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民经济学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升级策略(本科论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7 共4441字

  题目: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升级策略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 
  
  二、当前国内外新形势的挑战 
  
  三、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一)明确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二)产业优化升级措施建议
  (1)政府合理规范市场,引导产业集群化
  (2)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品牌战略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产业结构面 临发展的制约瓶颈。对产本文将从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发展瓶颈,探讨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问题并提出优化升级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对策措施 
  
  长期而言,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随机变动趋势。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控制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在中国是有效的。 
  
  一、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它是通过产业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所谓产业优化升级,其含义一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在相关政府政策引导下,一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优化完善的过程,即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二是指产业个体向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发展的过程,即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发展的大局和趋势,我国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着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国内生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10.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53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7亿元,增长速度为4.3%,与初步核算速度相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100亿元,增长速度为12.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308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082亿元,增长速度为9.6%,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 【表】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可见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第三产业需继续大力发展。总体上目前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较为合理,逐步改变了各个产业之间的相对比重和技术关联,提高了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率,优化了产业结构。
  
  二、当前国内外新形势的挑战 
  
  尽管我国产业结构对比改革开放之前有着质的飞跃,我们的产业结构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当前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均已经陷入衰退,有些国家仅有一些复苏的迹象,世界银行等机构仍然降低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缓慢增长期。  同时,中国对外出口有效需求下降,国外外商投资不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大幅下滑,导致企业业务持续萎缩,尽量减少新增投资。可见经济危机也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些旧产业、旧技术不得不退出战场,采用新产业、新技术是必然选择,部分企业利用这一国际形势的机遇,进行产业升级,而此时产业升级的难度与风险都大大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量的持续扩大、贸易摩擦增加以及货币快速升值等因素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变得越来越困难,欧美日等经济的衰退也给我国产品的出口蒙上了阴影,因此过度依赖外需暴露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除了外部世界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外,中国产业的发展困境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中国经济在经过30 年的高速发展后,正逐步进入经济转型期。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虽然使得资本与劳动的比重有所改善,但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低水平生产能力的扩张,即在生产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软实力上升速度相对滞后,部分技术将必须继续依附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提高,难以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即便是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目前我们综合水平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还处于较低位置;同时中国企业高层跨国人才缺乏,海外拓展人员水平较弱,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没有相应扩大。 
  
  当前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仍然是普通劳动力相对丰富而高端人才紧缺,且信息技术等资本也相对稀缺,长期依赖低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中国产品逐步丧失其竞争力,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和比较优势的演化,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进行转型,这种转型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全球经济放缓双重作用,使得中国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产业是否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选择正确的升级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是现今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根据上文的环境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依赖的低成本、低价格带来的只是暂时的竞争力,中国产业只有选择合适的产业升级路径,成功实现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一)明确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首先是积极稳妥发展实体经济。当前尽管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虚拟经济发展很快,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从我国这两年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的教训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既要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更要防止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
  
  其次是先进制造业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就业压力,决定了目前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还不可能完全退出或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又不能长期停留在主要依靠比较优势、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必须积极推进产业升级,避免产业结构不适应现实国情的局面。然而中国劳动力成本在逐渐上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的国际贸易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资源密集型行业受到原料涨价的压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在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必须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整个工业的竞争力。
  
  (二)产业优化升级措施建议
  
  (1)政府合理规范市场,引导产业集群化 
  
  1.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我国政府一方面规范市场动作,保证市场机制仍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自由竞争健康发展;平等市场主体关系,创造公平有效竞争环境,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民营资本参与基础产业的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通,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消除地方保护壁垒,支持生产要素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推进企业跨区域资源整合,政府合理规划产业分局,消除结构性短缺和过剩,为企业构建国内价值链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2.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国家产业园区,广泛整合要素资源,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专业化协作程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承接国际研发转移,充分利用当地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资源,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从而加快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制造网络,  龙头核心企业以研发、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主,众多专业化的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不断推进企业向制造业价值链上游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促进中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型。同时避免地区产业发展的过度单一性,保持集中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3.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利用财政杠杆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对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吸取美国金融危机教训,稳健金融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服务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品牌战略 
  
  1.企业修正发展战略,促进技术升级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修正企业发展战略,融入国际市场竞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国内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并购、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组织结构创新,形成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大对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与国内外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中心,扩大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提高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主要依赖的低成本、低价格带来的只是短暂的竞争力,技术、创新与品牌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企业只有选择打造中国品牌作为产业升级路径,提升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首先企业要创造卓越的产品品质,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和灵魂;其次企业要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通过差异化战略有效建立特有品牌;三是加强品牌推广,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不断提升品牌的良好形象和知名度,形成社会影响力;最后是品牌必须具有动态观,好的品牌建立在长期努力维护之上,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要加快新产品研发,不断创新,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满足并超载消费者内心诉求。 
  
  3.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新形势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无疑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依靠人才的创新。首先国家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而企业应该建立相关人才发展战略和政策,吸引留住人才,并促进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引进优秀人才,在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或资助,并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对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应当给予相应激励,给予物质奖励,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下放管理权等,同时加强精神鼓励,满足人才自我发展愿望,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4.产业进行信息化升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应利用其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在当前信息时代,产业升级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尽可能拿当前信息时代各种技术为我所用,例如发展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改变传统营销模式,拓宽客户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参考文献:
  1 闵松强.论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经济论丛,2009.
  2 郭西虎,周毅.中国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
  3 孙军,梁东黎.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及其转变[J].社会科学辑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