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预警体质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7 共2851字
摘要

  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经常发生因为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而导致的伤人或自杀事件,给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害。从表面看,此类问题的出现似乎是危机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没有及时有效到位,但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关键还是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系统没建立,即缺乏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和提前预控。心理危机预警实质是一种超前管理,我们一般认为心理危机的产生是突发的,具有偶然性,但事实上,心理危机有其特殊的形成系统和发展过程。卡普兰将心理危机定义为“个体在生活中遭遇某种巨大问题而又无法用惯常方式应对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说明心理危机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心理危机状态下会产生一系列反常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所以说,心理危机是可以被预知和发现的。

  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特殊群体人数比例逐年增大。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新生为例,单亲、孤儿人数占全系新生人数的 5.1%,家庭困难学生人数更是占到全系新生人数的 46%.

  2、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和生活能力较差,对家长依赖心理严重。

  3、大多数学生对大学专业不了解。志愿一般是征求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报考。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为例,40% 的学生为调剂专业,74% 学生不了解所报专业内容,进入大学生后,随着自身认识的成熟,对于今后的就业问题倍感压力,心理负担严重。

  4、家庭经济问题带来心理负担。贫困家庭学生人数逐年增长,部分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导致出现心理失衡,自卑和嫉妒心理,经常性的仇视同学、学校和社会。

  二、“四位一体”预警体制构建。

  为了有效的发现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笔者决定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分类机制、四级(学校、系、班级和宿舍)心理健康状况排查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家校联动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主体互动机制四个维度来构建我们系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1、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分类机制。

  (1)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入学时,制作《化学与化工系学生心理档案》,档案建立依据科学性、全面性、保密性和动态性四个原则,确保内容的真实可靠。档案分为五方面内容:①学生简历,包括姓名、学号、所在班级、民族、出生年月、班主任姓名、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②身体状况,包括血型、健康状况、既往病史;③家庭生活境况,包括父母姓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特困家庭、是否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情况等;④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交际习惯等,分为自评和他人评价两方面;⑤影响重大事件,主要是对学生本人造成重大影响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亲人重病或伤亡、考试失败、生活条件改变等。

  (2)分类进行心理危机预警。根据填写结果统计制作《特殊群体学生情况统计表》,将心理危机学生划分为单亲、孤儿、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生理疾病、心理问题六方面,根据其不同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行心理预警工作。

  2、建立“四级”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制度。

  “四级”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制度是指校级、系级、班级和宿舍的层级排查,实时更新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1)校级: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测试,筛选出心理问题学生。(2)系级:建立《心理危机学生追踪档案》,每月与心理危机严重学生、舍友及家长谈心,追踪其心理情况。关注学生微信、微博、QQ动态和校园贴吧等,及时筛选出反映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3)班级:各班民主选举心理委员,心理委员每月递交班级《心理晴雨表》,内容包括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人际交往状况、情绪情感状况、个别情况描述、综合评价、开展的主要活动心理服务及感想八方面内容,并制作各班《心理情况记录本》,每周更新班上同学学习和心理情况。(4)宿舍级:建立化学与化工系舍长 QQ 群,每周末在群上汇报宿舍内一周情况,包括是否有宿舍矛盾、是否有夜不归宿现象、是否有舍友行为异常等,当宿舍成员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 ( 如谈论自杀并考虑自杀的方法,言语中流露出死亡的念头,或不明原因地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等 ) 时,及时向辅导员反映。

  3、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家校联动机制。

  多数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对子女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和日常经济支出方面,对孩子在感情和日常心理上的关心欠缺。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就完全交给了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全部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因此她们主动参与对孩子心理教育的意识非常淡薄。因此,为了加强家长对子女心理问题的了解和引导,必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首先,要强化合作理念,呼唤学生家长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与筛选出的心理危机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及时给家长汇报学生情况,给家长讲解基础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帮助他们认清事情本质,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当承担的角色,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促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对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开展的各项引导工作。其次,扩展家校合作渠道,推进与家长双方由“应急合作”向“常规合作”转化,近年来高校招生范围扩展,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使得中小学常用的家长会、家访等沟通形式受到限制,因此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电话和QQ 跟家长联系,并建立微信平台,每日发送学生在校情况、参加活动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建立家长留言板,及时回答家长问题,与家长沟通。

  4、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主体互动机制。

  (1)进行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理论学习: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外,还进行案例咨询、情景模拟、学生相互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课外教学,增强学生们的主动性和自我心理教育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媒体宣传媒体,利用各班 qq 群、系内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每周上传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文章,对于可能诱发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事件,在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整个环节都组织召开班会,给同学们充分讲解,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并培养他们的识别和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制作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书:新生在第一学期中旬,让他们制作大学生涯规划书,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感觉就是无聊与迷茫,生活没有目标和计划性,非常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通过让他们制定自我规划,每学期自我总结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确立目标,适应大学生活。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现在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机制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理论上,缺乏实证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本文在立足于本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有效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增强了系上学习氛围和参加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郭兰,傅安洲,霍少洲 .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警系统的研究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6-8.

  [2] 陈香,贾巨才 .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J]. 教育探索,2005(6)110.

  [3] 吴英 . 国内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研究概述 [J]. 中国校外教育,2011(4)3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