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学原理论文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导向(4)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30 共12172字
  从管理实践的视角看,一种管理理论的可证伪度低并不意味着这种理论没有意义。前面对管理学启发性的讨论表明,一种理论只要能够影响管理者的认知模式,对管理者改进绩效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便具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即使是单一企业的成功案例,如果研究者能够揭示其中的真实道理,也可以作为管理者学习的内容。而单一案例研究的结论相当于一种存在性命题,除非人们发现研究中有虚假成分,否则是不可证伪的。当人们从其他企业中观察到同样的道理,即多案例研究中所称的理论得到复制时,研究结论会更为可靠,但多案例研究的结论也不能用全称命题表述。管理学研究的命题并非都是全称命题,许多只是存在性命题,即这个命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被经验证实。即使这样的命题在其他范围被证伪,也丝毫不会影响其存在性的结论。另外,管理学的进步主要是受到实践的推动,而不是对一个百年不变的问题进行持续地探究。组织环境的变化、绩效内涵的变化、组织所使用的技术手段的变化,都会给管理学带来新的问题,使管理学研究发生转向。“管理思想既是持续变革中的外部 环 境 中 的 一 个 过 程,也 是 外 部 环 境 的 产物”[28].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管理学理论。
  
  这一过程中旧理论失去效用的原因,主要不是被新理论证伪,而是它不能解释新的问题。
  
  还是从管理实践的视角看,管理学中的公设型研究与数学等学科有很大不同。数学理论是在一组明确的公理和定义的基础上,经由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管理学研究中为了识别影响绩效的因果关系,可以从其他学科借用各种理论概念作为研究的起点,比如参照生物学的基因理论研究组织的基因,借鉴生态学的概念来研究组织生态。这时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公理,演绎过程也不像数学那样严密,所得到的命题只需经过部分经验证实就具有了“存在性”的意义。以艾森哈特等[29]对电脑产业产品革新的研究为例,在这篇获得美国管理科学季刊2001年最佳论文奖的论文中,作者以一个产业的数据验证了理论命题,但研究结论对其他领域的管理者无疑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因此,研究者无须在每一项研究中都提出全称命题,也无须每一次都对全称命题进行经验验证,而只须在一定范围内证明命题成立。为了证明这种存在性,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可作为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于管理者而言,当然希望使用更可靠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构建决策逻辑,多重案例研究和大样本统计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显然要比从单一案例或小样本统计中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也更符合管理实践的要求,但是,一个负责任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到理论观点失效的可能性。管理实践中的决策逻辑总会包含一些或然判断,它们应该被看作假设而不是确定的结论,即使像规模经济这类被普遍证明了的结论,在具体情境中也可能不成立。如前所述,管1些假设是否一致,并在发现偏差时,或者努力调整各种可控因素来消除偏差,或者修改自己的决策逻辑。
  
  既然管理学的许多研究命题不是全称命题,我们也就不能把探究存在于一切企业中的规律或原则作为管理学的目标。放弃了对全称命题的追求,管理学的科学性自然受到了损害,甚至达不到早期经验主义者声称的,从事实中归纳出科学定律的那种水平,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管理学存在的价值,即它对管理者的启发意义。应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真实存在的原则或因果关系,它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被经验研究证实。经验研究的作用,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规则和研究规范,保证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些关系,而不受虚假关系的欺骗。
  
  4、结论。
  
  学科属性是能够将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分开的基本特征。本研究以管理实践为视角,从管理理论的有效性在于影响管理实践和绩效在管理决策中的中心地位这两个方面,得出管理学科具有绩效导向的认识,并尝试说明了管理学与其他一些人文社会学科的区别。然后根据管理决策同时具有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成分,论述了管理学理论影响管理实践的方式不仅在于完善逻辑思维,而是影响管理者的认知模式和管理行为,即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启发性。管理学的绩效导向和启发性意味着任何有助于解释影响绩效的因素的学说都可以被引入这一学科,而且这一学科有可能长期保持新兴学科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力图说明管理学中的经验研究与经验主义所主张的归纳逻辑有所不同。管理学者采用符合科学研究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管理实践。只要一些存在性命题能够被研究所证实,就具有了管理学意义上的启发性。诚然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但对上述问题的反复思考使我们感受到:管理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又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管理学不能一味地追求科学性,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中,管理实践是中心,只有围绕着这一中心,管理学才能找到自己的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5
  [2]格里斯利P.管理学方法论批判[M].刘庆林,王群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3]高静美。社会学分析框架下的管理学学科属性[J].经济管理,2003(22):10~14
  [4]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02~106
  [5]刘小强。学科还是领域: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77~90
  [6]赵军。国内高级管理培训市场的竞争环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S1):212~216
  [7]德鲁克P.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
  [8]肖海林。企业管理主题的演进与管理范式的变革[C].无锡: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2005:490~505
  [9]孙世敏,赵希男,冯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管理评论,2004(6):59~64
  [10]刘 祖 云。企 业 社 会 学 对 象 初 探 [J].社 会 学 研 究,1992(1):60~64
  [11]柯林斯J.从优秀到卓越[M].余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1
  [12]明茨伯格H.管理者而非MBA[M].杨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9
  [13]柏菊。直觉决策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08(5):140~146
  [14]张义生。论直觉思维的思维形式---兼论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J].南京社会科学,1998(12):29~31
  [15]牛根生。决策的逻辑与直觉[J].领导文萃,2008(8):121~122
  [16]GRIFFITH V.The Art of Good Business.FinancialTimes[J].1997,14(1):
  [17]菲佛J,萨顿R.管理的真相---事实、传言与胡扯[M].闾佳,邓瑞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
  [18]姜黎辉,张朋柱,龚毅。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2008(Z1):177~185
  [19]林曦。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3):88~96
  [20]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21]HICKS H G,GORONZY F.On Methodology in theStudy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7,10(4):371~384
  [22]法约尔H.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周安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3]希尔德H,王建华。韦伯论科层制[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1):6~9
  [24]SAMUELSON P.Theory and Realism:A Repl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4(9):736~739
  [25]波普尔K.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邱仁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6
  [26]拉卡托斯I.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5
  [27]哈默G,布林B.管理大未来[M].陈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
  [28]雷恩D,贝德安A.管理思想史 [M].第6版。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72
  [29]艾森哈特K,塔布利兹B.加速适应过程:全球电脑产业的产品革新[M]//徐淑英,张维迎。管理科学季刊最 佳 论 文 集。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2005:211~2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