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戏曲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历史流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4 共812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戏曲利用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困境   
【引言  第一章】戏曲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历史流变 
【第二章】戏曲与电视结合的几种形态及传播效果 
【第三章】电视戏曲传播中的案例研究 
【第四章】新时代下戏曲如何利用电视媒介进行传播 
【结语/参考文献】当代戏曲在电视媒介中的传播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言

  戏曲艺术,古朴而醇厚,简约而大气,华贵却不媚俗,通易却不平庸,自傩戏而起,发展于汉唐,兴盛于宋元,鼎盛于清末,建国以来开辟新的纪元,戏曲几乎无一中断的流传至今。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从负心之汉说到才子佳人,从八股取士说到为官之道,从婆媳家常说到贞洁烈女,或喜或悲,亦正亦邪,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杂技、舞台表演之大成,融汇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华,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这一新兴的媒介和艺术传播载体应运而生,它兼容了图像和声音,可以达到声画结合、图文并茂1天下的夙愿,自 20 世纪 50 年代电视媒体进入中国直到 90 年代电视媒体的广泛普及,电视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戏习惯和生活方式。凝聚着深厚民族文化基因的戏曲艺术自电视进入中国开始便审时度势,将戏曲舞台搬上荧屏,由戏曲节目的现场直播到录播,由戏曲剧目演出的单一形式到多种戏曲节目的制作播放,戏曲通过电视媒体的力量扩大了其受众群体,戏曲借助电视媒体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电视也因戏曲节目的播出平添了些许古老的艺术情韵,使得电视这一新兴媒体具备一种独特的魅力,逐渐形成规模相当的观众群,戏曲与电视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联姻。然而,就在电视戏曲平稳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和移动传媒的出现再次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产业革命,快餐化的娱乐节目和娱乐方式迅速崛起,满足了大众对于轻松、消遣、通俗的“快餐文化”的诉求,而戏曲艺术似乎有些退居二线,关注度有所降低。在传播媒介多元化,电视节目娱乐化,观众需求快餐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电视媒介传播戏曲艺术,实现电视与戏曲更深层次地完美结合?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戏曲工作者深思和反复探讨的问题,也是戏曲艺术当代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戏曲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历史流变

  (一)初步发展(1958 年--1966 年)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自 1958 年开始至今,已有近 60 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作为电视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戏曲与电视情同姐妹,如 影随形,一步一个脚印地携手并进。在其他电视节目形成之初,主要是通过录播舞台表演,将舞台表演直接搬上电视荧屏的方式将演出再现给观众。在这期间,电视技术和摄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摄像机通过拍摄角度的不同、景别的变化和本身机位的调整来将舞台完整呈现给观众。1958年 6 月 26 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建立,第一次完成了文艺演出在电视的实况直播,此后,电视便将直播诸多剧场的戏曲演出作为电视戏曲结合伊始最主要的呈现形式。

  在这个时期实况直播的剧场演出有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特意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 排演的的《穆桂英挂帅》,清新洒脱的尚派创始人尚小云先生的代表剧目《双阳公主》,荀派艺术创始人荀慧生先生的拿手好戏《红娘》,此外还有马连良和张君秋先生的《三娘教子》,张君秋、叶盛兰和杜近芳合演的《西厢记》,麒派老生周信芳先生的《四进士》以及着名昆曲《十五贯》等,这些昔年着名表演艺术家的经典剧目让观众通过电视荧屏一饱眼福,拍手称快。一组数据显示,电影在北京电视台的播放所占比率为 75%,戏剧转播为 15%;到了 1959年,电影占据了 50%,而戏剧转播所占比率则上升为 30%,由这一组数据大抵可以看出,除了故事影片有较高的收视率外,占收视第二位的便是戏曲节目,并且戏曲节目的收视率呈现增长的趋势。电视戏曲最初的结合便由转播剧场演出拉开了序幕,悄无声息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的《空中剧院》、《名段欣赏》和《九州大戏台》的节目中,我们依然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派别戏曲名家的舞台风采。

