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电视技术美学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5 共3815字
论文摘要

  1、 技术美学的相关研究

  2012 年、2013 年连续两届央视春晚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这两年的春晚,舞美设计独具特色,不仅有舞台自身的升降变化,还有多媒体数字技术在舞美中的应用。而在此前,上海世博会闭幕式、第 14 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式的水中奇景以及2011 上海迎新年倒计时外滩特别节目的裸眼 3D 奇观,都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了视觉上的创新。不难发现,电视视觉艺术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更为奇观化、多元化。其实技术作为艺术的创造手段,在各大艺术门类中都有所体现,建筑艺术离不开建材的加工,土、木、石的不断演进带来了不同结构的建筑样式;绘画艺术离不开画材,素描使用的铅笔中碳的含量决定了笔触的软硬,在画面上就表现为黑白灰的层次感与立体感,此外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彩铅以及水溶性彩铅都由于其本身性质的不同,被运用到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中,而中国的水墨画则在笔墨纸砚间形成了一种若即若离的美感。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艺术创造了精神世界,而其构成基础则是物质的。如果说艺术属于精神世界,那技术就属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而技术美学,则是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技术,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付诸生产实践的学科。美学,是艺术研究的最高形式,是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价值的最高形式。

  美学家李泽厚在其《美学四讲》中,就曾鲜明提出美学的四大范畴: 一是自然美。二是社会美。三是艺术美。四是科技美。

  高鑫则在其《电视艺术美学》中,提出了电视技术美学的概念,认为: 没有电子技术,也就没有电视艺术。因此,电视艺术体现了鲜明的技术美。它不仅利用电子技术从事电子艺术的创作,而且就观众来说,他实际上是在欣赏一种前所未有的电子技术的美。

  胡智锋在其《电视美的探寻》中,援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对世界的三种把握方式: 科学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艺术的,将电视美学划分为电视技术美学、电视纪录美学与电视艺术美学。技术何以形成美感,因为技术的出现带来了艺术的变革,而艺术的变革归根结底在于人类的需求。大众传播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设定为有需求的个人,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在读图时代,视觉文化冲击着大众的眼球,受众期待视野增强,需要更为多元化的信息,便产生了审美需求,促成了技术的发展,而艺术也就在融入新的技术之后,有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形式。

  2、 电视技术美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1) 电视技术的发展。继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之后,电影与电视艺术作为“第八艺术”在19 世纪末起步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发展均离不开影视技术的进步,1925 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利用尼普科夫的机械扫描盘成功装置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至此,电视首先作为电子媒介的技术产物为电视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 年3 月,第一台北京牌黑白电视机诞生,同年 5 月 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验播出,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开始起步。最早的播出采用了直播的形式,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电视信号。到20 世纪60 年代,录播技术发展成熟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录播节目,但直播仍是电视最具优势的传播特点。此后,电视又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无线到有线,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节目形态也因技术手段的多样化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这些新兴的技术不仅作为舞美元素、演播室技术等参与到不同形态的节目制作中,也作为新的传播方式与电视并驾齐驱。

  (2) 电视画面美与电视技术。电视工作者让观众感知、认识画面形象,是通过前期摄影机、镜头、曝光手段以及后期编辑机、特技机等多种物质手段把自己的审美感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形象,使其获得审美、欣赏的价值。

  也就是电视技术的发展,最终要使得呈现在电视荧屏上的画面产生美感,李兴国讨论了电视画面美与观众审美需求的关系,提出了观众需求涵括的三大内容: 其一,信息与信息量。其二,对时空和自然的驾驭力。

  其三,富有哲理的思考。多讯道多机拍摄的技术则既满足了信息量的需求也满足了电视观众对时空的多维把握。摇臂和飞猫技术则使得摄像机得到了更为开阔的视角,呈现出的电视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在 2009 年国庆大阅兵的电视转播中,便首次采用了飞猫技术。比起摇臂,飞猫的拍摄手段和拍摄角度局限性小,在阅兵式上,从景山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搭载的飞猫索道,为阅兵式转播提供了一个有历史跨度感的镜头,象征性的描述了从封建王朝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的复兴之路。此外,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也采用了升格、降格、逐格拍摄,丰富了电视画面的表现手段。在众多的纪录片中,如《舌尖上的中国》《故宫》等,都常常见到逐格拍摄的手法,通过几分钟拍一格,几小时甚至几天几个月拍一格,来表现时间推移及物体的演变过程。升格镜头则把日常生活中瞬间发生的事用升高的摄影频率记录下来,往往可以看到水花四溅、碎片散落等经典镜头。同时,这些画面是观众在生活中所不能感知到的,对观众来说,这样的镜头极大地满足了其自身的审美需求。

