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9 共992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竹诗视域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竹文化研究
【第一章】唐宋诗歌中的竹诗探究绪论
【第二章】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三章】 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
【第四章】唐宋时期诗歌竹文化达到顶峰的原因
【第五章】古典诗歌中竹文化的衰弱原因及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古典诗歌中中国竹文化研究参考文献

  3 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文人士大夫就开始关注竹,开始对竹进行描摹和书写,文人笔下的竹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竹形象,又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竹,它们在文人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它们象征着坚贞高节、正直挺拔、不畏寒霜,竹诗被吟咏被传唱,竹变成人的化身,它所呈现在诗人笔下的靖节凌云、坚强的气质其实是诗人人格的映照,是诗人自身理想人格的反应,唐宋诗歌中"竹"积淀了前代文人对竹的文化界定,不仅继承而且有了新变,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竹文化。

  3.1 "竹"的审美特征。

  3.1.1"竹"诗的意象美。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认为"意象"是在"神与物游"过程中形成的:"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意象"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就是重要的审美概念,"意"是指"意义,""象"即指"象征,"即通过实在的客观物象而延伸出富有情感特征的象征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受老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注重人与自然、宇宙万物的结合,注重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追求"意"而较不重视"形",意境的营造需要人与物相通,由人及物,将人之思嫁接到物之上,赋予物灵性,达到一种物我融合的境界。《辞海》解释"意境:"抒情诗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对"意境"的解释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将人的情思转嫁到花和鸟的身上,被赋予了人之情感的花就不再是普通的花,这时的花会像人一样流泪、哭泣,花和鸟营造出一种感伤离别的氛围。叶郎《美在意象》中曾写道"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即所谓'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1,当竹子进入唐宋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时,青青绿竹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思想。

  童庆炳先生是研究文学理论、文艺理论的大家,他认为意象是文学艺术作品对文学形象进行描摹,在此基础之上所营造出来的境界和情调,通过实物引出虚境,达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效果,是留给观者和读者去拓展的审美想象空间。

  同时,意象是主观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因为它并不是抽象的,是通过形象的诱发而达到的。意象的组合最终构成了意境,对意境的体悟也需要借助想象,竹意象的最终形成也是作者和观者共同发挥想象、转嫁情思的结果。

  意象成功地构成意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一个意象而构成一个意境的情况,另一种情况就是由多个意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例如北宋文同的《竹轩》"铁石枝梢动,冰霜节目圆。净摇风冉冉,闲映月娟娟"诗中是只有一个意象,那就是如铁石般坚稳的竹,耐心咀嚼诗的意境,我们能感受到风徐徐而来,吹动竹叶,月下是幽幽的竹影,冰霜寒气中是仍然坚稳的竹。再如唐诗人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人以"春残"二字点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 "幽竹"和"杏花飞"创设出一个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晚春之境,一"稀"、一"尽、"一"飞,"三字齐发,共同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和幽寂氛围,但幽竹在暮春时节仍不改清音,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竹本身就具备独特的自然属性,竹终年常青,竹竿笔直中通,又时常生长在岩崖峭壁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竹类品种繁多姿态各异,因此竹的这些自然属性被诗人写入诗歌中时,经过诗人情感的映照以及观者的情感加工,竹就拥有了独特的意象美,它孤傲、坚贞,最终成为了与"梅兰菊"相媲美的"君子,"竹诗也便有了丰富而深远的意境美。

  3.1.2"比德"思想对竹诗的影响。

  关于"比德"思想,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孔子《论语》中的《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这样理解孔子之意:"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1即智者聪慧敏达,好似水之灵动;仁者沉稳娴静,好似山之稳重。因此,具有不同气质品格的人对于各种属性的自然美的感受和好恶是不同的,"比德"说就是用自然物的基本属性来表现人的品格特点,"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2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关照方式。"比德"思想在绘画领域也影响广泛,竹画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竹诗的前进。

  比德观源自"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3,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4,这种将自然之物与人的精神品性相对应的思考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人在书写物象的选择上有了更为明确的针对性,人类在使用这种类比和联想时会更加关注对象的独特属性,如竹子的坚韧挺拔对应到人身上就幻化为坚强、刚正不阿的良好品质。不仅是竹,梅花、菊花、兰花亦是,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傲的梅花,在严寒中开放,与雪斗妍;菊花清淡素雅,陶渊明最爱种菊赏菊"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兰花清幽淡雅,与幽谷中吐露芬芳,懒与万花争宠。