  北京电视台的建立对地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1961年,上海、广东等地方纷纷建立地方电视台,这个时期电视对于戏曲节目的直播也不仅仅局限于舞台,开始探寻新的形式。许多电视台把演员邀请到电视台,在剧中适当切入外景,对剧目进行重新排演,同时对于场面调度、演员化妆的要求也有所设计。经过一系列电视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加工,节目情节变得更加紧凑,极大地增强了电视节目的可观赏性,电视媒介也将更加丰富的节目信息传递给观众。京剧《红灯记》,评剧《祥林嫂》,昆曲《李慧娘》等都是这个时期导演对电视戏曲二度创作后的杰出作品。

  此外,同样是在 1961 年,北京电视台为庆祝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先生舞台涯 40 年,首次举办了大规模的戏曲连续转播活动,上演了周信芳先生的《打渔杀家》、《乌龙院》、《斩经堂》、《四进士》等剧目,每逢二、四、六、日播出,节目时长为两个半小时,这样大规模的连续活动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响,使得戏曲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电视借助戏曲成就了中国电视文艺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戏曲艺术也通过电视媒介的力量广泛传播,更加深入人心。此外,戏曲综艺节目也在此时出现雏形,北京电视台举办了“笑的晚会”,尤其是在第三次晚会上,出现过一种被处理过的京剧片断,这一片断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只是将舞台表演单一地搬上荧屏的形式,为以后戏曲综艺节目的发掘和创新开拓了先机。

  除了对传统剧目的演出之外,1964 年,广州电视台首次播演革命现代戏,并且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排演革命现代戏的热潮。粤剧和歌剧《白毛女》,潮剧和歌剧《江姐》等许多同名异种剧目成为电视台热播的戏曲节目。①1964 年,北京电视台有了黑白录像设备,录制了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第二场和京剧《红灯记》中“智斗鸠山”一场,并用于 1965 年的迎新春元旦文艺晚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录像技术播出文艺节目。

  电视与戏曲初次牵手,两者便如同相濡以沫的“夫妻”一般,彼此默契,相互扶持,携手同路。电视媒体为戏曲艺术的每一次革命和创新做强大的媒介支持,电视技术的进步一改直播录播戏曲舞台演出的单一形式,使得戏曲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丰富了戏曲节目的表现手段。同时,电视与戏曲的结合在无形之中为戏曲艺术赢得了数量可观的观众群,使得戏曲艺术的传播更为广泛、方便、快捷、高效。戏曲艺术还不断地为电视艺术的发展添枝加叶,注入灵魂,使得电视艺术在内容的展现上更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

  (二)停滞(1966 年--1976 年)

  1966 年-- 1976 年,中国历史进入“文革”阶段,电视文艺在这次政治风波中也受到些许牵连,经受了一番历练与磨难。“文革”前制作的节目一律禁播,①北京电视台自 1967 年 1 月 6 日到 2 月 4 日被停播一个月,此后也只有每周六播出一次,直到当年 5 月 2 日文艺节目才由“八亿人民八个戏”的状态开始,恢复播出,这八个样板戏是京剧《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随后,北京电视台又开始“样板戏”选段的戏曲教学栏目,各种专业团体,群众业余文化组织到处奔走,时时演出,一时间,全国上下,大江南北兴起了演“样板戏”的热潮,至此,以往丰富多彩的戏曲剧目变成了单一的“样板戏”,电视戏曲更是才露尖尖角,便又不知路 在何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十年浩劫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却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政治原因强行推广普及,使得京剧艺术牢牢扎根于一代人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以致到现在许多孩子初识京剧还是因为听到父母偶尔哼唱的一段“样板戏”选段开始。

