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投资学论文

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本科论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7225字

  题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出路

  
  目    录
  
  摘  要 (详见正文)
  
  一、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 

  三、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位的因素
  
  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规模、全方位的推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起了重大变化。经济自由化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区位因素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的影响程度及其性质。本文采用数据和图表的方式,通过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区位选择的现状;通过最新的数据,运用比较综合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的衡量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策略种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如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民众对外资的态度,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完善程度,企业运行状况,人均GDP,土地成本,聚集效应,交通与教育,国民素质等等;从而获得有益的政策建议,即各地区在制定吸引跨国公司的政策时,既要了解自己的区位优势, 又要辅之以最佳的政策组合, 才能实现政策设计者的目的,增强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
  
  关键词: 跨国公司投资  区位选择 
  
  联合国《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中国在2004年以6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第三名,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而其中大部分外资都是由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来完成的,据介绍,截至2005年8月底,共有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华投资,累计投入资金6000亿美元,企业超过53万家。目前,留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外资2455亿美元。 中国何以能够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它们在中国又如何比较衡量,如何选择投资地点,本文将这些问题理解为区位选择。研究中国特有的区位优势,对于理解、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动机及区位选择战略,制定合理的政策方针和科学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就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本文试图从地区和行业这两种思路来分析其现状的区域结构与行业组成。从地区的角度来看,当前的跨国公司投资主要分布如下表:【表1】
论文摘要
  
  由表1可以看到,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选择策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但又由于个案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偏好。一般来说,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偏向于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山东和辽宁的许多城市;其次是华东沿海地区,如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华南沿海则是指福建,广东各地市;西部和中部等其他地区都处于外商投资选择的末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本文也有如下表格可以达到直观的分析结果:从表2和表3的数据看到,当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行业中,首选是制造业,在04和 05两个年度中合同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金额三项连续位居第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紧随其后,批发和零售业也在05年度进入前三。这几个行业吸收外资的项目和资金占全部外资项目的75%以上。因此在以下分析中,本文主张以这三个行业的要求和角度来分析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策略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规模、全方位的推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起了重大变化。经济自由化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区位因素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的影响程度及其性质。通过各种资料数据的例证,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区位选择有如下几种变化发展的趋势: 
  
  1.由注重市场潜力和接近市场程度转向重视经济活动的集聚性和生产规模。现有的经济活动的规模是一个重要的区位因素。经济活动集聚的规模和结构都会对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就长三角地区而言, 其协议注册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4%,到位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47.8%,发挥了吸引外资的半壁江山的作用。其中苏州市的情况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根据2005年苏州市统计公报,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5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按原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60.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外资项目规模继续扩大,新批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3.7%,注册外资金额占全市注册外资的63.5%,其中9个新批项目超亿美元。1207家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增资,一、二、三次产业注册外资之比为0.2:91.2:8.6,单项注册外资规模提高到703万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07家落户苏州。  以上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调查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集群效应的好处,即跨国公司能通过将生产性经济活动集中在大量经济活动的区位以获取外在经济效益。
  
  2.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的区位由追求多元化经营向强化核心竞争优势的区位转变,考虑到人才,资讯,经济环境等战略性资本的价格与可获得性。人才和智慧是在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素, 当然也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说, 竞争对象除了物质商品和市场以外, 对人力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此, 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时所考虑的区位因素也随之进行了大幅的调整。以知识、智力、人才为基础的人文环境成为投资环境的关键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的重要生产要素, 其稀缺性将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另外, 以信息、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上升为投资环境中基础设施的主导因素。以北京为例,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众多的人才与智能,同时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先进,因此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研发机构相对较多。 
  
  3.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行业选择因素在整个选择策略中的比例开始增大。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劳动力和生产原料的价格和可获得性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个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必须进行不同的区位选择。例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前的区位选择趋势就是从东南沿海和环渤海区域向中部和西部发展。这种趋势不仅促进了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制造业投资层次上移 , 服务业成为投资新热点。如本文第2页中表2是来自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将其与第3页中表3显示的05年的数据比较,也能够十分明显地看到行业结构的变化。
  
