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加减镇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糖尿病脑梗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1 共3136字
摘要‘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脑血管病,该病特点主要是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而糖尿病脑梗死在脑梗死患者中比例较大,该症特点主要为并发症多、进展快、疗效差且病情重等。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脑梗死属“中风”范畴。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研究选择 2012 年5 月—2013 年 10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期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77 例,采用加减加减镇肝熄风汤联合西药给予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5 月—2013 年10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期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77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n =37) 与治疗组(n =40) 。对照组 37 例患者,男性患者 23 例,女性患者 14 例; 年龄 35 ~ 73 岁,平均(60. 1 ±7. 4) 岁; 糖尿病病程为 4. 5 ~13. 5 年; 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 24 例,合并高血压患者 28 例。治疗组 40 例患者,男性患者 27 例,女性患者 13 例; 年龄 35 ~ 75 岁,平均(61. 3 ±8. 2) 岁; 糖尿病病程为 4. 8 ~13. 1 年; 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 26 例,合并高血压患者 3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对比分析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

  1.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均参照 WHO 标准,均为 II 型糖尿病; 脑梗死诊断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诊断标准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目眩、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半身不遂、心中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1. 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 (2) 年龄在 35 ~75 岁之间; (3) 发病在 72 h 内; (4) 临床神经功能评分 13 ~ 25 分;(5) 既往有糖尿病史且并发急性脑梗死; (6) 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非糖尿病者; (2) 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 (3) 经检查由脑栓塞、代谢性疾病、脑外伤及脑瘤所引起者; (4) 年龄 >75 岁者;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6) 糖尿病并发下肢静脉栓塞者; (7) 肝肾不全者; (8) 对本组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 给予 30 mg 依拉达奉注射液(购于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2095) 加入 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 2次。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方中组成包括怀牛膝 30 g,生赭石 30 g,生龙骨 15 g,生牡蛎 15 g,生龟板15 g,生杭芍15 g,玄参15 g,天冬15 g,川楝子 6 g,生麦芽 6 g,茵陈 6 g,甘草 3 g。水煎,取汁 300mL,每日 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以 14 d 为 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1. 5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病残程度为0 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 90% ~ 100% 为基本痊愈; 病残程度为 1 级至 3 级,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 45% ~89% 为显著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 17% ~ 44% 为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小于 17% 为无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 >18%为恶化。其中进步率、显著进步率与基本痊愈率三者之和为总有效率。

  1. 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评分; 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 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 不良反应。

  1. 7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后积分采用(x珋 ± s) 表示,P < 0. 05 为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由表 1 结果可知,治疗组基本痊愈患者 19 例,所占比例为 47. 50%; 显著进步患者 11 例,所占比例为 27. 50%;进步患者7 例,所占比例为17. 50%; 无变化患者3 例,所占比例为 7. 50%; 恶化患者 0 例,所占比例为 0. 00%; 对照组基本痊愈患者 9 例,所占比例为 24. 32%; 显著进步患者 12例,所占比例为 32. 43%; 进步患者 8 例,所占比例为21. 62% ; 无变化 6 例,所占比例为 16. 22% ; 恶化 2 例,所占比例为 5. 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论文摘要

  2. 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

  由表 2 可知,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论文摘要

  2. 3 ADL 评分对比

  由表3 结果可知,两组治疗后 ADL 评分显著高于各组间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 ; 治疗组治疗后 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见表3。

 论文摘要

  2.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由表4 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T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 ;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APTT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 ; 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APTT 与各组间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见表 4。

 论文摘要

  2. 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Ⅱ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发病率也不断增加。糖尿病性脑梗死是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且占比例为 85% 以上。由此可知,防治糖尿病性脑梗死对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在微动脉及中小动脉中其特征性改变为基底膜局灶性粗糙增厚及血管壁纤维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更易致使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对微血管病变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为其病理机制; 该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伤及肾、脾、肺,其中主要为肾。肾阴不足,则肝失所养,从而致使气血逆乱、肝风内动、阴阳失调及肝阴亏损而发中风。中风与消渴两者关系密切,消渴可引发中风,而中风又使消渴病加重。故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化风所致。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发热、面红如醉;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肝火盛,则心中烦热; 肝阳偏亢,气血随之逆乱,遂致卒中。轻则风中经络,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行歪斜; 重则风中脏腑,眩晕颠仆,不知人事等,即《素问·调经论》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而生,不反则死”。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但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下行,急治其标; 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共为臣药。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以上俱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为使。全方重用潜镇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共成标本兼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 50%) 显著高于对照组(78. 37%) ,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各组间治疗前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治疗组治疗后 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APTT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 两组均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综上所述,针对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加减镇肝熄风汤结合西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