  此外,十年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②由于毛泽东主席对古典诗词的爱好,中央曾解放了一批文艺工作者进行诗词配曲工作,并用彩色录像设备录制了一批传统戏电视资料片,比如李和曾的《碰碑》,高盛麟的《挑滑车》,张学津、刘长瑜的《游龙戏凤》以及俞振飞、谭元寿、红线女等人的传统剧目和花鼓戏、汉剧等剧中的一些传统剧目 150 多个,为许多着名演员的传统剧目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除了八大样板戏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京剧深入人心外,这是电视戏曲工作者在非常时期为电视戏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十年文革带来十年电视戏曲的劫难,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政治手段强制推广的“样板戏”却使得京剧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老少皆知,众人皆晓,也许正是这一时期观众对于诸多传统剧目的久别不闻以及电视工作者对于传统剧目的积极抢救才使得更多的人在经历痛彻心扉的久别重逢后对戏曲艺术的爱更加炽热,对戏曲艺术的传播担起一份重重的 责任。而面对当今戏曲艺术的电视传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机遇,我们是否又懂得珍惜呢?我们该去哪里重新寻找这样一剂催化剂为电视戏曲的传播注入这一强心针呢?这是每一位电视工作者和戏曲工作者应该扪心自问的话题,甚至每一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有志青年都该去找寻这样一个答案。

  (三)繁荣发展与新兴危机并存(1976 年至今)

  1、电视戏曲的繁荣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式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电视戏曲的发展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停滞之后,大踏步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宽松的文艺政策,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视戏曲一时间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电视戏曲从开始直播录播戏曲表演到戏曲走进演播室,开始运用电视技术二度创作,到有了戏曲艺术片的创新和发展,戏曲艺术的传播一直紧跟电视技术发展的脚步,从未落后。随着便携式摄像器材的出现,摄像机带我们走出演播室,大大开拓了观众认识事物的空间和视野。我们开始跟随摄像机的脚步进入真实的大自然,探寻真实的人类社会,洞察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之间的微妙关系,体味种种家长里短、人情冷暖,特别是磁带录像机的出现和卫星通讯传播手段的运用,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更为自由,人们也将看戏的视角由舞台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荧屏中来。

  1979 年,浙江电视台将传统舞台剧《桃子风波》引入到实景拍摄中,随后上海电视台又相继完成了《孟丽君》的实景拍摄。随着综艺晚会、音乐电视的出现,戏曲综艺、戏曲小品、戏曲 MTV 等形式都相继展现在观众面前,电视戏曲也由一种初期的照搬状态和无意识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一种积极探寻自身规律,找寻自身创新点的新阶段,而此时的电视戏曲创作更具包容性,更富多样性,花样翻新,形式百变,更加满足了大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深层次、多 角度、全方位的精神体验。此外,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建立戏曲频道,开播戏曲节目,在此也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戏曲频道和电视台加以简述,予以论证:

  (1)中国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

  2001 年 7 月 9 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开播,以弘扬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为宗旨,通过卫星覆盖全中国,全天 24 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是中国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戏曲频道,收视人群高达一亿八千多万人。戏曲频道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对原有的戏曲节目重新梳理、整合,使频道的整体风格更加统一,条理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完整,同时戏曲频道在以大戏为主的基础之上,为了照顾北美华人祖籍南方的居多的客观情况,加大了地方戏的播出量,重点和全局兼顾。在戏曲频道播出的栏目中,既有央视戏曲频道收视率最高的唯一的戏曲访谈节目《戏苑百家》,有戏曲专题类节目《戏曲采风》,有广大票友展示自己的舞台《过把瘾》,有戏曲现场名段教授《跟我学》,有领略戏曲艺术神韵的舞台《名段欣赏》,还有小朋友们展示的舞台《快乐戏园》以及戏曲类知识竞答栏目《梨园闯关我挂帅》,可谓融欣赏性、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宣扬了悠久的国粹文化,振兴了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强化了戏曲艺术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渊源关系。2015 年,戏曲频道又隆重推出元旦档重头节目《叮咯咙咚呛》,1 月 4 日晚开始播出,这是一档中韩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由 CCTV3 首播,CCTV4、CCTV7、CCTV11 重播,同时覆盖春节、情人节、元宵节等春节黄金时段。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在过去 14 年的时间里,为国内及海外华人带来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戏曲饕餮盛宴,获得国内外广大观众和戏迷朋友的一致好评,为戏曲的电视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河南电视台《梨园春》

