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77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体制探究  
【第一章】英国培养服装设计师的路径研究绪论 
【第二章】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历程 
【第三章】英国服装设计师学徒制发展 
【第四章】英国服装设计师院校制发展 
【第五章】影响设计师培养机制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对中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英国服装设计师培育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历程

  2.1 主要概念界定

  为了便于理解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的研究内容,首先笔者需要对于相关的主要概念进行一个界定。“服装设计师”与“裁缝”,“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这几个概念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几者间的联系与区别是研究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的前提条件。

  2.1.1 服装设计师与裁缝师

  要理解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这个概念来源于国外,是由英文 fashion designer 翻译而来。由于服装设计师为翻译而来的概念,未免引起歧义,本文将对“服装设计师”的定义采用于“fashion designer”的概念。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fashion”被解释为服装的流行,也可称为“时装”.《中国服饰大典》中把时装定义为“时装是现代服饰工业制品,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往往每隔若干年就会出现一种特有的服装形式,从而形成一时的风尚。时装经常起到指导服装潮流或推动新面料发展的作用,设计制作上可采用超乎正常工艺允许范围,常运用独特的裁剪和缝制工艺,获得不同凡响的效果。”[1]

  时装既然是现代服饰制品,又可指导服装流行和服装设计制作,可见时装的内在和外在要求相比较服装而言要高,时装需要迎合潮流来进行设计制作。所以笔者认为服装设计师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它是包括了时装设计师在内的所有进行服装设计的人的总称。

  服装设计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在漫长的服装产业的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裁缝师在服装产业当中发挥指导服装流行和服装设计制作的功能,在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业出现之前涵盖了服装设计师的大部分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对“裁缝”的解释为“服装裁剪,缝纫工艺的连称和简称。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式样等各项工序,一人完成,即俗称‘一手落'.对这些以缝制衣服为职业的人也称为’裁缝‘.”[2]

  旧时裁缝以为人缝制衣服为职业,为客人量身定制服装式样,制作衣服。裁剪、缝纫、熨烫、式样这些服装设计制作的工序都由裁缝一人完成,可以说,旧时的裁缝兼具了服装设计师的功能更甚还包括了服装制作的全部工序。

  2.1.2 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培养机制”并没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对于“培养机制”概念的理解,可以先从“机制”的概念入手。“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机制”一词的本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它指的是结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运作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现代许多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都借用“机制”一词,形成了心理机制、社会机制、经济机制、政治机制等概念,其中机制泛指引起、制约事物运动、转化、发展的内在结构和作用方式,包括事物内部因素的耦合关系,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式,功能作用的程序以及转变的契机等。[3]

  那么“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培养人才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的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的各个方面。

  与其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在概念上相近又不同。“培养机制”表示的是培养过程中的一种全面的体系、体制和相互间的关系作用。而“培养模式”表示的是培养时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相比之下,“培养机制”比“培养模式”涵盖的概念范围要更广,它是包含了培养方法的系统的培养体系。

  对于两者概念的区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培养机制的含义和相关内容,也为下文对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的研究内容打下基础。

  2.2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概述

  1秀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随着英国的服装产业历史变迁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各异的面貌。本节将对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出现和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并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历程对其培养机制做出一个基础的分类。

  2.2.1 英国服装设计师成长历程

  英国服装设计师的雏形出现于服装产业中的重要职业-裁缝师,而英国悠久的服装缝制技术培养下的裁缝师随着英国服装产业的发展逐步向设计师转变。同时伴随着英国服装教育的崛起伦敦涌现出一大批服装专业院校培养下的服装设计师人才,直到现在,英国的服装教育体系保持着国家高水准。笔者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出现与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英国定制裁缝师的出现,过渡阶段-新生代裁缝师向设计师转变,发展阶段-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培养服装设计师。

  2.2.1.1 启蒙阶段:英国“定制”裁缝师的出现

  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历程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行会控制下的裁缝师学徒。中世纪时期,英国手工业发达,各部门组织齐全。手工业为人们提供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者大部分都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作坊主即手工行业中的“师傅”,他持有生产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他们通常会雇佣帮工和徒弟,数量不多,共同进行生产。帮工和学徒可以得到微薄的报酬。这种学徒模式奠定了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而裁缝师就是在这种学徒模式中学习、传授服装缝纫技艺的。

  在英国裁缝师不仅仅具有高超的裁剪技术同时也需要对服装款式进行量身设计。笔者认为十七世纪英国定制裁缝师的出现即为英国服装设计师的雏形,他们在英国服装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影响至今。

