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民经济学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几个要素及其相互关联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09 共5552字
论文标题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品、总使用,这些经济概念既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的基础概念,也是投入产出核算(分析)的基础概念,是这两种核算方法中相关计算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从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上全面系统地理解好这些经济概念,对正确掌握和科学应用两种核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划分及其含义

  (一)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划分依据的理解

  我们知道,在所有的经济理论和现实的经济活动中,非自然的“产品”就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制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通常人们认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是根据产品生产出来后的使用去向进行的划分。显然,这种划分依据强调的是“使用去向”的性质,并没有突出产品的“生产成果”特征。如果从实际的产品生产活动过程来观察,所谓的“中间产品”就是没有结束报告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也就是指报告期生产出来的被同期后续生产又消耗了的产品。所谓的“最终产品”就是结束了报告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也就是指报告期生产出来的同期不再被继续进行生产而消耗的产品。事实上,这种以“报告期生产活动过程”是否继续进行为依据划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从其结果上看等同于根据“生产产品的使用去向”进行的划分,但是,这样的划分突出了生产活动过程,更符合产品的“生产活动成果”特征,因而其经济含义的表达就更清晰准确。

  (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含义的理解

  要全面正确理解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就必须从生产活动过程上搞明白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核算主体、核算时间、核算内容、核算方法问题。也就是要弄清楚:它们是谁生产的,在什么时间生产的,又是怎么样生产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经常被使用,但作为生产活动成果的核算,主要是由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来承担完成的。故而,文章以下将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角度来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分析、理解。

  1.中间产品

  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中间产品是指核算单位在报告期内生产出来的又被报告期后续生产环节所消耗掉的产品。其中的核算单位,就是中间产品的计算主体,既可以是具体的一种产品、一家企业、一家(政府、事业)机构、一户居民家庭,也可以是一个部门、地区、国家。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总量平衡的核算关系分析,中间产品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本核算单位属性,即属于本核算单位的才计算,不是本核算单位的不能计算进来;二是报告期属性,即属于报告期发生的才计算,报告期之外发生的不能计算进来;三是生产与消耗的继起属性,即生产出来又被后续生产消耗掉的才计算,生产出来没被后续生产消耗的不能计算进来。还必须注意的是,作为没有结束报告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中间产品只能是非固定资产类的产品,因为固定资产类产品一定是完成了报告期生产活动的产品。可见,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中间产品侧重说明的是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活动中的产品消耗。即:

  中间产品=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的又被后续生产活动所消耗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

  2.最终产品.

  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最终产品是指核算单位在报告期生产出来同期不再被继续进行加工的产品。C37最终产品是从一个“经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确定的,“经济系统”可以是一种产品、一家企业,也可以是一个部门、一类行业,还可以是一个地区、国家。最终产品是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从宏观层次的全社会看,它主要包括用于生活使用的最终消费、用于生产积累的资本形成总额等(在开放的经济系统,还包括用于系统外的出口)。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总量平衡的核算关系分析,最终产品同时存在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本核算主体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二是本核算主体报告期外生产消耗的产品,三是本核算主体之外全部使用(消耗与消费)的产品。最终产品突出的是本核算主体报告期结束生产活动后的产品最终去向。即:

  最终产品=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同期不再继续加工的产品=本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用于本单位报告期外生产消耗的产品+本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用于外单位(报告期和报告期外)生产消耗的产品+本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二、中间使用、最终使用的划分及其含义.

  (一)中间使用、最终使用划分依据的理解.

  从理论上分析,使用就是占有、运用和支配、支付。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既可以是产品的使用,也可以是资产的使用,还可以是资金的使用。当谈到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时,一般都是指产品的使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对产品划分为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标准依据,而常用的做法是指明中间使用就是中间产品,最终使用就是最终产品。其实,如果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去向”来观察,产品的中间使用就是使用于报告期生产活动消耗的产品,产品的最终使用就是结束了报告期生产活动而使用于最终需求的产品。因此,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是根据产品生产出来后的使用去向进行的划分。也就是说,这种划分突出的是产品在报告期生产活动中的用途属性。

  (二)中间使用、最终使用含义的理解.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最终使用要远比中间使用出现得多。但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相较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经济分析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明显要少许多。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理解有同样的道理,即要全面正确理解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就必须从生产成果的去向上搞明白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的核算主体、核算时间、核算内容、核算方法问题。也就是要弄清楚:它们是谁使用的,在什么时间使用的,又是怎么样使用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虽然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与投入产出核算中都要进行核算分析,但考虑到核算的基础性和相关经济概念分析中互相对比的方便性,文章以下将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角度来对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进行分析、理解。

  1.中间使用

  在国民经济核算里,正如前己述及的那样,一般而言,“中间”是针对一项报告期的生产活动过程而言的,存在于报告期生产过程之中的就是“中间”,结束了报告期生产过程的就是“最终”。这也就是说,中间使用只能从生产消耗上去理解,而不能从生活消费上去观察。换个说法,可以有“中间生产使用”,但不会存在“中间生活使用”,因为,凡是生活使用的产品,都是结束了实际生产活动过程的产品。所以,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中间使用这一概念运用比较少,其含义也不是非常清晰。如果把中间使用限定在中间生产使用上,中间使用就是指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并在同期被继续生产加工而使用的产品。更进一步分析,产品按其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性质又可分为劳动对象与劳动手段。考虑到“产品”与“使用”关系的对应一致性,显然,把中间使用定义为“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并在同期继续生产加工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才是唯一正确的。事实上,这样的界定,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的“中间消耗”非常相近,只不过中间消耗还应当包括核算单位在报告期生产中消耗的外单位提供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Cpl即:

  中间使用=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的又被后续生产使用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中间消耗=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继续生产加工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的又被后续生产消耗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消耗的其他单位提供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中间使用+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消耗的其他单位提供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2.最终使用.

