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现存唐五代民间歌曲基本情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1 共1348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唐五代词体创作中民间歌曲的作用探析
  【引言】古代民间歌曲对词体的促进意义引言
  【第一章】民间歌曲概述
  【2.1】现存唐五代民间歌曲基本情况
  【2.2】唐五代民间歌曲的时代特点
  【2.3】唐五代民间歌曲与唐教坊、梨园关系
  【第三章】唐五代民间歌曲对词体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唐五代民间歌曲对词调形成的影响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唐五代民间歌曲

  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坚实的物质基础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创作了异彩纷呈的文化。

  2.1 现存唐五代民间歌曲基本情况

  从《乐府诗集》《教坊记》《羯鼓录》《碧鸡漫志》《乐府杂录》《旧唐书》《新唐书》等现存文献资料考证,唐五代有一百二十九曲子涉及民间歌曲。这些民间歌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本身源于民间的曲子,一类是源于宫廷(包括上层文人创作)后传至民间的曲子。现将其整理归纳如下(按字母顺序排列):

  第一类:起源于民间
  
  1.《阿也黄》:曲调出自《教坊记》,无辞传世。任半塘考“阿也或为与曲中和声有关。”①当为民间之曲。

  2.《欸乃曲》:胡震亨《唐音癸签》载:“欸音哀,乃如字读。棹船相应声。元次山有欸乃曲。”②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二载元结诗序:“大历初,结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曲,令舟子唱之,以取适于道路云。”③黄公绍在《古今韵会举要》中写到:“欸',叹声也,……乃,难辞,又继事之辞。……今二字连读之,为棹船相应声。……欸乃之声,或为唐人歌唱和声,所谓号头者。盖逆流而上,棹船劝力之声也。”④可见此调来源当与行船相关。

  3.《八拍蛮》: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称南方少数民族为“蛮”.《教坊记》载此曲,当为八拍之蛮歌,为唐代南方民间小曲。《钦定词谱》卷一载“按,孙光宪词,所咏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⑤.引孙光宪一首《八拍蛮》:“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⑥
  
  4.《拜新月》:曲名载于《教坊记》,“始为五言四句声诗,起于民间有拜新月之风俗。”⑦盛唐李端有《拜新月》一首:“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雨人不闻,北风吹裙带。”①
  
  5.《别赵十》:曲名见于《教坊记》,当为唐代戏曲。《别赵十》、《忆赵十》,还有一曲《哭赵十》,均为拍弹之声。“抑别后乃忆,忆而复哭,为配合三段情节之三曲欤?……拍弹可能为一种歌舞剧体,三调可能为戏曲。”②
  
  6.《拨棹子》:曲名见于《教坊记》,为民间棹歌。“《三辅黄图》四:汉昆明池,武帝元狩四年穿。……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之。注:棹歌,棹发歌也.又曰:棹歌,讴舟人歌也。棹发即拨棹发舟。”③《乐府诗集》卷四十《相和歌辞十五》中有两首《棹歌行》,证明其确为棹歌不错,引其一:“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秋帐灯花翠,倡楼粉色红。相思别无曲,并在棹歌中”④.

  7.《采莲子》:见于《教坊记》,《乐府诗集》卷五十《清商曲辞七》中载有多首《采莲曲》,并在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中有《江南》(江南可采莲)一首,都表明这是源于江南地区的民歌。“乃七言四句带和声之声诗。六朝乐府先有《采莲曲》、《采莲童曲》、《江南可采莲》等,非胡声。”⑤《采莲子》当为六朝乐府民歌演变而来。

  8.《采桑》:见于《教坊记》,与《采桑子》本意相同。“本隋清商西曲。《旧唐书·音乐志》云:采桑因三州而生。三州,商人歌,属清商。梁时另有《采桑度》,《乐苑》谓为渡采桑津之意,而辞则蚕女之情歌也。唐大曲之《采桑》可能与古相和曲《陌上桑》之内容有关。”⑥《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中有采桑度七首,择其一:“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⑦
  
  9.《曹大子》:见于《教坊记》,以当时着名乐工命名。冯成钧在其《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诸论辑》中提到“以人名为曲名,除《何满子》以外,上引有《康老子》、《曹大子》、《安公子》等名。”⑧
  
  10.《长命女》:曲名见于《教坊记》。原名《西河长命女》,《碧鸡漫志》卷五有“崔元范自越州幕府拜侍御史,李讷尚书饯于鉴湖……有云:为公唱作西河调,日暮偏伤去住人。”①所谓“西河调”便是西河长命女。考证“此曲起开元以前,大历间,乐工加减节奏”②得之。《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载有《长命女》一首:“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③当为源于边地,表现思妇情感的民间歌曲。