  “定制”一词起源于萨维尔街,起先以定制军服和男士西服为主,也有少部分为女士服装和明星舞台进行服装定制。当定制服装时,店里需要与客户进行交流,以便了解客户的个人信息和需求。客户可以对面料、服装造型以及配饰等方面提出个性化要求。裁缝店会保存客户的个人资料和纸样以便客户随时来修改服装或定制新的服装。这种高级形式的裁缝师在英国服装产业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萨维尔街因为高级男装定制而闻名,客户多是皇家贵族和名门望族,承载了英国裁缝业深厚的历史底蕴,已成为最高级裁缝的代表,象征了英国定制男装的最高水平,也是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萨维尔街的起源

  萨维尔街(Savile Row)位于伦敦中央梅费尔的购物街区,因为传统的客制男士服装行业(bespoke tailoring)而闻名。这条短街被称为“西装裁缝业的黄金道”,(图 1)来这里光顾过的客人包括温斯顿·丘吉尔、纳尔逊勋爵以及拿破仑三世。[4]

  萨维尔街与摄政街平行,在北边的康督特街和南边的维果街之间。与其相通的道路包括伯灵顿路,克力佛街和伯灵顿花园。萨维尔街建于 1731-1735 年间,为伯灵顿社区开发计划的一部分,并以第三任伯灵顿伯爵的妻子桃乐丝萨佛夫人的名字命名。这条街早期居住的是军官和他们的家眷。伯灵顿公寓位于王公贵族区域以及皮卡迪利、公园道和詹姆斯街区域的中轴线上,还靠近皇家法院和白金汉宫楼,这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自然形成上流社会的时尚圈,吸引了裁缝、皮革制造商、调香师、假发制造商和珠宝商进驻皮卡迪利和梅费尔。[5]

  在当时的伦敦,作为工业革命之下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人聚集于此。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总能聚集大量有才华有野心的年轻人。

  1750 年,约翰·罗斯(John Ross)在皮卡迪利开设了一间皮具店,成为当地的基石。

  在 1789 年的时候,被詹姆斯·施伟贤(James Swaine)收购并过得英国王乔治三世的皇家认证。1771 年,托马斯·霍克斯(Thomas Hawkes)开设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裁缝店,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摄政王制作宫廷礼服。[6]

  在萨维尔街开设裁缝店铺的人大多都以自己的名字为店铺名。

  二、19-20 世纪初:“定制”裁缝师在萨维尔街崛起

  到了十九世纪,英国的上流社会开始注重起服装。英国摄政时期的波?布鲁梅尔(BeauBrummell)是当时有名的时尚人士,他经常在萨维尔街定制服装。上流社会对于服装的重视有助于提升裁缝的地位,这时萨维尔街的裁缝师开始崛起。

  在 1846 年间,于其先父位于萨维尔街 32 号的裁缝店内开设第二个出入口的的亨利·普尔被称作萨维尔街之父。[7]

  亨利·普尔出生于裁缝世家,他的父亲詹姆士·普尔(JamesPoole)是一位亚麻布商人,在伦敦经营一个小型亚麻布商店,后来成为了部队的军用裁缝。

  1806 年,詹姆斯在旧伯灵顿街 4 号开设了一家陈列室。1846 年,亨利·普尔子承父业,成立了亨利·普尔公司(图 2),成为第一个在萨维尔街有陈列室的裁缝,被公认为“萨维尔街裁缝业的奠基者”.

  1860 年,威尔士王子也就是后来成为英国国王的爱德华七世因为曾经看中过亨利·普尔缝制的服装而找到亨利·普尔店,从他那里定制服装。1865 年威尔士亲王定制了一件短吸烟丝绸夹克去参加一个非正式晚宴,据称为世界上第一件男士晚礼服。1886 年,纽约燕尾服公园(Tudexdo Park)俱乐部的詹姆斯·波特(James Potter)来到伦敦拜访威尔士亲王时,在亨利·普尔店定制了一件吸烟夹克。当詹姆斯回到纽约以后,这件晚礼服引来众多效仿,并开始盛行于美国晚宴。这种晚礼服就是燕尾服(Tuxedo)。[8]

  亨利·普尔获得过 16 个皇家授权证(“专门的皇家御用裁缝师”)(图 3)。1902 年,由于亨利·普尔第三代掌门人善于经营管理,生意兴隆,规模逐步扩大,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定制裁缝公司,拥有 300 个裁缝,14 个裁剪师,每年定制 12000 套服装。该店的皇家御用权证也随之增加,有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普鲁士王储、比利时国王、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 [9]这也吸引着更多的裁缝和商人进驻萨维尔街,使萨维尔街声名鼎盛。