  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在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对入仕从政"治理国家平复天下"抱着极大的热情,但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统治者以及整个封建社会都对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具有一定的阻碍和威胁,文人知识分子处于这样的既想施展抱负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现实的矛盾之中,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但是文人有文采可以借助文字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和郁闷,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自适,钱穆曾说过中国文化"宗教而政治化,政治而人伦化,人伦而艺术化"1,文人常常会选择梅、竹、兰、松等植物对象为寄托,梅花的孤傲,松柏的挺拔不凋,兰花的清幽芬芳,菊花的隐逸高洁几乎是古代文人品格的全部写照和映衬。在文人眼里,竹还是淡泊、节操的化身,同文人和士大夫的文化取向具有共鸣之处。

  "比德"思想在文学中的出现,使得竹能够引起诗人们的关注并顺利进入诗歌创作中,宋代文学家苏轼酷爱赏竹,他不仅画竹,同时也是咏竹大家,他认为竹能让人脱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比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竹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使竹子的文化象征符号得以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并被更多的文人所肯定直到其文化象征含义在一代一代文人的书写和创作中被确定下来,竹子所代表的君子气度也随之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文人心中。

  3.2 唐宋诗歌中"竹"的文化意蕴。

  3.2.1 风骨、气节。

  风骨,指人所具备的刚正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

  "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气节是指坚持正义,在逆境或敌人面前不屈服、刚正不阿,坚持自己的信念。

  风骨和气节历来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高尚人格品质,唐宋诗歌中有不少赞美竹子傲骨和刚节的佳作。宋张元干《岁寒三友图》:

  "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

  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此诗作者张元干,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南渡后,耻于秦桧同朝,弃官归隐,着有《归来集》。该诗描绘了松柏、竹子、梅花组成的"岁寒三友"图,松柏挺霜而立,竹子傲骨迎风,梅花迎雪绽放,此三物都是经冬不凋的。竹子清瘦刚直,即使枝干有弯但是却从没有屈曲的,竹干节高且坚硬,带给人的审美感觉就是刚劲有骨气,遇到风雪时也保持常青而不凋,因此获得了诗人的赞叹:"刚节。"诗人自己也是一个有气节的人,在混沌的官场看尽尘俗,弃官隐居,在对竹的咏赞中也饱含着诗人对自己的勉励。

  宋代女作家朱淑贞,号幽栖居士,与李清照齐名,她曾作《直竹》咏竹:

  "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

  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题目"直竹"即径直、刚劲之竹,"直"历来为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规范,是正派、耿直、正直之意,孔子《论语·雍也》把"直"当作内心所具备的道德意识:"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正直是气节的表现之一。竹"劲直",竹节坚挺不屈,喻人有忠臣气节,刚直不阿。"孤高烈女心"喻人应像竹一样有高尚情操,坚贞不渝之心。竹四季都不改常青色,即使霜雪也不能使它屈服,"霜雪不能侵"表现出诗人对竹子坚强品性的无限赞美和崇尚。

  儒家文化思想对历代文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它也无形之中左右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的形成,竹与"梅兰菊"共同组成的君子题材,竹与"松梅"组成的"岁寒三友"题材是历代文人和画家所赞咏不绝的经典题材,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品格的继承性与稳定性的体现,是整个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延续下去、具有共同精神特质的基础。骨气、气节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不是具象的,但是历代文人却用文字、绘画的形式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并使之形成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精神特质,作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中和道德教育中时,这样的精神特质就显得可感可见,因为文学、文字、图画都是实物的,至少是眼睛可见,心灵可感受的。中国人爱竹,喜欢与竹而居,如竹轩、竹苑,也喜欢与竹为友,将之盆栽于室内供其观赏和品读,中国人爱竹,不仅是喜爱竹的飒爽英姿、片片竹叶,不仅是它的外观形象美,还有竹在精神领域所形成的高尚人格美、坚毅的品质美,并可以时常以之勉励自己像竹一样有骨气、刚劲有力。

  竹之禀性,刚劲、正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致被认可和推崇的高尚节操,具备这样品质的人物必将是统治者、文人也是普通百姓所敬重的。"气节"的"节"字从竹,《说文解字》中解释是:"节,竹约也。"意思是竹节是受约束而成的,"有节之人就代表是有约束力的人,是一个有自律的人,人贵有对自己的约束,不任性妄为,不受人性的弱点摆布,能够于万千诱惑中独立出来,克服本性、克服贪婪和自私的本性,"节"字就引申为气节,人们常说"晚节,"能够被称得上是有气节的人表示这个人是能在大是大非面前顶住诱惑,抵抗住各种压力的人,这样的人很难做,也很少人能做到,因此也更加受到举国上下的推崇和尊敬。