  11.《长相思》:曲名见于《教坊记》。《乐府诗集》卷六十九载:“古诗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李陵诗曰: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苏武诗曰: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长者久远之辞,言行人久戍,寄书以遗所思也。古诗又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着为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谓被中着绵以致相思绵绵之意,故曰长相思也。”④这当是表达男女恋情之曲。梁代昭明太子也写过此调:“相思无终级,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寸心无以因,原附归飞翼。”⑤
  
  12.《刺历子》:见于《教坊记》,又作《历刺子》,无辞传世。《教坊记笺订》载龙显明语:“前后二名(无考)皆含地名,此二字亦宜是地名”⑥.应为当地民歌。

  13.《赤枣子》:见于《教坊记》,“或本于梁曲《咄唶歌》,非胡乐。歌曰:枣下何纂纂!荣华各有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惟张祜《读曲歌》曰: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又苏小小歌曰: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此曲始义应不外此二说。”⑦或源于前代民间歌曲或为表示忠贞之情,都是不脱民间歌曲的范围。

  14.《措大子》:见于《教坊记》,“措大”为文人代称,唐代李匡乂《资暇集》有解释:“代称士流为醋大,言其峭醋而冠四人之首;一说衣冠俨然,黎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犯必有验,比于醋而更验,故谓之焉。”⑧此曲或为民间调侃士人之作。
  
  15.《剉碓子》:见于《教坊记》,“此曲亦为劳歌,始为剉草或碓米时所歌。惟古义以剉碓为一物。”①与《得蓬子》都为民间劳歌流传开来。

  16.《带竿子》:“带”当为“戴”字。见于《教坊记》,“或为咏戴竿戏盛况之曲,或直接演戴竿时所唱。”②.《新唐书·五行志》载:“时幽州又有谣曰: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③当为民间戏剧艺术演化而来。

  17.《捣练子》:“练”即白练,为古代的一种丝织品,一般在砧石上用木棒棰捣,常常为妇女所劳作。《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五》有《捣衣曲》1317 页,载:“班婕妤《捣衣赋》曰:广储县月,晖木流清。桂露朝满,凉衿夕轻。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于是投香杵,加纹砧,择鸾声,争凤音。……盖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④唐代王建有一首《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夜深月落冷如刀,湿着一双纤手痛。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⑤《捣练子》源于民间不假,作品多是表达对征夫的思念。

  18.《得蓬子》:曲名见于《教坊记》。“应即《旧唐书》《韦坚传》之《得体歌》,亦即《乐府杂录》之《得鞛子》,因蓬、体、鞛三字音近。……体夫,举重者,劳动之人也。……《得体歌》应原为举重时之歌声,乃劳歌也。”⑥《旧唐书·韦坚传》载有《得体歌》:“驾船人皆大笠子、宽袖衫、芒履,如舞、楚之制。先是,人间戏唱歌词云:得体纥那也,纥囊得体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体歌》。”⑦《得蓬子》应为民间劳歌不假。

  19.《定西番》:曲名见于《教坊记》。描写征夫和思妇之曲,此为本义。敦煌写卷中也多是对这方面内容的描写,反映出戍守边疆的征人真实的生活和情感。

  20.《斗百草》:斗百草为汉族端午时节的一种游戏。清代翟灏《通俗编》载:“申公《诗说》,以《芣苢》为儿童斗百草嬉戏歌谣之辞,则周初已有此戏。”①所写多为民间常见之景,“乃至后来诗人,如韩愈、鲍防、刘禹锡、白居易,降而杜牧、李商隐、韩偓……所写大都为民间之常俗……足见此戏在民间之普遍。此戏终唐之世未辍,则此曲应随之流行而未辍。”②敦煌写本中留下四首《斗百草辞》,择其一:“建寺祈长生。花林摘浮郎。有情离合花。无风独摇草。喜去喜去觅草。色数莫令少。”③
  
  21.《杜韦娘》:曲名见于《教坊记》,此曲当为歌妓乐工之名命名。刘禹锡在《赠李司空妓》中有“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④一句。任半塘先生考释:“诗中三字乃曲名,非人名。惟在曲名发生之前当先有人名。元马祖常诗:乐部韦娘舞小垂,或亦指其人。”⑤
  
  22.《断弓弦》:曲名见于《教坊记》,“应亦征人厌倦之词”⑥,可参见《忆汉月》一调。

  23.《祓禊曲》:当源于民间三月上巳节春浴。《乐府诗集》载:“《后汉书·礼仪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注:谓之禊也。……晋宋以后皆因之,至唐传以为曲”.⑦并载有三首祓禊曲,择其一:“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塞雁已成行。”⑧
  
