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论文(精选6篇范文)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5-31 共11393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改造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不断提升,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也直接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文中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论文6篇,欢迎阅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论文第一篇:洛阳王湾遗址文化地层的古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摘要:测试了洛阳王湾遗址地层的粒度、频率磁化率和指示人类活动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显示,龙山文化层样品主要以粉砂质黄土为主,频率磁化率低值(均值11.9%)和Rb/Sr低值(0.64)表明研究区域在龙山早期(王湾三期)为强冬季风支配下的弱化学风化环境,风尘堆积作用相对活跃.二里头文化期的沉积物主要成分为黏土,频率磁化率较低值(均值12.3%)和Rb/Sr(0.81)反映了夏季风较强而冬季风较弱的暖湿其后条件下的风化环境.与之对应,二里头时期以用火为代表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强度明显高于龙山文化时期,同时生产工具也较龙山时期有所进步,而且聚落的人口规模亦有增加.表明史前时期的人类活动与气候条件有较大的关联性.

  关键词:王湾遗址; 龙山文化; 古环境变迁; Rb/Sr值;

  Relationship of Paleo-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y Recorded by the Strata of Wangwan Site in Luoyang

  LI Zhongxuan ZHAO Yuqiong JIAO Shixing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Xuch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Us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xies of grain-size,frequency susceptibility and content of heavy metal element,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Wangwan site in Luoyang i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s of the Longshan culture layer are mainly deposited with silty loess,and the lower value of frequency susceptibility(mean 11.9%)and the lower value of Rb/Sr(0.64)indicate that the region was dominated by strong winter wind in the early Longshan period(phase III of Wangwan site),and the wind dust accumulation was of prevalence.Clay i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layer in the Erlitou culture period.The climate was warm-wet by indicators of the higher frequency susceptibility(mean 12.3%)and higher values of Rb/Sr(0.81)reflecting a strong summer monsoon.Correspondingly,the high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represented by the fire regime in the Erlitou period contrasted to the Longshan period.And,the tools were also improved from the Longshan to the Erlitou period.

  0 引言

  人类历史可以理解为可变环境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1].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的巨型动物猎人到北美查科峡谷的神秘文明,甚至是玛雅人或偏远海洋岛屿的定居者,诸多事实都在强调逆向环境变迁下的社会决策对史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世界上许多地区自第一次存在定居者后经历了多次气候变迁,探究定居者如何应对灾害气候对现代社会的永续发展有借鉴意义.

  环境考古学一般用地层测年、孢粉组合、种子浮选、元素示踪、同位素含量等第四纪环境学方法提取文化地层中的环境和人类活动信息,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内容和社会结构特征,而文化演替机制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气候事件可以通过影响人类食物和水的供给调控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仅仅从气候变迁视角阐释文化更替则过于简单[3].虽然文献中有许多例子表明某些文明在环境变迁中出现衰落[4],但这些案例不足以支撑气候变化是文化偏好、社会决策以及资源利用的主要动力[5].

  洛阳盆地自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就是河南新石器文化的核心区,尤其是盆地西部的王湾三期文化类型,代表了河南地区龙山文化的肇端[6].根据出土器物分析,王湾三期文化类型是晋南三里桥文化、漯河郝家台文化以及南阳屈家岭文化的相互融合的产物[7].同时,洛阳盆地在龙山时期的陶器类型还包括山东海岱地区、陕西关中地区的夹砂黑陶类型[8].表明洛阳盆地在龙山文化时期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文化的重叠区.

  洛阳盆地在龙山时期同我国华北地区一样,气候总体特征是温暖而干旱[9],农业适宜性已不比仰韶时期的高温高湿气候,却存在多重文化集聚并存的局面.此前关于王湾遗址的研究文献多从考古学的视角对新石器晚期的社会结构进行探讨[7,8],尚没有该遗址文化地层古环境信息解译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王湾遗址地层剖面的粒度、磁化率、重金属元素和Rb/Sr指标,尝试讨论该区在龙山时期和二里头时期的古环境背景与生业经济的相互关系,为洛阳盆地的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 研究区域概况

  如图1所示,王湾遗址位于洛阳盆地西部边缘涧河南岸的一级阶地的王湾村西北,遗址总面积约0.8hm2,遗址文化地层涵盖仰韶晚期、龙山期早期和二里头时期,文化地层厚度在1.3~2.8m之间,其中王湾三期文化地层属于龙山早期文化类型(约4.8~4.5ka BP)[10].

