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城乡结合部产业现状、原因及解决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4 共5209字

  一、城乡结合部产业建立的意义

  在城乡结合部,存在大量无序经营的个体户和小微企业,各企业各自为生,导致城乡结合部整个社会的经济状态混乱运行,难以形成整体的凝聚力和整体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引入产业,发挥优势产业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就会为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在市场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会使一些竞争力差的企业淘汰,改变经济发展由于找不到方向的状态,使经济发展可以在产业支撑和市场力的引导下,形成无形的朝着一个方向的凝聚力,使得经济社会可以有序运行.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国家走向近代,而工业革命实现的过程中,产业化则为西方各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经济基础.一个地区只有具有优势产业,有产业支撑,才能在奠定自己坚固经济基础的同时,围绕核心支柱产业,发展多种产业,丰富经济成分,形成产业链,具备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卓越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型的支柱产业资金雄厚,生命力顽强,既可以保障大量闲散的劳动力就业,也可以保障这些劳动力的就业稳定,同时还可以为劳动力提供较高的收入.

  在收入提高的情况下,人民的消费能力就会提高,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使得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城乡结合部产业现状

  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行“互联网+”政策,希望通过“互联网+工业”的形式,改造传统工业的生产制造方式以及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工业的升级。然而,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绝大部分产业与国家的政策脱轨,没有将互联网与工业接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以及产业的发展对互联网的需求愈加明显,然而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发展几乎没有对这一需求做出回应。城乡结合部地区,产业层次落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不仅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质量上也不容乐观。服务业多为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而保险、咨询、调查等新兴服务业,却严重滞后。以笔者所调查的南栗村为例,该村常住人口有8,000 人,暂住人口高达 3 万人。然而,企业却只有 300 家,并且餐饮、商店等传统服务业的数量便占到了 102 家。

  (一)个体户无序经营。在当前城乡结合部,存在大量无照或者偷税漏税经营的个体户。它们分散于街道两侧,出现于早市、夜市,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科学的经营体系,大多数都处于产业层次的最低端,生命力薄弱,难以长久生存.在南栗村,300 余家企业,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经营,而是以提供经营场所收取租金的形式,交给外地人经营.外地人的经营大多都是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固定的经营模式,也没有统一的管理理念.

  (二)产业单一,缺乏活力.城乡结合部地区,大多由于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的限制,各种新兴的产业难以建立,使得城乡结合部的产业大多为地区遗留下来的落后产业,或者市区外迁的低层次产业.所以,产业单一便成为城乡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同时,由于各种类型的产业难以充分发展,导致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南栗村各类门市总数达300余家,以餐饮(饭店,早餐店)、小型超市、五金店、手机销售、维修店、粮油蔬菜店、各类地摊等为主。而这些产业大多都为传统的服务业,以销售简单的小商品为主,各商户之间竞争压力小,产业发展缺乏活力.

  (三)缺乏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支柱产业不仅可以解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对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结合部来说,几乎没有因地制宜的建立起适合本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没有发展起可以承担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就业以及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业,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据有关数据显示,南栗村超市及商店数量为58 家,其中只有 5 家投资 50 万元以上,经营面积大于 100平方米。而餐饮行业有 44 家,投资 100 万元以上,经营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饭店只有 2 家。另外,粮油蔬菜有 42 家,服装店 13 家,五金家电以及电子产品商店 23 家。所有这些数据显示,虽然南栗村有 300 余家企业,但是规模小、资金薄弱,导致没有一个产业可以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城乡结合部产业现状背后的原因

  (一)缺乏长远规划,重速度轻质量。在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迅速加强区域外观设计、高楼遍地起、生活方式城市化匆匆实现的现象,然而却没有对区域的发展做长远的规划,忽视了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致区域没有产业支撑,失地农民难以实现再就业,经济发展失去方向。比如:南栗村在 2010 年为了顺应裕华区城乡结合部经济的整体规划,在没有考虑区域失地农民的就业以及后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城市化,社区启动了村民住宅项目建设工程,本工程占地 90 余亩,建设村民住宅 12 栋,然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生活方式的迅速城市化使得本地的经济缺乏动力,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财政支持,招商引资面临困难。资金链短缺是城乡结合部产业建立和发展的瓶颈。城乡结合部的政府对于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一般很难做到放远目光,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包括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另外,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政府,往往为了顺应城市化的大潮,没有考察和学习其他地区成功城市化的经验,没有做到将外部经验合理地引入本地区,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适合本地区的产业。以南栗村为例,2000 年后,面对村内集体经济的瓦解衰落,村集体并没有加大财政支持去建立新的产业,也没有派遣政府官员(村两委会干部)外出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使得本地区的发展只局限于自身的情况,没有扩宽视野。对于城乡结合部来说,因为它的前身是城市边缘的农村,在生产方式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商业不发达,没有可以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当然也就缺乏融资渠道.这种融资渠道的缺乏,不仅表现在自身经济基础的薄弱,本地政府财政支持少;更表现在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外界融资少和融资渠道短缺,以及政府对于外部资金进入的支持力度.

