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5230字

【题目】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困境探析 
【绪论】江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绪论 
【第一章】江南水乡形成演进及可持续发展基础 
【第二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第三章】江南水乡开发中的不可持续问题  
【第四章】江南水乡不可持续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江南水乡可持续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早于 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则要追溯到 1987 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个报告。这个报告从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学者们从自然、环境、社会、科技、政治等诸多不同视角展开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有 100 余个,虽然不同学者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上歧义互见,但这并不否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问题。

  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是江南水乡这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江南水乡由于特定的地理历史演化,形成了以水为主题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系统,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必须把江南水乡的自身特点作为研究的重要基础。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要以江南水乡的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实现江南水乡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协调、和谐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进行区分,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客体(水、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主体(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与客体又统一于实践活动中。江南人生活于江南水乡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人的思想、行为、文化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江南水乡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江南水乡客体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态度改造周围的世界,从而对江南水乡的生态、环境等客体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思想与哲学理念导致人们对待江南水乡的客体具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就会带来不同的行为,从而对江南水乡的客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开始尝试符合自然规律的各种实践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有祭司上天的传统,祭司上天就是要报答上天的恩赐。天无限大,天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对天要无条件的遵从,不能违背天的意愿。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但“天人合一”的概念则直到北宋时期才有张载在《正蒙》中被正式提及。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天”的敬畏。中国古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生存能力还十分有限,面对诸多的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束手无策、无力抗衡,只能被动地听从于大自然的安排,或者祈求于上天的庇护,“天人合一”的天更多是对天的敬畏、对天的顺从,对天的屈服。“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追求的结果同可持续发展相同,都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方式不同,“天人合一”的方式是对自然界被动的屈服,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通过遵循科学的规律,改造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多的是从伦理、从仁道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18.“取之有时,用之有道,行火俟风暴,畋渔候豺獭,所以顺天时也”(《达性论》,《弘明集》卷四)。中国古人也会将鱼儿、乌龟等放归大自然,但绝不是为了保持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而是为了展示其仁爱之心,进而获得上天的怜悯与眷顾。中国古时人口较少、生产水平较低,对自然的破坏能力也是十分有限,从而使中国古人缺少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实基础。而现在的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江南地区也不例外,鱼虾死尽、水草不生,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成为包括江南水乡在内的各地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严峻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谁隶属于谁的问题,而是采取辨证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劳动视为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又不否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性,人类产生于自然,而又通过主观能动的劳动去改造自然。在自然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在改造自然时,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人越是主动地去改变自然,越是受制于自然。因此,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9.人类需要变革现存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不仅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了解自然规律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劳动实践来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例如,大禹治水就是在不断与洪水斗争的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洪水的特点,进而提出“堵不如疏”的观点,采取开山挖渠、疏通河道的方法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要解决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要在劳动实践中认识到江南水乡的本质,总结开发江南水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而人的行为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其开发江南水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做出了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而这必定带来自然界的报复。

  人们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我行我素。要少犯错误,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就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对行为对环境现在的和将来的影响有个充分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正常过程的干预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20.要从根本上解决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准确预测现有行为对未来的影响,以其作为评价行为有效性的标准,就需要人们有计划地、系统地实施江南水乡的开发活动。

  马克思提出人类面临着“两大和解”的历史任务,分别为“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任务和人与人的和解任务从本质上看是统一的,统一于社会而非自然。这是因为,人在劳动实践中与自然发生关系,而劳动实践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更是因为社会关系的不合理。要处理好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单纯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要理顺人们的社会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解决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江南水乡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基于“主体-客体”二分的思维模式对待江南水乡,将江南水乡当成单纯的社会实践的对象,强调社会实践主体(人)对劳动实践客体(江南水乡)的改造,而无视客体本身的承受能力,以及对客体自身系统的破坏,江南水乡只能以恶臭的污水、刺鼻的气味进行无声的呐喊。而交往实践理论强调交往的主体是多元的,这些多元的主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个个体或群体在空间上具有分离性的特点。江南水乡的报复行为并不是仅仅作用其江南水乡的社会实践主体,也会作用于江南水乡周围地区的人群,也会作用于未来的江南水乡人们。虽然,这些主体在相互交往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其他主体施加影响,但其影响力存在差异,周围的人和未来的人虽然承受了环境恶化带来的痛苦,但对污染江南水乡主体的管控缺乏手段和途径。要处理好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单存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要理顺人们的社会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解决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江南水乡能否走向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必须变革传统的环境价值观。长期以来,江南水乡在引领现代化建设中,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急功近利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因此,在快速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切以经济利益、GDP 的增长为目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江南水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遭到破坏。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江南水乡的污染日益严重,水乡生态日益退化,美丽的江南水乡的整体生态环境正在渐渐远去。

  江南水乡既不是单纯江南人的水乡,也不是当前江南人的水乡,更不是单纯以破坏江南水乡为代价获取个体利益的水乡。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到当前的人、周围的人以及子孙后代人,乃至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保护江南水乡,呵护江南水乡的实质就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子孙后代人的利益。

  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表面上是水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似乎关注的自然环境,但本质上,保护江南水乡的生态环境,就是要保护栖息于水乡环境之上的当代江南人、未来江南人,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一味地为保护水乡自然而保护。

  第三节 当代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

  一、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总结新的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回应世界可持续发展要求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1.”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科学的现代性基础,而且有着尊重理性,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

  科学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它决定了发展的方式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趋势。人本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属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它决定了发展的目的,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单纯以 GDP为目标的发展,虽然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对人的健康构成了伤害,从根本上损害人的利益。

  科学发展观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可持续发展是从发展的目标性的视角进行界定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方式的视角进行的界定。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以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出发,以科学的技术、科学的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

  (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是一个新的价值观,它在理论上不仅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进而为环境伦理学奠定了基础。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体力、智力优势,实现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解放。而这里所谓的“人”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最大多数的人”,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22.“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嵌入“主-客-主”结构中,是对现代和后现代环境价值观的扬弃。环境价值观形成包括“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评价以及主体际互评”在内的三重评价。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是以交往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是对交往实践观的升华与进一步发展,强调交往主体的关系,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交往主体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主体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为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既超越了工业文明时代江南水乡现代化建设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的环境价值观,也有别于西方泛主体的的深生态价值观,这对于促进江南水乡与江南水乡人的和谐共生、协同共进,以及江南水乡代内与代际人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观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的文明发展模式(李青,2007)23.生态文明以维持、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的生产技术占主导地位,并以优良生态环境的维持、保护和改善作为文化之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的文明行态。

  (一)“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观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高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24”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由此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由理论逐渐走向实践,由抽象的概念逐渐具体化和可操作化。2013 年 12 月 12 日至 13 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化的语言,为政府文件所引用,体现了政府充分对人文传统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人们精神情感生活的尊重。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大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不要把环境弄得面目全非,使乡愁无所寄托。

  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观,对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使江南水乡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营造山水城市风光,使乡愁有所寄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