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江南水乡开发中的不可持续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7233字

【题目】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困境探析 
【绪论】江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绪论 
【第一章】江南水乡形成演进及可持续发展基础 
【第二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第三章】江南水乡开发中的不可持续问题  
【第四章】江南水乡不可持续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江南水乡可持续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南水乡开发中的不可持续问题

  第一节 江南水乡生态环境退化

  一、 江南水乡河网的破坏与污染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后对河道的污染,以及大量生活垃圾直接向河道排放,江南的河网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河水中营养物质过剩,河道内的浮萍物日益增多,并且疯狂生长,塑料袋漂浮水中造成白色污染,建筑垃圾直接向河道倾倒,工厂废弃物沿河随意倾倒,死掉的家禽随意扔进河道,河道已成了天然垃圾场。有的地区与河道争夺土地,大面积进行圩田,造成河面变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工业园区的不断崛起,房地产业的开发,出现了建设单位随意填平河浜的现象,与水争地,这些违反自然平衡的现象,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上海市的朱家角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近 40 年,朱家角的河网水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5-2006 年间,朱家角有 164 条河流消失,消失河流总长 27.77KM,消失河流面积达 0.45KM;2006 年与 1965 年相比,河网密度下降了 7.5%,水面率下降了 4.6%.2006 年与 1965 年相比,村级河流数目减少了 52.3%,村级河流长度减少了 17.8%.河网密度及水面率的下降,说明朱家角的河网趋于主干化和简单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末端河流的减少,江南的河网水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 江南水乡秀丽风光的远去

  江南水乡,曾经许多旧影已荡然无存。江南水乡沟渠纵横交错,河塘星罗棋布,在没有大马路和路上公交车的时候,人们日常出行全靠渡船。人们进城,要先坐小划子再转坐客航船,便能看到两岸无边无际的油菜花,紫云英开着金黄的、火红的花,听着堤岸上动听的鸟叫,与咿呀的浆声唱和,江南一片祥和与安宁。

  在工业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河里的水,用河里的水做饭、洗衣,夏天还要在河里洗个澡。那时,河水很清澈,河面也很宽,河里也有鱼虾,人们在河边嬉戏、玩耍。现在河水变成也了黑色,有的地方河面不仅变窄,水流变细,有的甚至断流了;河里长满了水草,堵住了河塘。

  三、 江南水乡村庄环境的碎片化

  碎片化的原意为一个完整的东西被破成许多零块。碎片化的概念首先应用于社会学领域,社会学研究发现,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 1000-3000 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行过渡,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碎片化的体现是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被颠覆了,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一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25.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土地空间较小,“碎片化”现象更为明显。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江南水乡村庄环境出现了碎片化的现象,江南水乡的村庄环境不再像工业化之前,在发展的时候会考虑整体性、统一性,而是各自为政,各自发展,各家自扫门前雪,把整体的自然界加以分割,使之“碎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及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都给江南水乡的农村带来很好的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但江南水乡在发展的同时,没能注意到一体化发展。以江南农村的河水为例,江南水乡给人一种柔美、多情、浅吟低唱的感觉,江南水乡的美以水着称。现在江南水乡农村的河水经过治理和保护,还是很清澈的,但是河水周围的建筑变成了现代式的建筑,已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有的甚至建成了高楼。农民在盖楼房时,为了自家的方便和美观,建成所谓的“河景房”,占用公共资源,破坏了环境的整体性。农民每家都有自己的田地,有的农民在自家“自留地”上盖房子,旁边是别人家的菜地,即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建设,也造成了诸多的不便。江南水乡农村的垃圾采用“属地管理”方式,各村管各村的,平级的村委会缺乏相互合作,至使垃圾管理不到位,农村环境治理不理想。江南水乡农村环境,类似这种碎片化的情况很多,只有考虑到整体性,统一性,各方联动,才能拥有优美的环境。

  第二节 江南水乡农耕经济受到破坏

  一、 鱼米之乡历史的中断

  江南水乡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使其稻香鱼肥,物质资源极其丰富,“鱼米之乡”就此成为江南水乡的别称,成为江南的象征,成为江南人的骄傲。“鱼米之乡”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和谐,鱼因稻而肥,稻因鱼而香。因此,“鱼米之乡”不仅是一种丰富的物质资源,还是一种秀美的江南文化。古拉丁语“文化”的一词是指对土地的耕坛,亦是源自于对农业的耕作。中国的农耕文明延续了 3000 多年,水稻和鱼虾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物,饮食不仅是人的生理需要,而且在食物烹饪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文化的元素。

