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渔业论文

大鲵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6 共6976字
摘要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全境纳入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其中桑植县、慈利县被确定为"国家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永定区和武陵源区被确定为"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四个区县全被列为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计划、湖南省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贫困农民解困工作重点县。2013年,贫困人口 28. 41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 19. 5%,目前贫困现象仍十分严重。

  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的大型珍稀两栖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6 年 11 月,我国批准建立了湖南张家界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大鲵具有科研、食用、医药、美容和观赏等多种价值[1],大鲵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大鲵主产区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新兴产业,且大鲵原产区多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大鲵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张家界市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方针[2],大力开展大鲵保护与驯养繁殖工作,成效较显着。截止到 2013 年底,人工养殖大鲵达 65 万尾,大鲵产业年产值超过6 亿元[3],是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年》和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产业扶贫的要求,通过推动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对加快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是非常必要的。对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进行全面分析,探索建立与健全产业扶贫体系的对策,以充分发挥大鲵产业扶贫的效益,为特色产业扶贫提供借鉴。

  1 大鲵产业扶贫的现实基础

  1. 1 大鲵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主要表现在: ①大鲵资源保护成效显着。1996 年以来,先后设立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张家界市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强化了县级渔政部门的监管职责,建成了 12 个大鲵保护站,形成了以渔政监管为主导,联合乡村参与的保护体制。2011 年编制了《张家界市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20 年) 》,明确了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目标与实施方法。②养殖规模快速增长。随着大鲵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加上政府引导,近几年来大鲵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大鲵人工养殖规模从 2010 年的 10 万尾发展到 2014 年的 65 万尾; 有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的企业 92 家,存池数量 1 万尾以上的企业 12 家,专业合作社社员 890 户,遍及全市 51 个乡镇,饵料养殖基地达 119. 87hm2,大鲵产业初具规模。③大鲵加工产品已投放市场。全市共拥有大鲵加工产品专利 60 余项,有 20 多个产品上市销售。其中,张家界金鲵生物股份工程公司获得 14 项大鲵加工产品的发明专利。

  该公司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的7 个新产品已投放市场; 张家界( 中国) 金驰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海洋大学联合成立了生物技术实验室,拥有大鲵低聚糖肽核心专利 14 项,部分相关产品已投放市场。④产业融合基本成形。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从大鲵原料销售到产品深加工的延伸,并与休闲观光旅游业、餐饮美食服务业、工艺文化产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制作毛绒玩具、玉石工艺品、手机挂件等大鲵旅游纪念品 20 多个品种,开发了以大鲵为原料的特色菜 12 个品种,全市年生产大鲵深加工产品、大鲵特色菜、工艺美术品等年产值达1 亿元以上。全市从事大鲵旅游展览的经营户有 5家,其中武陵源的中国大鲵生物科技馆是世界首家大鲵生物科技馆,年接待游客能力 20 多万人次。中国娃娃鱼博物展览馆主要是利用展览销售大鲵深加工系列产品,年接待人次达 10 万人次。⑤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体系逐渐建立。"张家界大鲵"于 2011 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张家界市制定了大鲵养殖行业标准---《张家界大鲵养殖技术规范》,组织企业和养殖户学习,并严格监督其养殖过程以达到上述标准的要求,倡导投喂鲜活鱼虾饵料,采取生态养殖模式。在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确定了"苗种自繁、饵料自给、质量自控"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养殖生产档案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养殖户的质量安全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张家界大鲵产品质量标准》,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和张家界大鲵的品质与特色。⑥营销渠道不断拓宽。在国内 7 个省市 9 个城市建立了张家界大鲵直销窗口,特别是在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暨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中心特批了一个张家界大鲵展销窗口,为张家界大鲵推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围绕旅游市场批准了大成山水等 59 家三星级以上酒店和四星级以上农庄,从事大鲵餐饮的经营利用。同时,各个企业积极建立网上销售窗口,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有特色产品、有生产原料、有生产基地、有营销网络"的产业体系,为产业扶贫提供扎实的基础。

