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精神病学论文

我国大学生抑郁的关联因素和预防措施

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宋艳;贾存显;周英智
发布于:2020-10-16 共9552字

  摘    要: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抑郁现状,分析大学生的抑郁成因,并从三级预防的角度提出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和预防措施,为大学生抑郁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学生”“抑郁”“undergraduate”“depression”等为主题词,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发表的我国大学生抑郁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我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在15%~4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5%~6%,且抑郁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影响大学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等一般因素,遗传因素,个人因素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但目前我国大学生抑郁症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来源单一、研究结果不一致。结论抑郁症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规范大学生抑郁调查标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大学生抑郁研究是正确了解大学生抑郁现状、制定大学生抑郁防治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抑郁; 大学生; 影响因素; 预防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pression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prevention.Methods With titles such as "college student","undergraduate" and "depression" to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which wa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2005 to December 30,2019 and was collected from CNKI,WanFang,CQVIP,PubMed and other databases.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epression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was 15%~40%,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5%~6%.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were from a single source and the results were inconsistent.There were many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including age,gender and other general factors,genetic factors,personal factors,and family,school and society.Conclusion Depression is a serious threat to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formulat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and promoting their mental health to standardize the standard depression survey scale and conduct a large-scale and multi-center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Keyword: depression; undergraduate; influence factor; prevention;

  抑郁症属于一种心境障碍,它会令人失去生活的兴趣和快乐,意志活动减退,睡眠或食欲紊乱,产生内疚感或自我价值感低,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1]。WHO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当前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有近8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自杀是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大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还普遍属于青春期后期,是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阶段[3]。在结束刻苦严肃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生活从依赖父母的悉心照顾到独立的集体生活,学习上由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到自主式学习。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恋爱的向往和困惑、对未来的憧憬和未知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很容易导致其心理失衡,产生焦虑、缺乏安全感等抑郁情绪。因此,本研究综合国内外抑郁研究文献,对大学生抑郁研究现状及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因素进行汇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1 、国内外大学生抑郁研究现状

  抑郁症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其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调适能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国外对大学生的抑郁研究和治疗开始较早,尤其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抑郁的发现、治疗和支持都有专人负责跟踪。2016年美国大学健康协会对美国的67308名本科生的一项研究发现,有25%的学生曾接受过精神健康治疗或患有精神健康疾病,抑郁率为13.4%;有近24%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率约为9%[4]。美国药物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数据统计分析显示,2008~2010年美国有8.4%的全日制大学生患过抑郁症,2009~2010年约有930万成年人报告有自杀想法,18~25岁的大学生存在自杀想法的比例最高(7.4%)[5]。国内对大学生的抑郁研究和治疗起步较晚,虽然国内开展多次针对大学人群抑郁症筛查研究,但多数研究受到样本量及混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抑郁率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王蜜源等[6]通过对2009~2019年维普、知网、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近10年中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在8.00%~74.00%,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的患病率存在升高的趋势。赵静波[7]通过对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大学生抑郁文献进行检索发现,260篇文献中研究对象仅来自一个大学的占63.1%,较少文献纳入多专业、多学校的大学生进行抑郁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推性。
 

我国大学生抑郁的关联因素和预防措施
 

  2、 大学生抑郁症的特点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对周围世界逐渐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愧疚和负罪感、莫名的身体疼痛、失眠和起床困难,甚至会产生感觉世界没有自己会更好的极端想法[8]。我国大学生人口基数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经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9]。对这样庞大的高学历人群,加之大学时期的特殊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较低。目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对象是青少年早期、青年中期和老年人群,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早期和中期是身体生理和心理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抑郁情绪;步入老年期后,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认知功能逐渐减退、退休后回归家庭等容易导致老年人产生无助、寂寞和无价值感等心理问题。相对于青年早期、中期和老年期抑郁倾向的研究,对大学生的抑郁现状研究较少[10]。

  抑郁症对大学生的影响容易被忽视。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处于青春后期,大学生本人甚至家长很容易将焦虑、抑郁等情绪理解为青春期叛逆,从而忽视抑郁症的存在。轻度抑郁症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并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但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或进行心理咨询很容易发展成为中度甚至重度抑郁,严重威胁大学生的生命安全[11]。大学生的抑郁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其心理具有成年早期个体的许多特点,但由于大学生生活范围局限(学校和家庭),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和社会抗压经验,更加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思想困惑。我国大学生抑郁发生率在15%~40%,一般人群仅5%~6%,大学生的抑郁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2]。

