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山东民间剪纸艺术的开发与保护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6 共4804字
摘要

  剪纸艺术最早起源于古人的祈神祭祖活动。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当时的人们通过镂空雕刻的方法将薄片材料制成各种工艺品。但直到汉代纸的发明,中国才算真正意义上出现了剪纸。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现在一般认为是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到唐代,民间剪纸艺术获得大发展,这在当时的文人诗词作品中就有反映。通过对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作品的观察,可以看出唐代的剪纸水平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地步,且剪纸构图相当完整。宋代造纸业技术达到娴熟,纸张种类繁多,这大大促进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达到鼎盛,运用领域也更加广泛,凡民间花灯上的纹饰、日常用品上的花纹、花样等等,大都利用剪纸作为装饰。从本源上来说,民间剪纸艺术诞生于劳动者的日常劳作之中,造诣高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民俗文化,风格迥异、流传千古的剪纸艺术总是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交织、互相依存。

  山东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家辈出。但时入21世纪之后,受整体社会变迁的影响,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受到了很大冲击。为此,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掀起了一场抢救、保护与开发民间剪纸艺术的运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此对已开展的保护与开发运动略作总结与分析,对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有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一、山东民间剪纸艺术概况

  山东是民间剪纸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剪纸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全省各地基本均有分布,且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其中,被纳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莒县过门笺、五莲剪纸、滨州剪纸、高密剪纸、烟台剪纸、胶州剪纸等。

  剪纸是普通民众风俗礼仪中最活跃、最生动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这也是民间剪纸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民间剪纸与普通百姓的民俗风情紧密相连,丰收、节气、住房、衣饰、婚丧嫁娶、诞辰等,都在剪纸中有所体现。在传统时代,山东民间剪纸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表达农民在面对未知、灾难和战争时向往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比如剪纸中的天神、地灶王、祈雨、麦神等元素,就表现了黎民百姓对人祸和天灾的恐惧及力图通过剪纸来祭拜天地和神灵,以求得家族安定、五谷丰收的社会心理。另外,还有一些剪纸作品则通过神话中的神仙和带有灵性的动物来表达人类本能的生殖繁衍意识,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舞狮元素就被加入到剪纸作品中。舞狮者一般是男性,手中把持双绣球,象征雄性的矫健、魁梧,也寓意着人丁的兴旺与子孙的昌盛。

  婚丧嫁娶是民众礼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相亲、订婚、准备婚事到结婚,都十分热闹,自然与剪纸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婚房的布置,更是少不了剪纸作品的装饰点缀。从窗台到屋顶,从大门到院子,从聘礼到家具,从喜帖到嫁衣,都贴满了美好祝福的剪纸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普通百姓非常钟爱红色,所以婚礼用到的各种剪纸都用红色纸张裁剪而成,比如喜鹊报喜、鸳鸯戏水、凤凰栖桐、早生贵子等,表达了人们追求白头到老、家庭和美的美好愿望。与婚礼相反,丧葬仪式中所用的一般为白色剪纸,大有静穆和庄重之意。同时祭拜品上也常贴有钱币、楼宇、衣物等剪纸作品,以此希望逝者在另一个国度也能衣食无忧。

  另外,山东民间剪纸艺术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孝悌、仁爱、忠义、诚信等内容,体现了齐鲁文化中的宝贵传统元素。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特别重视孝道。为中国人所颂扬的二十四孝中,就有九个山东人。山东剪纸艺人将二十四孝的历史故事,通过剪纸的形式在山东各地广为传颂,体现了山东忠孝仁义的优良传统。

  在山东民间,忠义诚信也是人们推崇的价值理念,故梁山好汉是广受欢迎的剪纸艺术题材,山东青岛民间艺术家李翠敏所创作的《一百单八将英雄》就是优秀代表。这幅作品前后共用了17年,从1983年开始,李翠敏就开始创作故事中的几个人物,直到2000年才最终完成。一经推出,即惊艳全场,专家、同行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山东省手工艺制作大赛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最佳工艺美术奖。

  山东素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在山东民间剪纸艺术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卢雪创作的孔子系列作品《至圣先师---孔子》,将孔子圣迹用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其中代表作品《孔子和孔子圣迹图》被收入首都博物馆收藏。

  在剪纸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剪纸基本技艺虽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语言符号,但是剪纸主要依赖的是一种口传身授的承袭方式。作为创作者的普通劳动人民,剪纸的目的不是简单对某一具体对象的临摹,而是在一刀一剪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结构,人们在社会劳动、生活实践中的情感经历也被倾注在了剪纸的过程中。人的感情的介入,必然会使剪纸在纹饰符号的传承和记忆中产生一些变化,并在继承程式化的造型技巧之外,酝酿出个性化的造型特色。

  锯齿纹在民间俗称牙牙、丝丝、毛毛,是一种形似锯齿、排列整齐的纹样。在剪纸过程中,锯齿纹是通过剪刀左右、横向移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有大小、粗细、疏密、长短、整齐或错落等区别。

  锯齿纹是剪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刀法,多用来描摹植物的花蕊、人物的手指和头发、动物的羽毛麟角、各种星点图案、屋檐棱角等。

  几何纹是对生活中各类物体形状的概括归纳,有正方形、长方形、弧形、椭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形状。几何纹表现力丰富,应用广泛,也是剪纸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刀法。它所适用的纹样主要有底案图纹、富有装饰意味的花边、吉祥花纹以及人物的衣服图案等。