  这种以农耕文化为特征的鱼米之乡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急功近利,顾不得对环境的保护,顾不得废气废水对鱼米之乡的污染,造成了江南水乡生态环境的恶化。渔业发展没有了连贯性,湖边治安及渔业秩序近几年恶化,一些渔民为了获得大量的鱼,采用炸鱼、电鱼、毒鱼等恶劣的做法,导致鱼类资源的灭绝。很多湖泊被肢解,鱼类产卵场被侵占,这里不再是鱼类的天堂。现在的江南水乡农村,除了一排排整齐的洋房和房前屋后零星的菜地外,已看不到成片的稻田,跃入眼帘的是圈了围墙的厂房。以江村为例,近几年全村收入的 90%来自第二产业,来自农业和服务业的收入比重不足一成。目前全村 756 户 2856 人中,农业户不足 10%,大部分劳动力要么自己办厂当老板,要么进工厂打工,稻作文化消失在“鱼米之乡”.江南鱼米之乡的破坏虽然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而其根本原因却是违反科学发展观的盲目发展造成的,是自然界对人类野蛮行为的无声抗争。

  二、 蚕桑丝织业锐减

  养蚕织丝起源于江南地区,盛行于江南地区。考古研究发现,早在 47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吴兴、余姚、江苏吴江等江南地区人们已经掌握了养蚕织丝的技术。北宋时人李觏,在他所写的《富国策》一文中说:“东南之郡……平原沃土,桑柘甚盛,蚕女勤苦,罔知饥渴,急采疾食,如避盗赋,茧箔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非贵非娇,靡不务此。”这里说的东南之郡的“平原沃土”,主要指的是太湖地区。

  据此可知,北宋时太湖平原地区的桑业,已明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中国是丝绸之国,中国丝绸以江浙为最。过去的江浙丝绸绚丽夺目,光辉灿烂。现在江浙的丝绸怎样呢?由于最近几十年工业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种桑树的土地大量减少,很多土地用来建工厂发展工业。而且一亩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比种桑养蚕要高很多,所以以前用来种桑树的土地用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且蚕丝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现在很多轻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工厂打工,收入比种桑养蚕要高,劳动力缺乏也是蚕丝业衰落的一个原因。桑蚕的衰落还体现在科技发展的滞缓上,我国古代就能够生产轻薄如云的丝绸,而现代这样的技术却已失传,人们却无法再能复制出这样的产品。丝绸的衰落还体现在丝绸产品的萎缩上,最近几年,除了简单加工即可生产的蚕丝被的产量出现增长外,其他丝绸产品的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桑蚕丝织业衰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丝织产品虽然品质好,但其价格太贵,比其他纺织品的价格高出很多,而且丝织品还需要专门打理,不是一般百姓能够消费得起。让丝织品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够振兴蚕丝业。

  第三节 江南水乡水运经济衰落

  在江南,河运是极其重要的交通手段,江南有完善的水路网,河流纵横交错,村镇依水而建,依靠天然的水网系统,凭借一叶之舟即可在各地区间顺利行进。水运具有投资小、运量大、资源消耗少、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河流就像血管一样不断为江南各地输送营养,滋养着江南人民,使其成为江南经济崛起的重要保障。

  江南水运,江南运河占着重要的地位。江南运河北起镇江,南至杭州,是京杭运河的最南端。江南由于地势比较平坦,雨量比较充足,加上政府重视治理河道,江南运河至今保持畅通。在铁路兴起之前,江南运河在江南的交通运输及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江南运河贯通太湖平原,它与锡澄运河、丹金溧河、锡溧运河等河道相联通,构成太湖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水网。江南运河发端于春秋时代,在明永乐年间,因永乐帝迁都北京,需从太湖流域运送巨额粮食到北京而兴盛。大运河是中国第一经济命脉,也同样担负着繁忙的交通运输及物资运输的重要任务。江南运河以前担负着战事、灌溉、航运和经济功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铁路、公路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兴起,战事功能和灌溉功能早已丧失,航运和经济功能也逐渐衰退。