  除了亨利·普尔之外,萨维尔街陆续进驻了大批的顶级“定制”裁缝师。1805 年,基弗(Gieve)创立了基弗&霍斯(Gieves & Hawkes)裁缝店,为皇家海军基地定制军服。1865年,雅格·德格(Jacob Dege)在萨维尔街开设了第一家店铺,这家店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德格·斯金纳(Dege&Skinner)的初始店铺形态。

  2.2.1.2 过渡阶段:新生代裁缝师向设计师转变

  一、20 世纪:服装定制业遭遇成衣业挑战

  英国的服装定制业在萨维尔街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翻了君主制,对封建君主制度造成了毁灭性的的打击。皇家礼服、军服等制服定制大量缩减,萨维尔街的定制裁缝师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对进一步扼杀了服装定制业,服装定制业遭遇到成衣业的挑战,成衣业开始崛起。1929 年,霍克斯(Hawkes&Co)公司推出“Immediate Wear”(成衣),并且 1948 年成衣销量超过定制。虽然正式礼服的定制量不可避免的开始减少,但作为世界顶级男装定制,它的定制优势是无可取代的。1953 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了鼓舞服装定制业的士气,允许定制公司炫耀自己的手艺。但大势已去的裁缝师们也无法阻拦历史的洪流。

  萨维尔街百年的绅士着装品位达到了一个顶峰,定制裁剪的工艺本身变化不大,实际上直至今日男装定制的运作方式也并无大的变化。为了赶上历史的潮流,萨维尔街的裁缝们也不得不开始思考新的方向。

  二、定制裁缝师颠覆传统,朝设计师转变

  到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高级定制裁剪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萨维尔街开始出现一些新生代的裁缝师,他们年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裁缝师的角色,他们开始探索新的道路。

  托马斯·纳特(Thomas Nutter)是萨维尔街的裁缝师,同时他也是从裁缝师向设计师过渡的领军式人物。他的思想和设计风格依然启发着 20 世纪 90 年代的新一代裁缝师们,例如:蒂莫西·挨佛勒斯(Timothy Everest), 奥斯华·博腾(Ozward Boateng)和理查德·詹姆斯(Richard James)。他们在九十年代建立新式的裁缝店,被称为“新生代”裁缝。[10]

  托马斯·纳特又称汤米·纳特,出生于伦敦巴茅斯(Barmouth)。他的父亲拥有一个本地的咖啡厅。后来全家搬到基伯恩,汤米在威尔斯登技术学院学习管道结构和建筑。19 岁时转学裁缝和裁剪专业。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加入萨维尔街成为“唐纳森,威廉姆森 & 沃德”店的初级销售助理。后来他遇到了爱德华·塞克斯顿(Edward Sexton),萨维尔街最着名的高级定制裁缝师之一。后来,两人合作萨维尔街的纳特裁缝店(Nutter of Savile Row)。1969年情人节,萨维尔街的纳特店开张。这是第一个开放式橱窗的裁缝店,最早期的投资人包括披头士(甲壳虫乐队)经纪人彼得·布朗以及 60 年代最着名的影视明星贝克。[11]

  纳特裁缝店既保留萨维尔街传统定制服装的规则和精湛的手工工艺,同时还不断创新,树立个人风格,既有鲜明的品牌个性也按照客户的个性和要求定制服装。许多裁缝店也跟随并敞开了自己的空间。汤米开始为娱乐行业的明星制定个人形象和服装包装。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是纳特的第一批客户。汤米曾为甲壳虫乐队 1969 年的音乐专辑《Abbey Road》封面定制服装。(图 4)滚石乐队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埃尔顿·约翰(Eldon John),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尼尔(Neil Sedaka),希娜·贝克(Clilla Black)和名模崔姬(Twiggy)都是他的客户。同时他还创作舞台和电影服装。20 世纪 80 年代为埃尔顿·约翰在温布顿演唱会设计燕尾服,为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的电影《小丑蝙蝠侠》设计青紫色的西装。[12]

  另外,一个最重要的转变是:精美的高级定制不只是专为男士,也成为女性时尚最时髦新潮的定制西服,这给裁缝行业注入新的生命。汤米开始为女性定制西装,开启萨维尔街女士西装定制的大门。[13]

  这时的汤米·纳特已经脱离了一个传统裁缝师的身份,他为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设计制作服装,尤其是为这些名人设计的服装,能够引领当时的潮流风尚,可称为一个新兴的服装设计师。