  1994 年,河南卫视推出《梨园春》这一档戏曲栏目。《梨园春》是以豫剧为主、汇集全国各地不同戏曲剧种,以戏迷擂台赛的方式呈现的一档戏曲综艺旗舰栏目,它已成为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一品牌,是中国生命力最强的电视节目之一。《梨园春》获奖无数,囊括“星光奖”、“金鹰奖”、“兰花奖”等国家级电视大奖,荣膺由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中文版评选的媒体行业的“中国标杆品牌”称号。2006 年 9 月 17 日,《梨园飞歌》大型戏曲交响音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作为 2006 年“中华文化澳洲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晚会不仅圆满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闭幕任务,而且也实现了中国电视戏曲栏目带领优秀传 统艺术走进世界顶级音乐殿堂的历史性跨越,当晚的演出通过河南卫视和悉尼当地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开创了电视戏曲栏目跨国、跨洋直播的先河。此次演出,是《梨园春》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将豫剧搬上世界舞台,第一次采用交响演唱会的形式演绎传统戏曲。这不仅是《梨园春》外宣河南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栏目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007 年春节,《梨园春》应邀开始了 13天的南美巡演,三场精彩的演出为南美人民和华人华侨带去了中国最优秀的民族艺术,为当地人民了解河南、了解中国搭建起一座文化桥梁。《梨园春》作为地方卫视的一档成功的品 牌类戏曲栏目,为其他地方电视台戏曲栏目的设立和开播树立了典范,是地方戏曲栏目建立和长期发展的榜样。

  (3)山西卫视《寻找好声腔》

  2013 年春,山西卫视与中央电视台联手打造的大型戏曲真人类节目《寻找好声腔》在山西卫视刮起一阵收视旋风。这档并未经过大肆宣传的戏曲综艺节目在播出之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在山西卫视连续数周收视率位列第一,成绩斐然,不仅让戏迷大饱眼福,连普通的电视观众也被深深吸引。

  该节目以找到最好声腔为宗旨,不论年龄、外貌,只关注声腔本身,选手现身说法,所有演唱在现场完成,观众能够在最真实的状态下体味戏 曲的魅力,同时节目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时尚、流行元素,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结合全新的尝试,一次对戏曲本体的回归,一次大规模的戏曲普及,一场全民参与的戏曲盛会。

  节目创意独到,从根源上尊重戏曲,同时充分利用电视作为现代传媒的包装魅力,吸引更多观众对传统戏曲的关注,在娱乐的尝试上又避免低俗,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尊严与魅力,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娱乐元素的完美融合。

  2、新兴媒体的出现对电视戏曲的冲击

  ①新兴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 、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如快递信封广告、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兴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兴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从新兴媒体的定义不难看出,新兴媒体具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

  新兴媒体具有交互性。报刊、户外、广播、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极强的单向性。作为传统媒体的受众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没有进行实质性反馈的途径,所有的信息进行单向的传播,传播媒体与接受者之间不具有交互的平等性。就传统电视媒体而言,信息的接收者具有选择频道的权利,具有是否观看该频道的权利,而并不具备新兴媒体所赋予接收者的选择观看时间、观看时长、观看地点、观看速度、观看内容等相对自由的权利,在由无意识集体接收转向个性化点播需求的今天,人们会将选择自然而然地转向新兴媒体,从而日益降低对缺乏个性选择和“私人订制”的传统媒体的关注程度。观众通过新兴媒体点播戏曲节目的方式替代了定时定点守在电视机旁观看电视戏曲节目的传统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戏曲借助传统电视媒介传播产生冲击,但从另一方面讲也为戏曲借助新兴媒体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和思考,为戏曲的传播和发展打开另一扇窗。

