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苗族服饰现代设计分析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0 共56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西南地区苗族服饰现代化发展探究
  【第一章】苗族服饰现代设计分析导论
  【2.1 2.2】苗族传统服饰的现实形态
  【2.3】苗族传统服饰现代化的影响因素
  【3.1  3.2】传统苗族服饰小设计嵌入大关系
  【3.3】苗族服饰设计小切面串联大全局
  【总结/参考文献】苗族服饰现代化设计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着改变。便利的交通使得汉族和苗族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苗族地区的汉化现象也变得更为严重。从表面上看来,这个现象是一种民族融合的显现,但同时伴随着的也是一种丧失民族个性和民族自信的令人堪忧的文脉断裂。

  在对西南地区苗族的调研和采风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当地民族服饰的异化现象。像是民族服饰制作的简单化,穿着方式的混搭化,品质标准的一般化等等。在这些出传统苗族服饰自觉或是不自觉的与现代文明融合的过程中,呈现的日常穿着形态和传统审美与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是过去的文化礼仪规制与现代商业文明之间的冲撞,既是一个外在的显现,又是一个内在的来因。进而发现其中很关键的冲突是聚焦于礼仪和利益之中。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实需要:传统的苗族服饰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之下,在外在的服装形式及内在的文化内涵之上都发生了改变。这种现代化之后的民族服装,在外在形制之上,不符合现代社会注重便利与实用的需求;在内在意蕴之上,又切断了传统苗族的文化脉络。显然,这已经成为传统苗族服饰传承的一种常态。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原因是在于人们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什么是苗族文化,也不了解传统苗族服饰之上所包挟的深层情愫。在缺乏这一认知基础的情况之下,又如何能够谈到将其传承的问题呢?现代社会节奏和现代人对于服饰的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满足现代审美倾向,应当如何正确的引导传统苗族服饰走向现代化呢?认清以下问题就尤显重要
  
  1.传承问题:苗族服饰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自身文化的传承。所谓的传承应该是一种本质上的延续,而不是一种表面之上的复制。今天对于传统苗族服饰的现代延续所呈现出的大多是一种外在的、缺乏思想深度的拷贝。蕴含于传统服饰之中的情感、礼仪、历史,这些深层的内涵却被生生的剥离开来,逐渐被人淡忘,甚至是遗弃。这种存形舍意的做法如何能够称为传统服饰之上的真正的传承。

  2.利益问题:市场上充斥的大量的现代化苗族服饰,或是相关的衍生再设计。这些服饰形式存在的出发点却并非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是指向于利益回报。不论是设计师还是管理者,都是以短暂的现实利益作为考虑的首要标准,都期望于能在最小的投入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庞大繁杂,只留其表可能或多或少会含及一二,但长远的文化利益在不知不觉之间也就消失殆尽。

  3.结合问题:从传统少数民族服饰的角度来说,是需要找到他们与当代设计之间的有效结合点,这样才能使传统民族服饰得以保存并且走上传承的道路。这种有效结合,是建立在符合现代审美倾向与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并且能够创造一定的商业价值。

  4.兼顾问题:从当代服装设计的角度上来说,追求商业的利益无疑是最终的选择。但是如何在继承了苗族服饰的文化基础的同时又能够兼顾商业价值,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单纯的去生搬硬套苗族服饰中的图案和式样并不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式。更重要的还是要先识其大,掌握了大的概念和大的方向之后,再加以融合才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方式。

  这个也是目前的中国服装行业怎么在保留民族传统特征又能够衔接国际市场的关键。

  理论和学术价值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冲击之下,传统民族服饰在服装界中的地位是日趋尴尬。为了不让这一民族传统瑰宝流失,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眼光投向到传统苗服饰的传承与保护领域之中。随之展开的相关研究多半是围绕着传统民族服饰传承与保护、产业再生、与当代设计相结合这三个方向展开。

  这些研究或多或少的都会谈及苗族服饰文化和现代设计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些研究和论证多半是分属在文化与设计两个不同场域内的论证,单独的通过一些实例来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现代化的形式结果。忽略了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同时也没有找到将两者之间成功转换的突破口。这样的讨论是过于孤立与片面的,并没有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也并未考虑到服饰文化礼仪与商业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性与冲突性。