  月牙纹缘起于人类早期对月亮的认识,表现为一种弯曲的月牙形状,通常用以表现人物和动物的五官形状、人物的衣服纹路、自然界的水波云纹、花朵叶脉等,也是一种应用较广的重要剪纸刀法。大多数情况下,月牙纹会与锯齿纹结合应用,从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开发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2年11月,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了一场以“胶东记忆、岁月剪现”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展,主要展出了青年剪纸艺术家顾朋泉多年来整理以及创作的剪纸作品。

  2014年4月,在济南举办了第一届山东省剪纸艺术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到场会员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剪纸艺术家、各地区剪纸协会的会长、副会长,以及各高校民俗剪纸从教者、各地区剪纸传承人等。山东省剪纸研究会的成立,将全省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团结和组织起来,打造了一个有关山东剪纸艺术交流的平台,这必将大大繁荣和发展山东民间剪纸艺术。

  艺术品从走进博览会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向商品化过渡的历程。① 随着当前打造文化名省建设的深入推进,山东省内民间资本投入民间艺术传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民间办馆热也逐步升温。在这些剪纸艺术馆中,不乏一些民间剪纸爱好者自办成立的场馆。总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民间剪纸艺术在山东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发展。

  另一方面,当前山东剪纸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目前的剪纸艺术市场还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这与我国民间剪纸大多是家庭生产、地摊式销售、小作坊式加工的经营模式有极大关系。这些生产和加工模式使得民间手工艺的经营管理相当混乱,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

  另外,剪纸的创作时间也大都是在农闲期间,世世代代的职业剪纸艺术家很少,不容易形成比较大的行业规模,因此政府的规范管理也很难深入其中。剪纸艺术一般存在于物质生活水平较差的农村地区,所以导致其生产、加工、发展等方面资金的严重匮乏。资金不到位,生产规模狭小,剪纸艺人收入偏低导致生活难以为继,就更别提更深入创作了。在滨州市的一个村庄,现有以剪纸为生计的艺人有5人,每天平均收入只有20到30元,谁家有红白喜事,才会去做一些装饰类的剪纸工作。很明显,这样的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相比之下,进城务工人员平均收入约为每天60到80元不等。另外,剪纸艺术大都没有自己固定的生产场所,几乎都是在农家小院里,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狭小、销路窄,这就使得剪纸艺术难以大范围推广,而缺乏广泛群众基础正是目前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最大瓶颈。

  艺术品进入市场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而发生的。对此,马克思曾说过:“生产的结果是商品,是使用价值,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存在,并能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可以出卖的商品而流通,如书、画以及一切脱离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艺术作品。”②但目前,山东民间剪纸的消费市场还主要局限于农村地区,受众和创作者也都是农村本地人,从而使得民间剪纸失去了更广阔的消费空间。之所以说山东民间剪纸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衍生产品的匮乏。就剪纸这种民间艺术来看,不乏优秀的剪纸作品,但却没有衍生产品的大范围推广。剪纸的衍生产品,实际上涉及面非常广,比如服饰、挂历、玩具、家具装饰品等等。就当前来说,山东民间剪纸要想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创造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开发与保护对策

  针对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对其采取市场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对策。面对当前较为开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采用现代品牌竞争策略将山东民间剪纸塑造成拥有更广阔市场的工艺品牌,不仅有利于传承山东民间传统艺术,更有利于促进山东民间经济的发展。

  山东民间剪纸的品牌竞争策略,应当致力于深入挖掘每个地区剪纸作品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将其定位于每个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民俗文化中。另外,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在努力发扬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结合现代时尚元素,以对品牌进行包装,使其在图形、色彩、语言文字上都能体现浓厚的山东民俗风情。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细分市场,如在面对老年人时选择传统戏曲中的相关人物,而面对儿童时则应选取一些可爱的卡通动物形象。

  依托山东民间剪纸艺术,积极研发其衍生产品,使民间剪纸艺术产业链获得可持续增长。山东民家剪纸艺术应与礼品、茶具、饰品、灯具、装饰品、家具、旅游商品等相结合,摆脱传统剪纸的单一形式。同时将山东本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创意理念等应用于旅游产业、工艺和装饰品设计、影视产品创作等各个领域,以创作出风格迥异、形式多样、价值丰富的剪纸衍生品,增强山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色。其次,大力扶持优秀剪纸艺术作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剪纸艺术精品化、品牌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民间剪纸国外市场的调研,针对国际市场的喜好和需求,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剪纸作品。

  另外,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并延伸到生产、生活的各种领域。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许多国家都已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目前的山东民间剪纸艺术保护工作,主要还是采用静态拍摄、专人采访记载、作品收藏等方式,这存在诸多的弊端,比如照片褪色或丢失、录像带的失真老化等都会使民间剪纸艺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而数字化存储技术恰为山东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记录方式,如立体扫描、全影跟踪、运动录像、数字摄像等,进而通过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数据库等新兴方式对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进行360度全方面保护,既便于存储,又能被快速有序检索到,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的水平。与以往静态收藏不同,在数字化保护状态下,人们进入数据库和博物馆后,可以利用手中的鼠标打开自己感兴趣的剪纸作品,同时剪纸手法、剪纸工具、剪纸原料、艺人的档案以及文化状态等也都能一一呈现。这样,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将摆脱传统的限制,大大拓展传播渠道,从而进入现代艺术的行列中,进入城市大众的文化消费中。

  此外,山东民间剪纸艺术资源技术化不仅能起到储存和传播的作用,还可以在保存其原貌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产业增殖,开发剪纸艺术作品的数字化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比如通过数字化复原、数字化排版、数字化再现以及数字化传播等技术,在保护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外,尽可能发挥其经济价值。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