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品行障碍初中生学校疏离感的特征

时间:2014-07-15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4836字
论文摘要

  学校疏离感是指学生身处学校生活各种关系网络中,由于与老师、同学、学习活动、学校规范等的正常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产生的无力感、孤立感、无义感、无规范感的消极情感.中学阶段的学生身心日趋成熟,处在一个由自我分离向自我整合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识正经历着第二次飞跃,开始探索和自我有关的问题,逐渐体会到自己与周围环境和他人之间的疏离感,在学校中亦是如此.Jordan等分析诱发学生逃学行为的因素时发现,在家庭、经济、社会等因素中,学校因素影响最大,其中学校疏离感起着直接诱导作用.Jeffrey的研究显示,学生在校的情感体验受师生关系质量的影响,而不良的情感体验会诱发学生产生学校疏离感.后续,Hemzik又证实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和学校这个大集体关系更加密切,有效地改善其学校疏离感.孙华平指出,学校疏离感是学生对于自己所存在的关系网络产生疏远,逐渐被其支配,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可分为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和自我疏离4个维度,且重点中学学生学校疏离感水平显着高于普通中学生.随后,倪凤坤提出学校疏离感可分为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和孤立感4个维度,并以此编制《中学生学校疏离感问卷》.《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提出: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持久性的反社会型、攻击性和对立违抗行为,严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对他人和公共利益构成危害的一类行为障碍.存在品行障碍的中学生通常表现出说谎、破坏行为、攻击他人、盗窃、欺诈、逃学、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成就低下等问题,其中厌学情绪最为严重.忻仁娥等调查了3 000名13~18岁的青少年,发现其中50%的人曾发生过盗窃行为,存在攻击他人行为的占35%,超过60%的人承认曾经做过不止一项反社会行为.由此,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力图降低品行障碍儿童的发生率.张福娟通过对比分析品行障碍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人格特征,发现品行障碍学生热情、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但普遍情绪波动较大、不稳定、责任感低、缺乏自信心.张惠敏等证实,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品行障碍.Widom认为儿童在童年期若遭受虐待、忽视等消极对待,成年后出现犯罪、暴力的可能性极高.
  
  目前,对于学校疏离感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普通学生,关于品行障碍青少年的研究多集中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究且内容有限.因此,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现状及其与普通中学生的差异,探讨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属感在人口变量学上的特点,从而拓宽品行障碍学生研究视角,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4所工读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作为调查对象,6所学校分布在上海的不同区县,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比较具有代表性.研究选取的品行障碍学生均具有相关心理诊断结果,以问卷形式向他们展开调查,共发放506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其中325份品行障碍中学生问卷和160份普通中学生问卷,有效率96.04%.此外,与16名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以及23名品行障碍学生进行访谈,收集资料.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倪凤坤的《中学生学校疏离感量表》,共有测题25道,包括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孤立感4个维度.该量表0.775的总问卷Guttman分半信度和0.773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都较为理想,是一个较好的测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所运用的中学生学校疏离感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分对称评分法,每个项目的得分1~5分,平均得分为3分,得分越低表明学校疏离感越高.对所有被试的学校疏离感量表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被试在学校疏离感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并且与标准的平均值3分作单一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表1】
论文摘要

  由表1发现,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总体得分偏低,平均得分为2.485,低于标准平均分3分.各个维度得分显示,孤立感最为严重,得分为2.149;其次为无意义感和无力感,得分分别为2.392和2.417;最后是无规范感,得分为3.083.这说明品行障碍中学生在学校疏离感方面较多体会到的是孤立感,再是无意义感和无力感.采用被试的总体得分作为参照标准,在相同被试样本中筛选前27%的被试为高分组,后27%的被试为低分组,对高、低分组的总体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t=-2.103,P<0.05),反映其学校疏离感两极分化态势明显.
  
  2.2 品行障碍中学生与普通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比较分析
  表2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将工读学校学生测验总体得分与普通学校学生的总分进行比较的结果,能够直观地显示两个群体学校疏离感的得分.【表2】
论文摘要
  
  表2表明,两个群体的总体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各个维度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差异存在于无力感和无规范感两方面,品行障碍中学生在学校更容易产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
  
  2.3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特点分析
  2.3.1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年级特点【表3】

论文摘要  
  表3是对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在年级差异上的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品行障碍学生学校疏离感总量表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得分随年级增高逐渐递减,说明学校疏离感水平随年级递增逐渐增高,其中无力感和无规范感较为明显.分别对3个年级所得数据进行事后检验,进一步深入分析具体差异存在的年级,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之间有着显着性差异,在无力感和无规范感上差异极显着,以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最高,说明三年级与一年级学生相比,更容易产生学校疏离感.【表4】
论文摘要
  
  2.3.2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性别特点
  表5显示了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性别差异.可见,学校疏离感总量表得分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男生低于女生,表现出高水平的学校疏离感.其中在无力感方面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在无规范感方面,男女生存有极显着差异.【表5】
论文摘要
  
  2.3.3 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特点
  表6是对来自两个不同家庭结构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比较分析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家庭结构对学生学校疏离感的影响.【表6】

论文摘要  
  分析结果显示,在学校疏离感整体状态上,单亲家庭学生与非单亲家庭学生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单亲家庭学生的无力感和孤立感得分较低,显示他们较多受到来自无力感和孤立感引发的学校疏离感.
  