  24.《哥舒歌》:见《全唐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⑨
  
  25.《归国遥》:参见《念家山》一调。

  26.《恨无媒》:见于《教坊记》,用来描写男女恋情的曲调,与《相駞逼》相类似。参见《相駞逼》调。

  27.《何满子》:曲名见于《教坊记》。“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①当以乐工之名命名。敦煌写卷中有《何满子辞》四首,表现思妇闺中的思念之情,后世文人也多用此意。

  28.《纥那曲》:胡震亨《唐音癸签》:“按,纥那乐府不知所出,今考天宝中崔成甫所翻《得体歌》,有得体纥那也,纥囊得体那之句,岂其所本欤?”②相传唐代在舟中有《得体歌》一曲,“纥那”二字当为《得体歌》之和声。参见《得蓬子》一调。

  29.《河传》:杨慎《词品》考证“(《穆护砂》、《水调》、《河传》)皆隋开汴河时辞人所制劳歌也”③.当为民歌不差。

  30.《后周显德中齐州谣》:见《全唐诗》:“踏阳春,人间三月雨和尘。阳春踏尽西风起,断肠人间白发人”④.

  31.《胡渭州》:见于《教坊记》。《太平广记》一四〇载:“天宝中,乐人及闾巷好唱《胡渭州》。以《回纥》为破。”⑤《唐音癸签》卷十三载:“唐有两渭州,一属关内,一属陇右。此出陇右渭州,为近边地,故以《胡渭州》别之。”⑥此曲可能是源于边地民歌后流传至中原地区。《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有《胡渭州》两首,择其一来说明:“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⑦这首歌曲表达了边地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2.《胡相问》:见于《教坊记》。此曲或为胡乐,流传至中原,敦煌曲辞中有乐谱《急胡相问》存世;或为唐代民间戏曲艺术,“此调既曰《胡相问》,亦可能为盛唐戏弄中所歌之曲”⑧.

  33.《化生子》:见于《教坊记》,任半塘考:“与《七夕子》为一类。《岁时纪事》谓:七夕俗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⑨应为民间风俗所生。敦煌写本中有十首表现佛教思想的《化生子》,都应和这一风俗,如其一:“化生童子佛宫生。便得真珠网里行。耳边惟闻念三宝。时时更听树相撑。”①
  
  34.《还京乐》:见于《教坊记》中,民间为颂扬皇帝所作,详见《夜半乐》一调。

  35.《浣溪沙》:曲名见于《教坊记》。因春秋时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沙”应为“纱”字,“崔致远《谢匹缎状》名目有《紫天净纱》《紫平纱》等。说明北曲名《天净沙》应作《天净纱》,则唐曲《浣溪沙》亦应作纱矣。”②此为唐代舞曲,敦煌卷中有舞谱传世。敦煌写本中有《浣溪沙》曲子多首,表现内容也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见其在唐五代时期流传范围很广。

  36.《回戈子》:曲名见于《教坊记》,“为征人祈求和平之词,亦可为对统治者歌颂之词”③.“回戈二字有军人退伍、解甲归乡之意。”④敦煌写卷《献忠心·时清海晏定风波》有“四塞休征罢战。放将士。尽回戈”⑤一句。《回戈子》当为反对战争,盼望和平之调。

  37.《剪春罗》:曲名见于《教坊记》。“此曲始义疑是春日剪罗为采花,并非花名。如中宗《禁进献奇巧制》:或雕金缕,采六合之奇珍,或剪翠裁红,饰三春之草树。”⑥此曲当是由民俗活动而来。

  38.《劫家鸡》:见于《教坊记》,“应是民间里巷之曲。家鸡野雉,晋时已有其语。”⑦
  
  39.《静戎烟》:曲名见于《教坊记》,“调之始义殆为征人愿望和平,回戈归里”⑧.在唐代“静”当与“靖”同用。靖:平定之意。

  40.《酒泉子》:曲名见于《教坊记》。此曲以酒泉郡地名为曲名,因其近边地,或为西域传入音乐或为边地民间音乐。本事暂无可考。敦煌写卷中的作品也多是表现社会现实的民间作品,《酒泉子·犯皇宫》、《酒泉子·咏马》等。

  41.《看月宫》:曲名见于《教坊记》。《全唐诗》载郑嵎《津阳门诗》:“蓬莱池上望秋月,无云万里悬清辉。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月中秘乐天半间,丁珰玉石和损篪。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①任半塘先生考“此项游月宫之神话玄宗在世即已盛传”②.这一曲调应来自民间传说。

  42.《离别难》:曲名见于《教坊记》。《乐府杂录》载:“《离别难》,武后朝有一士人陷冤狱,籍其家。妻配入掖庭,善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情焉。”③乐府诗集载有此作:“此别难重陈,花深复变人。来时梅覆雪,去日柳含春。物候催行客,归途淑气新。剡川今已远,魂梦暗相亲。”④当为表现男女之情的歌曲不差。

  43.《李后主时童谣》:见《全唐诗》:“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⑤.