  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倡导人们要正直,要坚强,不受外物的影响而改变善良的秉性,这与文人推崇的竹之品性是相吻合的,也从正面肯定和接受了竹所代表的道德意蕴,古代君王用竹制成的"符""节"来行使权威,它们是君王用来发号施令、行使君权的令牌,保护好"节"体现出对君王的忠贞,对国家的忠诚,这正是竹受推崇的又一体现。甚至在使者出使他国的时候,君主也会授予他们"节,"这是君威的象征,也是勉励出使的使者能够维护国家尊严,坚定地保持刚正不屈的精神品质。像出使西域的张骞,虽历经困难但是不辱使命;文天祥是有"气节"的人,面对敌人的诱惑,面对敌人的拷打,即使被关进监狱,也要用尚存的生命和尊严书写义气,他在狱中写下《正气歌》,他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屈服和死亡的抉择中,人的勇气和节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考验,但是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选择坚持正义,坚定信念,哪怕为之付出生命也要为之。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经历了从一个朝代的覆灭到另一个朝代的崛起,又到一个朝代被推翻,不断往复之中,历代君民所面临的考验一个又一个,每一个朝代的君王都不会轻易将江山拱手相让,统治者和整个社会所宣传的精神品质都是要保持气节,不易节,坚守节操,这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共鸣性和坚强不屈的民族共同心理,这是竹文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影响力。

  气节,另一种文化理解是:不乞求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有能力得到的东西。陶渊明即为最恰当不过的例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用文学为人们创设了一个没有压制、生活自由和谐的世外桃源--桃花源。陶渊明曾经担任彭泽令但是终究还是无法与污浊的官场融为一体,于是一系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柳"、"桃源、""饮酒"成为了最美好恬淡的追求,使其在花木的玩赏中,摆脱人生的苦痛和羁绊,以及世俗的重负和卑鄙的尔虞我诈,生活虽艰苦,但在感受自然和体悟生命的过程中保持了独立的人格尊严,追求清远脱俗的生活秉性,最终完成心灵的自由。还有陶渊明《菊》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又如《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将菊花与幽兰、竹子一起写,展示出菊花"霜下杰"的人格魅力,描绘出了一种让人神往的清幽之境,把菊花和那些具有隐逸情怀的清高之士联系起来,人们将此时的菊花人格化,赋予了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用来自喻或用来赞美清高雅士,流露出自己对他们的羡慕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唐朝的赏牡丹之风较为盛行,当时有任翰林学士的李白曾用牡丹来赞美杨贵妃美貌的《清平调词三首》1,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此诗正是用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比喻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以牡丹的艳丽和雍容华贵来突显杨贵妃的卓越风姿和高贵,虽然菊花和牡丹在人们心目中所代表的并不是相同秉性的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人们确实实现了"以花喻人",借不同的花木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以及人们赋予花木的特殊蕴意来引喻不同个性、不同特征、不同追求的人及人群。

  文人雅士将竹引入人格美,中国文人在自我追求遇到困难或阻碍时,常常"外求不得"那就"反求诸身,"即想得到的外在的东西因种种原因得不到,那么就只能转而追求自身的完美,譬如人格方面、品性、道德品质等,讲求个体的内省价值,而不再执着于外在的物质、权利追求,所以骨气和气节均代表着一个人能够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内美"伦理价值的体现。屈原的作品中也有许多展现气节的文字,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汲取兰菊之精华,正是希望通过"餐饮"兰菊来表达自己如兰菊一样的品性和志向。

  3.2.2 坚贞、高洁。

  早在南朝时,竹就被视作高风亮节的象征。唐代诗人唐求在《庭竹》中写道: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诗人用竹喻示坚贞之心,而刘禹锡的《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也是通过竹的高洁来表现竹的依依君子风。人们借赞竹节来表达其高尚品格和节操,竹的刚正之义给文人带来了莫大的精神动力和安慰。艺术中的比德和诗歌中的比兴,是为中国所独有,林语堂曾指出"中国人的思想总是停留在有形世界的外围,这使得中国人能对事实更有感受,而这又是经验与智慧的基础"1.