  (三)缺少与居民沟通,政策难以被认可.在任何地区,政策如果不被居民认可,是很难以推行的.对于当前城乡结合部产业难以建立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缺乏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居民在失地后看不到产业建立可以带给他们长期的经济收益,以及对于以后就业包括社会问题解决的好处.所以,居民往往会选择在短期内得到失地补助,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

  (四)缺乏创业精神.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在失地后往往处于被动就业状态.他们可能向城市发展,在城乡结合部居住,却选择在市区工作,甚至就近就职于经营不稳定并且工资收入低、效益差的个体户,而不是靠自己掌握的技能、知识,或者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这些途径实现自主创业.居民缺乏创业精神,各种适合本地的产业就难以建立,更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五)消费动力不足.经济学告诉我们,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是消费的基础.同时,消费也可以在拉动内需的基础上,刺激生产,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但是,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社会消费动力就会不足,在社会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生产就难以进行,产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甚至破产,这对建立支柱产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六)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结合部由于长期的落后于城市的发展,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不足,因而会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比较现实的社会问题。另外,有些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可能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或者内部道路没有修整好,道路狭窄导致交通不便,这也会阻碍产业的建立和进入。通过对南栗村的调研,我们发现处于城市化初期的南栗村,在基础设施方面极其匮乏,不仅没有公共的卫生间、公园、老年人休闲场所,就连起码的垃圾箱也设立无几,更不用说服务于企业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如此恶劣的环境,又怎么会吸引产业的进入,经济又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城乡结合部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什么样的产业

  1、实现“互联网 + 农业”.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生态圈以及农副产品供应地,其为城市提供生活所需的瓜果蔬菜以及粮食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应该坚持发展农业,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管理。通过建立农业互联网体系,实现农业自动灌溉,机械化收割。建设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完善的互联网体系,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区域。因此,要将互联网与农业接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网络化销售。

  2、全面发展服务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在城市地区已经趋于饱和,但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所以,要引进和建立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另外,保险、咨询、调查等新兴服务业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相对滞后。所以,城乡结合部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占领市场先机,促进保险、咨询、调查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3、实现“互联网 + 工业”.“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为城市的卫星城,常常发挥着分担城市压力的功能,因此常常承接市区迁出的工业制造业.然而,这些迁出的产业往往生产方式落后,被城市先进产业淘汰.所以,应该促进这些产业的升级,实现工业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接轨,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工业制造业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消费需求.“互联网+工业”是当下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城乡结合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依托.所以,城乡结合部应加紧工业互联网的建立.

  (二)具体措施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的政策支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减少税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允许各种产业进入地区.同时,对各种高新产业实施免税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从1994年至2014年槐底村划定“怀特商圈”,不仅加大财政支持自行建设,在1995年拿出80万元沿东岗路、育才街和体育南大街扩建了第一批商业门脸,还大规模招商引资,建立怀特大厦、怀特装饰城、怀特商厦等商业广场,由此实现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第一步“产业先行”,为后续的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加强与居民沟通,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政策的实施需要民心,需要得到人民的认可。所以,在政府找对了方向的情况下,向居民说明政策,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争取得到居民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产业先行政策要想顺利实施,还需要城乡结合部的政府利用高素质的行政人员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保障政策得到理解。在槐底村,实行村务公开制度,1995 年创办槐底电视台,每天播放《槐底新闻》、《村务公开》等自办栏目,使得居民了解本村的变化以及政策,加强了与居民的沟通,提高了政府的信誉度,为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

  3、结合城乡发展规划,划定产业园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应该划定产业园区,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使得产业园区的产业自由竞争,促进产业发展.在槐底村,通过划定怀特商圈,20年来槐底共开发“三产”面积 200 多万平方米,入驻商户 2 万家,每年直接缴纳税金和培植税源5 亿多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600亿元.怀特集团形成了餐饮、零售、建材、教育、娱乐、文化等多元化服务业于一身的项目集群和产业格局.2002年怀特集团入选河北省百强企业.2005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槐底连续四届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4、发挥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活力.当下,我们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的力量。所以,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要想实现产业先行政策,建立城乡结合部的支柱产业,还需要当地人民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发挥创业精神,积极创业.

  5、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拉动产业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消费和生产密不可分,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消费使得生产可以继续进行,而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是消费的基础。所以,在我国城乡结合部产业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因此应该提高居民整体的收入水平,刺激消费,拉动生产。

  6、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应该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为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道路的通畅也是产业愿不愿意和能不能进入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应该加强财政投入,完善交通,为产业进入奠定基础.以槐底为例,打通育才街、富强大街、槐安路等“断头路”,使得地区交通得到了极大的疏通,使得外界与本地区的交流更加便利,为本地区产业的建立以及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玉,郑国楠。城乡结合部功能定位与规划管理国际经验。国际城市规划。
  [2]崔向华。市民化与土地脱钩---北京城乡结合部新型城镇化问题思考。
  [3]贾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4]张春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探讨---以大连市为例。
  [5]徐熙巍。 中英城乡结合部社区案例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比较---以诺丁汉比斯顿和漳州大径社区为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