  44.《恋情欢》:曲名见于《教坊记》。调名即本事,与五代《恋情深》题意相近,表现男女恋情之作。

  45.《缭踏歌》:见于《教坊记》。与《队踏子》都为舞踏之曲。踏歌为唐代普遍流传的越来活动,此曲当来自踏歌之改编。“缭,旋绕也,多人队舞,且舞且绕行也。”⑥亦有《踏歌词》。《乐府诗集》卷八十二载有崔液的两首《踏歌词》,表现的是歌舞场景。

  46.《柳青娘》:曲名首见于《教坊记》,而《云谣集杂曲子》中有辞流传。此曲当为歌者之名。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桂苑丛谈》云:国乐有永新妇、御史娘、柳青娘、皆一时之妙。今按,永新乃开元中宜春院内人许和子,御史娘乃贞元时宫中御史娘子田顺,皆以善歌闻……柳青娘者,岂亦歌妓之名,后遂沿为曲名欤?”⑦由此可见《柳青娘》与《杜韦娘》《何满子》相似,都以歌者命名。

  47.《轮台》:当以西域地名命名,或为当地民歌。唐代李商隐在《汉南书事》一诗中写到:“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⑧当为舞曲不差。北宋有词调《轮台子》。

  48.《绿头鸭》:见于《教坊记》。现尚无资料可考,但以家禽之名命名,当为民间之曲。

  49.《麻婆子》:见于《教坊记》。宋代傀儡戏名目中有《麻婆子》一曲,因此当来源于唐代民间戏曲。

  50.《麦秀两歧》:见于《教坊记》。《碧鸡漫志》卷五载:“文酒清话云:唐封舜卿臣性轻佻,德宗时使湖南。道经金州,守张乐燕之,执杯索《麦秀两歧》曲,乐工不能。封谓乐工曰:汝山民亦合闻大朝音律!……封至潭,牧亦张乐燕之,倡优作褴褛数妇人,抱男女筐筥,歌《麦秀两歧》之曲,叙其拾麦勤苦之由。”①与《拾麦子》相类,表示田间劳作之苦。

  51.《摸鱼子》:见于《教坊记》。当为民间捕鱼时所唱的劳歌。北宋有词调《摸鱼儿》当出于此。

  52.《穆护子》:见于《教坊记》。杨慎《词品》考其为劳歌,参见《河传》一调。任半塘考释,其与《穆护砂》当同出一调:“应与《乐府诗集》所见之《穆护砂》同出于大曲《穆护》。”②《乐府诗集》卷八十载《穆护砂》一首:“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③表达女子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可见这一民间歌曲在流传中发生了变化,但仍为民间生活表现范畴。

  53.《南歌子》:曲名见于《教坊记》。“始为五言四句声诗。既属南音,当非胡乐。敦煌卷子内有本调之舞谱,其为舞曲可知。”④当为南朝民间歌曲演化而来。敦煌写卷中《南歌子》一调表现的多为男女之情,如《南歌子·风流婿》《南歌子·奖美人》《南歌子·心自偏》等。

  54.《男女有亦好》:载于近人刘复《敦煌掇琐》,后文有例词。

  55.《南乡子》:曲名见于《教坊记》。陈元龙《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认为:许多品行高尚的人多隐居于南乡,并号为“南乡”,这便是《南乡子》的由来。而《白香词谱》则认为:南乡即南国,为地名,而《南乡子》则以地名来命名的曲调,多为南乡一带的民谣曲调。任半塘先生考订《南乡子》为舞曲,所以,后者为曲调来源更为准确。
  
  56.《念家山》:见于《教坊记》。始义与《归国遥》相同,“皆久羁边围,思念家园之情”①.后李煜作《念家山破》,后人以此曲为亡国破家之曲,“诸家皆就事言,欲示其为谶与不祥,始敷衍成说,并非其本然也”②.

  57.《破阵乐》:见于《教坊记》。《通典》载:“破阵乐,大唐所造也。太宗为秦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有秦王破阵乐之曲。”③《太平广记》载:“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做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④《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载有《唐凯乐歌辞》,其中之一便是《破阵乐》:“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⑤这首作品当为歌曲本意体现。后世有《破阵子》,应当是从该调截取而来,多表达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

  58.《濮阳女》:曲名见于《教坊记》。“《唐会要》黄钟羽有《百舌鸟》,改名《濮阳女》。据调名三字,分明为故事曲,甚至为戏曲。”⑥此为出自民间戏曲。《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载有此调:“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⑦
  
