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近代文学论文

梁启超“新文体”研究余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04 共35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近代政论文对古代论说文的继承创新探讨
【绪论】我国近代政论文的发展历程研究绪论
【第一章】近代政论文的历史渊源与新质的出现
【第二章】近代政论文产生新变的文化语境
【第三章】风云际会中弄潮者的言声
【余论/参考文献】 梁启超“新文体”研究余论与参考文献
  余论:近代政论文的影响
  
  我们今天能够实现前人“我手写我口”的理想,这当然要归功于八十多年前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大张旗鼓地倡导白话文,终于使白话能够取代文言的统治地位。不过,这种变化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通过几代人艰苦探索和努力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还有一次晚清文学革命运动,在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也经过了“新文体”这个过渡阶段,前者为或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后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创造了“新文体”这种雅俗共赏、便于时用的新的文体形式。“新文体”打破了一切“义法”、“家法”,打破了一切古文、散文、骈文、八股文等旧体文言文之间的界限,是中国文体的一次空前的、革命性的解放,并且成为后来新文学运动中文体变革的先导。钱玄同在寄信陈独秀讨论文学革命时说:“梁任公先生实为近来创造新文学之一人······鄙意论现代文学之革新,必数及梁先生”①。
  
  新文学运动伊始,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需从八事入手”.他所提出的八事,除第七条“不讲对仗”是专讲韵文之外,其他七条:“一曰须言之有物”②、“二曰不摹仿古人”③、“三曰须讲文法”④、“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⑤、“五曰务去烂调套语”⑥、“六曰不用典”⑦、“八曰不避俗语俗字”⑧,“新文体”在文言的范围内大体上都做到了。
  
  从文言到白话的过渡中,“新文体”发挥了融合古今的重大作用。新文学运动初期,倡导者们笼统地提倡白话文,使人误认为白话文只是民间的口头语,所以引来林纾“引车买浆之流”都可以做北大教授之讥。后来他们才逐步明确地指出:“今日的白话文,不过要使文字接近白话。实际上,农牧之白话文接近农牧之言,士大夫之白话文接近士大夫之言;并不是要人人的白话文都做得农牧与农牧的说话一样”⑨。也有人认为文言和白话各有优缺点,应当互相吸纳:“于文言一方面,则力求其浅显,使与白话相近。于白话一方面,除竭力发达其固有之优点外,更当使其吸收文言所具之优点,至文言之优点尽为白话所具,则文言必归于淘汰,而文学之名词遂为白话所独具,固不仅正宗而已也”⑩。而“新文体”正是一方面为了通俗而吸收了部分白话,一方面又因其广泛传播而把部分文言带进了白话。直到今天,我们使用的书面语言乃至在正式场合使用的口头语言,也都包含着某些有用的文言语汇。这中间有着“新文体”的巨大贡献。
  
  “新文体”在向白话文过渡中另一个巨大功劳是吸收并消化了大量外来词语,当时被称作“新名词”.这些输入的“新名词”,有些是古汉语原有的,但其内涵已与原来不同,已经成为新学说的载体,于是在输入新名词的同时也输入了新学。新名词被社会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常识水平。新名词通过“新文体”进入社会,变成口语,也是言文合一的一种途径。
  
  对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来说,“新文体”还有两个附带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它易懂,读报的人多了,便使国民的阅读程度、文化程度和思想水平得到提高,也便使新文学运动的推行有了广大的社会基础。一方面因为它易学,有许多青年人效仿,这便“使一般的少年们都能肆笔自如,畅所欲言,而不再受已僵死的散文套式与格调的拘束”.应当注意到,新文学运动初期讨论文学革命的几篇重要文章都是用“新文体”写成的。假如当时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唐宋古文、桐城派古文,或者骈文、八股文,就不会有这种“肆笔自如,畅所欲言”的文字出现,新文学运动自然就更无从论起了。
  
  综上所述,近代政论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梁启超的“新文体”对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上。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来的言文合一、新名词的使用、文言和白话的相互借鉴都可以从“新文体”中找到渊源。


  参 考 文 献
  
  原始资料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魏源。魏源全集[M].湖南:岳麓书社,2004.
  
  [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康有为。康有为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欧阳修。欧阳修诗文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0]苏洵。嘉佑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黄遵宪。黄遵宪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2]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4]郑振铎。郑振铎全集[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15]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舒芜编。中国近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7]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研究资料

        [18]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陈子展。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0]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1]刘勰着,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2]徐师曾着,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3]程伯钧,陈长富,刘明智。论说文[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2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5]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26]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7]徐鹏绪。中国近代文学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8]管林,钟贤培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9]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3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2]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33]王继平。嬗变与回归[M].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 年。
  
  [35]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M].四川:巴蜀书社,2005.
  
  [36]管林,钟贤培,陈新璋。龚自珍研究[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7]邹先进。龚自珍论稿[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38]陈铭主编。龚自珍研究文集[C].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39]龚自珍着。谢飘云,闵定庆选注评点。龚自珍文选[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40]王韬着。陈恒,方银儿评注。弢园文录外编--一个卓立特行者的心路历程[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1]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2]连燕堂。从古文到白话[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43]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4]吴其昌。梁启超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45]杨海平。启蒙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公共领域[D].四川:四川大学,2008.
  
  [46]李开军。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转变[D].山东:山东大学。2001.
  
  [47]吴锦濂,姚春树。中国现代散文革命的先导--中国近代散文变革略述[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6 年第四期。
  
  [48]谢飘云。中国近代散文的多重变奏[J].山东:文史哲,1998 年第六期。
  
  [49]陈新璋。试论龚自珍的散文[J].广东:华南师院学报,1979 年第四期。
  
  [50]任访秋。试论龚自珍的散文[J].河南:殷都学刊,1988 年第一期。
  
  [51]章明寿。谈古代论说文[J].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6 年第六期。
  
  [52]陈占彪。何为知识分子[J].四川:天府新论,2007 年第二期。
  
  [53]胡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J].山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 年第三期。
  
  [54]翟爱玲。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嬗变特征[J].河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 年第五期。
  
  [55]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上海:史林,2003 年第二期。


  致 谢
  
  时间如梭,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从开始选题到论文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同学、和学长们的帮助,在此我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感谢我的恩师刘晓林教授。三年来,不论做人处事,还是学习生活上恩师都对我给予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搜集到论文的撰写、论文的修改,整个过程中恩师全面系统的指导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一直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在此对恩师的精心教诲和辛勤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
  
  其次,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直指导我、关心我的安海民教授、方丽萍教授、左克厚教授、雒海宁教授等。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育、帮助和支持。
  
  再次,要感谢我所有的同窗好友,在学习过程中与你们交流,在生活中与你们谈笑,使得我懂得了很多,懂得了珍惜。你们的热情,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谢谢你们。
  
  最后,谢谢所有帮助我、支持我的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