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杠杆和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探讨

来源:商展经济 作者:余运福
发布于:2022-06-02 共4618字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各项宽松经济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同时也促使宏观经济杠杆率不断上升,使得经济面临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同时也导致政策传导效能受到了阻碍。若是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状况,采取紧缩政策调控或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控制杠杆水平降低社会总体债务的扩张,则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杠杆的现实,只有不断推动经济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加快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本文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的变化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杠杆;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杠杆率;

  从2009年至今,我国经济水平及各地方的经济杠杆率波动均为上涨的趋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项经济政策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地方债务规模开始较大幅度扩张。随着经济增速的脚步逐渐放慢,经济杠杆率普遍呈现上升的趋势[1]。因此,只有加速实现宏观杠杆的稳定,在相对弹性的流动之下,我国经济政策的实施才可能具有可传导性与可持续性,才能够进一步缓解当前社会债务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稳固增长。

经济杠杆

  1 宏观经济杠杆的作用与结构性特征

  1.1 宏观经济杠杆的作用

  宏观经济的稳定杠杆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2018年开始强调,要通过结构性去杠杆的思路逐步实现稳杠杆。但是这样一来就意味着,结构性去杠杆,不仅能够解决稳杠杆侧重结构性的问题,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保持统一;另一方面,一刀切的现象要被反对,并随着全面的对金融贷款的收紧,使得行业及领域开始选择去杠杆的范围及其实现的形式,最终得以实现宏观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的平衡协调与稳定[2]。

  1.2 宏观经济杠杆的结构性特征

  2 015年以来,随着政府去杠杆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国的债务率上升趋势有一定的缓和。就当前结构来说,其债务率的稳定主要受宏观经济杠杆的影响才会有所下降,然而随着资本产出比不断上升,其投资效率将会进一步恶化。因此,可以看出这种去杠杆的形式都是以压缩投资需求为代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增长,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去杠杆和稳增长两者之间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当前相对政策将去杠杆向稳杠杆方向转变,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有序地开始实行去杠杆,还可以稳定地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杠杆向效率的模式转型。

  此外,由于受到不同市场主体的产权属性及其金融环境和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都使得宏观经济杠杆开始呈现结构性特征。

  1.3 投资效率与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关系

  结合当前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杠杆率和投资效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调整机制。当企业的投资效率变得越来越高,其成长越来越好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会变得越来越低,因此结合债务杠杆的融资方式,扩大企业的业务规模及提升利润水平就会越来越强;反之,企业会对债务风险的问题更加关注,并开始向降低杠杆率的方向倾斜。所以,当企业的杠杆率和投资效率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时,其所对应的宏观层面也就是宏观杠杆与宏观投资效率同样呈现正相关关系[3]。

  例如:2018年国家出台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及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就明显说明了虽然通过扩大支出来提升经济杠杆率,但其中依然存在相对较大的困难。从政府方面来看,应当通过适当的加杠杆来对冲其他相关部门去杠杆所积累下来的经济下行风险与压力,并结合相应的减税降税政策,帮助企业修复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对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保等各方面的短板进行补齐。只有对债务的增长进行稳控,才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稳杠杆。

  1.4 经济杠杆在经济增长中的门槛效应

  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其经济杠杆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力,但也说明了当前我国经济实力越发达的地区,其经济金融化程度相对越高,其经济杠杆就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影响的上升,其抑制作用效果会越来越明显。其次,经济杠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而其门槛前后具有相对的区别,当整体的经济杠杆率过高时,经济杠杆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就会随着杠杆率的上升越来越明显。反之,经济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会随着门槛效应值的大小进行变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新形势下,为了能保持经济水平的稳定健康增长,去杠杆是势在必行的,但是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去杠杆对策[4]。

  2 近几年我国宏观杠杆与经济增长变化关系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一直到2010年经济总量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但是,由于高速的经济增长与总量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相对其他经济体系来说对于货币的需求相对较多,同时由于社会融资形式过于单一化及其各项外部因素的制约,使得政府的债务杠杆率不断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在不断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近几年的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

  结合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对于杠杆的依赖性较强。由我国近几十年的杠杆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5]。因此可以将其分4大部分:

  第一部分(1995—2003年):杠杆率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一个阶段

  该阶段,我国政府的宏观债务杠杆率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阶段。而年均杠杆率仅有121.6%,进而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宏观债务杠杆的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趋势保持同步。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杠杆率的稳步上升,带动了其经济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率明显的上升,同时,在杠杆率对其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效应作用之下,我国1996—2003年的GDP增长达到了第一个新的峰值10.04%。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振幅也随之上升到了27.7%,一直到2003年末,我国的宏观经济杠杆率达到了149.4%。可以说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该阶段的金融扩张对于杠杆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第二部分(2003—2008年):短期的稳杠杆阶段

