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公共关系学论文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总体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2 共40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困境分析
【第一章】学校公共关系维护体制研究绪论
【第二章】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总体分析
【第三章】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内容及特点
【第四章】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5.1 5.2】学校事务管理策略
【5.3】学校形象管理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加强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结论与参考文献

  2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总体分析

  公共关系是一种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现象。为什么要进行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我们从学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校公共关系的组成以及学校公共关系的价值来进行探讨。

  2.1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基本理论。

  了解学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是学校开展公共关系首先应该探讨的问题。

  是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最基础的环节。

  2.1.1 学校公共关系应明确的问题。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公共关系是学校的一种主动行为。对学校来说,只有主动地、有计划地与自身的公众开展沟通活动,公共关系才能有效地展开,才能说学校有公共关系行为。学校与公众的公共关系不是无缘无故自然建立的,而是学校因内在需要而发出的一种主动行为。

  第二,学校公共关系的对象是目标公众--这里指学校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对学校来说,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必然有一个主要目标和重点,针对的对象只能是目标公众,而不可能是任何公众,只有针对特定目标公众,学校的公共关系才具有有效性。

  第三,公共关系的传播是双向交流。学校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从本质上来说是传播活动,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活动,实际上,这一传播活动要进行和维持下去,必须依赖于公众的反馈,因而,具有效率的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组织与公众平等的双向交流活动,双向交流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手段。

  第四,公共关系的目标是营造社会环境。对于学校来说,在其周围存在着不同的组织或群体,它们与社会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状态,学校要想生存,必须要与这些社会组织或群体处理好关系,并获得它们的支持。因此可见,学校公共关系的目标是营造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良性环境。这是学校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在动力。

  第五,公共关系是学校的战略管理。学校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来营造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使公共关系担当起了影响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使命,公共关系的成功会极大地帮助学校快速发展,而公共关系的失败,则可能导致学校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因此,现代社会,学校要密切关注自身公共关系状态,积极进行有效合理的公共关系管理,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2.1.2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基础。

  作为一种职业和策略,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是非常独特的,它是一种受到观念驱动的职业和工作。公共关系操作运行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复杂的理论依据。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是以多学科作为理论背景的。

  (1)公共关系管理学科基础。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是以多学科作为背景的。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公共关系本体学科涉及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与营销活动、选举活动、宣传活动、广告活动、策划活动等存在诸多的交叉。

  在诸多学科中,公共关系管理主要是管理学和传播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公共关系调查研究。

  任何类型的公共关系管理无外乎三个主要职能:传播、协调和形象管理。任何一项职能的落实都需要三个方面的技术和技巧支持:调查方法和技术、传媒技术、交往技巧和礼仪规范。交往和礼仪主要服务于高质量的人际经营,调查方法和技术服务于专项公共关系和综合公共关系的调查工作,传媒技术主要服务于项目公共关系经营与管理,贯穿于整个学校形象建设和学校发展过程。

  调查研究是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工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成功的公共关系及其管理。调查研究能够提供信息管理的来源和内容,提高决策质量。

  公共关系工作有自己的管理过程,而作为其中起始环节的调查研究也有自己的管理过程,它包括:准备-实施-分析。

  2.2 学校公共关系的组成。

  公共关系管理按照公众管理、事务管理、学校形象管理三个等级,分层、分类管理学校的公共关系。

  学校公众关系管理的核心,是指向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公众关系经营。具有长期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学校事务管理主要围绕公众关系建设的主题对有关事务进行管理,为人服务,为学校远景目标服务。包括问题-机遇管理、危机管理。

  学校形象是指公众对学校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学校形象管理是对学校理念识别系统、制度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的管理,具有系统化、长期性等特点。

  2.3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价值。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是学校的一种主动行为,学校公共关系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优化外部环境实现社会职能,也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实现管理职能。