  大学生的抑郁内容来源于多个方面,大学不同年级的抑郁发作特征也不相同。对大一新生来说主要抑郁的问题是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过大及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大二、大三阶段则主要是恋爱情感和学业压力,大学是恋爱的高发期,但由于没有恋爱经验,不能很好地处理双方的摩擦问题,或因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困惑、迷茫,以及因失恋导致消极观念,更有甚者因感情受挫而自杀,这方面的问题以女生居多[13]。竞争激烈的学习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例如英语过级、期末考试排名、奖学金竞争等,压力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大学生抑郁发生,还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结果。求职对毕业生来说是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关系到个人前途,特别是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这一阶段男女生压力的来源存在一定差异,男生主要围绕学习与求职问题,求职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及婚姻。女生虽然也有求职困惑,但受恋爱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女性对待情感问题更为感性,相对于男性的理性思维更容易受到情感问题的影响。

  3、 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但在研究结果上并不完全一致。研究显示,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年龄、性别等一般因素,遗传因素,个人因素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3.1、 一般因素

  不同性别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来源不同。男生压力主要来自交女朋友时约会花销、仇富、自尊心受伤、对未来求职和买房的压力等方面,女生主要来自失恋、男女在学业和职场的不平等、对未来结婚生育持家等压力,但目前关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患抑郁的可能性是否不同的研究尚未得出统一结果。研究对25所大学的研究支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的观点,与张雅萍[14]的研究结果一致。张芮等[15]采用主题词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998~2018年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对中国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发现,女性并不是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高海燕等[16]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中抑郁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与张凤梅等[17]对山东某高校的研究结果一致。张凤梅等[17]对山东某高校的研究显示,高年级学生抑郁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张芮等[15]对13篇文献中关于年级因素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发现,年级因素不是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

  3.2、 人格特征

  性格指一个人面对现实习惯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抑郁症的出现有关,一般表现为倔强这类性格,且伴有攻击性人格的人容易出现抑郁症。因为一遇到重大挫折,就会表现出攻击性,但这种攻击性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转化为抑郁倾向,随着攻击性的强度增强,抑郁程度也越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抑郁症。吴金庭等[18]通过对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人格特征与抑郁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研究显示,悲观归因、应对方式消极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异常是造成大学生抑郁的高危因素。悲观归因方式是对事件的认识只看到消极方面就轻易下结论,对生活没有信心,感觉自己是多余的,自我否定,严重自卑,无力改变客观现状,从而产生抑郁情绪[19]。大学生应对生活压力事件灵活性低及消极应对也容易产生抑郁[20]。不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可导致或增加抑郁。大学生抑郁与“性格内向、人际、迫害感、自我贬抑”等人格特质有关,内向的学生较外向的学生更容易受抑郁的影响[21]。自我认知的偏差与抑郁相关,自卑、自尊、完美主义、低自我接纳、低自我效能感会更容易导致抑郁[22]。

  3.3、 遗传因素

  抑郁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受到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Human epigenome project,HEP)的提出与实施,为抑郁障碍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3]。多项研究证明,TPH-2基因是预测抑郁的重要候选基因。TPH基因即色氨酸羟化酶(Trptophan hydroxylase),其不仅是合成5-羟色胺(5-HT)的限速酶,还可以决定5-HT活体的浓度[24]。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与抑郁有关。刘双金等[25]采用横断研究设计选取531名大学生作为被试,收集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数据及大学生TPH-2基因分型的数据,证明TPH-2基因rs17110747多态性与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预测大学生抑郁;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也可以显着预测大学生抑郁。研究表明,TPH-2的rs4570625与rs17110747两个基因位点与重性抑郁症存在一定的关联[26],其中G/G基因型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基因,而A等位基因则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27]。TPH-2基因G1463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显着相关[28],其中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单相抑郁症相关[29]。TPH-2基因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抑郁症自杀未遂有关[30]。实验研究还发现,5-HT与BDNF不仅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还可以调节突触的可塑性及神经元的活性。实验还发现5-HT可刺激BDNF的表达,BDNF可增强5-HT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31],与London等[32]关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的5-HT、BDNF利用率较低这一研究结果一致。