  本文是希望从利益与礼仪入手,以此为切入点来揭示出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服饰的现代化设计的关键。通过现代服饰侧重于大众利益和少数民族服饰注重小众礼仪这个矛盾点,展开多方的讨论。从中找到嫁接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设计的桥梁,让传统民族服饰能够以一种健康、持久的发展状态生存与现代商业系统之中。这也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谈论少数民族服饰的存在与意义问题,开启另外一种少数民族服饰的现代化再设计的道路。不是遵循一个传统的等级化思想,而是另辟蹊径,铺陈出传统文化于现代利益之间的缺失之处,运用设计的力量,在何种层面之上,怎样的方式之中,使传统在现代化中得到获得新生。
  
  1.3 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关于西南苗族服饰的文献据其侧重方向,大致可分为三个角度。一是对于文化与历史与历史的概述,主要是聚焦于西南苗族服饰的历史脉络与文化语境之上;二是探讨西南苗族服饰经济价值,聚焦于现状与经济之中;三是针对西南苗族传统服饰如何发展的思考与探讨,重在关注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承或重生。

  第三个角度中,有关传统服饰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重于对西南苗族服饰的梳理,就西南苗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具体情况和结构制式上的整合;二是针对西南苗族服饰的发展策略的研究,希望从中发现矛盾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其中矛盾主要聚焦于保护与传承、发展与重生之道以及传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这三方之上。

  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方式的探讨又分为对于西南苗族服饰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的探究、中外民族服饰在现代设计应用的对比、西南苗族服饰与现代设计结合现状这三个部分。

  对于西南苗族服饰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又可分为 5 个方面。分别是:西南苗族服饰的手工艺的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西南苗族服饰传统纹样、图案等元素于 3 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西南苗族服制形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西南苗族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西南苗族文化、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其中大部分的文章所谈及的对于西南苗族服饰的现代化设计都是建立在一个整理的层面之上,多半是列举出了一些现有的案例,并没有切实提出如何让两者发生关系的办法。

  也没有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矛盾的问题,没有意识到这一矛盾对于传统服饰现代再设计的关键作用。此外,即便提出具体方式,也是空话、口号、形式性语言偏多。再则,有些文章中所谈及的内容已较陈旧,年代久远,举出的结合案例对今天指导性不是很强。

  1.3.2 文献综述

  (一)苗族服饰文化的主要着作

  张永发主编的《中国苗族服饰研究》一书收录了有关苗族传统服饰综合性研究、区域性研究、妇女服饰研究、银饰研究、剌绣研究、蜡染研究等方向的 22 篇论文,文集收录了多位作者的论述,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切入点全面而深入的讨论了我国苗族服饰的特征及发展。席克定的 《苗族妇女服装研究》中详细的论述了苗族妇女服装的类型、发展及演变等等,作者着重论述了苗族妇女的服装是维系与辨识苗族婚姻集团的工具。杨正文的《鸟纹羽衣:苗族服饰及制作技艺考察》则生动详实地地介绍了作者对于苗族传统服饰研究中的所见所闻。以一位苗族人和一位民族学的研究学者的双重身份,通过不同的视角转换,向读者阐述苗族服装背后的文化与民族心理。罗金荣的的《昌宁苗族服饰》以历史、文化、民族迁徙等宏大的方面,对于昌宁苗族服饰的历史源流、服饰种类、制作工艺、原料色等方面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梳理。 翁泽仁的《贵州苗族女性服饰信息传播功能的解析》则是注重对于服饰文化的讨论,将蕴含于苗族服饰之上的不为众人所知的内涵展开剖析,注重分析服饰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二)传统手工艺的着作

  柳宗悦先生的《工艺文化》主要阐述了在造型领域之中工艺与艺术的关系。《民艺四十年》则是向大家解答了他所认为的工艺之美。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一书中,以一个民艺纪录者的身份的记录了商业化和全球化下冲击下濒临灭绝的日本手工艺的留存情况,以及描述了还在坚守传统工艺的最后一批传统手艺的匠人们的真实生活。美国学者鲁道夫·P·霍梅尔(Rudolf P. Hommel)的《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则是运用 18 世纪西方工具分类法,将几乎涵盖中国人日常所用的所有传统劳动工具,依照作工具、食物、衣物、建筑、运输等方式分类,并进行具体详细的阐述。《纺织史》收录了 400余幅稀世珍织物图画, 该书由大英博物馆、惠特沃斯美术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 23 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联袂撰写,图文并茂的呈现了 5000 年以来,世界五大洲的编织、刺绣、印染等工艺的革新与发展。各章以地域为限,以时间为轴,陈述了地域内的纺织品发展及经济发展、文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与设计史的着作
  
