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物理论文 > 力学论文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运动力学知识的运用

来源:现代盐化工 作者:宫立忠
发布于:2020-03-27 共3595字
生活中的力学论文第六篇:机械结构设计中的运动力学知识的运用
 
  摘要:运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一理论在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在机械结构设计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此展开了讨论,简述了机械结构的设计特点及设计要素,分析了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准则,详细阐述了其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运动力学; 机械结构设计; 应用;
 
  机械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运动力学对机械结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在机械结构设计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研究人员也在深入研究运动力学理论,以此希望优化机械结构设计,提升机械结构设计质量。
 
  1 机械结构设计特点及设计要素
 
  1.1 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一体化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思考、绘图、计算等工作是统一的、紧密相连的。这就意味着机械结构设计的工作量比较大,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设计人员若想保证机械结构设计的质量,就要深入探讨整个机械结构设计过程,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能准确、完善。(2)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且具有复杂、多解的特征。比如,对于同一个设计,可以制定多个设计方案。作为设计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保证机械结构设计的质量。(3)活跃性最强。在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方案不断地修改、优化、完善,以满足设计要求。这一过程是非常繁琐、复杂的。
 
  1.2 设计要素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各种设计要素,保证机械结构设计符合要求。但是,设计人员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在机械结构设计中,涉及的理论、技术要素非常复杂,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保证机械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首先,在机械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几何要素。相对来说,机械结构设计是一项非常精密的工作,各部分之间的咬合、位置、距离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几何要素、科学设计机械零部件的面,并充分考量各零部件的接触设计。其次,在机械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联结要素。设计人员不仅要对单个零件的设计进行分析,更要充分考虑不同零件之间的联接问题,尤其要科学地设计不同零部件之间的功能面联接方法。另外,在机械结构设计中,不同零部件之间的联接包括直接联接、间接联接两种。在直接联接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功能面之间的缝隙问题,确保功能面之间的摩擦力最小,在间接联接中则要充分考虑联动轴设计。最后,材料要素。材料选择对机械结构设计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一些易磨损的部位,必须要选择耐磨损、质量好的零件,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
 
  2 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准则
 
  2.1 满足力学设计要求
 
  满足力学设计要求,具体来说,是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弹性力学、疲劳力学等力学准则,以便提升机械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其中,疲劳力学与轴承、齿轮、轴的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具体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机械零部件的荷载变化,并灵活处理力学计算结果,优化产品结构,延长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充分考虑零部件截面尺寸的变化,保证其内应力能灵活变化、各截面强度能相等。这样就可保证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如在阶梯轴、悬臂支架的结构设计中,其截面强度都是相等的。阶梯轴、悬臂支架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阶梯轴、悬臂支架的结构设计   
 
  2.2 不断创新设计理念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机械结构设计多应用机械结构设计变元法,即对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要素进行优化、筛选,保证能将最新的设计理念、方法应用到机械结构设计中。所以,在现代化背景下,要继续加大机械结构设计理念的创新,不断优化机械设计方法。
 
  2.3 积极引入新材料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在这一背景下,设计人员更要尝试引入新材料,并依据新材料特性优化机械结构设计,从而保证能充分发挥新材料的优势,提升机械结构质量,延长机械结构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充分考虑新材料的力学性质,深入优化机械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环节[1]。
 
  3 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应用步骤
 
  运动力学应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要素、环节非常多,需要机械结构设计人员充分掌握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的论证、实验,从而选出最优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案。其具体应用步骤包括:
 
  首先,整体分析运动力学设计策略。在应用运动力学时应当从整体入手,确定设计策略,而后再进行分支应用模型的构建。这样可以规范、有效地应用运动力学。在形成整体策略时,设计人员应先充分考虑运用整体策略想要达到的目的,并形成一个比较模糊的设计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精密度要求比较高的机械结构设计,还需充分应用微积分计算、模糊计算等运算方法,将运动力学灵活应用到机械结构设计中。这样,设计人员就可以基本确定机械结构尺寸、占用空间。随后,就可以科学地选择应用材料,并分析机械结构在运动中发生的参数变化情况。
 
  其次,确定机床结构。对于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应当在图纸上给出理论阐述,在实际组装中保证其能顺畅对接。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科学设计机床结构,因为机床是制作各种关键零件的主要工具,科学设计其结构可以保证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制作质量,还可以在冲压过程中对重要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并通过适当地改变机床结构,进行重要零部件结构力学的试验。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当保证设计图纸与实物对应,避免实物存在偏差,无法完成预期设计目标的现象。
 
  再者,应当合理设计机械结构各部件及总体结构形式功能。对机械总体结构、形成、机器功能进行设计,充分彰显出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保证机械结构部件功能、性质等在较小物理碰撞下仍能正常运行。比如机械结构设计空间较小,可通过设计使部件更换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以齿轮、皮带等损耗性部件为例,应当在保证其机构合理的前提下,用小齿轮代替皮带,这样可延长机械结构的使用寿命。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运动力学理论,合理设计机械运动方式。
 
  最后,应结合运动力学理论,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结算,对其结械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数控系统、运动控制对应的逻辑算法。以N轴联动机械手算法为例,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计算臂关节、轴关节等所遵循的运动方程,并结合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考虑各关节所承担的任务,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其设计形状,然后结合热变形、受力情况等因素确定形状、位置、尺寸。
 
  3.2 运动力学在零部件链接中的应用
 
  机械结构包含的零部件非常多,且不同零部件之间的链接方式并不相同。不同链接方式的作用、效果也是不相同的。所以,设计人员应当充分依据运动力学理论,科学确定不同零部件之间的链接方式,以免零部件的链接方式不正确,导致机械结构整体功能无法发挥。
 
  如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观测力矩变化,计算不同联接点之间的摩擦力、压力,从而选择零部件的链接方式。一般来说,每个零部件至少有两个与其相连的零部件。在考虑其链接方式时,需认真分析其材料热处理方式、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同时,还需计算其联结精度、尺寸等。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其关联零部件个数的增多,其结构就越复杂,精度就越高。设计人员应从大局出发,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3.3 在零部件损耗中的应用
 
  机械结构的零部件非常多,且所有零部件都能顺畅对接。在机械结构的运动中,各零部件也会运动。并且,在相互运动中,零部件会发生摩擦,出现损耗。最重要的是这种损耗是无法杜绝的。所以,设计人员只能结合运动力学理论,尽量减缓零部件之间的损耗,延长机械结构的使用寿命。
 
  具体来说,要结合零部件的运动情况、运动力学理论,精确计算零部件结构的损耗情况,并确定其损耗系数,然后从零部件材料、保养等方面入手,降低零部件结构的损耗。这种方法在精密度比较高的机械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以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的曲柄滑块机构为例,若其零部件出现磨损,可建立含间隙隔膜泵磨损故障时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结合力学特性,对其磨损故障进行非线性分析,然后再通过计算其动力学方程,得到其磨损部件运动的结论。接下来,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故障处理、保养措施。总之,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零部件的损耗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2,3]。
 
  4 结语
 
  运动力学理论知识对机械结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设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运动力学理论知识,并依据相应的准则开展机械结构设计。同时,还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机械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在零部件链接、零部件损耗中应用运动力学理论知识,指导其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冲.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9):62-64.
  [2]乔栋.解析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8):59.
  [3]胡晓芳.解析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258.
点击查看>>生活中的力学论文(导师推荐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哈尔滨豪克科技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宫立忠.探讨运动力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20,47(01):62-6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