  3.4、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个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个体的应对方式。在家庭收入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家庭富裕程度与抑郁高度负相关,即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比出身贫穷的学生低[33]。家庭结构中,除张东宁等[34]对某医学院校非单亲和单亲家庭学生研究显示在SCL-90的抑郁因子上无差异外,另外有研究显示单亲家庭学生更易抑郁[35],有学者研究显示城市学生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农村学生的2倍;李龙龙等[36]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学生的抑郁发生率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城镇生源学生的抑郁发生率显着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国内外普遍的观点认为,父母低温暖、低情感、低理解与高惩罚、过分严厉等不良教养方式与抑郁症的发展关系密切;过度偏爱、过度保护、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也与抑郁症存在显着的联系。不当的家教方式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3.5、 学校和社会因素

  自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虽然为国家储备了大批的高等教育人才,但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知识轻能力,忽视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37]。学校管理不当,出现校园霸凌现象,被霸凌的学生极易陷入负面情绪,引发抑郁甚至自伤行为[38]。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显滞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足够重视,相关的心理辅导人员、设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目前严峻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校园心理疾病的污名化阻止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大学生向专业的机构寻求帮助,进一步加重大学生抑郁情况[39]。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及家庭、单位、党团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徐慧兰等[40]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抑郁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李伟等[41]研究显示,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比社会支持不良的大学生抑郁、焦虑显着较少;即使压力感较低,若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抑郁、焦虑也相对较多。

  4、 大学生抑郁干预及预防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的三级预防原理,采取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抑郁发生进行干预及预防。

  4.1、 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在大学生抑郁尚未出现时对可能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减少大学生暴露于抑郁危险因素的机会,从而减少大学生人群中抑郁的发病。大学生在遇到一些负面情绪时,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比如向朋友、老师倾诉,听音乐,跑步或大哭一场,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研究显示,适当的有氧锻炼可以帮助大学生抒发负面情绪,缓解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42]。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校应该鼓励和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在课余期间尽量多参加一些社团或课外活动,参加让自己有成就感的活动,从中获取自信,广交朋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学校还应开设大学生心理相关的课程和讲座,让大学生了解抑郁的相关知识,了解负面情绪的排解方式方法,教导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及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研究指出,现在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需要提前预约,甚至预约不到[43],因此,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建设,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及时纾解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有效预防大学生的抑郁发作。

  4.2、 二级预防

  是为尽早发现抑郁的存在及阻止抑郁的进展,防止抑郁症状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在学生入学时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在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跟踪随访,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如某个专业同学抑郁情绪较重,某个专业同学性格较内向等,可联合辅导员、家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防患于未然。平时生活中,家长、学校、辅导员要较多地关注了解班内较内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其主动倾诉,及时给予帮助,促进心身健康。

  4.3、 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指在抑郁发生后为减少抑郁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以求有良好的预后。对已经患有抑郁的大学生,应及时提供心理治疗。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治疗情绪抑郁患者的较为有效的短期疗法,特别是对单相抑郁症的成年患者效果很好[44]。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治疗的重点是通过改变抑郁患者本身对自己、他人或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的见解来改变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抑郁心理认知疗法主要着眼于改变大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和偏见、消极情绪、负性思维及抑郁性信念[45]。当学生改变对事物、对人的看法后,就能认识到抑郁本身其实是来源于自己的偏见和悲观,引导其将负面的认知转变为积极的动力。若抑郁情绪已达到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则在对患者开展心理治疗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不仅能够缓解患者抑郁导致的焦虑、紧张,还能减轻抑郁导致的一系列躯体症状。一般首选新型抗抑郁剂,主要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及去甲肾上腺素(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临床实践证实,SSRIs治疗抑郁的效果最为显着,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米氮平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者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抑郁症属于高复发性疾病,首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二次发作,因此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防止抑郁再次发作。