  (3) 舞美技术营造的虚实相生。舞美艺术既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往往与节目本身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即构建了节目叙事的背景,也为节目营造了该有的意境。在越来越多的晚会和大型活动中,舞美的酷炫成了节目的标志之一,甚至是最具夺人眼球的标志。从人海战术营造的宏大场景到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仿真模拟,舞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舞美技术中,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视频制作技术、LED 技术、全息技术、增强现实、3D 裸眼技术等充分融入了各类大型晚会的制作过程中,满足了新时代人类的视觉需求。

  在数字技术之外,传统的舞台机械装置运动的技术也在搭建舞台空间的同时应和着节目的表现空间。2012 龙年春晚舞台共设置了304 块升降台,在节目《我的中国心》中,随着张明敏的演唱,通过程序控制的升降舞台出现了长城的造型,再加上LED 屏的背景图案,构建了一个实体空间。同时舞台正面 LED大屏上的长城图案与演播厅的长城造型虚实相生。《除夕的传说》利用投影技术实现了演员和动画的交互。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传说搬上荧屏,通过大屏幕的展示与演员的互动延伸了舞台空间。投影技术的使用使得演员在表演时更为真实,如随韩庚手的动作所出现的光圈,看似真实,实则是投影所为。此外,在动画设计中,一些碰撞的效果,也促成了节目的真实性,如韩庚一拳猛击在墙上留下的裂缝。总之,节目在光与影的变换中,造成目不暇接感受的同时,也形成了动静虚实相结合的美感。萨顶顶表演的《万物生》,视频图像与舞台升降相结合,甚至连观众席都是花草丛生的场景,在电视画面上出现舞台的全景时,其视觉冲击力可想而知。此外,节目还出现了在现场没有而只在电视画面上有所展现的镜头,节目的第一个冰锥丛生的画面,采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即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上海迎新年倒计时外滩特别节目上演了一场 3D 灯光秀,其变幻效果让观众惊讶于技术实现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这场特殊的新年视觉盛宴,导演滕俊杰将其称为特殊场地与特殊创意的结合,也提出了多媒体时代导演的转型思考,可以说,在多媒体时代,视频越来越多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表现形式,如投影、增强现实、裸眼3D 等成了活动的主角。在强调变化与节奏的今天,这种虚实、动静相生的技术也已融视频、音乐、表演为一体。

  (4) 沉浸感。沉浸理论于 1975 年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早期的沉浸理论指出,挑战与技巧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提出沉浸发生在两者平衡的情况下。之后,沉浸理论运用到人机互动的讨论上。从沉浸理论要解释的问题看,电视技术也可以使得观众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在大型晚会中,舞台的变化也增强了现场观众的沉浸感,即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在 3D、4D的影视作品中尤为明显,尤其是 4D,除观众的视听 3D 化,还在触觉上,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影片中的碰撞、风、水、气味。沉浸感的增强,有利于观众对节目的欣赏,观众被带入后,其自身也会得到愉悦的享受。但针对电视与现场观众的区别还是会有,毕竟电视对于表现宏大场景还是有一定局限性。

  3、 结论

  电视技术使美得以体现,主要取决于电视技术承载的电视艺术带给观众的审美感受,首先这种感受是前所未有的,其次这种感受是日常生活中无法触及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感受是人类内心所需要和企及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到摄影摄像的新型设备,再到新媒体技术。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电视技术的多元化延伸了人的视觉感受。对于观众来说,其内心对时空和自然的驾驭力也得到了满足。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更加模糊了真实和虚拟的界限,随时随地的互动元素,在各类大型活动中得到了体现。电视技术仍在繁荣发展,电视技术美学的研究也应加快步伐。

  参考文献:
  [1]高鑫. 技术美学研究(上) [J]. 现代传播,2011(2) .
  [2]高鑫. 电视艺术美学[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3:86.
  [3]王海智,周玉基. 数字舞美中的技术之美[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3) :13-15.
  [4]彭吉象. 影视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胡智锋. 电视美的探寻[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6]邓肯皮特里. 电影技术美学的历史[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