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冉家

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李飞跃;李军刚
发布于:2020-03-24 共4567字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更有温度的发展、更有质感的幸福,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托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实现青山与金山共存的双丰收,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利用好资源优势,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价值理念的社会成果,其要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1]。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形态,我国在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中,渐渐找到了一条“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首提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大地上一步步生根发芽,渐成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美丽中国伟大愿景的重要路径。

  1 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问题不仅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各个国家始终不变的追求,但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脚步开始偏离了生态友好的轨道。历史与现实告诫我们,资源环境的有限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扩张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人类不得不思考一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的道路[3]。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发展主义致使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发展与生态的良性互动,经济社会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才有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长时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下,粗放式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生态环境的恶化深刻影响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各族人民生态文明意识愈发强烈,人民的思想已经实现了从盼温饱、求生存到盼环保、求生态的主动转变,“人民更需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环境中”[5]。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方法。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1.3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点

  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7]。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踏步的发展,迅速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经济社会发展展现了新的面貌。但是,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经济发展不能决定一切,生态文明建设在其中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拯救人类的只能是人类自己,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美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基点。“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才能在生产、发展中为人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走向“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共产主义社会。

  2 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2.1 民族生态文化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民族生态文化“被视为历史范畴的有机组成部分”[9],是各民族“以特有的生态观、文化观和宇宙观为指导”[9],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论断与生态伦理观念。简而言之,民族生态文化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古老智慧。在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循环再生的生产观以及天地崇拜的生命观。在独特的民族生态文化和传统哲学的深刻影响下,众多民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在许多少数民族的观念中,人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与自然同宗同源,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并逐渐把动物、植物神灵化,产生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如藏族主张整个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生物体;云南纳西族认为“人与自然是兄弟关系;傣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各种动植物看作人类的朋友。”[10]民族生态文化思想是少数民族的精神规约,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普遍认同,至今仍流淌在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观念之中,为现代少数民族地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文化密码和精神内源。

  2.2 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发展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丰富的生态资源、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充分挖掘蕴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巨大资源优势,打造自我造血的发展活力,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处于落后地区,但“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11]国家把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2.3 少数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发展方向

  “相对的经济落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劣势,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可以变成一种优势。”[12]后发展地区应该明白越是落后,就越应该推动高质量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把后发劣势转化为先发效应的诸多有利条件。首先,发展理念新变化带来新优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着新时代经济的发展思路,以环境换发展、用污染赢增长的发展理念不可能长久,绿色发展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其次,宏观经济制度改革带动大发展,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经济体制改革在重点环节、关键领域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再次,科学技术创新激发新动力,国际、国内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和利用先进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最后,思想观念转变注入内生动力,新时代人们普遍树立了绿色发展的观念,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遵循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

  3 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着力点

  3.1 树立少数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理念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3]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无视自然规律的索取与征服,根本无法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立[14]。在跨越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与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要快速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迅速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以绿色GDP为追求。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用创新打造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把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大踏步地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永续发展留下取之不竭的绿色资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统筹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地容地貌与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利益共同体,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惠及少数民族地区,在全社会、全民族中树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2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法制建设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15]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严格的生态制度与法治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剂强心针。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妨于小,终亏大德。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紧跟国家的步伐,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立法设计上未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等问题依旧凸显。新时代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律制度依旧是当务之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法制建设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注重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资源以及民族生态文化,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构建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的特殊性,特别要重视“乡规民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规范各族人民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各类生态法规,建设覆盖全方位的、科学有效的生态法制布局,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少数民族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3.3 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两项核心任务。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弱化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可以快速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项基本政策,充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循环发展是保护环境的时代指向。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亦步亦趋,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改善民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其次,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优越性,充分挖掘地方传统生态思想,并为其注入绿色发展的时代血液,实现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使之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重新焕发民族生态文化的动力,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民族文化的能量。最后,少数民族地区充分把握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引领作用,充分考虑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导向,是绘就美丽中国民族画卷的重要发展方式。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优势条件,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和谐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潘红祥.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路径[N].光明日报,2013-09-04(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63.
  [3]刘育锋.高职院校应关注和开发“绿色技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5-37.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李飞跃,李军刚.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2):113-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