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渔业论文

陕西省主要养殖鱼类流行特征与病害预防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27 共3189字

  1 引言

  陕西省水产养殖面积 4.79 万 hm2,水产品总产量 15.08 万 t、渔业经济总产值 59.54 亿元。其中,大宗淡水鱼类养殖面积 3.98 万公顷,总产量 11.93 万 t,分别占全省的 83.1%、79.1%,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在我省渔业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殖主要集中在渭南、西安、咸阳等地,养殖模式以草鱼、鲤鱼精养为主,套养鲢、鳙、鲫、鲂等,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全省池塘养殖平均产量 10.5t/hm2,各地差异较大,西安市临潼区产量较高,新丰镇渔场最高亩产量达52.5t/hm2.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随着我省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以及外来污染的影响,水产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2011 年陕西省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27 万元,鱼类病害已经成为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陕西省主要养殖鱼类流行特征

  为了掌握陕西省水产养殖流行病学特征,2011 年 ~2013 年,我们对陕西省主要水产养殖区的汉中、安康、宝鸡、咸阳、西安、渭南 6 个地市、11 县区、14 个渔场的 6 种大宗淡水鱼类 12 个养殖品种的病害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共诊断出病害 36 种。其中,病毒病 4 种,细菌性病 10 种,真菌病 2 种,寄生虫病 13 种,非寄生性疾病 3 种,非生物性疾病 4 种。

  本次调查共检出病原体 37 种属。其中,病毒 3 科 4 种属,细菌 3 科 3 属 8 种,真菌 1 科2 属 3 种,寄生虫 11 目 13 科 16 属 22 种。

  发病率较高的病害 8 种,从高至低依次为:烂鳃病、肝胆综合症、微囊藻中毒症、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草鱼出血病、车轮虫病。

  死亡率较高的病害 6 种,从高至低依次为:细菌性败血症、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车轮虫病。

  在本次调查中,全部区域、全年均有病害发生,主要流行时间是 7、8、9 三个月。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流行地区是西安市临潼区、长安区,咸阳市兴平市,渭南市合阳县、大荔县。

  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养殖品种是草鱼,较低的是乌克兰鳞鲤、松浦镜鲤、团头鲂。

  3 病害流行原因分析

  鱼病是养殖环境、鱼类体质、病原体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养殖环境恶化促进病原微生物密度(丰度) 快速增加,池塘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如溶氧下降,PH 变化,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升高影响鱼体内循环系统,导致鱼类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为病原体侵害鱼体创造了条件,适宜环境下就爆发鱼病。

  我省养殖鱼类病害流行程度不断加剧,综合因素有池塘建设、种苗、饲料、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供氧系统、养殖管理和药物使用等,主要原因是面源污染不断加剧。陕西省天然渔业水域中总氮、总磷超标率比较高,其中黄河干流港口段总氮超标比较严重,最高值为 5.5mg/L,超标 10倍;黄河干流龙门段总磷 1.65mg/L,超标15.5 倍,总磷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的水域占监测点的 50.5%[2].陕西大宗鱼类 养 殖 池 塘 水 体 的 pH、NH3、TN、TP、CODMn、Cu、Zn、Hg 和 Pb 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NH3、TN、TP 和 CODMn 的超标范围较大,超标的水域占监测水域的 70%以上,2008 年的 NH3和 2009 年 TN、TP 在所有监测水域中均超标,超标范围达100%,其中 NH3最大超标倍数达 75 倍[3].池塘水质污染强烈干预池塘中氮循环,影响氨化作用、氨氧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使池塘溶氧下降。缺氧能引起水体中碳酸盐、磷酸盐及有机物缓冲能力的降低,水体不易稳定,严重缺氧能引起水中各种生物死亡。长期缺氧会造成养殖动物抗病力降低,造成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减少,引起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积累,引起养殖动物慢性中毒,水体中厌氧及兼性厌氧菌(如气单胞菌、弧菌)的增多,而气单胞菌是淡水养殖鱼类常见致病菌,易引起养殖鱼类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等。