  4.政策因素在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战略中的比重有所减小,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稳定和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政治,文化,地缘等等众多因素。毫无疑问, 一些优惠政策的推出, 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 对实行此种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 一方面,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公司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别区域, 而是扩展到全球范围, 为此, 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全球化战略, 其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别项目, 而是重视全球市场的整体性, 为其在全球范围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服务。另一方面, 近年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也迫使跨国公司在进行区位决策时慎之又慎, 不得不再三考虑宏观经济状况。总的来说, 富有效率及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始终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考虑, 这一点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更加明显。因此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区位选择也倾向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基础设施,经济环境,金融监管等各方面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 
  
  5.实施“本地化”战略。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增长 , 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 跨国公司开始加快实施“当地化”战略。这一“当地化”战略表现在研发当地化、生产当地化、采购当地化和品牌当地化等多个方面。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亚太总部原本设立在香港,2005年1月1日经商务部认定成立的在华地区总部,通过香港管理与协调整个中国地区的进出口状况,2005年1月其在中国设立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商务部审核,取代香港成为新的丰田公司亚太区总部。这样的事例以后还将不断上演。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 
  
  所谓区位选择策略,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功能和需求,从各个方面考察和比较衡量各地包括众多因素在内的环境,从而选择出最适合最有利于本公司的区位。 
  
  1. 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策略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总部的功能是制定战略决策,通过激励和推动公司远景目标的制定程序来领导公司的全方位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战略步骤,对行业的变化和各业务单位的优势与劣势形成详尽的了解;建立在公司特有的资产(如品牌、有利的竞争地位、技术研发等)。其功能性质决定了它的区位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及时的信息和人才获取,便于与关键人员和法律,金融,广告等专业服务随时接触。因此通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部或者区域总部机构都以大都市区作为实际区位,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特别是上海,从2002年开始, 跨国公司把中国区乃至亚太区总部转移到上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今后上海在“总部经济”方面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在上海成功举办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 以及取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承办权后, 跨国公司开始全面重视它的全球经济地位。因此, 北京和上海随后的发展情形出现变化:2003年, 上海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数量全面超越北京。该年,北京的相关数字是24,上海是41; 次年, 前者逼近30,后者超过86; 2005年, 根据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统计, 截止6月底, 经上海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累计已达104家,其中包括33家“全球500强”。
  
  2. 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策略 
  研发机构的工作过程要经过研究阶段、研制阶段和生产阶段。首先经过市场营销和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结论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然后才能生产商品并进入市场。所以它的区位要求接近于科研机构,接近于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尤其重要的是,接近于新产品使用者。从实际的情况和数据来看,大部分处于大都市区,大科研院校集中区,如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目前的情况来看,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经济状况较好,周围有浙江,上海,江苏等发达省份,同时在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与可获得性等方面又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因此是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不错的选择。目前,外商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58家,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有80多家,长三角地区从以前的生产制造中心逐渐向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转变。
  
  3. 生产经营机构的区位选择策略 
  和研发过程不同的是,生产经营机构的活动是按照从市场获得劳动力和原材料,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后将产品卖出,即从市场获得利润的程序进行的。数据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70%都集中在第二产业。众所周知,生产经营过程是企业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重要步骤,因此生产经营机构的区位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从市场取得原材料和劳动力,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格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和装配,再将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售出,从而获得利润。这就要求生产经营机构的实际区位要求接近原料产地,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劳动力,并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以便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因此,跨国公司在中国长期以来热衷于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区域投资建立生产经营机构,也是出于以上各个方面的考虑。不过随着近年来以上各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了房价上升,劳力成本增加,地方政府出于区域发展的目的也减少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厂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中西部地区交通和通讯条件都大有改善,而劳动力和原材料又相对廉价,比较优势决定了今后跨国公司会趋向于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生产经营机构,如可口可乐公司05年在中国追加投资1点5亿,并且率先在中部的郑州,武汉等地建立了分支机构。虽然这个过程是渐进而非大跃进式的,但仍然会对我国的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正面的作用,同时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不仅节省了成本,对扩大在中国的品牌影响也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算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三、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位的因素
  