  新兴媒体具有即时性。在这里所提到的即时性是针对信息的点播和反馈而言的。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具有传播信息的即时性,观众在不同的时间点打开电视时,便能了解当天的国内外时事、便能看到当日的电视剧更新、便能知晓一周的综艺快报、便能通览异域的人文风情,电视媒体一改报纸和广告传播信息的延时性,将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然而,传统媒体却不具备信息点播和反馈 的即时性,举例来说,如果一位观众想看已经播出过的综艺节目,他需要的流程是在报纸或电视节目预告(同样需要知晓播出时间)中找到该节目重播的时间和频道,定时定频道地守在电视机旁,观看节目重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人成为传统电视媒介和信息的奴隶,被信息所牵制,丧失了对信息的掌控权和主导性,而这一系列时间成本的缩短却可以通过新兴媒体来完成,具体来说,该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该节目的视频,点击观看即可,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通过评论该节目与节目进行互动,实现对节目点播和反馈的即时性。这对于信息爆棚并高速 传播的今天,互联网点播观看并反馈的方式为大众迅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对汲取快餐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大众通过新兴媒体交互对缓解自身压力的诉求。大众借助新兴媒体点播戏曲节目,并在第一时间通过评论进行实时反馈,实现了舞台之外戏曲与大众的互动,完成了大众对戏曲的深度参与,再次完成大众与戏曲的融合,与此同时,大众的参与和反馈为戏曲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集思广益,在戏曲的前进之路中点亮又一盏明灯。新兴媒体具有点对点互动性。所谓点对点互动,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点对面传播而言的,即新兴媒体可以实现用户对用户的点对点个性化互动。

  报纸、户外、广播、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体,通过平面传输、视听结合,把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给大众,大众作为一个整体接收群体完成信息传播的最终环节,从而实现点对面的传播,而新兴媒体除了具备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以外,还具有点对点双相传输和互动的特点,举例来说,一个企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每天定时发布相关信息,而对于关注该公众号的微信用户而言除了可以定时收到来自该账号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回复相关内容与该账号进行互动。用户对用户的点对点互动保证了信息的即时互动传输,满足了大众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增强了信息传输的针对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新兴媒体的这一特点为电视戏曲信息传播途径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电视戏曲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微信公众账号,官方微博,与网友即时互动,在充分了解电视戏曲传播和发展动态的同时,搜集网友的观点评论,用大数据思维的方式,借“互联网+”的理念深入了解电视戏曲观众群的个性化需求,让戏曲落地,与时尚嫁接,让观众参与,掌握新兴媒体的话语权,从而实现电视戏曲更广维度、更深层次的传播和发展。

  戏曲艺术,千年传承,电视技术,60 年发展,从时间上看,二者似乎并没有可比性;戏曲艺术,依托于古老的舞台,电视技术,搭载上现代科技,从空间上看,二者似乎也不具备相遇的可能。然而,恰恰是戏曲艺术集众艺术门类之大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历经千年之沉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和极强的敏锐度,才会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不被湮灭,脱颖而出,才会在遇到电视技术这一新兴媒介时,果断出击,勇于携手,而电视技术也审时度势地搭上戏曲艺术这艘巨轮,扬帆远航。

  电视戏曲,就这样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把古老典雅的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发展融为一体,气宇轩昂,进入了全面勃兴的新的历史时代。此外,我们更要看到新兴媒体对传统电视戏曲形成的新一轮冲击,同时更要审时度势,抓住新兴媒体对戏曲传播的优势点,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传统并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