  1. 2 政策引导为大鲵产业扶贫提供保障

  主要表现在: ①市委市政府决策强力促进大鲵产业扶贫。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发展,2013 年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在巩固提高传统的粮油、畜牧、水果等产业的基础上,优先扶持大鲵和蔬菜产业。从 2013-2017年,5 年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鲵养殖规模从 50 万尾发展到 200 万尾,大鲵养殖产值达到 16 亿元,加工流通及其他关联产值 34 亿元,综合产值达到50 亿元; 着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即基地建设计划、市场营销计划、市场主体培育计划、产业融合计划、品牌创建计划等。2014 年初,为了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扶贫攻坚"四基工程"的意见》[4],每年减少贫困人口不低于 3 万人。在基本产业发展工程中,张家界市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大鲵产业扶贫带来新的契机。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张家界市规划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全市国土空间资源全部属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发展方向定为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恢复植被和生物多样性[5].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农业生产力和生态产品的生产力,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以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张家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在生态保护地区发展生态保护产业。大鲵产业具有高产出、低污染的特点,是生态保护产业的重要选择,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③国家产业扶贫政策为大鲵产业扶贫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年》指出,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户增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 年) 》也强调,要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各级政府在扶贫政策上对产业扶贫予以倾斜。2013 年张家界市财政扶贫资金近 1 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占 70%,并且这一比例将会逐步提高。大鲵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此外,张家界市是国家旅游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大鲵产业作为旅游业的关联产业,将共享国家对旅游业提供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2 大鲵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2. 1 张家界市农民的贫困程度仍然严重

  2013 年张家界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5669 元,比全省、全国分别少 3225 元和 2703 元,在 146 万乡村人口中,还有贫困人口 28. 41 万人。贫困原因主要是: ①基础设施落后。张家界市地处湘西北边陲,偏远闭塞。

  其中桑植县、武陵源区仍属交通"三无"( 铁路、国道、高速公路) 县,全市农村等级公路只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 52. 3%,有 17. 6%的行政村未实现村级公路通畅目标,农村电网改造面和沼气普及率分别只有 59% 和26% ,农村有近 60 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均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不足 0. 03hm2; 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和医疗设施落后,文化教育事业滞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突出。②扶贫产业脆弱。通过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大部分产品仍是初级产品,产品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 产业规模较小,农业产业数量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无知名品牌,品牌效益差,市场占有量较小[6],增收幅度不大。

  2. 2 大鲵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①产业规模较小。近几年来,张家界市大鲵养殖发展较快,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规模偏小。2013 年陕西汉中大鲵达到 200 万尾,浙江义乌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也发展到了 200 万尾。大鲵深加工能力弱,虽已开发了 20 多个产品,但生产规模小。此外,大鲵养殖协会和合作社的纽带作用没有充分发挥。②市场营销不畅。由于销售价格不透明、宣传推介不够、法律政策上的障碍等原因,大鲵销售不畅,成为制约大鲵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013 年初,全市存塘大鲵 51. 2 万尾,年内销售成品鲵 9745 尾,仅占应销售数的 20%.目前,全市存塘大鲵 65 万尾,其中有待上市的商品鲵约 10 万尾。③配套体系不全。

  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不够,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证; 疫病防治、饵料鱼供应、质量安全监管等产业配套体系尚未建立; 执法体系不健全,保护区的保护设施不足,执法设备缺乏,难以维持大鲵保护和开发中的正常市场秩序,存在无证运输、无证驯养的非法行为。

  2. 3 大鲵产业与扶贫开发联结机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 ①大鲵产业覆盖面不广,直接受惠群众少。大鲵养殖条件高,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部分贫困群众没有能力参与。目前,张家界市大鲵养殖集中在十几家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从房地产、旅游行业等转行过来的,资本雄厚。全市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 30 家,养殖家庭仅 890 户,而在这些养殖户中,绝大多数不是贫困户。②扶贫政策对大鲵产业的关注度不高。扶贫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于市、县财政困难,财政扶贫资金安排很少,导致扶贫资金总量少。张家界市仅少数大鲵养殖企业获得扶贫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贷款贴息上。虽然推行精准扶贫,但贫困人口每年仅享受人均 400 元的补助,且只连续补助两年,这些资金基本上用于投资小的产业,如养猪、养羊、种植业等,很难投入大鲵养殖。

  3 推进大鲵产业扶贫的对策

  通过产业培育、发展与壮大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将农民纳入产业链条,使企业与农户长期合作,达到稳定脱贫的效果[7].

  3. 1 壮大大鲵产业发展规模
  
  主要是: ①突破种苗繁育瓶颈。当前,大鲵产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种苗供应不足,扩大产业规模受到种苗瓶颈制约,当务之急是扩大驯养繁殖基地规模,实现大鲵种苗的自给自足。紧紧围绕大鲵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张家界大鲵原种保护和子一代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点加快仿生态繁育场的建设步伐,快速扩大大鲵苗种供应量。②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选择适合大鲵养殖的区域,按照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建立商品大鲵养殖示范基地; 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饲养模式,采取分散养殖或工厂化养殖模式科学发展,快速扩大商品鱼养殖规模,实现大鲵商品规模供应。③延伸产业链。大鲵具有保健、美容、生物医药等深度开发价值。要以市场主体为主,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快大鲵深加工产品研发,突出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拉长大鲵产业链条; 促进与其他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融合,将"张家界大鲵"与"张家界地貌"品牌要素进行整合,突出大鲵生态科普旅游; 与餐饮服务产业融合,开发大鲵系列美食菜品,突出大鲵美食养生; 与文化产业融合,深度挖掘大鲵文化,开发以大鲵为主题的动漫、电影、游戏等文化产业,启迪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怀,突出大鲵文化的传播交流; 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8].