 

  图1 王湾遗址的地理位置 

  在地貌类型上王湾一带属于崤山支脉的黄土丘陵区,遗址坐落于涧河南岸的一级侵蚀阶地上.从地貌区位上,遗址处于从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符合早期农耕聚落的区位选择特征.王湾遗址周边地区存在多级黄土台地,遗址所在地势平旷,适合小规模的种植业.研究区域年均降水量约620mm,年均气温14.5℃(1980-2010年),年均无霜期210d,适合发展旱作农业.尽管龙山时期的气候转凉变干,从已有文献研究数据可以推断[11],龙山早中期的温湿指标高于当下,加之王湾遗址毗邻涧河,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适宜发展耕作农业.

  2 样品与测试方法

  2.1 剖面特征

  本次采样剖面位于王湾村西北涧河东南岸,该剖面地层多为风尘黄土堆积所致,地层质地紧密、直立性好、间有钙质结核,黄土特征明显.该剖面深度171cm,本次采样自下向上不等距采样共37个.根据剖面土层性质将剖面分为:A层(0~38cm)浅黄色次生黄土层;B层(38~58cm)暗褐色堆积层;C层(58~105cm)棕褐色土壤层;D层(105~141cm)次生黄土层;E层(141~171cm)浅黄色黄土状土堆积层.各地层性状特征见图2.

 

  图2 王湾遗址地层土壤剖面图  

  剖面沉积层现描述如下:A层(0~38cm)淡黄色次生黄土,人工干扰痕迹明显,本层沉积物结构较疏松,含大量植物根系和虫洞.B层(38~58cm)暗褐色堆积,有机质含量较多,壤化程度高,夹有红烧土屑和1~2cm的钙质结核,因含一定比例细砂而质底较疏松;C层(58~105cm)棕褐色土壤,黏土含量高,质地较硬,疑似钙质淋溶集聚层.根据考古发掘文献记录本层位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沉积(约3.8ka BP.)[10];D层(105~141cm)次生黄土,夹有较多陶片和炭屑,人类活动痕迹明显,应为龙山早中期的堆积(4.6~4.5ka BP.)[10];E层(141~171cm)浅黄色黄土状土堆积,土层硬度大,结构致密.本层夹有黑色陶片和大量红烧土,疑似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过渡层.

  2.2 样品采集

  采样剖面深度171cm,自下向上不等距采样共37个.其中,A层采样7个,B层采样7个,C层采样8个,D层采样8个,E层采样7个.样品经过风干研磨后在许昌学院资源环境系环境分析实验室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磁化率指标的测试.

  2.3 样品测试

  (1)粒度测定.取开挖样品0.6g,加入10 mL10%HCl在马弗炉中加热到80℃,静置24h;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10mL 10%H2O2,加热到60℃让有机质充分消解,静置24h;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NaPO3)6,静置24h.经超声波震荡后上机测试.测试仪器为马尔文公司产Mastersizer2000.

  (2)金属元素测定.重金属测试中使用到的仪器是美国产的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射线荧光重金属测试仪.测试过程为:(1)室内风干的土壤样品研磨至100目,取12g样品装入专用塑料杯并用保鲜膜密封;(2)开机后选择“非原位土壤样品”,仪器进入自动校检和自动标定后进行样品试测,待试测结果符合对应元素标准区间后开始进行样品测试.

  (3)土壤磁化率测试使用Bartington MS2便携式磁化率仪.室内风干土样研磨至100目,每个样品取10g装入干净的样品盒进行上机测试.先测出每个样品的高频磁化率(4.65kHz)和低频磁化率(0.465kHz),然后用公式:χ频率=(χ低频-χ高频)/χ低频×100%计算出频率磁化率值.

  3 测试结果

  3.1 沉积物动力特征

  尽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但遗址地层的粒度和地球化学等数据仍是获取该文化时期古环境背景的重要手段[12].王湾剖面地层的平均粒径见表1.

  表1 王湾遗址剖面沉积物平均粒径分布

  

  二里头遗址文化地层的平均粒径介于0.1~22.7μm,均值7.9μm、极值差22.6;沉积物搬运动力为较弱冬季风,相对稳定.龙山文化层平均粒径介于13.2~52.5μm,均值34.1μm、极值差39.3;沉积动力为强冬季风但动力波动较大.仰韶晚期地层平均粒径介于10.4~43.6μm,均值26.5μm、极值差33.2;沉积动力较龙山文化期弱且波动亦较小.