  总体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区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状况  若某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就意味着在该地投资获得较多收益的可能性较高,而高收益对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起着直接的正面作用。如江苏省之所以成为国内第二大吸收外资的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苏省的经济一直保持稳定的高速增长,其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百分之二点九。如此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对外商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2. 开放水平  本文将开放水平理解为一个地区在政府职能和经济,设施等方面开放程度的综合表现。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管理水平是否接近国际水平和该地的民众及政府对外资的接受程度,决定了是否能够较快有效地引进外资,包括技术与设备。仍以江苏省为例,早在2001年,其引进外资的第一位苏州市与最后一位宿迁市之间的利用外资7  比例就达到100:1的惊人差距。可见开放水平高的地区将对外资和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3. 市场因素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机制市实现和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机制和手段。一个地区的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否规范,市场化程度如何,法规法律是否完善,等等这些条件都对跨国公司的资金流入有巨大影响。 
  
  4. 优惠政策通常来说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给予外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包括跨国公司在内。中国采取的也是这一途径,如税收优惠,信贷放宽,优先获得外汇使用权等等。当然这一政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局限性的,在各个地区的优惠程度也存在着较大区别。 
  
  5. 文化环境包括区域内的人员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化环境。若一个地区有较为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将促进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生产扩张,降低培训成本,加快产品本地化的进程。另外如华侨和港澳台地区的投资通常集中于南部沿海地区,也有语言和当地文化的因素。 
  
  6. 其他因素比如民众对外资的态度,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完善程度,企业运行状况,人均GDP,土地成本,聚集效应,交通与教育,国民素质等等。 
  
  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政策含义非常明晰。我们应根据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演变趋势 , 调整和完善 相关政策 , 发挥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效应。从制度因素的角度来看,各地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要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加快与国际经济规则和体制接轨的步伐, 加强产权保护力度; 要精兵简政, 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学会采用国际通用的惯例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设施的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政策方面, 各地区要改变招商引资的思路, 从原来的政策吸引尽快转变到规制吸引上来,通过规范的经济运行环境和完全的市场化来吸引跨国公司的选择。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维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 增强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  在前面本文已经分析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是跨国公司向东道国扩大投资和转让先进技术的根本动力。早在2002年 , 我国就成为全球引进外资规模最大的国家 , 而美国的外资流入规模迅速萎缩 , 这就证明了这一规律。因此 , 我们应该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 鼓励民间投资 , 扩大中西部地区开发和开放的力度 , 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切实解决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 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 以提高人均收入 , 扩大市市场容量 , 保证对外资流入的吸引力。
  
  2. 继续改善投资软环境 ,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制定完善透明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和投融资环境, 降低地方政府的干预, 解决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弹性较大、透明度不高等问题, 这是减少投资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首先, 规范对外资企业的激励和规制政策, 逐步开放一些受管制的行业和领域, 改变对外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和在进入限制、经营范围和开业条件等方面的低国民待遇。其次, 逐步转变管理和审批体制, 对外资制定透明、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结合投融资体制和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 在外资的准入、审批程序和管理等方面,逐步从行政审批制向依法规范、引导和监督转变。
  
  3. 建立基础设施体系与配套服务体系。  由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对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体系的具体要求,所以各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并围绕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发展有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 
  
  4. 以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形成聚合经济优势,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目前,许多跨国公司都把立足点放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而把其他许多产品和工序外包出去,这样既减轻了负担,也提高了自身的灵活性和适应多变的世界市场的反应能力。在这一战略调整过程中,因为要把许多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外包出去,就要求当地拥有一批有效率的企业群来承接跨国公司外包出去的业务。这样,当地企业能否与跨国公司形成一个有效的关联,并通过有效关联成为跨国公司配套的当地企业,就成为影响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有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一些地区,很快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将外资政策的重点转向积极扶持发展当地的配套企业,发展当地的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并把它作为吸引跨国公司、吸引某个产业群的跨国公司FDI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各地区应该从自己的产业比较优势出发,发展优势产业,形成聚合经济优势,来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
  [2] 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
  [3] 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2006 
  [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005世界投资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王志乐《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 姜岩《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战略研究与借鉴》,2003
  [7] 王永峰,邱振声《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研究》,2004
  [8] 任胜钢《苏州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2005
  [9] 张喜民《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5
  [10] 田贵明《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与吸引外资的政策取向》,2002
 

相关标签:跨国公司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