  3. 2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主要是: ①健全销售网络。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整合现有销售平台,支持市场主体建立各层次的实体交易市场和电子交易平台建设; 兴建贯通城乡、辐射全国的大鲵产品销售市场,同时打造辐射全国的大鲵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发布最权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供求信息,促进全国大鲵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统一销售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②实施品牌进行营销。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形象; 执行《张家界大鲵驯养技术规范》,采用电子芯片技术,建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建立大鲵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偿使用和产地准出制度; 抓好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鲵之乡与张家界大鲵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 通过大鲵文化宣传设施建设,宣传"张家界大鲵",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以"张家界大鲵"作为总品牌整合营销。③放宽经营条件。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适当放宽申办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条件,支持具备条件的餐饮酒店办理经营许可证; 采取统一选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疾病防治、统一保护价的收购模式,推动中小养殖户签订托养协议; 市辖范围的大鲵及其产品运输,在区县级渔政部门备案即可; 加强区域合作,主动与大鲵输入地渔政管理部门联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消除销售壁垒,为大鲵市外销售建立绿色通道。

  3. 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主要是: ①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大鲵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按照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大鲵产业发展协调组的作用; 将大鲵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区县政府和市直责任单位,对每项重大工作、重点项目制订详细方案; 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络和协调配合; 强化督查考核,按照目标任务的时间节点和时序进度,加强专项督查及工作讲评,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制度,把工作成效作为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和干部选拔任用及奖惩的重要依据。②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大鲵产业的重点项目,扩大招商引资,高起点、大手笔搞好项目策划和包装,加强政府主导和规划引导,建立归口管理、充分结合的招商工作机制,主动出击,上门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 争取上级支持,抓住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主体功能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良好机遇,加强向上汇报、对口联系和项目衔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强金融支持,开展大鲵保险试点等工作;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大鲵产业发展[9].③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大鲵技术服务推广体系; 规范行政审批、检查、处罚、收费等行为; 保护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贩假、合同欺诈、恶意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肃查处侵犯企业和养殖户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为大鲵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3. 4 创新扶贫模式,建立大鲵产业扶贫机制产业扶贫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对接,即如何将群众融入到产业链条中。由于大鲵产业的特殊性,必须创新产业帮扶新模式,促进大鲵产业与扶贫有机结合,将大鲵产业效益覆盖更多的贫困人口。主要是: ①直接帮扶模式。对既有发展大鲵产业愿望,又有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在政府与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引导下,直接参与大鲵产业链条中某个环节的生产,如参与大鲵养殖、加工与或销售,通过以奖代扶、贷款贴息方式,予以直接帮扶。②委托帮扶模式。贫困对象个人或集团委托,通过购买扶贫社会服务方式,将国家给予特定对象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意愿合作、有社会责任、讲诚信和有实力的大鲵企业、大鲵专业合作社,实行项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相互间以契约形式明确的权利关系,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③股份合作模式。根据贫困对象个人或集团意愿,鼓励并探索将扶贫对象的政策、扶持资金、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由大鲵企业或大鲵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服、联利的共同体,实行股份到户、利益到户。④建立产销联接机制。支持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产销联接机制,进一步推进"合作社 + 公司 +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对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优先安排贷款贴息[10],支持贫困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致富带头人采取资金入股、技术与供销服务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大鲵产业。

  参考文献:
  [1]李莉,王锡昌,刘源。 中国养殖大鲵的食用、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3( 9) ∶ 454 -458.
  [2]罗庆华,王朝群,谢文海。 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0( 19) ∶ 119 -121.
  [3]罗庆华,谢文海,王朝群,等。 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 23) ∶ 39 -43.
  [4]张家界市政府。 关于实施扶贫攻坚"四基工程"的意见[Z].2014.
  [5]国务院。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Z]. 2010.
  [6]孙晓云。 安徽省太和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北京农业,2014,15 .
  [7]吴桂芝。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问题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
  [8]孙志国,刘之杨,钟儒刚,等。 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J]. 陕西农业科学,2012,( 6) ∶ 198 -202.
  [9]刘峰。 宁夏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路径与对策研究[D]. 银川: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3.
  [10]张跃平,徐传武,黄吉吉。 大推进与产业提升: 武陵山区扶贫的必由之路[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33( 5) ∶113 - 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