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个人公司理财论文

2015年互联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09-29 共2991字
  另外,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理财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三成的50后对理财还处于半懂阶段;15%的60后能承受较高风险;超过一半的70后期待收益率能达到5%-10%;6成的80后能够承受中等风险;对于90后,60.9%的受访者处于懂点皮毛阶段,38.4%的人只能接受低风险。(如图4)
  
  不同年龄段的理财观念和风险承受能力
  
  作为理财新军,80后、90后人群已经开始理财,他们积累的资产较为薄弱,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理财的态度,他们敢于尝试新型理财方式,也有着冒险的精神。对于50后、60后、70后等“理财老兵们”来说,他们理财多年,也有资本,并能承受较高风险。
  
  中国人的“理财梦”正在被唤醒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财理念逐渐从“储蓄”转变为“理财”,“正面的理财观”也开始不断被人们重视。
  
  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人群认为理财很有必要,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对理财重要性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表现也不同,其中近14%的80后是因为经济压力而被迫理财,24%的60后认为理财能成就人生,而18%的50后还属于跟风理财。
  
  从风险承受能力上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承受风险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风险承受力随年龄增长呈现“凹”形趋势。不过,70后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强,主要源于理财资历的积累及职业发展的成熟,这些增强了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如图5)
  
  不同年龄段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
  
  另外,年龄的增长让人们对收益率的期待也逐步增强。其中,理财“新军族群”对收益的期待集中在3%-8%,相对保守,而“老兵们”对收益抱有较高的期许(5%-10%)。相比于90后,“老兵们”在经验及经济双重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他们理财目的简单而明了。
  
  总体而言,时代的发展正在唤起中国人的“理财梦”.
  
  另外,从公众对理财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看,调查数据显示,超一半的人信赖的理财信息接触渠道以门户网站及社交化媒体为主,而熟人推荐则排名第三,占14.5%.另外,选择电视广告渠道的占比为10.7%,而报纸、广播也占了5%左右。(如图6)
  
  接触理财信息最信赖的媒体渠道
  
  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对渠道的信赖有着明显不同,90后信赖社交化媒体,80后、70后比较信赖门户网站。
  
  互联网理财将迎来新的“春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推动,网民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理财方式,更加青睐于新的互联网投资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互联网渠道的投资额占受访者总投资额的比例呈现阶梯式增长,互联网理财开始步入健康的发展轨迹,制度更加完善、业务模块逐渐成熟,未来互联网理财将迎来新的“春天”.(如图7)
  
  互联网投资额占总投资金额比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