  5、 小结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发展期,新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高年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等都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我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较高,且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大学生抑郁的评估多数采用国外量表的中文版,但量表本身研制的文化背景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真实情况。当务之急是基于我国大学生群体特点研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抑郁评估工具。另外,为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建议选择国外大学生抑郁的评估工具时,应首先基于所用人群对量表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尽量联合多个抑郁评估量表,规范量表的使用方法方式。我国大学生抑郁研究多数仅来自一所学校,缺乏研究结果的可推性,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大学生抑郁研究是正确了解大学生抑郁现状、制定大学生抑郁防治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跃华,张兰凤.抑郁症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目标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1-3.
  [2]崔庆霞,王在翔.大学生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8):629-630+633.
  [3]黄兆信,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5):83-85.
  [4]Liu C H,Stevens C,Wong Sylvia H M,et al.The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and suicide among U.S.college students:implications for addressing disparities in service use[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8,36(1):8-17.
  [5]杨梅.海洛因依赖者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情况和相关因素的系列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6]王蜜源,刘佳,吴鑫,等.近十年中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9):686-693+699.
  [7]赵静波.大学生抑郁评定量表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8]刘琰,谭曦,李扬,等.大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91-93.
  [9] 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10]李玖玲,陈星,赵春华,等.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流行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3):295-298.
  [11]和红,罗月.北京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7):1261-1264+1299.
  [12]夏徐书.湖南省某师范大学新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13]曹曼倩.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6(12):154-156.
  [14]张雅萍.大学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注意偏向特点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15] 张芮,杨晨韵,张耀东.中国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OL].中国全科医学:1-6[2020-08-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222.R.20191216.1151.022.html.
  [16]高海燕,门伯媛,殷妍,等.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5,10(3):228-230.
  [17]张凤梅,陈建文,徐恒戬.山东某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3):2399-2400+2425.
  [18]吴金庭,伍丽娟.医学生抑郁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因素相关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2):2681-2683.
  [19]薛伟,杜君,苑杰.大学生抑郁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3):162-164.
  [20]李萌.大学生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8.
  [21]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2]霍珍珍,刘春雷.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校园心理,2017,15(5):345-347.
  [23]Esteller M.The necessity of a human epigenome project[J].Carcinogenesis,2006,27(6):1121-1125.
  [24]Zhang X,Gainetdinov R R,Beaulieu J M,et al.Loss-of-function mutation in tryptophan hydroxylase-2 identified in unipolar major depression[J].Neuron,2005,45(5):11-16.
  [25]刘双金.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TPH-2基因多态性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7.
  [26]高进.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7]姜文研.TPH2基因多态性(rs1386494)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
  [28]王琳,杨艳杰,马靖松,等.TPH2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及自杀行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7):906-908.
  [29]陈璐,马靖松,杨艳杰,等.TPH2 rs11178997基因多态性与女性抑郁及自杀行为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686-2689.
  [30]张玉琦,袁国桢,李桂林,等.TPH2基因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抑郁症自杀未遂的关联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2):103-105.
  [31]Mattson M P,Maudsley S,Martin B.BDNF and 5-HT:a dynamic duo in age-related neuronal plasticity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Trends Neurosci,2004,27(10):589-594.
  [32]London D,Pourfar M H,Mogilner A Y.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induces impulsive responses to bursts of sensory evidence[J].Front Neurosci,2019,13:270
  [33]Chen L,Wang L,Qiu X H,et al.Correction: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J].Plos One,2013,8(3):e58379.
  [34]张东宁,王欣.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5949-5951.
  [35]徐秀梅,刘磊,彭志珍,等.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575-1577+1595.
  [36]李龙龙,万里川,赵守盈.大学生抑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81-84+100.
  [37]袁振国,柯政,田爱丽,等.中国高考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8,9(00):1-39.
  [38]李晓雅.从内涵、特点、原因及对策探析校园霸凌[J].戏剧之家,2019,28(36):165-167.
  [39]张静.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领悟社会支持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关系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9.
  [40]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等.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4(4):19-22.
  [41]李伟,陶沙.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08-110.
  [42]张河川.有氧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84-185.
  [43]张若熙.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172-174.
  [44]王建平,王晓菁,唐苏勤.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看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2):933-936.
  [45]付佳林.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相关研究及其心理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2014.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
原文出处:宋艳,贾存显,周英智.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0,15(18):237-24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