  造成水运经济衰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路、铁路等交通工具的兴起,二是河流的不通畅。人类利用河流进行航运已有几千年历史,但随着火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与兴起,对传统水运交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些交通工具虽然投资大、运输成本高,但速度快捷、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水运的发展。河运为现代化的铁路运输所取代,变得衰微不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河运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较大,在进行河运时要依照河流走向,按照固有的航线进行,只有有河流的地方才能到达,地理上受到限制。而铁路、公路的运输方式更灵活,特别是公路,几乎所有的城镇都能够到达。尤其是近几年来,江南水乡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实现了城际间的快捷沟通,成为人们出行的主流方式,水运的客运功能已基本退化。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生活污染,堵塞,很多河流已经不畅通,有的城市为了发展,填平了许多河道,修建了公路、建了厂房。以苏州城为例: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 公里,桥 314 座;清末有河道 58 公里,桥 241 座;现存河道 35.28 公里;现存河道 35.28 公里,桥 168 座。以无锡荡口镇为例,在 1958 年大规模的“造田”运动中,人们填埋了镇里的主要河流。上世纪 60 年代困难时期,又拆除了大批古民居。

  原有的前仓河、后仓河和四方桥河已成为现今的胜利路、五星路、进步路……第四节 江南水乡文化的空心化趋势加剧

  一、 江南水乡古建文化风貌被毁

  最近几年,江南水乡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行政化手段来推进。无锡荡口镇地图上已不见其名,昆山的陈墓镇改为锦溪镇,均使得地名文脉难以延续。文化保留过程中的自觉性,要求我们在保护江南水乡古建文化时,要保留一些人性中的善。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为了城市的发展,会把一些古建筑拆掉,建成高楼大厦,古建筑是凝固的古文化艺术,是古代历史留下的有文化的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含着古代人们的审美和文化。古人非常重视自己住宅的营造,往往将自己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人生的愿望等都熔铸在房屋的建造上,大到对房屋的选址和结构,小到房屋的雕刻绘画,无不包含了丰富的人生世界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在保护古建筑时,应该重视古人在房屋营造中所包含的每一个环节,更包括了建筑的装潢、雕刻和绘画图案,因为任何一个图案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否则,古建筑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

  二、 江南丝竹与戏曲文化走向衰退

  江南丝竹是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的音乐形式,在举办婚礼、丧礼或重大节日时,常会邀请丝竹乐队进行演奏。江南丝竹一般又七八个人组成,由弦乐、管乐以及打击乐器组成,其音乐风格精细,各乐器之间相互和谐,音色圆润、含蓄婉转、清新流畅、悠扬清远,十分符合江南细腻、婉转的文化特征。江南丝竹是江南戏曲文化的代表,是江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江南民俗文化、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2006 年国务院批准将江南丝竹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江南丝竹起源于明代嘉隆年间,在明朝万历年间基本形成,在民国时期达到昌盛,在江南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进入 20 世纪 60、70 年代后,江南丝竹与江南其他戏曲一样开始步入衰落时期,民间的丝竹班纷纷解散,丝竹演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江南丝竹等江南戏曲的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外来音乐的冲击,20 世纪 80 年后,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欢快的节奏受到青少年的喜爱,这些欢快的音乐借助电视、录音机等媒体快速传播,迅速成为音乐的主流,使江南丝竹为代表的江南戏曲缺乏了群众基础。二是受江南丝竹的传授方式的影响,江南丝竹与江南戏曲一样,较少有完善固定的记谱方法,基本的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而非用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26,老的艺人相继离世,江南丝竹就会面临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江南丝竹无法得到很好地传承,造成曲目丢失、演奏技巧失传,江南丝竹日渐濒危。

  三是价值观变迁的冲击。江南丝竹等江南戏曲来源于农耕文化,是人们在农忙后享受恬静生活的休闲活动。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人们将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以经济价值作为衡量做事的唯一标准,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在减退,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在下降,从而使江南丝竹逐渐缺乏群众基础而逐渐凋零。

  江南丝竹是江南戏曲的一个缩影,苏州评弹、滩簧、昆曲、越剧等江南戏曲都没有摆脱逐渐衰退的命运。江南戏曲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文化的瑰宝,而要拯救江南戏曲,一是要提升保护江南戏曲的意识,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二是要加强戏曲创新,戏曲内容要体现现代生活气息,戏曲形式要与其他音乐形式相融合,进行戏曲创新,使其成为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吸引大众观赏。