  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宏观杠杆率和经济增长,从2003年之后,我国逐渐进入了一个短期的稳杠杆发展阶段。在这短短的5年之中,我国的宏观杠杆率的发展稳定控制在了145%上下。但是由于杠杆率开始逐渐下降,其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受其影响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其次,因滞后效应带来的不同影响,使得我国GDP快速增长之后,到2007年到达14.2%,就开始逐渐向下回落,一直落到了9%左右。因此,可以看出该阶段我国的杠杆率水平和经济增长依然保持着稳定协调上升的趋势。同时结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来看,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宏观债务杠杆水平和经济增长呈现同一个方向变化的关系,其杠杆率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造成的正面作用要大于带来的负面作用。

  第三部分(2008—2017年):宏观杠杆率和经济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结合相应的政策作用,使得其宏观债务杠杆水平一度从2008年的141.24%直接上升到了2009年的173%,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其杠杆率直接上升了近32%。在此之后,我国的宏观债务杠杆水平直接增长,到2017年,其峰值更是达到了241.2%,之后才开始逐步进入稳杠杆阶段。但是需要认识的是,该阶段的快速加杠杆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并不相同,我国经济带来正向的增长,而是呈现出杠杆不断上升而经济不断下降的局面,因此可以认识到宏观债务杠杆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明显变弱了。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行转变,同时也是致使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

  第四部分(2017年到现在):稳杠杆的阶段

  该阶段,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得到了快速扩张,但是其杠杆率的快速扩张和经济增长呈现不同步的现象,一度也引起了国家的注重。到2015年末,国家首次将去杠杆当作五大任务之一提出。至此,结合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应的效果。但是,随着结构性因素的出现,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特别困难。所以,去杠杆开始向稳杠杆的方向转变。到2017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杠杆才逐步进入稳杠杆时期。但是,随着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多样化、复杂化,受中美贸易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开始有针对性地加大逆周期的调控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因此,宏观杠杆率变得过于复杂。不过从总体的形势来看,当前我国的宏观杠杆率相对比较稳定,并开始有上升的趋势(注:以上相应的数据比例,均来源于程晋鲁老师的《实体经济杠杆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3 促进经济杠杆和经济增长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3.1 保持政策平稳实施,促进杠杆水平稳定上升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杠杆率的增速对风险具有较大影响,杠杆率增速的重要性更是远远超过了杠杆率水平。比如说,如果杠杆率增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其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优化,那么就可以简单认为稳杠杆的政策具有一定效果。所以就不用再过度追求杠杆总量的下降。还可以通过总体稳杠杆和结性去杠杆的思路有效避免一刀切,同时对其相关的部分和部分债务类型提出相对不同的要求,从而有效实现宏观杠杆率的稳定及其缓慢下降。

  3.2 加强逆周期调节,注重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合相应的货币政策,应当注重思考金融稳定对其信贷及资金的运用和宏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要求相应的金融机构加强自身风险防控的力度,并结合自身的盈利方式逐步提升自身的资本,进而使得风险抵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同时,应当按照其实际的发展状况,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为金融机构创造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和监管体制。

  例如: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影响,在实施增加信贷资金供给和降低贷款利率等不同的政策时,应当兼顾金融的稳定发展,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6]。

  3.3 改善政策的调整目标

  面对相应的经济增长趋势,应注重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存款准备金的政策调整与改善,使得其经济的稳态水平得到改变。同时还要结合去杠杆的目标提升其权重到导致经济杠杆水平的上升与经济产出的收缩[7],从而能够结合提升经济增长的目标,促进去杠杆目标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得以有效实现。其次,通过对资本的监管来抑制银行部门的信贷扩张,进而促进去杠杆目标的实现,不过可能会出现经济产出水平下降的现象。此外,还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在宏观上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去杠杆[8]。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始不断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宏观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宏观杠杆的水平。所以,注重深化企业改革向多层次经济市场发展,加大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改革,才能有效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戴莉.中国经济杠杆率的地区特征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20(9):159.
  [2]黄亿红,杨杰.我国宏观经济稳杠杆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20(2):109-113.
  [3]李艳军.宏观杠杆率、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再论我国的宏观债务风险[J].金融监管研究,2020(8):69-83.
  [4]任行伟.经济增长中金融杠杆的i门槛效应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20,33(5):13-20.
  [5]程晋鲁.方荣慧.实体经济杠杆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7):33-41.
  [6]吴炎芳,张国栋.经济杠杆、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20(11):52-55.
  [7]袁利勇,胡日东.我国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9(7):79-90.
  [8]郭晓军.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8(40):210-211.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南平分校
原文出处:余运福.经济杠杆和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探讨[J].商展经济,2022(10):24-2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