  59.《七夕子》:见于《教坊记》。“长庆间沈亚之为人撰七巧文,谓邯郸人妓妇李容子七夕祝织女,作穿针戏,取苕篁、芙蓉,杂致席上,以望巧所降。可见民间风俗之一斑。此乃因中国风俗故事而作之曲,宜非胡乐。”⑧此调无辞传世。

  60.《羌心怨》:见于《教坊记》。当为表达百姓反对战争的曲调,参见《忆汉月》一调。

  61.《鹊踏枝》:见于《教坊记》。敦煌写本中有二首《鹊踏枝》,“论内容,第一首咏调名本意,虽不必即为此调创始之作,毕竟去创调不远。……此调于崔记(崔令钦《教坊记》)有名,一也;又显为七言八句,可能早期为七言四句之声诗,后始改为双叠者,二也;敦煌调词之内容,又咏调名本意,三也。”⑨此曲当为民间咏物之作。

  62.《塞姑》:当为边塞闺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歌曲。《乐府诗集》有辞:“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①
  
  63.《山花子》:见于《教坊记》。“此在五代,乃杂言《浣溪沙》之别名,所谓摊破或摊声《浣溪沙》”②,《浣溪沙》调在五代之后别称为《山花子》,敦煌曲辞中出现的《山花子》与《浣溪沙》当为两调。当与《浣溪沙》调意同,为民间歌曲。

  64.《沙碛子》:曲名见于《教坊记》,参见《忆汉月》一调。

  65.《山鹧鸪》:曲名见于《教坊记》。“辞乃五言四句声诗,唐人歌唱极盛。其曲仿效鹧鸪之声。”③当为民间歌曲不差。《乐府诗集》有《山鹧鸪》两首,表现的多是女子对远行之人的思念之情。

  66.《拾麦子》:曲名见于《教坊记》。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载:“遗秉滞穗,寡妇之利,远见于周雅。乡村麦熟时,妇孺数十为群,随刈麦者之后,收所残剩,谓之拾麦。农家习以为俗,亦不复回顾,犹古风也。”④由此推知,此调为写民间劳动的歌曲。

  67.《神鸡童谣》:载于唐代陈鸿《东城老父传》,因篇幅较长遂不列举。

  68.《时人为杨氏谣》:载于陈鸿《长恨歌传》,共两首,不列举。

  69.《水调》:参见《河传》一调。

  70.《送征衣》:曲名见于《教坊记》。表达对征人的思念之情,“此调始义同孟姜女之送寒衣。于本书列名,于敦煌曲备辞,他处未见。”⑤下文有例词。

  71.《苏幕遮》:见于《教坊记》。“原为七言四句声诗,合浑脱舞,作乞寒之戏。记载始于北周大象元年。希麟《一切经音义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音义云:按《苏莫遮》,胡语也,本云飒么遮'.此云戏也,出龟兹国。至今有此曲,即大面、拨头之类是也。”⑥这首曲子源于龟兹国,属于胡乐,但却是源于民间活动的歌曲。

  72.《踏谣娘》:见于《教坊记》,又作《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怨,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至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①此曲以民间活动命名。

  73.《叹疆场》:见于《教坊记》。《乐府诗集》载有一首:“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②当为表现人们呼声的作品,“此曲反映开天年间人们困于兵役之心理最着”③.

  74.《唐四姐》:曲名见于《教坊记》。或源于民间故事者,“唐四姐可能为故事中人物,与柳青娘、杜韦娘等之为歌妓名者或不类。此曲甚至为戏曲”④.

  75.《堂堂》: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载:“隋乐府有《堂堂曲》,明唐再受命也。调露初,民间有”侧堂堂,挠堂堂“之謡,侧不正,挠不安,故武后戕宗室,易唐为周,而孝和复反正为唐,《乐苑》曰唐《堂堂曲》,角调也。”⑤可见此曲最先源于民间。

  76.《唐时为进士语》:载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⑥.

  77.《天宝中两京童谣》:载于清代杜文澜《古谣谚》:“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辩难。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⑦
  
  78.《同心结》:见于《教坊记》,隋代有《同心髻》,为男女表达爱情的曲调,在敦煌写卷中多处可见。

  79.《同心乐》:见于《教坊记》,与《同心结》调或取意相同。任二北《敦煌曲初探》载:“同心结一辞,本为诗歌中所习见;至唐,而为用益广,乃由装饰,衍为歌曲。在装饰上,固借作无聊时之消遣品,若结以示爱,则为印证爱情专一之物;更进而作贞操凭信之物。”⑧
  
  80.《玩中秋》:见于《教坊记》。参见《看月宫》一调。

  81.《王法曹歌》:载于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因篇幅较长遂不列举。82.《卧沙堆》:曲名见于《教坊记》,意与《忆汉月》一调同。

  83.《武媚娘》:见于《教坊记》。古代乐府有“思我百媚娘”一句,六朝有曲名《媚娘》加一“舞”字,有两种体式,分别是五言八句、六言八句。“武乃娬之省耳,至隋不改;仍为六言。……《通鉴》一七九作娬媚娘,二〇九同,可知其的。……《朝野佥载》曰:永徽后,天下唱《武媚娘歌》……”①.