  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最终使用就是本核算单位在报告期生产的用于社会需求的全部产品。Ll由于“使用”有生产使用(消耗)和生活使用(消费),正如前述分析那样,生产使用又包含了中间生产使用和最终生产使用,而生活使用只有最终生活使用,没有中间生活使用。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原理看,最终生产使用就是本单位在报告期生产形成的各种积累用产品(即生产积累),它由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组成,最终生活使用就是最终消费。[A]所以,用于社会需求的全部产品就包括了最终生产使用和最终生活使用两部分。即:

  最终使用=本核算单位在报告期生产的用于社会需求的全部产品=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的用于最终生产使用的产品+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的用于最终生活使用的产品=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而获的固定资本形成+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而获的库存变动+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形成的净出口+本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提供的最终消费三、中间产品与中间使用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中间产品和中间使用的关系,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一)概念内涵相同

  中间产品是以‘服告期生产活动过程”是否继续进行划分而得,它反映的是核算单位在报告期内生产出来的又被报告期后续生产环节所消耗掉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中间使用是根据“产品生产出来后的使用去向”进行的划分,它是指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的又被后续生产使用的(非固定资产类)产品。可见,两者虽然在划分依据上有差别,但其本质内容则完全相同。

  (二)表现形式相异

  中间产品是从报告期生产活动过程的继续进行上对产品生产成果所做的独立观察,一般情况下,需要针对具体对象来进行判定,它是产品的实物形式的表现形态。中间使用则是从报告期生产成果在“内部”使用上进行的综合观察,既可以具体判断也可以综合计量,它是产品的价值形式的表现形态。

  (三)应用价值不同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中间产品概念主要用于明确最终产品的含义,从而通过对最终产品的全部价值汇总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科学计算。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有中间产品的概念,但并不计算中间产品的数量。投入产出核算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是建立中间流量矩阵,而各部门(产品)行向的中间流量就是中间使用数值,且在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应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分析时,主要是依赖行向平衡关系来实现的,中间使用的计算具有基础性。因此,在投入产出核算中,中间使用不仅是一种理论概念,还必须切实予以准确计算。

  四、最终产品与最终使用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最终产品和最终使用的关系,也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一)概念内涵相同

  从概念内容上观察二者的关系,道理上与对中间产品和中间使用的论述一样。最终产品是以“报告期生产活动过程”是否继续进行划分而得,它反映的是核算单位报告期生产出来同期不再继续加工的产品,也就是可以用于社会总需求的全部产品供给。最终使用是根据“产品生产出来后的使用去向”进行的划分,它是核算单位在报告期生产的用于社会需求的全部产品。可见,二者观察角度(划分标准)虽然不同,但本质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容。

  (二)表现形式相异

  从表现形式观察二者的差异,其道理与对中间产品和中间使用的论述相同。最终产品是从报告期生产活动过程的终止上对产品生产成果所做的独立观察,可以针对具体产品分别考察,但无法从总体上直接综合计算,它是产品的实物形式的表现形态。最终使用则是从报告期生产成果进入“社会”使用上进行的综合观察,更多地是从宏观总体上予以考察和计算,它是产品的价值形式的表现形态。

  (三)应用价值不同

  最终产品是结束报告期生产活动而用于满足最终需求的产品。实际上,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最终产品可以通过其完全价值的核算,服务于生产活动增加值的计算,侧重于从生产的全过程来观察生产成果及其构成,用于经济活动的各种分析。最终使用是用于社会最终需求的产品。它除了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中被广泛应用外,尤其在投入产出核算中,最终使用服务于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技术分析,侧重在产品生产使用的关系上表现其内在平衡。显然,最终产品和最终使用不仅是一种必须的理论概念,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算分析用基础性变量。

  五、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中间使用、最终使用的关系

  在前述的分析中,我们明确了“产品(生产)”与‘,(产品)使用”的涵义,也搞清楚了“中间”与“最终”的区别。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表1来全面系统地予以准确反映。从表中可知,不论是产品生产还是产品使用,其具体内容都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分类依据的差异上,总产品侧重于生产成果创造过程的观察与计量,总使用侧重于生产成果实际占用的观察与计量。总产品可以按照是否结束报告期生产活动过程划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总使用可以根据报告期生产的产品的使用去向划分为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中间产品”和“中间(生产)使用”都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生产出来又被同期生产消耗掉的产品(劳动对象)时,才是等价概念最终使用”只有在包括了最终生产使用与最终生活使用时,它才和“最终产品”是等价的概念,即都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生产出来的结束了生产活动的产品。在明确了上述基本经济概念的划分依据及其内涵关系后,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如下几种对应等价平衡关系:

  从产品生产(实物形态)看: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从产品使用(价值形态)看:总使用=中间使用+最终使用(实物形态的)中间产品=(价值形态的)中间使用(实物形态的)最终产品=(价值形态的)最终使用(实物形态的)总产品=(价值形态的)总使用在这样的对应等价及平衡关系中,理论上说,核算对象无论是一种产品、一家企业、一户居民,还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成立的。但实际上,在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由于核算表现出的特殊性以及产品使用去向观察和数据资料搜集的限制,除了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应用外,很少针对“个体”经济活动观察这些对应平衡关系,更多地是在“总体”经济活动及宏观层面的分析中考察这些对应平衡关系。

  参考文献:

  [1]高敏雪等.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C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2]杨灿等.国民经济核算教程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董承章.投入产出分析山」.北京:中国则政经济出版社,2000.

  [4]联合国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5]刘起运等.投入产出分析山].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