  3.2 频率磁化率和Rb/Sr

  频率磁化率一般认为是在变化的外磁场下被测样品的磁化率变化,它对细小磁颗粒(d<0.03μm)反应敏感,而细小磁颗粒是成壤作用的产物.因而频率磁化率大小被认为是化学风化环境强弱的代用指标[13].图3显示,二里头文化层频率磁化率范围10.2%~13.1%,均值12.3%,标准差0.93;龙山文化层频率磁化率范围10.6%~13.8%,均值11.9%,标准差1.03;仰韶文化地层10.6%~12.8%,均值11.3%,标准差0.82.表明研究剖面地层在二里头时期成壤作用较强但外环境波动较大,龙山文化时期的化学风化强度弱于二里头时期且外环境不稳定.仰韶文化期样品未覆盖整个文化层,数据相对片面;但现有数据显示化学风化环境弱而且其风化环境比较稳定.

  

  图3 王湾剖面频率磁化率和Rb/Sr变化  

  Rb/Sr比值是根据Sr2+流失率间接指示化学风化环境的指标.图3表明,王湾剖面地层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的Rb/Sr值处于高值区间(均值0.81)化学风化强度高于龙山文化时期(Rb/Sr均值0.64),显见Rb/Sr值指示的剖面沉积环境与频率磁化率记录的外环境条件类似.

  综合王湾剖面沉积物样品的粒度、频率磁化率和Rb/Sr值环境指标可知,王湾遗址剖面地层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化学风化强度较大、指示温湿的气候特征;龙山文化时期盛行强冬季风,化学风化强度弱于二里头时期,指示了相对干旱的风化环境.仰韶文化晚期的频率磁化率和Rb/Sr变化与龙山时期特征接近,而且粉砂级风积物也表明该期冬季风较强,气候特征与仰韶文化早中期区别较大.

  4 讨论

  4.1 王湾遗址龙山时期古环境与人类活动

  多元素追踪分析是揭示遗址地层与人类活动关系的重要方式[14].研究认为,轻量元素如K、Ca、Na、Mg、P等元素痕迹多与生活区域的相关,而重金属元素追踪多涉及生产以及某些生活功能区[15].表2是王湾遗址剖面三个文化地层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As、Fe、Hg三元素含量差值较小,表明该遗址三个文化期在用火强度和生活器物的使用记录差异不大.Pb、Cu含量在王湾剖面三个文化层中存着明显差异,对该剖面的古人类活动有指示意义.Pb可以指示古文化遗址中碳屑、生活器物、居所等环境过程,而Cu元素对垃圾场、手工作坊和动物骨骼有显着指示功能[16].龙山文化层的Pb含量均值为17.7mg/kg,其含量低于二里头文化地层但高于仰韶文化地层,表明该文化层中的碳屑、器物碎屑等遗存含量少,指示了相对较弱的人类活动强度.该时期Cu含量为29.1mg/kg,在三个文化层中含量最低.表明该文化地层残留的人类生活废弃物和骨类碎屑遗存较少.根据该地层Pb、Cu元素含量变化可知本期人类活动强度属于中等偏低水平,而且As、Fe、Hg三种元素的含量在本文化期的含量均处于仰韶和二里头地层之间,均暗示该时期生活在王湾地区的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处于较低水平,这可能与当时的水热指标明显下降有关.

  表2 王湾遗址剖面样品的元素含量均值

 

  从王湾遗址各文化层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器物看(表3),龙山时期的生活遗迹数量最多达到13处,渔猎工具如石簇、骨簇、石镖等也是三个时期最多.从饮食器物的数量看,龙山期处于三个文化时期的中间水平,表明该遗址居住的人口数量逐步增加.石质工具在本文化层最多,表明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继承了仰韶晚期的水平.渔猎工具也是三个文化期中最多的,暗示王湾地区在龙山期居民生业的类型除了旱作农业外还包括一定量的渔猎活动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本文化地层的频率磁化率和Rb/Sr值表明,本期属于相对干旱的气候期,故此该遗址先民的旱作农业受到气候条件限制而从事一定的渔猎活动以弥补农业生产的不足.

  表3 王湾遗址文化地层出土的器物类型与数量[10]

 

  4.2 二里头时期古环境与人类活动

  二里头文化层中的Pb含量均值为21.1mg/kg在三个文化层中含量最高,该地层的碳屑以及生活器物的碎屑物含量较高.表明该文化时期王湾先民有较高强度的生产生活遗存记录,既反映了器物制造等生产活动的活跃也指示了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大.二里头文化地层的Cu含量为31.1mg/kg,低于仰韶文化层但高于二里头文化层,表明本文化期的动物骨骼遗存含量高于龙山时期,暗示着该期先民饲养动物数量较龙山时期有所提高.