  84.《吴吟子》:曲名见于《教坊记》,当为吴声歌曲。李白诗题目便有《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白居易《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云:“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②可见其所用音乐之古。

  85.《乌夜啼》:见于《教坊记》,为六朝乐府古题。《乐府诗集·琴曲歌辞》载《乌夜啼引》:“李勉《琴说》曰:《乌夜啼》者,何晏之女所造也。初,晏系狱,有二乌止於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③后此曲多写离别时男女之情。

  86.《遐方怨》:曲名见于《教坊记》,参见《忆汉月》一调。

  87.《相駞逼》:见于《教坊记》,任半塘考“乃恋情之曲,表示故事情节,犹《胡相问》之表示代言,均可能为戏曲”.④后世无传辞。

  88.《杨柳枝》:见于《教坊记》,源自隋代曲调《柳枝》。任半塘先生考云:“古曲有两种折杨柳:一胡歌,乃汉鼓角横吹曲;一华声,如相和大曲之《折杨柳枝行》及清商曲之《月折杨柳歌》等。”⑤此曲当为清商曲之衍变。白居易在其《杨柳枝》下注此曲为“洛下新声”.刘禹锡与此多唱和之作。

  89.《杨下采桑》:曲名见于《教坊记》。南卓的《羯鼓录》将“杨”字作“凉”字,所以这一曲调当为胡乐传入中原的民歌。《乐府诗集》有辞:“飞丝惹绿尘,软叶对孤轮。今朝入园去,物色强看人。”⑥当为采桑女劳动所作之歌。

  90.《夜半乐》:见于《教坊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载“是时,民间以帝自潞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⑦任半塘考:“元陶宗仪《辍耕录》金元院本曲目内有《夜半乐打明皇》一本,既演其事,复用其曲。此曲在唐,亦可能为戏曲。”①
  
  91.《忆汉月》:见于《教坊记》,又作《望汉月》,为表现百姓反对战争呼声之曲。“反战争、反征戍之情绪,在此时期(盛唐)之民隐中,实普遍高涨。……至于表现于歌曲,一望可知者,则有《叹疆场》、《怨黄沙》、《怨胡天》、《卧沙堆》、《沙碛子》、《羌心怨》、《遐方怨》、《忆汉月》、《断弓弦》、《回戈子》、《静戎烟》、《征步郎》、《送征衣》之类。”②
  
  92.《忆赵十》:参见《别赵十》一曲。

  93.《一捻盐》:曲名见《教坊记》,任半塘先生引用《唐语林》曰:“方干嘲吴杰,有一盏酒、一捻盐语,应是民间里巷之曲。”③
  
  94.《渔父引》:见于《教坊记》。“引”为琴曲名,此曲为表现民间劳动曲调,也就是杨慎所考证的“劳歌”.与《渔父词》当意同。此调在后代的传唱中,成为文人钟爱之调,所制颇多。

  95.《鱼歌子》:见于《教坊记》。“应为民间歌曲。作鱼与敦煌写卷同。五代《花间集》以后乃均作《渔歌子》。”④敦煌写卷中多写男女恋情,如《渔歌子·五陵儿女》《渔歌子·五陵渺渺》《渔歌子·玉郎至》等等。

  96.《怨胡天》:曲名见于《教坊记》,参见《忆汉月》一调。

  97.《怨黄沙》:曲名见于《教坊记》,参见《忆汉月》一调。

  98、《怨回纥》:意当于《怨胡天》《怨黄沙》同。

  99.《镇西乐》:见于《教坊记》,从曲调名称看或源于边地民歌。《乐府诗集》卷八十载有两首《镇西》,表现的是边地景色:“天边物色更无春,只有羊群与马群。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⑤
  
  100.《征步郎》:曲名参见《教坊记》,参见《忆汉月》一调。《乐府诗集》卷八十载《征步郎》一首:“塞外虏尘飞,频年度碛西。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描写的为边地征人的真实情感,表达出反对战争的心声。
  
  101.《煮羊头》:曲名见于《教坊记》,与《羊头神》当为一意。《太平广记》四三九载“颍川陈正观斫割羊头极妙。天宝中,有人诣正观,正观为致饮馔。方割羊头,初下刀子,刺其熟脑,正观暂乃洗手,头作羊鸣数声。正观便尔心悸,数日而死。”①由此观之,此曲应为当时民间故事所作。