  南朝沈约的《咏竹》中就出现"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的感叹,竹节高而向上,有奋进之喻意,也有"高洁"即高风亮节之意,魏晋名士因受战乱频繁的时局影响,对进入仕途充满矛盾和恐惧,转而对个体生命更为重视,崇尚隐逸生活,渴望摆脱世俗之羁绊,期望获得安闲自适的生活,而竹生长于深山,不用照料施肥,餐风饮露,自由自在,与明月、松柏为伴,不入世俗,不为凡尘所染,像清高的隐士一样悠然地生活于尘世之外,连唐太宗李世民都为之赞叹: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此诗题为《赋得临池竹》,"贞条"就是坚贞之节,古时常有将竹喻为"龙"的说法,竹可制成竹笛,吹奏竹笛还有"龙吟"之说,古时还有"凤凰非竹实不食"的说法,龙凤之说的加入虽为传说,但是于无形中增加了竹的神秘感以及竹的尊贵,使竹意象的内涵更为广阔。唐代宰相张九龄也曾作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如下: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贞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作者张九龄,世称"曲江公,"官至宰相,为人耿直守正,但因直言敢谏,玄宗二十四年(736 年)时为李林甫所谮,罢相。"高节人相重,贞心世所知" 作者有如竹之贞心,世人皆知,借以诗句来宽慰自己、勉励世人,要抱持高尚的操守和德行。

  3.2.3 虚心、正直。

  竹因竹干中通外直而被冠以"虚心、""正直"的美德,竹干中空尚能容纳万物,是博大精深之意,虚心则已,竹干硬且直,是谓正直之意,竹宁断不屈的自然属性在文人笔下是刚直的精神喻意,诚如白居易《养竹记》所说:"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竹子的根很稳固,竹根是竹与地面的交流之处,君子看见它的竹子之根,就应该想到要养成坚毅、不屈的品格,正如见到意志坚定的人一样;竹子的竹干正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不让竹子摇摇晃晃,君子看见笔直的竹干,就应该想到自己也要像竹一样刚正不阿,不见风使舵、不谄媚献计,要立志做一个正直、威武不屈的人。竹子的竹心是空的,空是为了虚心吸收天地之精华,接受外在事物和做人的道理,君子看见它的空,应该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做一个虚心求教受教的人,而不是自傲自满于现状。竹子的竹节坚硬无比,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竹节,就应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历经磨难还是万事如意时,都要保持操守和名节,不论身处幸福或是深陷困境,都要一如初衷。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不可或缺的挚友来相待。

  竹乃是虚心、宽厚、宽容谦和的儒者形象。历代诗人咏吟竹的虚心品性诗句有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宇文绍奕的"愿与君为友,虚中而劲节(《竹》)"都高度赞美了竹的虚怀博大、虚寂无俗之品性。

  唐文学家刘禹锡的《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名继和》就是其中一例: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

  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

  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

  封以梁国土,浇之浚泉水。

  得地色不移,凌空势方起。

  新青排故叶,馀纷笼疏理。

  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

  兹辰去前蔽,永日劳瞪视。

  槭槭林已成,荧荧玉相似。

  规摹起心匠,洗涤在颐指。

  曲直既了然,孤高何卓尔。

  垂梢覆内屏,迸笋侵前戺。

  妓席拂云鬓,宾阶荫珠履。

  抱琴恣闲玩,执卷堪斜倚。

  露下悬明珰,风来韵清徵。

  坚贞贯四候,标格殊百卉。

  岁晚当自知,繁华岂云比。

  古诗无赠竹,高唱从此始。

  一听清瑶音,峥然长在耳。""高人"亦指志趣高尚、不为名利的贤达人士,这样的人都会喜欢竹,因为竹也具有这样的品性,竹有虚心所以适合接待贤士,竹有正直之节所以足以警戒敌人,"坚贞贯四候,标格殊百卉"竹与万花不同,抱持虚心不争艳,不慕名利,不爱表现自己,任凭东西南北风都吹不倒它坚定的贞心。

  中国文人士大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追求的最高理想,要实现"平天下"这种最高的理想,就必须先"修身",《大学》中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伦理实践的根本。通过修身,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孟子认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人们也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要想真正达到完满,是必须经历苦难的,因为苦难能够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只有经过磨砺和雕琢,经过"苦"才能真正体味"甘,"也才会珍惜和追求"甘,"竹子幼笋本埋于深土里,在地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真正破土而出,见到阳光和雨露,地下的黑暗和坚硬是对竹的磨砺,经过如此的锻炼,竹才能在天空下顶天立地地生长,这正是儒家文化想要人们坚守的坚韧不拔和谦下谈泊的品性。

  宋代苏轼是一位爱竹之人,他善画工诗,竹画竹诗均有非常高的造诣,他的《于潜僧绿竹轩》中的名句为世人所记: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于潜僧,法号道潜,寺内有绿筠轩,以绿竹点缀环境,清幽、静谧。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将"无竹"和"无肉"进行对比,深言居处不可无竹,因为无竹的环境中生活的是俗人,竹让人脱俗,意指竹令人情操高尚,但是想对着竹而大口嚼肉,这样的事是没有的,因为一个人又想出仕做官同时又想寻得成仙之道,那是不可能的。面对竹,人就应该约束自己往好的品性发展,杜绝恶习。