  表3显示,二里头文化地层的石质农具遗存数为8件少于龙山地层的17件,渔猎工具和装饰器物数量基本和龙山时期持平,表明二里头时期王湾居民使用石器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居民对温饱外的装饰器物的需求量没有显着上升.而本期文化地层较龙山文化地层饮食器物的数量增加了72%,表明二里头时期王湾遗址的聚落规模有较大幅度提高.根据前述的频率磁化率和Rb/Sr环境曲线的变化特征,二里头时期的水热条件明显好于龙山时期利于发展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研究认为,嵩山周边地区在二里头时期的农作物除了粟、黍、豆、稻外还引进了小麦[17],而养殖业则引进了绵羊和黄牛等家畜类型[18].早期种植业和家庭畜牧业生产出现多元化特征,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多样的养殖业有利于人口增加和聚落规模的扩大.

  4.3 遗址地层记录的古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根据王湾遗址文化地层样品的测试结果,龙山文化层样品主要以粉砂质黄土为主,结合频率磁化率值(均值11.9%)和Rb/Sr低值(0.64)可以认为,研究区域在龙山早期(王湾三期)为强冬季风支配下的弱化学风化环境,风尘堆积作用相对活跃.二里头文化层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时期沉积物主要成分为黏土,频率磁化率(均值12.3%)和Rb/Sr比值为0.81反映了夏季风较强而冬季风较弱的暖湿气候条件下的风化环境.与之相对应,龙山文化地层出土的器物和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重金属元素如Pb、Cu、As、Hg含量也出现相应的波动.表2和表3中数据显示,二里头时期王湾遗址的人口规模大于龙山时期,而且石器工具减少、家畜饲养量有所增加,表明二里头时期先民生产活动强度的提高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同样,生产工具类型和数量在三个时期的变迁亦表明,龙山文化期的干凉气候对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业结构有显着的限制作用.

  5 结论

  根据洛阳王湾遗址地层的频率磁化率和Rb/Sr比值等古环境指标,王湾地区在龙山时期的冬季风势力较强,风尘堆积作用活跃且地层的成壤作用较弱;而二里头时期的气候则夏季风势力较强,地层土壤化强度较高,暖湿的气候条件利于旱作农业的发展.本遗址出土的生活类器物以及Pb、Cu、As、Hg等人类活动示踪元素数据表明,王湾地区在二里头时期人们的活动强度高于龙山文化时期.另外,遗址出土的木柄石质工具类型和数量组合反映了二里头时期的生产力水平高于龙山时期,人们还通过引进小麦、黄牛等方式促进农业经济的多样化,进而提高社会系统的恢复弹性.可见,灾害性气候迫使史前社会在逆境下通过改进劳动工具和推进农业经济的多样化提高社会的生存弹性,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酝酿新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 GARVEY R.Current and potential roles of archae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volutionary theory[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2018,373(1743):20170057.

  [2] ZHAO K,WANG Y,EDWARDS R L,et al.Late holocene monsoon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ir linkage to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020,232:106191.

  [3] O’BRIEN M J,BOULANGER M T,BUCHANAN B,et al.Design space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Case studies from paleoindian eastern North America[J].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2016,23:692-740.

  [4]陈彦光.环境剧变、文化断裂与伊克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2):199-203.CHEN Yanguang.Environmental change,cultural break and national Iksization[J].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27(2):199-203.

  [5] PREMO L S.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persity in time-averaged assemblages[J].Current Anthropology,2014,55(1):105-114.

  [6]李中轩,吴国玺.豫西地区的史前农业生产环境概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3):465-468.LI Zhongxuan,WU Guoxi.A sketch of prehistoric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West area of Henan province[J].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3,26(3):465-468.

  [7]魏继印.试析王湾三期文化的来源[J].考古,2017(8):80-90.WEI Jiyin.On the origin of the phase III of the Wangwan culture[J].Archaeology,2017(8):80-90.

  [8]段天璟.龙山时代晚期嵩山以西地区遗存的性质:从王湾遗址第三期遗存谈起[J].中原文物,2013(6):13-21.DUAN Tianjing.The nature of the remains in the area west of Songshan in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From the third phase of the Wangwan site[J].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2013(6):13-21.