  2.3.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特点
  表7分析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品行障碍中学生的学校疏离感,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总量表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无力感、无规范感差异显着,孤立感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品行障碍的独生子女学生更多体会到孤立感.【表7】
论文摘要
  
  3 讨论
  
  3.1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总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水平显着高于普通中学生,且在无力感、无意义感和孤立感方面尤为显着.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发展都存有美好期望,当学生无法满足家长、老师的期望时就会产生无助感,访谈过程收集到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较多学生多次经历学业失败,存在一定程度的习得性无助感.无意义感多反映在品行障碍中学生无法将现学知识、技能和后续就业联系起来,缺乏对现学知识、技能价值感的认知上,教师的访谈资料中也有所反映,学生无法将现学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孤立感在品行障碍中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他们较多存在情绪、行为问题,缺乏社交技能,在学校中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与他人和班集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张福娟的研究:品行障碍学生具有社会交往不良、无法恰当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自我控制能力弱等不良的意志品质.
  
  3.2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年级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高学校疏离感总体水平逐渐递增.其中,一年级学生的孤立感水平最高,经访谈了解到多数学生在原来就读的学校被发现存在一定品行问题,进而转介到工读学校学习,离开熟悉的环境、老师和同学,尚处在一个适应阶段,而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影响着其社交活动的开展,加之缺乏社交技能,与新环境、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需要一定时日;相反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周围环境、教师和同伴,建立起一定的社交网络,所以孤立感较多在一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而三年级学生在访谈过程中多表示他们学业成绩差,但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无法释放,就会表现出对自我的无力感和放纵,出现学校疏离感,与本研究调查数据一致.
  
  3.3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性别差异
  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男生较为严重,且更容易产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品行障碍男中学生性格冲动、意志力薄弱、易受外界消极因素影响,学习动机不强,在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的消极评价,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诱发了他们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正确的策略,较多采用过激的或不符合常规的手段,无规范就会由此而产生.学业成就低下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在学习上无法获得自我激励,感受最多的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失落感,会为学校疏离感的产生埋下诱因.
  
  3.4 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差异
  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往往被认为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品行障碍中学生也不例外.研究结果证实,品行障碍中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学校疏离感整体水平高于非单亲家庭.访谈资料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居多,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尚不够成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缺乏良好的应对策略,家庭结构的改变使他们与家长之间以往良好的信任、依恋关系破裂,且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多半有叛逆心理,开始不再信任家长,甚至和家长以敌对方式相处.同时,他们将这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扩展到学校社交网络中去,不恰当的社交方式使他们屡经失败,逐渐导致性格孤僻、冷漠,又不知如何改进,孤立感和无力感由此而生,引发学校疏离感产生的可能性提高.
  
  3.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品行障碍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学校疏离感高,其中无力感、孤立感和无规范感较为明显.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备受整个家庭的宠爱,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期望也比非独生子女所面临的要高,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而缺乏倾诉对象,孤立感严重,日积月累,无法得到缓解,难免会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导致无规范产生,增加了学校疏离感产生的风险.
  
  4 结论
  
  品行障碍中学生的学校疏离感总体水平较高,有着显着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高逐渐递增;男生整体高于女生,且易产生无规范感;来自单亲家庭学生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无力感和孤立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易产生无力感、孤立感、无规范感,亟需给予关注.学校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其学业成就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帮助其掌握相关抗压技能和社交技巧,降低其无力感和孤立感.
  
  参考文献:

  [1]倪凤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现状调查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6):110-112.
  [2]Jordan W J,Lara J,McPartland J M.Exploring the causes of early dropout among race-ethnic and gender groups[J].Youth andSociety,1996,28(1):62-94.
  [3]Calabrese R L,Poe J.Alienation:an explanation of high dropout rate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Latino students[J].EducationalResearch Quarter1y,1990,14(4):22-26.
  [4]Hemzik R N.“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me”:high school students describe alienation,resistance and alternative education[J].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2006:1-15.
  [5]孙华平.石家庄市高中生学校疏离感初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6]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S].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7]张惠敏,宁丽,刘彩谊,等.品行障碍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4):285-287.
  [8]张福娟.工读生不良人格和行为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2002,25(4):468-469.
  [9]杨翠,袁茵.青少年品行障碍研究进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52-57.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