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影响因素与绘本阅读策略

时间:2020-03-06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作者:梁薇 本文字数:6130字
学前教育心理学论文第六篇: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影响因素与绘本阅读策略
 
  摘要: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转折期,幼儿走出家庭生活,开始新的集体生活。但是离开熟悉的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这些变化都会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即入园焦虑现象。本研究探讨分析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并且以图画书这一儿童最喜欢的读物为出发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图画书; 小班幼儿; 入园焦虑;
 
  Children's Anxiety Education about Kindergarten Entry Based on Picture Book Reading
 
  LIANG Wei
 
  Yunche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Abstract:Life in kindergarten play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children's growth: children who go out of the family start a new dormitory life in kindergarten. But the separation with parents, the change of life environment all influence the children in Junior Class of kindergarten. The most promin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se children is Anxiety about Kindergarten E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ressions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Anxiety about Kindergarten Entry for the children in Junior Class of kindergarten, and takes the picture book as the starting point.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practical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will be provided on how to ease the Anxiety about Kindergarten Entry.
 
  一、问题提出
 
  “妈妈,妈妈,我要妈妈!”有的幼儿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外面大声哭闹,有的幼儿直接坐在地上哭闹,有的幼儿紧紧跟着老师边走边哭,还有的幼儿本来不哭,看到别人哭得伤心禁不住也哇哇大哭……这是在每年九月份新入园的小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幼儿园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家长焦虑担心的重要问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等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随着人们对教育,尤其是对儿童早期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上幼儿园、上好幼儿园”是每一位父母的共识。离开熟悉的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这些生活变化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新入园的幼儿都出现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即入园焦虑现象。如何缓解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极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分析探讨入园焦虑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并且以图画书这一儿童最喜欢的读物为出发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教育建议。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
 
  在界定入园焦虑这一概念时,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界定。一种观点认为入园焦虑属于分离焦虑的一种,由于幼儿较长时间与依恋对象分离而产生了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因此入园焦虑被界定为入园分离焦虑[1]。另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入园焦虑包含三方面矛盾性的内容:依恋—分离,依赖—自理,任性—约束[2]。因此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不仅包括幼儿与依恋对象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还包括因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产生的不安、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本研究对入园焦虑的界定倾向于后者,是指小班幼儿在初入幼儿园后表现出的一系列焦虑情绪,包括分离焦虑、社交恐惧以及与环境变化、规则约束等有关的焦虑情绪。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时间表现
 
  在持续时间上,研究发现大约在两周后,大部分幼儿的入园焦虑逐渐缓解,只有极少数幼儿的入园焦虑仍然较为严重[3]。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儿童游乐场、儿童成长体验基地、早教机构等场所成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休息日的选择,它们给儿童提供了很多和陌生同伴交往的机会,这些生活经历可以帮助儿童在初入幼儿园时更容易适应陌生的幼儿园环境。
 
  在入园焦虑的每日时间段上,有研究者对每天的五个时间段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幼儿入园焦虑最突出的时间段在早上入园时,再次出现高峰的时期是在午餐以及午睡前,表现相对较少的时间段在午睡起床后以及晚餐前后[1]。另有研究发现,持续时间最长、出现次数最多的入园焦虑时间段为早上入园与家长分离时,其他时间段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午睡、室内活动、午饭、户外活动[4]。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
 
  刚入园的幼儿离开了父母和熟悉的环境,来到全是陌生人的幼儿园,情绪波动严重,常用哭闹、发脾气、跟随、自我封闭等来表达心中的焦虑不安,即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除了情绪上的突出表现,入园焦虑在生理方面也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如睡眠质量差,易惊醒、说梦话、做噩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感冒发烧等症状,免疫力明显下降。
 
  有研究对幼儿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发现小班幼儿的大声哭、哭泣是最普遍的行为表现,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恐惧、害怕等情绪;依恋自带物、依恋老师等寻找依恋对象的替代是另一突出的行为表现,以此来满足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而哭闹、重复句子、不正常进餐及午睡、独自游戏、默坐是部分幼儿的个别行为[1]。另有研究者将幼儿的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般型的幼儿以哭闹为主,教师安慰后就能缓解;狂暴型的幼儿常常大哭大闹、大喊大叫,甚至会动手打人、跑出教室及幼儿园;喋喋不休型的幼儿会不停地重复同样的话,哭着要求家长来接自己;自我安慰型的幼儿会不断地安慰自己,我不哭了,妈妈马上就来接我;认人型的幼儿会一直跟随某个老师,只要看不到这位老师就会大哭大闹;封闭型的幼儿不会大哭大闹,而是安静地坐着,不和他人说话、交流[5]。
 