  [9]巩晓燕,魏明建,张玉华.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73-78.GONG Xiaoyan,WEI Mingjian,ZHANG Yuhua.General research on the spatio-temporal trait of climate change in North China in holocene[J].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27(4):73-78.

  [10]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School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 of Peking University.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Wangwan sit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11] 孙雄伟.洛阳地区中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D].北京:北京大学,2005.SUN Xiongwei.Lacustrine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mid-Holocene climate in Luoyang area[D].Beijing:Peking University,2005.

  [12] DONG G,JIA X,AN C,et al.Mid-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prehistoric cultural evolution in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China[J].Quaternary Research,2012,77(1):23-30.

  [13]卢升高.土壤频率磁化率与矿物粒度的关系及其环境意义[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0,8(1):9-15.LU Shenggao.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ferrimagnetic mineral grain size in soils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0,8(1):9-15.

  [14] MIDDLETON W D.Identifying chemical activity residues on prehistoric house floors:A methodology and rationale for multi-ele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mild acid extract of anthropogenic sediments[J].Archaeometry,2004,46(1):47-65.

  [15] JAMES P.Soil variability in the area of an archaeological site near Sparta,Greece[J].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99,26(10):1273-1288.

  [16] WILSON C A,DAVIDSON D A,CRESSER M S.An evaluation of multielement analysis of historic soil contamination to differentiate space use and former function in and around abandoned farms[J].Holocene,2005,15(7):1094-1099.

  [17]赵志军.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4,34(1):73-84.ZHAO Zhijun.The process of origi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rom flotation results[J].Quaternary Sciences,2014,34(1):73-84.

  [18]袁靖.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0,30(2):298-306.YUAN Jing.Zooarchaeological study on the domestic animals in ancient China[J].Quaternary Sciences,2010,30(2):298-306.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论文第二篇:浅析奇和洞古人类遗址保护与地质环境治理的关系

  摘要:21世纪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开发利用将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奇和洞古人类遗址文物专家认为南岛语族最早祖先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综合开发利用奇和洞先治理遗址地质环境,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已成为奇和洞古人类遗址文物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总结了遗址开发现状调查内容,全面探讨了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特征,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地质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并总结遗址保护与地质环境治理的关系。

  关键词:奇和洞遗址; 地质环境; 开发保护; 岩溶地下水;

  一、奇和洞古人类遗址概况

  某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组织专家赴某市开展奇和洞遗址抢救性保护调研工作方案,于2020年6月17日开始,至2020年6月19日止,经过3天的调查,基本查明了奇和洞现状,奇和洞遗址位于某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奇和洞遗址是一处距今17000—7000年的人类居住洞穴遗址,出土有打制石器,骨制鱼钩、箭簇,夹沙陶片,石制、骨制艺术品和动物牙齿骨骼,3具人骨遗骸等。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人类活动面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房址等遗迹。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福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以及新石器早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空白,为探讨闽台史前文化的渊源关系、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等学术课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由于矿山的开采已造成奇和洞地质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岩溶水环境的改变,古人类遗址文物的保护受到威胁。石灰岩矿山的开采已在2012年关闭但未进行矿山的及时治理,采空区的塌陷形成的落水洞加剧对岩溶区水环境的破坏。因此,对奇和洞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古人类遗址的保护首要解决的是地质环境问题。

  二、地质环境条件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南华后加里东准地台之永(安)梅(县)上古台陷北部。西部为胡(坊)姑(田)复式向斜东翼,中、东部为永(安)龙(岩)复式向斜。根据各地层沉积特征、其间的接触关系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地质构造运动及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5个构造层——加里东构造层,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喜马拉雅构造层和最新构造层,各构造层之间均有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相隔。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及奇和洞清理(发掘)揭露情况,主要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物(Q4al+pl)、第四系残坡积土层(Q4 el+dl)、二叠系栖霞组大理岩(P1q)及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花岗岩(γ52(3)b)。

  2.气象、水文

  漳平市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6.9℃—20.7℃之间,春夏季约8个月,秋冬季约4个月,垂直气候显着,干湿季节分明。最冷为1月,平均为7.3—11.2℃,极端最低气温可达-8℃,最热为7月,月平均为24.6℃—28.5℃,极端最高气温为40.3℃。

  境内水流分属九龙江北溪、西溪和闽江沙溪水系。象湖镇境内有溪南溪,溪南溪发源于吾祠乡凤山村,向南流经吾祠、象湖、溪南、芦芝等乡(镇),于华口营汇入九龙江北溪。溪流落差大、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奇和洞遗址保护区中间有一条近北南流向的奇和溪,河流宽约10—20米,河流坡降5℃—10℃,为常年溪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这些溪流均汇入南部外围的半华溪,而后注入溪南溪。