  汤米·纳特的合作伙伴爱德华·塞克斯顿是萨维尔街最着名也是最优秀的服装定制裁缝师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西服设计师。除了男装定制,女装定制也是爱德华·塞克斯顿的拿手绝活。从汤米·纳特时代为女明星们定制西服以后,他开始深入研究女性的着装要求的体型曲线,运用其精准的裁剪技术,制作出优雅和性感的西装。1972 年,英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爱德华·塞克斯顿去往美国开拓市场,回到英国后又以自己的名字开设店铺。直到现在,爱德华·塞克斯顿还在潜心于服装定制的艺术,不遗余力地培养新人,经常到大学讲课。他最有名的徒弟就是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前甲壳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的女儿,现在是英国最着名的女装设计师之一,曾获年度设计师大奖,擅长女装西服廓形裁剪的技艺传承于爱德华·塞克斯顿之手。

  几百年的历史变迁,足以改朝换代,日新月异。英国服装定制业两百年的辉煌历史在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衰退,新生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1.3 发展阶段:现代艺术院校培养服装设计师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艺术院校得以发展,工艺技术类的院校开始设立。而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艺术类院校才开始创建时装设计课程。此时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师,因为英国服装市场对原创设计的需求不大。英国时尚专业人士分析道:“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些高校开始设立服装设计课程。不过,大多数服装设计课程主要是与制衣有关。随着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又产生了少量的纺织课程。”[14]英国对于时装教育的忽视使得服装设计师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开始出现。

  由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开始重视艺术院校的发展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到了20 世纪 50 年代,大批的年轻设计师涌现,他们大多都受过艺术院校的严格培训和思想熏陶。至此,英国服装设计师开始声名鹊起。例如,1955 年,玛丽·奎恩特(Mary Quant)毕业于金史密斯艺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 of Art)的艺术和插图课程,从学校毕业后,年仅 21 岁的玛丽·奎恩特在英皇道(King's Road)开设了第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玛丽·奎恩特精品店。她运用 50 年代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很快打开了一个新兴的青年市场。

  整个英皇道的精品店,如玛丽·奎恩特开设的精品店芭莎(Bazaar)和芭芭拉·荷兰尼基(Barbara Hulanicki)的精品店比芭(Biba),都经营着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个性化的服装。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随着英国艺术学院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时装设计师,为这些精品时尚店输送了各种创新性的时装,反过来,这些精品店为初出茅庐的设计师提供了展示作品和体验销售的宝贵经验,为日后设计师品牌的创建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2 英国服装设计师培养机制分类

  培养机制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是培养过程中各部分相互协作的各方面内容。国内外学者对此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分类。而不同类型的培养机制所包含的内容也各异。在英国服装教育的历史中首先出现的是学徒制,学徒制衰败之后职业教育开始发展,到了二十世纪职业学校逐渐开始升级为高等院校。由于职业教育一直贯穿在英国服装设计师学徒制与院校制之间,并且职业学校大多为高等院校的前身,故暂不把其列为培养机制的类型当中。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英国服装设计师的成长历程暂将英国服装设计师的培养机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学徒制和院校制。

  2.2.2.1 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也被称作“学徒制”,或者“手工学徒制”.《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词典》(1976 年)对“学徒”和“学徒制”的解释是:

  学徒:(1)受契约或法律合约限制,为某人服务一定时期同时在师傅的管理下按当时或以前的教学方式学习某项技艺或行业的人;(2)在高技能员工的指导下,通过实际经验,学习某个行业、技艺或职业的人,通常有预定的时间周期,并获得预定的工资。

  学徒制:(1)学徒或新手的服务和身份;(2)学徒或新手的服务时间[15]《技术职业教育词典》(杨朝祥,1984 年)对“学徒”的解释是:

  学徒:青年在家长或监护人之监护下与雇主成立协议。在协议之条件下,由雇主供给青年学习一点职业行业或其他职业机会,此等青年称为“学徒”.[16]

  《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1975)年对学徒制的解释是:

  学徒制:学习一项技艺或行业的制度,学院被约定,并为其付出一定年限的劳动。[17]

  综上对学徒制的定义可知,学徒制是一个多含义的名词。本研究根据以上对“学徒”和“学徒制”的解释,把服装设计师的“学徒制”解释为在近代院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徒弟可因劳动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职业教育形态。英国在还没有出现正式的服装设计师之前一直采取的是对徒工实行学徒制教育培养裁缝师的方法。

  2.2.2.2 院校制

  英国服装设计师的院校制教育形式包括了英国学徒制衰败之后出现的各类职业学校:

  初级技术学校、商业学校、中心学校、手艺学校、女子家政学校等,还有夜校和贸易学校发展成为后来的技术学院,技术学院进而发展成为艺术学院,艺术学院与理工学院合并升级为大学的高等教育。在这一漫长的院校教育过程形成了复杂的服装设计师院校制。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