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对策及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21 共369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媒介环境下农民形象的构建探究
  【绪论】央视7套农业节目对农民形象的构造绪论
  【第一章】农民形象概述
  【2.1】央视七套农业栏目概述
  【2.2】央视农业节目建构农民形象的途径
  【第三章】央视七套农业栏目树立的现代农民形象
  【4.1】央视七套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优点
  【4.2】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中的不足
  【第五章】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对策及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农业电视节目中农民形象的塑造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五、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对策及思考

  建构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农民形象是新闻媒介的责任,同时通过对其行为的研究,也能找出一些在农民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得"与"失".针对做得好的地方,一方面可以继续保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别的媒介提供借鉴;针对做得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利用有限的传播资源,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尤其是对农民的报道,用新闻媒介的力量促使"三农"问题加速解决。前文分析了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行为,有必要针对农民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对策,这也正是本文的用意所在。

  (一)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对策

  1.记者深入农村,发觉更多节目素材

  央视七套农业栏目的节目播放重复率高或是题材雷同,在某种程度上是节目可报道素材少的一个表现。素材少,没有内容可进行报道,所以制作的节目数量就少。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执行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记者在工作方法上多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觉更多的素材,用自己的脚去跑出更多的素材,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到更多的素材。当然,这也要求记者不断提升自己,具备专业的内在素质和强硬的外在素质。

  我们都知道,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大部分是城市人,城乡二元结构让记者和农民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与农民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对农民的真实生活和想法都不了解,记者就难以挖掘出可报道的素材,更不用说好的新闻素材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强大,农民的经济自主权紧握在手中;再加上国家给农民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农民受教育的增多以及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如今的农民早已今非昔比,他们身上可报道的点不仅增多且也不同往日,但是有些时候媒体的报道却缺乏看点及新意,这就需要记者多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中间去。相信在对农村深入调查、与农民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可报道的新闻素材会层出不穷,而且一定是农民确确实实面临的棘手的问题,符合农民的心里需求。只有走进农民的心坎儿,才能引起农民的关注,聆听最真实的农民心声。

  2.加强创新,精心编排节目

  一个优秀的电视栏目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无论是在栏目的内容还是形式上,尤其对收视率本来就不高的农业电视栏目来说。我国农村文化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民间技艺、民风民俗等。从农村传统文化出发,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在此基础上进行栏目内容的创新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路。通过对它们的挖掘,不仅可以使栏目推陈出新,富有中国乡土特色,还能起到保护民间文化的作用。在栏目的形式上也要鼓励创新,尽可能地运用中国电视上未出现的节目形式,不断寻找新的节目形式,制作品牌栏目。总之,创新需要转变观念,打破旧模式的束缚。

  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节目的编排上也要下些功夫,注意保持节目的连贯性、整体性,减少随意性、随机性,尽可能贴近受众的收视习惯。当一档节目被制作完成后,只有当它被妥善、合理地安排播出后,才算节目创作的完成,因为不同的播出时间对电视节目的编排来说有不同的意义。唯有精心合理地安排节目,才能彻底发挥出它全部的作用和功效。甚至可以说,节目的编排与制作一样重要。

  3.准确把握各议题报道量,传播多样优秀农民形象

  在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对细分的各个群体的农民形象建构时,对已成功致富的农民形象报道的过多,容易让受众产生错觉。凡事讲究一个适度,差些火候或是用量过猛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恰到好处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在建构农民形象时,应该加强对不同身份农民日常生活的报道,建立报道农民生活劳作的日常机制,展现农民最真实的生活劳作状态。农民群体中不止只有成功创业致富的人,也应该将报道的议题分一些给其他同样优秀的农民,例如关心食品安全的农民,关心环境污染的农民,关心城市公共交通的农民,或者从事大多数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的农民。只有议题合理分配,建构的农民形象才能算得上是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的正面的、积极的、优秀的农民形象就是一个个榜样,是一种范式,其他农民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获得自己行动的指导,这对农民本身的意义更大。与此同时,不断深化农民与其他社会群体联系的报道,传播多样的优秀农民形象,也是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对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思考

