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精神病学论文

氟西汀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2 共2092字
论文摘要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 , 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 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主要病因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应激生活事件等 , 以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1], 有明显抑郁症症状的儿童、青少年患者 , 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电痉挛治疗 , 本科应用氟西汀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 , 并与单纯应用氟西汀药物进行对比 ,探讨其临床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 2012 年 3 月 ~2014 年 3 月本院心理门诊收治的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62 例 , 其中男 20 例 , 女42 例 , 年龄 11~18 岁 , 均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3 版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①初次诊断为抑郁症 , 抑郁症状至少持续 6 周以上 ;②智商 (IQ)>80 分者 ;③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排除标准 :①患有癫痫、双向情感障碍者 ;②正在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者 ;③有严重躯体疾病者 ;④有严重自杀或自伤倾向者。将6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联合治疗组 32 例 , 男 12 例 , 女 20例 , 平均年龄 (14.2±4.2) 岁 , 平均病程 (8.8±5.7) 个月 , 单纯药物组 30 例 , 男 8 例 , 女 22 例 , 平均年龄 (14.6±4.3) 岁 , 平均病程 (9.2±6.3) 个月 ,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1. 2. 1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 ( 美国礼来公司生产 , 胶囊 20 mg×28 粒 ) 进行治疗 , 开始的剂量为 10 mg/d, 在治疗最初的 3~4 周内对药物剂量进行评估和调整 , 逐渐增至 20 mg/d( 如果 20 mg 剂量效果不明显 ,可以逐渐增加最大剂量达到 60 mg), 如在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刻就医并调整药物剂量 , 每周进行 1 次随访 , 共治疗 3 个月。

  1. 2. 2认知行为治疗 联合治疗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 , 治疗方案包括 3 部分内容:①认知技术:

  包括驳斥不合理信念 ( 质疑式提问 , 夸张式提问 )、认知家庭作业 (RET 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改变自我暗示内容、幽默的作用 , 帮助患者进行认识上的重新建设 , 在治疗中找到自我价值 ;②情绪技术 :包括理性心像、角色扮演、击溃羞耻练习、强力与气势的使用 , 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紧张等情绪 ;③行为技术 :如典型的做法是布置作业 , 让患者自行完成。45~60 min/ 次 , 1~2 次 / 周 , 共治疗 3 个月。

  1. 3疗效评价标准 于治疗前和治疗第 4、8、12 周采用24 项版本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程度[2], 总分 <8 分为正常 , 8~20 分为可能有抑郁症 , 21~35 分为肯定有抑郁症 , >35分为严重抑郁症。

  1. 4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逐渐下降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第 8、12 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论文摘要

  2. 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 , 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嗜睡、多汗、口干、鼻塞等 , 这些不良反应比较轻微 , 持续一两周后自行消退。

  3讨论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 , 若不加干预 , 将导致学业受到影响、社会功能损害、低自尊和高自杀风险[3]。在非药物治疗中 , 认知行为疗法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是指治疗师运用认知重建的方法纠正患者歪曲的信念 , 并应用认知行为技术改变功能不良的思维及伴有的情感和行为[4]。

  目前 , 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是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研究最多的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5, 6]。本研究结果显示 , 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第 8、12 周联合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 (P<0.05), 说明通过氟西汀药物及认知行为并用的治疗方法 , 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 , 加快抑郁症的康复。

  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焦点一直集中在药物安全性方面 , 尤其是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所带来的自杀风险 , 本文结果显示 , 服用氟西汀药物后出现了一些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 , 持续一两周后自行消退。

  综上所述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 值得推广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郭兰婷 . 儿童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22(3):166.

  [2] 张明园 .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 长沙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54.

  [3] 苏巧荣, 王秀云, 苏林雁, 等. 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6, 15(12):1079-1080.

  [4] 何军飞 . 青少年抑郁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分析 . 求医问药 ( 学术版 ), 2012, 10(10):695.

  [5] 伍轶群 . 药物疗法并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西南军医 , 2012, 14(3):461-462.

  [6] 吴歆 , 黄玲 , 石捷 , 等 .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氟西汀干预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 . 中国临床新医学 , 2012, 5(8):702-7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