护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均安排在事故好发地段,他们在景区的医疗救助事件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4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

  东湖景区两急救站均配备了救护车、担架、氧气瓶、简易心电图机、便携式血糖测试仪、急救箱及各种急救药品。

  3、对策

  旅游医疗急救是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及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为在旅游活动中发生旅游医疗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等)所提供的紧急医疗救护和援助,具有突发性、紧迫行、艰难性、灵活性等特点,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院外延伸,它主要包括院前出诊准备、现场紧急救护、转运及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三部分。如何搞好旅游医疗急救,提高景区院前医疗服务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及时有效的抢救危、急、重伤病员,保障广大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旅游经济的有序发展,维护城市形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院前急救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就东湖景区旅游医疗急救相关问题探讨相应急救对策。

  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东湖风景区医疗救护最主要的就是溺水施救。据查,观察组溺水死亡者中,大多死于禁游区,也有因感情或生病等原因跳湖自杀者,有一例白天在游泳池死亡者是自以为会旅游,不听工作人员劝阻,偷偷潜入深水区不幸而亡的,虽然医务人员给予了及时的控水和心肺复苏术等,依然回天乏术;对照组溺水死亡者中有一名坐滑翔机坠落而亡,一名坐快艇时船桨带到衣服瞬间将人甩入水中溺亡,一名租木船游玩者不慎掉入深水,同伴都不会游泳无法施救而溺亡,非泳区溺亡者亦占绝大多数。

  鉴于以上溺水死亡原因,成立水上应急救援队和水上稽查管理部门,并加强市民思想文化素质及医疗救护知识的培训,能有效防止溺水死亡事件的再度发生。

  东湖风景区院前急救病种排名首位者是外伤,这于景区内诸多竞技惊险游乐项目等因素有关。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对此非常重视,考虑到东湖景区内坡陡路窄,入园交通车辆混杂,不便管理等诸多原因,采取了限制各种车辆(包括自行车)入园,使用绿化环保游览车运营大举措,从源头上扼制了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由于管理措施到位,消除了许多重大安全隐患,没有高空坠落、踩踏、集体食物中毒等重大群体伤亡事件的发生。由此再次说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建立畅通的生命绿色通道,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伤残率,提高生命的救治率和生存质量。

  东湖风景区院前急救病种排名及死亡排名第2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次,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致残或死亡率高。抢救猝死、中风、心梗等急性心脑血管病唯一根本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时要在“黄金四分钟”内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系统、早期进行心肺复苏(着重胸外按压)、早期除颤、早期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早期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在美国复苏成功率为15%~25%,而在中国仅有1%~2%,81.68平方公里的东湖景区内复苏成功率更低,因为现有的医疗机构与救护站的急救条件(软、硬件)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求,绵延112公里的曲折湖岸线,顺延了呼救反应间期。黄金周时交通线路异常拥堵,常常人满为患,此时也是医疗紧急事件多发时段,步行尚且不易,若靠周边医院120姗姗赶来紧急救助,实乃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在景区一定距离内增设急救点或流动急救站,为急救“黄金四分钟”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尤为重要;在东湖景区内增设一家医疗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机制先进的幸福天使救助站非常必要。红十字幸福天使救助站授牌并在东湖风景区顺利建成后,2013年10月2日磨山滑道一工作人员出现脑溢血时,磨山景区第一时间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整个救援工作从接到求助电话到急救医务人员赶到急救现场,迅速处置后将患者从急救现场平安送到东湖景区附近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协议医院),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的8分钟。

  东湖四季繁花似锦,花香吸引来了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小蜜蜂,冬季小蜜蜂短暂的休闲期都会情不自禁的飞出来采花,而在昆虫世界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胡蜂食用包括森林害虫在内的所有昆虫,所有树木的生长都与胡蜂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有森林树木的地方就会有胡蜂,蜂蛰伤游客的事件无可避免就会发生。不同蜂对人的伤害程度不同,通常都会引起局部红、肿、痛、痒等症状,重者还会伴有发热、头痛、晕眩、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有特异体质者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东湖景区也要加强蜂的管理。由于蜜蜂和胡蜂能够间接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使植物的果(子)实产量增加,因此,管理上要禁止毁灭性烧取蜂蛹,提倡科学、合理的保护胡蜂类种群的正常繁衍;禁止蜂农在景区内养蜂;在蜂出没多的地方投放些如硫磺、杏仁油等蜂闻风丧胆的东西;通常蜜蜂不喜欢黑色的东西和酒、葱、蒜等刺激性气味。如果游客穿着黑色衣服或带有上述气味,很容易激怒它们,故在醒目处无偿为游客提供面罩,并及时提醒上述游客做好防护工作,免受蜂的侵扰。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并正式实施,因此,搞好东湖景区急救能力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未来,东湖旅游医疗急救事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一个由卫计委急救办统一指挥且与“120”联网、与水上稽查、公安、交通等各部门联手的急救网络平台,监督、管理、指挥、协调医疗急救各方面相关事务。作为院前急救三大要素(通讯、运输和技术)中的第一要素是通讯,因而平台内还必须建立畅通的现代化急救通讯信息系统。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完善景区应急救援体系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引导旅游企事业单位建立抵御抗风险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景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医疗事件或突发灾害事故或重大疫情,如集体食物中毒、踩踏事件、禽流感流行等等时,能迅速按预警医疗方案行动,充分、有序地调动急救医疗人员、各种器材、设备和车辆等,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以满足大型救援与传染病防控之急需。根据东湖特色,成立水上应急救援队和水上管理机构,救援队成员由具备急救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和与获得水上安全救生员资格证书的志愿者组成。水上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加强水上及水域岸边安全管理;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警示护栏或电子监控系统;坚决取缔禁泳区溺亡好发地段提供游泳设施的经营行为;重点加强游船的安全管理,每只游船必须配备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绳等水上救生设备,经营船家必须掌握基本的救生医疗相关知识;旅游旺季加强景区交通疏导工作。

  合理布局医疗资源,加强医疗急救设施的投入,以保证现场急救和运输途中监护之需,并配备安装有警报器、标志灯具、急救标志图案,车内有自动体外除颤器、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急救呼吸机、吸痰器等先进设备的救护车。努力减少急救半径,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景区院前应急救护反应速度及急救成功率。

  树立大救援理念,普及并强化医疗急救知识,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并组成一支获得救护员证(此证最好能获得法律急救免责)的非专业医疗救护志愿者队伍或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库(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医疗救护知识的强化训练),保证医疗卫生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志愿者———“第一目击者”能且敢独当一面的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以弥补东湖风景区院前急救力量的不足。

  综上所述,东湖风景区为了顺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由卫生计生委急救办统一指挥,且与“120”联网、与水上稽查、公安、交通等各部门联手的急救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在景区内增设医疗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机制先进的幸福天使救助站,形成以专业医疗急救为主、非专业救护员救护为辅、多部门配合的医疗急救模式,真正做到急救的社会化、结构的网络化、抢救的现场化、知识的普及化、急救指挥系统的科学化,是搞好东湖风景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也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鲁传龙,槐永军,等.国内外院前急救模式比较分析,第六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保健医学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179~181.
  2.陈开红,赵永春,陶丽丽.加强急救绿色通道的内涵建设.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55~1357.
  3.袁小兰,林大 梁.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急救.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4):441~443.
  4.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师资培训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14.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