  《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 》是一部收录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以单个的设计大师为单位,以时间顺序排序,将不同时期设计师、学者着书立说或是演讲讨论的文章节选、汇总并翻译,这本书对于了解设计史的具体发展进程具有相当大的帮助。

  英国学者彭尼·帕克斯所着的《大设计》从具象的设计为切入点,贯穿整个现代设计的发展史,以一种细微的角度来分析各阶段的设计发展及风格。《设计与文化导论》则介绍了在国际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下,20 世纪初至今的现代与后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探讨后现代主义和设计的新主题、技术与设计的结合、身份认同与设计的关系,尤其关注了设计话语的发展,并通过各社会时期及运动来追根溯源。《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通过轻松的描述,借由真实的书信从亲身参与者的角度向读者描述了包豪斯的各个时期的风格及故事,分析其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在工业设计、现代美术等方面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四)社会学、经济学及人类学的着作
  
  费孝通的《民族与社会》收录了其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就民族问题与社会发表的讲演,阐述了作者对于民族现代化与社会化的看法以及相关的社会举措。《江村经济》是以作者的博士论文撰写中展开对于江苏省吴江县 弓弦村这一地区的调查为基础,描述了当地村落社会之中的家庭、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等问题。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就经济体系与地理环境特征、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的具体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美国学者亨利·波卓斯基的《器具的进化》从我们日常生活物品的演进为出发点,表明了人类心理、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流行性、环保等各种有意识的创造活动。以及创造力在开式的演变中不断展现。反驳了“功能决定形式”的说法,直接探索创造过程的本质。 德国学者阿诺德·盖伦的《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以社会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独创性地提出了一套社会心理学理论,并把他的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当前社会,透彻分析了人类当前所处的立场。美国学者马可·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主要选取五篇格兰诺维特的论文,向读者介绍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行动间的关系。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不只是社会学理论上的一大突破,网络分析法更改变了众对社会结构的认识。这一革命性的学术发展,其影响力并不止于社会学界,对管理学及管理方法的影响也有目共睹。 美国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战略环境领域的泰斗 斯图尔特·L·哈特 在《十字路口的资本主义》一书中提供了新的战略,通过确认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最终帮助企业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妥善处理社会和环境问题。 美国着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 的《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阐述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对文化进行了分层,并具体阐述了文化能量守恒定律。克莱德·M·伍兹的《文化变迁》结合危地马拉高原现代化变迁的情况,阐述了文化变迁的具体理论、方法及现状。

  1.4 研究方法

  观察法与调查法,通过观察西南苗族的传统服饰在现代商业化的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形态,找出现在传统服饰现代化中的不足之处。找到民族服饰和现代设计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找到一条有效的连接礼仪与利益的道路提供了基础。

  个案法,通过对于个案的分析,找出利益与礼仪之间联系的突破口,也找到传统和现代的转换方式。

  比较研究法,通过不同的个案之间的比较与研究,找到一条可循的规律或是可证明新的链接方式的优势之处。文献资料法等。也是通过大量的文献论证文章的论点,让论文层次更为丰富。

  1.5 论文框架

  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导论:该书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就苗族传统观的民族服饰的文化特性与现代变更展开论述,在结合其受现代商业影响后所呈现的现代化的形态变更,与传统苗族服饰之间的矛盾。分析出造成影响这样形态出出现的因素,主要是指向于审美差异、生活节奏、民族自信与衡量标准这个几个方面。

  第三章:从现代化的苗族服饰入手,分析其在现代经济、文化与社会之上的缺失。也由其所缺失的部分为全新的出发点,尝试以设计力量的介入,从需求、审美、标准三方面展开论述。确立一个以技艺传承与文化给养为基础的真实可行的借由设计将传统服饰融入现代商业市场之中的方式,并将其置入到一个大的社会与经济范畴之中。以真实的少数民族地区需为基础,构建一个植根于技艺之源,具有可持续性,且能获得商业利益回报的新手工艺模式;再借由设计的引导,将这种新型手工艺的产物投入于服装产业的运转之中,且引导融入社会认可的有效关系之中。

  第四章总结:通过设计对于相关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社会的问题展开分析与延伸,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与可供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方向。希望因此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以一种联系且发展的观点看待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情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