  三、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个体因素
 
  1. 幼儿的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特性。典型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幼儿属于外倾型气质类型,好动、动作迅速、喜欢探索、敢于冒险,能很快地和小朋友玩在一起,尤其是多血质的幼儿,好交际、灵活、适应力强,因而较易适应陌生的幼儿园环境,入园焦虑程度较低。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幼儿属于内倾型气质类型,不好交际、动作缓慢、体验深刻持久,尤其是抑郁质的幼儿,孤僻、胆小、怯懦,因而入园焦虑较为严重。气质类型决定着幼儿的活动方式以及其与教师、同伴的交往方式,同样也影响着幼儿出入园的入园焦虑。
 
  2. 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走出家庭生活,走进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幼儿园是完全不同于家庭的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能否较快地适应幼儿园,幼儿入园前的生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幼儿园的认知和已有的人际交往经验。幼儿园在哪里、幼儿园里有什么、去幼儿园做什么等等都是对幼儿园的认知。如果幼儿完全不了解幼儿园、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那么有些幼儿很容易将幼儿园看作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因而拒绝幼儿园。入园前儿童有没有对幼儿园的知识经验,有多少,这些经验是好还是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情绪以及入园焦虑。与教师、同伴的交往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愉快的同伴交往使幼儿情绪愉快,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入园焦虑的缓解。在入园前幼儿是否有足够的机会与小朋友交往,交往经验是否丰富以及与父母家人的交往经验都会影响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进而影响入园焦虑。
 
  (二)家庭环境因素
 
  1. 亲子依恋
 
  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安斯沃斯将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即安全型、抗拒型、回避型,后两种依恋类型统称为不安全型依恋[6]。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入园焦虑,且焦虑水平最低,能够很快适应幼儿园,大约一周左右就开始喜欢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相处愉快。回避型依恋的幼儿其本身的依恋关系并不牢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母亲,在母亲离去后反应并不强烈,很少哭闹,他们回避与其他人的交往,只是自己坐在角落里默默悲伤。抗拒型依恋的幼儿焦虑程度较高,反应强度最大,大部分入园焦虑强烈的幼儿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离开母亲后非常不安,经常大哭大闹,总会间断性地寻找父母,同时也抗拒老师的亲密行为。
 
  2.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的一种行为倾向。民主型的父母充分尊重和信任儿童,与儿童有着积极良好的交流沟通,当儿童犯错时会通过合理的惩罚措施让儿童反思自己的过错,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幼儿自信、独立、有主见,友好乐观积极,善于与人交往,能够很快地适应幼儿园,入园焦虑程度较轻。放纵型的父母充分满足儿童的各种需求,对儿童的行为不加限制,即使儿童犯错也采取忽视的态度。这样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放纵,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及老师需要同时照顾多名幼儿的情况,因而焦虑不安、大哭不止,容易产生入园焦虑。专制型的父母很少考虑儿童的需求,与儿童不交流不沟通,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愿,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的幼儿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胆小畏缩,自尊心自信心较低,入园后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入园焦虑。
 
  3. 父母的焦虑程度
 
  育儿焦虑水平高的父母更加关心幼儿的身体健康、同伴交往、认知发展等,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可能限制儿童的许多活动,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当儿童需要独立面对幼儿园的环境时,容易产生入园焦虑。同时,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不信任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入园后产生过度的分离焦虑,会问幼儿许多负面的问题,幼儿很容易被这种过度的焦虑情绪感染,加重已有的紧张,从而加重入园焦虑。
 
  (三)幼儿园因素
 
  1. 教师的态度
 
  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和教师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替代了母亲,是幼儿唯一可以依赖的成人。研究发现,教师充满爱心、温柔、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够快速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感觉老师、小朋友、幼儿园亲切可爱,充满乐趣,从而逐渐消除抵触情绪和陌生感,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缓解入园焦虑。反之,教师对待幼儿态度冷淡恶劣,否定、批评、拒绝、斥责幼儿,会加深师幼之间的距离,加重幼儿的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加重入园焦虑。
 