  三、 江南园林文化流于外观

  江南园林世界闻名,是江南的标志,是江南的象征,凝聚了江南人的智慧,折射出江南人的审美观、自然观和价值观。江南园林虽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的皇家园林,但很快演变成为以私家园林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园林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南宋偏安江南时,园林得到进一步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发展到鼎盛时期。

  江南园林大多由诗人、画家等艺术人士设计而成,这些人属于士大夫阶层,其设计的江南园林主要表现了士大夫对自然的态度、士大夫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27.他们大都向往自然山水之美,以天人合一为其理想境界,同时,返归自然的田园化生活、人性化,是江南园林追求的诗意境界。江南园林以苏州园林为典范,现在我们去浏览苏州园林,园林里都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由太湖石组成的假山,看不出各个园林不同的气质。当年,拙政园主王献臣和沧浪亭主人苏舜钦造园时的构思及其审美情趣应是不一样的。王献臣当年是遭贬赶出官场,主题是隐居,而不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苏舜钦把园林当作东山再起的暂居之地,希望能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孆;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那样潇洒,但却在 41 岁便在等待中死去。但看看现在的园林,风格大同小意。江南园林在保护中,留下的仅是表面的建筑和园子里的水和假山,以及建筑物中近乎一个式样的几件古式家具,没有保留当年园子的气质和精神。

  四、 江南服饰退出日常生活

  江南水乡妇女的服饰颇具地域特色,充分体现江南水乡妇女农业劳动的特征。比如,江南水乡妇女的裤子多为短脚裤,十分适合妇女在农田,尤其是水田劳作。再比如,江南妇女喜欢梳盘盘头,头发向后梳,眉勒压住头发,在农田劳作的时候,头发能够被勒住,不至于披散下来,而且还可以保暖防风,保护头部。再比如,江南妇女多穿拼接衫,衣服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布拼接而成,据说,这是因为田间劳作时,一些部位很容易破损,就用碎布进行加固,时间久了,就成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服饰类型。瞩裙也是江南妇女标志性的服饰,瞩裙比一般的裙子长,裙的外面一般配有小穿腰,小穿腰保护妇女腰部,使其不受伤寒,站起时也会比较有力,穿腰上的大口袋更方便妇女劳动时装置物品。

  另外,江南服饰还充分体现了江南特有的水乡文化特征。比如,江南妇女的上衣、下衣,甚至肚兜、围裙等衣服上都镶嵌有不同工艺的花饰,江南妇女特别擅长利用色彩对比、衬托的方法达到鲜艳、花俏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江南妇女秀美、婉约的审美特征。再比如,绣花鞋是江南妇女的标志性服饰,绣花鞋不仅色彩鲜艳、做工精细,充分体现了江南妇女的细腻的性格特征,而且外形还像一条小船,不分左右,充分体现江南水乡文化特征。

  虽然,现代服饰偶尔还能看到江南水乡服饰的元素,但从整体上看江南服饰已经走向消亡,身着传统服饰的江南妇女已经十分鲜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农更生活为主要特征的江南水乡服饰失去了现实生存基础,已被更适合工业化生活的现代服饰取代;二是受现代思潮的影响,苏南文化已与国内外文化相融合,江南妇女的审美观已悄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审美观的变化必定会对原有的衣着打扮形成一定冲击,江南水乡的服饰也正在走向衰亡。

  五、 江南民间三百六十行渐趋濒危

  三百六十行,行之名,始于南宋。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有:肉肆行、海味行、鲜鱼行等三十六行。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三十六行,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数而言。所以“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统称,指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小手艺人、小生意人的走街串巷,仍是江南水乡的一道风景。

  而近几十年来,小手工艺业逐渐消失,典当行、黄包车行、棺材铺、铁匠铺等昔日街头景象再也难觅其踪影,弹棉花、磨剪刀的吆喝声也已销声匿迹,吹糖人、焗碗等手工艺也后继无人,基本失传。民间三百六十行渐趋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居住方式由平房到了楼房,严格的门禁和摩天大楼使游街串巷式的小商贩无法售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自行车、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原有的抬轿子、拉黄包车等已无市场,没有存在的可能。各种水笔的出现和盛行,逐渐取代钢笔成为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使钢笔修理销声匿迹。

  人们以低廉的价格就能买到标准化的农具,使铁匠铺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最后,还与政府管理有密切联系,例如当铺被当作了盘剥人民血汗的罪恶行当,被政府强行取缔。

  再比如,政府大力推行火葬,使棺材铺没有了生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