  池塘水质污染主要来自饲料,我省目前普遍使用的颗粒饵料水平较低,转化利用率不足 30%,残饵分解后以氮磷物质存在水体中,造成水质污染。大量残饵营养输入池塘水域生态系统,水体呈现富营养化,改变系统中已有的群落结构,除了功能性环境微生物群落以外,一些病毒、致病菌(特别是条件致病菌)种群规模有可能快速变大,造成鱼类病害的发生。

  4 病害预防措施

  鱼病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养殖水体环境控制和药物防治。养殖水体环境控制是鱼病预防最基础、最重要的措施,分为面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控制两个方面。面源污染控制对养殖户来讲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在养殖场建设和养殖中要按照《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选择水源,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面源污染将会越来越小。养殖自身污染控制目的是在池塘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投入的饵料营养尽可能转变成鱼类蛋白。我省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模式以草鱼、鲤、鲫主养为主,池塘水域生态系统能量主要来自饲料,一部分饲料转变成鱼类蛋白,一部分分解供养浮游生物,部分分解成氮磷物质存在水体和泥水层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主要的溶氧,部分浮游动物又被一些鱼吸收消化。理想的池塘生态系统是饵料、鱼、浮游生物之间较好的平衡。控制手段是应用准确投喂技术,根据主养鱼类选择全价配合饲料,依据水质情况选定投饵率,以免造成饵料浪费,减少饵料对水体的污染;冬闲时清塘、干塘、晒塘,杀灭有害微生物,分解释放有害物质,提高泥水层吸附作用;生产中定期应用生石灰或者氯制剂消毒,控制病毒、细菌密度和寄生虫丰度,适时应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浮游植物过度繁殖,氨氮过高施用光合细菌制剂;水质老化,可溶有机物、亚硝酸盐、PH 偏高时应用乳酸芽孢杆菌、EM 菌制剂。所有微生物制剂切忌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药物防治是养殖中病害控制的主要手段,我们根据不同的水产品种类和疾病的种类制定了不同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病毒病中草鱼出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首位,我们在用珠江水产研究所生产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进行免疫试验中,三年均取得了 70%以上成功率。采用疫苗预防草鱼出血病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环保的措施。从疫苗具有较高的针对性来看,说明陕西草鱼出血病病毒是多个种类,很可能已经出现变异种,针对陕西主要流行的病毒疫苗,我们正在试制中。

  (2)细菌性病中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率跃居第二,死亡率居首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放养密度过大,养殖品种退化,投饵量过大,水质恶化,在适宜的环境(如水温)病原菌暴发而引起。彻底清塘,高温期减少投饵量,定期用生石灰和氯制剂进行消毒,保持池水清新可有效预防。

  (3)寄生虫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车轮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长期低剂量施用杀虫剂,病原体形成一定抗药性。预防措施是彻底清塘,准确诊断,适量施用杀虫剂控制病原体丰度,减少拉网,降低鱼类应急反应,避免鱼体受伤。

  (4)营养性疾病肝胆综合症的发病率是本次调查病害中第二,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鱼用饲料质量参差不齐,过量投喂。预防措施是选择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根据主养品种选择合适蛋白含量饲料品种,依据池塘存鱼量及天气情况确定投喂量,提高饲料维生素 B4 含量。

  5 结语

  陕西流行的大宗鱼类病害大部分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病原微生物主要以鱼类粪便和残饵为营养,侵入寄生鱼体发生鱼病,病原微生物和养殖鱼类形成池塘水域生态系统。随着我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鱼用药物的使用将会受到极大限制,鱼病生态防控是现代水产养殖发展方向,2014 年我们在利用生物浮床和生物絮团降低池塘氮磷预防鱼病实验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先乐,黄艳平。 我国渔药管理工作刍议(上),(下)[J].科学养鱼,2002(,11):41- 42.
  [2]郑宗林,向 磊。 我国水产药物使用现状分析[J].水产养殖, 2002, (4):36-39.
  [3]侯淑敏,李维平。陕西渔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5,(5)。
  [4]贺玉良,杨元昊,王绿洲等。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环境现状与质量状况评价[J].水生态学杂志,2010,3(4):65-69.
  [5]杨元昊,贺玉良,张星朗等。鲤鱼夏花一年养成模式试验[J].科学养鱼,2012(,5):80-8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