  2. 新生入园制度
 
  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入园适应是一个时间过程,入园焦虑也不可能在极短时间里忽然消失,实行不同的幼儿入园方式可有效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有研究在全天入园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度入园的入园方式[2],是帮助小班幼儿分解入园难度的一种梯度式入园方式,具体是在幼儿入园后的一个月内,逐步增加每周幼儿的入园时间,直到第四周才开始全天入园。还有研究提出“提前入园、混龄体验”的入园教育模式[7],能够有效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明显缩短入园焦虑的持续时间,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四、基于图画书阅读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教育建议
 
  图画书又叫绘本,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表达故事信息的独特艺术,是与幼儿心理特点相契合的艺术,也是儿童最喜欢的读物。因为在图画故事的世界中,有着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人物”,有着丰富有趣可以无限探索的宝地,儿童可以自由地发挥他的想象力,去体验、感知、思考、学习,可以说,图画故事的世界就是儿童向往的梦想世界,图画书阅读更是很多幼儿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幼儿生活必需的重要内容。同时,图画书的世界又是成人的主观世界,蕴含着成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对于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可以借用图画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丰富幼儿对幼儿园的良好认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幼儿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让他们感到紧张不安、害怕焦虑,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将幼儿园看作是不安全、危险的,因而拒绝幼儿园。《汤姆上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就描述了两个小朋友最初从不安、担心、害怕、不想去幼儿园,到熟悉了解幼儿园,再到交了好朋友最后喜欢幼儿园的故事。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可挑选类似主题的图画书和幼儿共读,让他们和主人公一起走进新的生活,熟悉幼儿园,感受幼儿园的环境、老师以及幼儿园的生活方式,让幼儿了解到幼儿园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和好玩的玩具,很多的游戏,还能学习更多的本领,建立对幼儿园的良好认知,做好心理准备。
 
  (二)巩固安全型依恋,增加幼儿的安全感
 
  陌生的环境和人让幼儿紧张不安,与亲人分离更让幼儿害怕恐慌,与依恋对象的分离焦虑是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最核心的内容。《小猫头鹰》讲述了三只小猫头鹰在黑夜的森林里等妈妈回家的故事。他们担心、害怕,祈祷妈妈快点回家,妈妈终于回来了,并且对小猫头鹰们说:“你们应该知道我会回来!”这样的故事与小班幼儿产生了共鸣,幼儿再次感受到担心与妈妈分离的焦虑。家长和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猫头鹰妈妈的那一句话,让幼儿了解到父母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来接他们回家,由此缓解分离焦虑。通过对《魔法亲亲》这本图画书的阅读,让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永远都在,即使在幼儿园,妈妈的爱也一直陪着他,由此增加幼儿的安全感。通过图画故事书在幼儿和父母之间建立情感联结,增加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让分离慢慢过渡。
 
  (三)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增加幼儿的独立性
 
  有些小班幼儿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生活困难,老师也无法及时提供帮助时,容易出现哭闹、想回家、想爸爸妈妈等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减少幼儿对成人的依赖,减少幼儿的挫折感,从而缓解入园焦虑。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图画书有很多,如《小熊宝宝》系列,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吃饭、穿衣、睡觉、洗澡等,幼儿在生动传神的动物形象、简单重复的语言以及富有节奏的韵律中,轻松愉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建立教师与幼儿的情感联结,增加幼儿的归属感
 
  师幼关系是幼儿教育中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在幼儿新入园时,幼儿对教师的依恋和信任可以有效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因而幼儿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迅速建立与幼儿的情感联结。《抱抱》讲述了小猩猩在森林里独自玩耍,看到了各种动物和妈妈亲密地相互拥抱,也勾起了它想和妈妈拥抱的情感,最后找到妈妈开心地抱在一起。对于新入园的幼儿,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在图画书共读的基础上展开活动,教师与幼儿亲密地拥抱,幼儿之间亲密地拥抱,让幼儿享受温暖的身体接触,体验被爱、安全的情感,引导幼儿将对家人的依恋情感转移到教师身上,逐步承担幼儿心中“母亲”的角色,增加幼儿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黄志敏.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刘少英,陈帧,方小兰.梯度入园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9(03):35-39.
  [3]王桂春.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4]王巧婧.预入园亲子训练对2-3岁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杨楠.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观察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6] David R.Shaffer,Katherine Kipp,着.发展心理学[M].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6.
  [7]徐建华.有效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策略:提前入园与混龄体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58-60.
点击查看>>学前教育心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梁薇.基于图画书阅读的幼儿入园焦虑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6):20-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