  3.2.4 顽强、抗寒凌霜。

  栽竹之人懂得,竹极易栽种,不像其他植物需要常年浇水施肥,精心呵护,竹生命力旺盛,即使生于岩崖峭壁也照样能茁壮成长,威风凛凛,正如唐代诗人张籍笔下的《竹岩》所表现的那样: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

  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诗句"缘岩踏石层","缘岩"是指竹顺着岩石而生长,"踏石层"是指竹穿过石层,"笋头齐欲出"新笋破土而出,甚至拨开石缝才能钻出地面,竹靠着顽强的毅力穿过岩石、抗寒凌霜获得新生,诗人借竹的顽强告诫世人也提醒自己,即使生活多么艰难,处境多么困窘,也不能轻言放弃,要像竹一样顽强地生存下去,不折不挠。

  竹,也曾因其独特的品质而常出现在"诗圣"杜甫的诗篇中,《春笋》就是其中之一: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春笋如雨般,蜜蜜麻麻地钻出地面,可见笋生长茂盛,作者杜甫爱竹心切,为护笋则掩门,诗言"客至从嗔不出迎"表面上看是竹听任人家生气或者怪罪,实际上是借赞竹的不畏权贵的同时表达诗人内心刚正不阿、不献谄媚的决心。竹不畏严寒和霜冻,品德高尚的人也应该做到像竹那样不畏权贵,敢于直面权威、直刺现实,杜甫就是一位敢于揭露社会现实、同情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他做到了。

  中国历代文人都钟情于操守、独善其身,以不入尘俗为傲,但是封建社会统治在政治上有其腐朽性,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为官者为了在官场运筹帷幄又免于君王责罚,常常做些违心之事,常常趋炎附势,伪装自己,而文人深受诗书、先贤对于品性品德的教导,在进入官场后,追求和保持清高的思想更为强烈,因此也更难于真正摒弃良知去趋炎附势,伪饰自己,而是更好于表露真实的内心,按心中所想来行事,这就必然导致文人在仕途上的不畅,而考验其心志的时候正是此时,文人以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为荣,以保持"独善"为傲,尤其在黑暗、污浊的官场这样的清高更难以保持,也正因为其难于做到所以更加难能可贵,更为文人所推崇。

  3.3 竹文化对传统文人人格的影响。

  中国历代传统文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宏愿,"修身"被认为是首要的,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被社会所承认,才能为社会所用。那么古代文人"修身"的目标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努力做一个"君子。"《周易》中对"君子"的描述是这样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只有那些有远大志向的又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且君子不是一日之内形成的,君子要经得起时间和磨难的考验,这是古人对个人品行修养的最高评价,也是传统文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至高无上的标准。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在追求自我价值、表达自我志向时,常常会采用寄情于景或者托物言志的方式来表现,那么哪一种植物最能表达哪一种思想感情,这是需要选择的,这也使得人们在品评花卉植物时有了自己的目标和对象,"竹"最终因其独特的自然属性获得了文人的认可。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归隐竹林,与丝竹相伴,过着与世隔绝、超脱隐逸的旷达生活,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杜甫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都是近竹而居,文人在追求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不仅要在心中建立起以竹为标榜的精神意识,而且在日常生活及行为中也要努力与"君子"之竹靠近,因为竹能医俗,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言、行、精神一致的品质。

  纵观历代文人咏竹诗歌,不难看出诗人力图将竹从平凡植物中脱离出来,并赋予其生命,竹所代表的一系列精神品格又从另一个侧面给了文人士大夫以力量,引领他们的内心从人生俗世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新生和解放。文人钟情于竹等其他花木虫鱼,是"物我合一"的体现,诗人是竹,竹也是诗人,绘画也是一样,画中之物是我,我也是画中之物,文人士大夫将自己的寄托寓于诗、画中,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操守,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这正是文人爱竹的表现形式和原理。

  文人士大夫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故他们推崇竹的坚贞、劲直、虚心等品性必然也会对整个社会上下风气产生影响,也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影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竹的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和坚强不屈的民族共性是传统竹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竹文化象征作用及审美功能的体现。中国传统竹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古典文化语境之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竹园林、毛笔,竹刻、竹诗、竹楼、等文化产物都独具中国古典文化之特色。

  竹文化的形成和确立,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实质上是文人借助文学艺术表达自身诉求和内心情感的发展过程,竹文化成为"君子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此竹成为了文人雅士吟咏的对象,竹在花卉审美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气节、贞心、奋进、虚心等特质成为了文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它们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发展,规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