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08 共3264字

  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最终成效。因此,我国必须深入研究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找出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规律,并积极选择合理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1 我国赤字的融资方式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

  从融资角度分析,财政赤字增加会加重政府负担,若政府向央行透支获取资金,则可暂时缓解资金压力。此时,央行若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融资,就会直接造成流通领域货币增加。同时,政府若发行债券,并限定央行在一级市场购买,也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以上融资措施最终均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若政府向商业银行融资,则其借债为赤字融资,直接影响了其货币供应水平。政府向商业银行融资,其承担的金融风险更高。而向商业银行借债的货币供应效应与货币乘数相关,货币乘数越大,货币供应效应越强。当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不变时,其只能通过限制私人信贷的方式保证政府融资供应。此外,商业银行也可以在央行增加商业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的基础上,增加政府借贷金额,并保证私人信贷额固定不变。此时,商业银行若向政府提供贷款就会导致其基础货币量增加,进而提高货币供应水平。传统财政理论否认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存在关联性。

  时至今日,这一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给普遍呈现出内生性特征,政府向非银行系统借贷的赤字支出会通过利率、物价、实际产出等方式反映在货币需求上,进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不断提升,社会总需求量随之增加,货币需求量也逐渐上升。但Thom a(1994)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指出了内生性货币政策的规律性。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各时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过快,并超出了当前的与其发展目标时,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经济增长速度,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反之,则实施扩张性政策,刺激社会需求,使社会需求增加。利率的货币需求效应具有复杂性和周期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积极实行优惠贷款政策,货币供给量增加;二是受逆向选择效应和风险激励效应的影响,随着利率的提升,商业银行承担的贷款风险大大增加,在贷款信用等级评价上更为慎重;三是随着利率水平的提升,整个私人部门的货币需求量大大降低,社会需求量持续下降;四是随着利率的提升,民众更看好债券,造成债券购买率提升。政府向央行融资的融资需求增加,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国家财政在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集中掌握整个社会的货币分配权,控制着整个社会的需求结构,甚至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家主要通过向央行融资的方式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我国于 1994 年废除了央行财政透支模式,不再由央行为政府提供融资。1995 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提出政府可通过社会融资渠道弥补财政赤字。这一举措切断了央行与财政间的融资关系。

  目前,我国主要利用助发行国债和公开央行市场业务的方式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有效地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目前,许国学者均认为政府向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不会对社会总需求造成影响,进而改变货币供给量。这一观点与 Coats 和 Khatkhate(1977)的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观点完全相反。通过分析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可知,政府的社会融资行为与社会需求结构密切相关,会对社会货币供给量产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因此,尽管多数学者不赞成通过铸币税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但这一做法仍然对于巩固货币供给基础,减少财政赤字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的货币政策呈现出“扩张 - 紧缩 - 扩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始终将“增加货币供给、稳定物价、加快经济发展”作为其出发点,积极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并适当控制利率和物价水平,成效显着。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采用的是凯恩斯主义模式,货币供给是被动增加的,而不是由央行主动调节。一些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和研究指出,我国的货币供给量不是由中央银行自由控制的,而是通过各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的内生性进行调整的。

  周诚君(2002)认为,我国在经济短缺、过剩、转轨的形态下,整个货币供给呈现出极强的内生性。受倒退经济的影响,短缺经济的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受主观政策因素影响较小。而到了转轨经济形态,双轨并行条件下,货币供给量主要是由经济活动本身决定的,央行无法独立控制,否则将引发经济倒退。而即使在过剩经济下,央行也无法借助宏观调控手段控制货币需求。单纯通过提高货币供给量的方式并不能起到增加货币需求的作用。随着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我国货币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内生性特征,其与财政赤字之间的联系也日渐紧密。根据货币供给调节方式的发展特征,我们可以将整个货币供给方式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1984 年以前,在这一阶段我国仍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主要通过行政指令和信贷计划的方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整个货币供给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征。1984-1994 年是货币供给方式发展第二个阶段。此时,国家不再直接承担货币供给任务,而是将这一职能授予人民银行,由其控制货币供应量,并积极实施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而在 1994-1998 年,随着我国货币供应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整项货币供应活动呈现出内生性特征。中央银行在 1998 年以后正式废除了信贷配额管理模式,并综合商业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情况确定其贷款额度。此时,货币供给呈现出完全的内生性特征。金琪瑛(1999)为研究货币变量和经济变量的变化关系,选取了 1979-1998 年二十年间的货币和经济变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起了一个线性回归方程,说明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而刘金全、张艾莲(2003)从 GDP 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角度出发,研究了二者对货币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了货币供给的波动规律。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我国必须根据现行经济运行条件调整和制定货币政策。财政赤字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影响货币总需求,进而导致货币供给量上下变动。在此时,即使发行政府债券也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

  3 我国的央行独立性程度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

  我国央行在 1984-1993 年积极控制信贷规模,并以此为基础实行“倒逼机制”,有效规范了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货币货币供应扩张。但与此同时,“倒逼机制”严重损害了央行的操作独立性,同时利润分成制度和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存在也动摇了央行的目标独立性,影响了其经济调控功能的实现。在这一阶段,我国央行几乎没有独立性(汪红驹,2003)。而到了 1993年以后,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央行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其在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制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从管理层次来说,我国央行隶属于政府,其法律地位和职能作用是由政府赋予的。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是由国务院决定的,央行的独立性较低(谢平,1996)。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政府和市场共同承担着经济调节和管理的重任,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补充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是货币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内容,它与银行共同负责货币供给调节和货币金融体系建设与完善。因此,我国央行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着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机制,直接关系到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

  参考文献:

  [1]王胜,田涛.汇率波动、财政赤字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J].上海金融,2013(05).
  [2]宋海林,刘澄.我国货币信贷政策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刘郁葱.论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生性冲突———基于资产价格和流动性分析的视角[J].浙江金融,2011(02).
  [4]汪小亚,卜永祥.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6).
  [5]许雄奇,等.财政赤字、金融深化与通货膨胀[J].管理世界,2004(9).
  [6]郭文旌,周磊.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1).

相关标签:货币银行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