  102.《竹枝子》:曲名见于《教坊记》,与《竹枝》意同。刘禹锡作《竹枝》十首,有序曰:“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②这一序言直接证明了《竹枝》一曲出自民间歌曲。

  此外《乐府诗集》中另载有十八首民间歌谣,多存于《新唐书·五行志》中,列于下:《唐武德初童谣》《唐贞观中高昌国童谣》《唐永淳初童谣》《唐永淳中童谣》《唐武后时童谣》《唐神龙中谣》《唐中宗时童谣》《唐景龙中谣》《唐天宝中谣》《唐天宝中幽州谣》《唐德宗时童谣》《唐元和初童谣》《唐咸通中童谣》《唐咸通末成都童谣》《唐僖宗时童谣》《唐乾符中童谣》《唐中和初童谣》《梁太祖时蜀中谣》。

  第二部分:来源于宫廷(包括上层文人)曲调在民间的创作1.《泛龙舟》:曲名见于《教坊记》。《隋书·音乐下》载:“(隋炀帝)后大制艳篇,辞极淫绮。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十二时》等曲,掩抑摧藏,哀音断绝。”③任半塘《敦煌曲初探》:“查《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之吴声歌曲内,载隋炀帝之泛龙舟辞,亦七言八句;文字内容,故与敦煌辞相近,即其平仄,亦大半相同。可见由隋入唐,此调或无大变化。”④2.《回波乐》:见于《教坊记》。郭茂倩《乐府诗集》载:“唐中宗时造,盖出于曲水引流泛觞也。《唐书》曰:景龙中,中宗宴侍臣,酒酣,令各为《回波乐》,众皆为谄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谏议大夫李景伯,乃歌此辞。后亦为舞曲。”⑤并载《回波乐》一首,表现当时宴会之景。当为宫廷舞曲后传至民间。3.《抛球乐》:见于《教坊记》。“此调起源于舞,原从大曲中摘其快拍之遍而成。又简化为五言六句声诗,专门适应筵间行令之用,中唐以后颇盛行。”

  ①是唐人催酒行令之曲。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三载:“酒筵中抛球为令其所唱之词也。”②《乐府诗集》中载刘禹锡两首《抛球乐》,均为表现酒席宴会的场景,如其二:“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乃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③4.《菩萨蛮》:王灼《碧鸡漫志》五载:“《南部新书》及《杜阳编》云:大中初,女蛮国人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人亦往往声其词。”④此曲当出于宫廷,后传至民间,敦煌写卷中多有创作存世。5.《倾杯乐》:见于《教坊记》。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载:“此曲歌辞始由太宗命长孙无忌作,继作者亦颇有人,大曲、杂曲均备。”⑤后传至民间,创作者甚多。6.《望江南》:见于《教坊记》,又作《梦江南》。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⑥此调原为文人所作,但以“民间”定义划分,仍为民间歌曲,且之后民间作《望江南》词甚多,流传甚广。7.《献忠心》:见于《教坊记》。“五代词之传本,与此调之忠皆作衷',犹之《诉衷情》之衷,专以适应言情之辞,调名本意因此遂变。……因知其调,始为诸夷朝觐献忠之曲。调名作《献忠心》乃其本意也。”⑦8.《想夫怜》:见于《教坊记》,当为《相府莲》所讹。《乐府诗集》引用《古题解》载:“《相府莲》者,王俭为南齐相,一时所辟皆才名之士。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谓如红莲映绿水,今号莲暮者自俭始。其后语讹为想夫怜,亦名之丑尔。又有《簇拍相府莲》。”⑧后民间多用来表示闺中之人思念之情。9.《虞美人》:见于《教坊记》,为古琴曲。《乐府诗集》卷五十八载:“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于此。”

  ①即《虞美人》出于《琴集》。“南唐张洎《贯世谈录》谓襃斜谷中有虞美人草。行人或唱此曲,则叶动,颇应节。语虽不经,足证其曲在民间颇流行。”②上述这一百二十九调民间歌曲,还可以按照内容和来源地域进行分类。

  按内容来源可以将这些民歌分为八类:

  1.表现男女恋情的民间歌曲:《长相思》《赤枣子》《恨无媒》《离别难》《恋情欢》《鹊踏枝》《山鹧鸪》《同心结》《同心乐》《乌夜啼》《相駞逼》《鱼歌子》《菩萨蛮》《想夫怜》,共十四调。

  2.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民间歌曲:《阿也黄》《欸乃曲》《拨棹子》《采莲子》《采桑》《剉碓子》《捣练子》《得蓬子》《纥那曲》《河传》《浣溪沙》《劫家鸡》《绿头鸭》《麦秀两歧》《摸鱼子》《穆护子》《山花子》《拾麦子》《水调》《杨下采桑》《一捻盐》《渔父引》《镇西乐》《竹枝子》《泛龙舟》《望江南》,共二十六调。