  2.3.1 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利于优化学校外部环境实现社会职能。

  第一,使学校更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政府职能也在不断转变。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面对如此形势,对学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置身于市场经济中,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学校在竞争中发展,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应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相联系,使自身能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学校良好的公共关系管理,有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良好的形象能够将学校与市场的联系转化为学校的生存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将对学校发展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市场经济越完善,学校良好的形象的竞争优势越会从学校综合实力中凸显出来。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公共关系管理,树立良好形象,并将其转化为社会效益。

  第二,为学校生源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校一切管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学校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生源是学校生存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学校形象预示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育人环境、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科研能力的程度。因此,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面对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建设良好的学校形象能够保证教育消费者对学校需求的稳定意向,缓和外界环境不稳定造成的不利因素对学校的打击。

  第三,有利于获得外界支持。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的获取。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常常会面临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有自己筹备经费的能力。良好的学校形象更能够使得学校得到外界的信任和认同,促进外界达成投资意向。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得到上级和政府的重视,因此,学校更容易获得政策的优惠和政府资金的支持。此外,良好的学校形象更容易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办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有利于学校把科研力转化为生产力,缓解学校资金压力。

  第四,有利于简化教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若把教育行为看作是经济行为,学生应当是学校的消费者。当消费者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良好的学校形象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有良好的形象作为保证,消费者会更愿意购买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从而提升学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当初次购买者对学校的情况还处于未知状态,并且收集学校信息困难的时候,往往要通过在校的学生了解学校的状况,作为在校的消费者,他们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之后消费者的决定,因此学校良好形象的树立,能够使消费者直接体会到教育消费行为的保障程度。从而简化教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第五,促进学校形象形成健康的免疫系统。

  良好的学校形象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人们信任这所学校并给予它积极正面的评价,当面临危机的时候,良好的形象首先能够缓和危机带来的打击,人们更有可能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危机的发生,为解除危机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因此,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本,能够使学校在舆论中坚定立场,在发展中形成健康的免疫系统,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2.3.2 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实现管理职能。

  第一,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内部团结统一。

  内部公众既是学校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和目标,又是代表学校进行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和实施者,是与学校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对象。

  内部公众相对于学校来说,对学校形象的塑造可能提升,也可能败坏。内部公众与学校是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关系,一方面学校离不开内部公众,学校的生存发展,学校各项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内部公众。另一方面,内部公众归属于学校,依赖于学校。

  正确有序的开展公共关系管理,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有助于学校形成最大的向心力,学校的价值观若受到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认同,就会形成极大的凝聚力,员工会积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学校的价值观,主动协调个人与集体利益,使得内部环境团结统一。

  第二,增强满意度,使员工更加乐业敬业。

  良好的学校形象,能够有效地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对学校内部的行为规范起到积极强化作用。同时对师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教职员工如果感到学校的形象越来越好,对其自身也会起到鞭策作用,更有利于校内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保持较高效率,从而创造效益。进而为教职员工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教职员工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更乐于奉献。

  第三,增加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学校本身就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立校乃时代取向。学校的文化是学校的内在灵魂,而良好形象是学校的外在表现,两者是辩证存在的,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学校的文化品牌决定了学校形象优劣程度,而学校形象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学校文化品牌的建设。一所不论在校园坏境,校风校训,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师生长期接受熏陶,更加容易产生正强化,向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靠拢,形成为学校目标奋斗的向心力。

  良好的学校形象,对内具有的激励、凝聚、潜移默化、自律自省的功能,对外具有扩散、辐射、宣传的功能,学校能通过形象管理改变已有的固着状态,使学校更上一个台阶,同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主动发展。

  第四,提升学生基础素养,有利于生成学生文化精神学生是学校公共关系中一类特殊的公众,既是内部公众,同时也是外部公众。

  良好的学校形象,有助于规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的正确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更加容易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高质量的学习而实现发展自身的愿望。长此以往,在不同届别的学生之间,通过传承和创新的力量,使得学生文化保持内在的精神相通,树立学生的文化精神。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