  1.建构农民新形象的意义

  央视七套各个农业栏目对农民报道的基本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建构的农民形象是否客观、真实、准确,进而会影响到整个舆论环境。央视七套拥有丰富的媒介资源,掌握着主要话语权,其对各个农民群体现状的真实描述、对农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客观诉说,首先会让更多实际活动范围狭小、精力有限的人来关注农民这一相对较为弱势的群体,给他们更多的目光。

  其次,建构现代农民新形象会让对农民存在刻板印象且又无法切身感受农民世界的人通过这种"拟态环境"逐渐改变这种刻板印象,对农民有新的认识、新的态度,从心理上接纳他们,正视他们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甚至会产生同情心与责任感,使他们得到尊重与认可;同时,记者多深入农村,与农民多接触,让农民主动接近媒介,参与到媒介对自己形象的建构中来,利用媒介来帮助自己说话,说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自己的真实需求有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建构的当代农民新形象会对政府对"三农"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及人们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评,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威信。

  再次,与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相比,建构现代农民新形象一方面可以作用于农民自身--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农民新形象会为农民树立榜样,帮助他们转变落后、陈旧、保守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掉不文明的习惯,减少城乡居民心里的隔阂。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定义,能否让他们正视自己,能否增强他们对自我的认同。

  目前我国的"三农"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面临困境,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远不及城市,对偏远地区农村农民的关注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建构现代农民新形象,让农民通过"观察学习"这些正面形象,获得自己的行为指导,依靠自己的努力加速迈向现代文明,推进城镇化建设,让落后的农村有所改变,让农村更加稳定和谐。总之,建构农民新形象对整个农业发展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消除城乡二元对立、对最终解决"三农"问题都大有裨益。

  2.建构农民新形象的现实困境

  1984 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上来,农村经济发展放缓,严格的户籍制度让城乡发展的鸿沟扩大。此后,虽然党和政府做出了多个惠农政策,但多年来积累的差距使"三农"问题依然棘手。我们都知道,农村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村民的收入相对较低、消费能力也较弱,教育事业、文化生活、医疗水平、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健全,而城市以发达的现代工业为主,情况则不同。自然而然,"与中心区域越接近的群体越容易获得资源,城市居民所获资源明显多于农村居民。"[33]

  对农民的报道资源较少且取材不易。党中央的政策决定和各级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一些农业专家的报告研究都可以作为第一手或第二手的对农村或农业的报道资源,甚至只要简单修改一下便可以应用,相对于需要记者亲身去采集的农民报道或关于农民的二手资料来说其来源更广泛、可报道的资源更多,并且取材难度小。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想要让农民进行投稿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记者下基层直接对农民进行采访报道也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开源节流的情况下,对农民的报道就显得比较奢侈。

  对农民的报道受众群小且关注度低。在节奏如此快速的物质社会,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走向、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甚至是娱乐明星的八卦的重视远远多于对农业的重视,即便有人关注农业也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对农民群体的关注较低,更别说农民群体的真实生活与切实需求了。即使在央视七套有限的农业栏目里,也出现了热门的交友相亲、闯关等类型的节目,很多时候他们的受众主体不是针对农民,而是满足更广泛群体的需求。

  建构农民群体的形象是凭借一个个单篇报道累积起来的,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农民形象建构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对农民真实、积极的报道,有助于受众对农民形象正确的认知;而由于在报道中有疏忽或偏颇,受众对农民形象也会产生误解和误会,并且这种已经形成的印象很难改变。因此,在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对农民形象的建构中,要鼓励人们关心、了解、接受、尊重、认同农民,减少对他们的排斥、歧视和抗拒,突出农民群体对城市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的力量,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三农"问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