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的经济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03 共3640字
论文摘要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以研究人的行为为核心的心理学派,其研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成果的运用也十分广泛.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心理学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医疗、企业管理、智力开发、科技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

  尤其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行为主义心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培育和组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对人力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显着的.大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证明,通过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成熟的操作性强的观点、理念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并注重对人力效率的提升,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大有裨益.

  1 行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理念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派别,其主要的观点和理念,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实体性刺激和虚体性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实体性刺激主要是指可视性的刺激,比如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等.虚体性刺激主要是指意识层面的刺激,比如情感刺激、欲望刺激、思维刺激等.一个人的行为特征的渐变和突变是受多个刺激叠加裂变的结果.第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强化是维持行为存在的关键性手段.当一个人想实现或达到某一行为目标时,立即采取一定的手段促成其实现目标或满足其预期愿望,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上的强化概念.强化又分为正方向强化和负方向强化.正方向强化是指在一种反应产生后,伴随这一反应的刺激能够增强该反应;负方向强化是指在一个反应产生后,伴随这一反应的刺激被消除后,能够增强该反应.第三,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取复杂行为反应的有效途径.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有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因此,一个人学习获得复杂的行为反应是可以间接获得的,不必非得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第四,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部环境和个人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了行为的产生.

  2 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经济分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在提升人力效率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这是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核心是研究人的行为,而提升企业人力效率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和行动力,这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是高度契合的.从提升经济效益角度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应用及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培训企业员工方面的应用.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力量,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训是主要途径和方式.企业在对员工开展培训之前,要在深入调查员工行为水平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预期目标.培训过程中,首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努力让员工的现有行为水平上升为预定目标的行为水平.比如,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知识讲座、拓展性训练等,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让员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在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及时将已经达到的行为水平进行巩固和提升.比如,在开展各种培训之后,要制定实施训后效果跟踪和考核检查,使得已经获得的行为能力和水平持续巩固、转化、提升.

  第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激励企业员工方面的应用.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的主动性.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工资福利是强化员工行为的重要手段.诚然,物质刺激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是,获取物质上的满足是每一个员工首先追求的基础性、前提性目标.这符合一个观点,即只有生存有了保障,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普遍重视改善员工的工资福利,都有一套令人向往的"待遇晋升"制度.但是,多数企业的工资福利改善制度,往往是针对未来设计的,多数是给员工一个美好的愿景和奋斗的目标.从实际效果来看,多数员工并不能充分享受这些工资福利待遇.可以说,这种工资福利改善制度,与员工的现实需求"脱节",并不能产生积极的强化效果.企业在制定工资福利改善制度的时候,要考虑长远,也要兼顾当下,要给员工一个美好的未来,也要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改善和感受到企业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比如,工资福利的支付手段,就很有技巧性.阶段性支付与一次性支付、货币化支付与物质化支付、现金支付与分红支付、平时支付与节假日支付,等等.这些不同的支付手段,产生的激励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再如,不同的员工需要的工资福利改善也是不一样的.对新进员工和年轻员工,在支付工资福利的时候,必须及时按时,必要的时候还得提前,这样可以以最快速度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向心度;对老员工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员工,物质化的福利待遇和大额应急救济措施,就更为必要.此外,支付工资福利,也要考虑时间性,比如,在员工士气高涨的时候,就不要过于强调福利待遇的改善,这样可以将员工的良好精神状态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但是,当员工士气低落时,就要迅速启动福利奖励程序,提振员工的精气神.

  第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增强企业向心力方面的应用.企业向心力是一个企业能够实现永续经营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人力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向心力的增强,需要靠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来看,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是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个宜业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心理情绪稳定、舒畅,对工作充满热情、激情.其二,为员工规划好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员工最为关心的个人发展问题之一.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一方面,企业要为员工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制度保障、资金支持和福利激励,另一方面,也要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员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比如,给每一个员工建立"个人进步档案",给员工制定好学习提升的计划、目录,并在学习资源上予以最大支持.其三,提升企业的对外形象.对外形象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高信氛围.如果外界对企业的评价良好,对企业充满信心和期待,这个企业的员工干事就会充满激情,就会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并珍惜在企业发展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宏伟事业中去.

  第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加强企业与员工沟通与互动方面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中国传统的内省做法是持批判态度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观照,主张从客观、客体、对方的角度观察行为,常常采用客观观察、条件反射、客体测验等手段来分析研究人的语言性行为和非语言性行为.这对企业人力效率的提升来说,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大多数企业都有比较健全的工作汇报制度、意见建议征求和反馈制度等.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都是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的.如果能够改为口头形式进行,则可以避免书面形式出现的不全面、不真实、不及时等问题.比如,年度述职报告,可以通过召开年度述职报告和评议大会的形式,面对面听取和评议述职报告,对述职人进行现场打分测评,这样可以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员工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如,在向员工征求意见的时候,可以面对面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或者通过打招呼或不打招呼形式走访、调查、了解,这样就可以发现许多正常渠道难以获取的真实问题、真实信息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 结语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企业人力效率的不断提升.反过来讲,企业人力效率的持续提升,又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永续发展.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和理念引进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着重从提升人力效率的角度,分析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企业培训、员工激励、企业文化、企业与员工内部互动等方面的应用.可以肯定的是,通过积极引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和理念,将能够实现人力效率管理的一次大飞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企业人力效率问题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毕竟分属不同的领域,过分夸大和过度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观念和理念,这对企业人力效率的提升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企业应该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行为水平实际,综合运用各种管理和应对措施,广泛应用和借鉴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成熟理念、做法和经验,加以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才能实现人力效率管理效益最大化,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劲的人力效率保证.

  参考文献

  [1] 邓子鹃。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J].企业管理C52,2006.
  [2] 董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2(5)。
  [3] 侯奕斌,凌文辁。积极组织行为学内涵研究[J].商业时代,2006(27)。
  [4] 陈志红。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核心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
  [5] 李国杰。心理契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其构建策略[J].商业时代,2011(22)。
  [6] 宋耀武,景宏华。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评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7] 王晖,黄金。心理契约对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分析[J].企业活力,2012(3)。
  [8] 朱玲。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1(5)。
  [9] 张奎平。论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China'sForeign Trade,2012(1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