  3.表现当时社会政治的民间歌曲:《措大子》《哥舒歌》《后周显德中齐州谣》《还京乐》《李后主时童谣》《男女有亦好》《破阵乐》《神鸡童谣》《时人为杨氏谣》《唐时为进士语》《天宝中两京童谣》《王法曹歌》《夜半乐》《献忠心》十四调,加上《乐府诗集》中留存下来的十八首民谣,共三十二调。

  4.表现征夫或思妇情感,反对战争的民间歌曲:《长命女》《定西番》《断弓弦》《归国遥》《回戈子》《静戎烟》《念家山》《羌心怨》《塞姑》《沙碛子》《送征衣》《叹疆场》《卧沙堆》《遐方怨》《忆汉月》《怨胡天》《怨黄沙》《怨回纥》《征步郎》《回波乐》,共二十调。

  5.表现民间风俗和传说故事的民间歌曲:《拜新月》《斗百草》《祓禊曲》《化生子》《剪春罗》《看月宫》《七夕子》《唐四姐》《玩中秋》《杨柳枝》《煮羊头》,共十一调。

  6.表现当时社会戏曲艺术的民间歌曲:《八拍蛮》《别赵十》《带竿子》《胡相问》《缭踏歌》《南歌子》《濮阳女》《苏幕遮》《踏谣娘》《堂堂》《武媚娘》《忆赵十》《抛球乐》《倾杯乐》《虞美人》,共十五调。7.以地方名称命名的民间歌曲:《刺历子》《胡渭州》《酒泉子》《轮台》《南乡子》《吴吟子》,共六调。

  8.以乐工歌妓的名字命名的民间歌曲:《曹大子》《杜韦娘》《何满子》《柳青娘》《麻婆子》,共五调。

  以上是按照内容来源将唐五代时期的民间歌曲划分为八类。按地域来源来分可以分为三类:来自中原地区,来自西域边地,来自南方地区。

  1.来自南方地区的民间歌曲有:《欸乃曲》《八拍蛮》《拨棹子》《采莲子》《采桑》《长命女》《长相思》《带竿子》《纥那曲》《河传》《浣溪沙》《李后主时童谣》《摸鱼子》《穆护子》《南歌子》《南乡子》《山花子》《水调》《吴吟子》《渔父引》《竹枝子》《泛龙舟》《唐咸通末成都童谣》《梁太祖时蜀中谣》,共二十四调。

  2.来自西域边地的民间歌曲有:《刺历子》《定西番》《断弓弦》《哥舒歌》《归国遥》《胡渭州》《胡相问》《回戈子》《静戎烟》《酒泉子》《轮台》《念家山》《羌心怨》《塞姑》《沙碛子》《苏幕遮》《叹疆场》《卧沙堆》《遐方怨》《相駞逼》《杨下采桑》《忆汉月》《怨胡天》《怨黄沙》《怨回纥》《镇西乐》《征步郎》《献忠心》《菩萨蛮》《唐贞观中高昌国童谣》,共三十调。

  3.来自中原地区的民间歌曲有:《阿也黄》《拜新月》《别赵十》《曹大子》《赤枣子》《措大子》《剉碓子》《捣练子》《得蓬子》《斗百草》《杜韦娘》《祓禊曲》《恨无媒》《何满子》《后周显德中齐州谣》《化生子》《还京乐》《剪春罗》《劫家鸡》《看月宫》《离别难》《恋情欢》《缭踏歌》《柳青娘》《绿头鸭》《麻婆子》《麦秀两歧》《男女有亦好》《破阵乐》《濮阳女》《七夕子》《鹊踏枝》《山鹧鸪》《拾麦子》《神鸡童谣》《时人为杨氏谣》《送征衣》《踏谣娘》《唐四姐》《堂堂》《唐时人为进士语》《天宝中两京童谣》《同心结》《同心乐》《玩中秋》《王法曹歌》《武媚娘》《乌夜啼》《杨柳枝》《夜半乐》《忆赵十》《一捻盐》《鱼歌子》《煮羊头》《回波乐》《抛球乐》《倾杯乐》《望江南》《想夫怜》《虞美人》《唐武德初童谣》《唐永淳初童谣》《唐永淳中童谣》《唐武后时童谣》《唐神龙中谣》《唐中宗时童谣》《唐景龙中谣》《唐天宝中谣》《唐天宝中幽州谣》《唐德宗时童谣》《唐元和初童谣》《唐咸通中童谣》《唐僖宗时童谣》《唐乾符中童谣》《唐中和初童谣》,共七十五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