  3.地形地貌

  象湖镇地貌主要为中山和低山,东南部主要是中山,东北部为低山。奇和洞遗址保护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峦连绵起伏,地形切割较强烈,地形海拔标高最高+535米,最低+380米,相对高差155米。地形总体呈北宽南窄,东高西低地势。奇和洞洞口西侧出口为一冲洪积平地,为河流一级堆积阶地。奇和洞西侧的奇和溪呈由北向南流向的常年流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4—7月河水位较高。河流西侧为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主要用来种植水稻。南北侧为奇和溪沟谷,奇和洞东侧为山坡地(山坡坡度以30°—70°为主),局部为陡坎状,主要是因为开采大理岩导致地面塌陷而形成,局部可见塌陷坑,直径可达50—70米,高可达60—70米。

  4.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南华后加里东准地台之永(安)梅(县)上古台陷北部。西部为胡(坊)姑(田)复式向斜东翼,中、东部为永(安)龙(岩)复式向斜。根据各地层沉积特征、其间的接触关系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地质构造运动及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5个构造层——加里东构造层,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喜马拉雅构造层和最新构造层,各构造层之间均有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相隔。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奠定了该区构造基础,形成以北东向构造为骨架,同时发育北西向和东西向构造;印支期以宽展平缓的复式褶皱为特征,多呈北北东向;燕山期是研究区地壳活动最强烈、最频繁的时期,包括多次构造运动,早期以较明显的褶皱变动为主,晚期则为断块升。

  5.地下水

  根据地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水理性质和富水性,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区域地下水主要受降水、地表水和岩溶水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内地表填土、冲洪积土和残坡积土内,以蒸发和潜流的形式排泄。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强、中风化大理岩溶洞和裂隙中,地面可见沿奇和洞溶洞洞底排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大理岩和花岗岩的裂隙中,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以泉水和潜流的形式向奇和溪排泄,以渗水、滴水和涌水的形式进入遗迹发掘坑。

  三、地质环境的治理

  1.对危岩山体的加固

  保护区内危岩体,在最不利的工况下处于欠稳定或不稳状态,易产生崩塌。建议按以下方法处理:处于地势较低的部位,建议按主动防护加固方法处理较容易施工,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较低,即对危岩体进行锚固,对裂隙采取灌浆措施,用水泥沙浆密封裂隙表面;处于地势较高的部位,在最不利的工况下易产生高位崩塌,威胁路上行人的安全。建议采用被动防护措施,危岩体距道路还有一段距离作为崩塌体的散落空间,充分利用道路边已有的无法迁移的滚落大块岩石,并在无支挡的位置堆叠大块石,做一道连续的石墙作为支挡体,支挡体可结合考古、文化及旅游的需要,把墙体做成假山或其他文化符号进行美化。

  2.岩溶地下水水环境的治理

  对地表水处理的原则是采取截、排水沟进行引流措施,地下水处理的原则是疏通、引流,确不可采取砌和堵措施,易造成岩溶地下水的水位上升。

  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滑坡,形成落水洞,造成地表水和土体沿矿坑下渗和堆积,堵塞矿坑,抬高岩溶地下水水位,岩溶地下水直接影响奇和洞文物的安全。建议对采空区塌陷地表设置截、排水沟及其他止水工程治理措施。

  地表设置截、排水沟及其他止水工程治理措施后,岩溶地下水的补给途径处理完成,岩溶地下水的迳流及排泄量小,对现有的溶洞排水系统建设疏通、引流进行完善,岩溶地下水直接影响奇和洞文物的安全程度降低,直到消除。

  四、结论建议

  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龙岩市“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专题队发现了该遗址。2011年6月,奇和洞遗址被漳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漳政综[2011]150号);2012年4月13日,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国考古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3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保护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建议尽快制订整体保护方案,在保护方案中纳入岩溶水与危岩体治理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特别是要开展奇和洞遗址及其影响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进一步查明地下水赋存条件、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开展危岩体发育特征、现状危害、潜在危害的勘查评价工作。在勘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彻底消除危岩安全隐患。通过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为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吕锦燕.从考古发现看福建原始艺术的类型与分期[J].福建文博,2017(04):28-31.

  [2]彭珠清.奇和洞遗址现生植被调查报告[J].福建文博,2017(02):92-96.

  [3]黄秀燕.漳平奇和洞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16(12):38-3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