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信息化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路径探索

来源: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作者:孙宝
发布于:2023-01-10 共4586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了高中各个专业课程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各个高中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也越来越关注,高中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助力高中自然科学学科教学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作为课程中与自然关联紧密程度较高的高中生物课程,其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的设置必须与信息化社会需求密切连接,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锻炼,还能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然发展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从而为课程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也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是中学教育阶段重要的自然学科课程之一,在传统的各项教学过程中,各个学校普遍重视生物理论教学,重点关注于开展生物进化原理、动植物理论和自然生物知识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其实践教学的开展,导致了学生对于其理论性知识掌握较好,但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特别是没有能够将生物科作为一种提升自我生态文明素养的综合课程,将其根据不同的场景开展应用。信息化视野下,各种自然科学课程教学都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虚拟现实形式进行展现,将很多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进化现象和发展脉络,用信息化方式进行课堂展现与讲解,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逻辑应用能力的训练,以自我综合素质提升为基本导向,创新教学内容,紧贴信息化发展方向,聚焦教学实践,拓宽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生物习的能力,确保学生更好地做好学习准备,为生物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高中生物教学短板,在信息化视野下有的放矢开展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是信息化背景下与素质教育关联较为紧密的课程之一,通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指导,可以让学生对于课程产生更多的理解。由于生物课程的知识点多,概念抽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进行具象化展现,这种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在提供学科知识模拟的过程中,还能形成更多的浸入式实践认知,让学生在课程中“触摸”“感受”各种生物的学科内容,从而形成更为有效的学习过程。

  (一)信息化对生物课程的挑战,为教学发展提供积极探索

  信息化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当今世界数字化浪潮席卷各个行业,自然科学作为数字化最为基础的载体,承载着信息化发展的重任。高中教育是学科教育重要的组成,生物是与生活、自然匹配最为紧密的学科,只有不断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刻认识信息化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讲好生物课,达到学用结合的目标。当今数字化课堂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各个课程内容、教程演示进行讲解,数字采集、数码存储、高效检索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调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科发展,还能更好地节约经济、人力资源,提升可持续发展力。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作为科学类课程,大多数高中并没有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去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往往只是作为基础的理论课程进行教学大纲编制和教学设计,很多授课教师也仅限于传统的理论讲解,对于生物课程的特殊性与实践性认识不足,造成了较多的教学缺失和疏漏。特别是在信息化日益发展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必须因时而变,用信息化的发展视野开展高中生物教学,通过高效的模拟展示、生态仿真、知识编目、资源检索等信息化课程设计,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能提升教学效率,较为有效地解决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的规范性。

  (二)增强生物课程的实践性,并用信息化指导科学教学

  信息化教学管理,正是建立在高效、便捷基础上的,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学校教学管理的特征,不但能够方便灵活地采集、获取各类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学习、发展信息数据,同时也能融合相关教学信息,做到细化教学档案类型,减少录入到库的各类中间环节,用标准的信息化流程代替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监管方式,提升效率与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作为实践性学科建设,应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用实践的方式提升理论教学的掌握程度,并积极满足学生对于生物科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随着高中生物教改的不断深化,如何以学科互补和学生能力提升为现实教学导向,引领广大学生面对生物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地开展实践,提升学以致用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信息化创新的重要研究内容,也为学生最终掌握生物内涵、达到学科教学要求做好积极准备,为培育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综合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全面信息化教学保障。

  (三)重视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效果,防止学非所用

  生物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高度关注的学科领域,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的学科内容、知识体系、应用方向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必须根据现代生物发展方向和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进行精细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供大量的知识体系,但无法锻炼良好的应用能力。在信息化视野下,高中生物课程的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多通过实验、实训的方式得以开展,很多高中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步骤,逐步配备了数字化生物课堂、虚拟化生物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学生能够在其环境中开展部分的实际操作,但是缺乏与当前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相一致的交互性实践,有些实验内容还是数年甚至十年以前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保证开展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相互融合。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必须促进高中生物课程实验的信息化发展,将学科教学与虚拟实验这一全新的教培发展路径进行匹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生物发展领域准确互动,从而产生更为积极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目标,学以致用达到积极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

  二、加强信息化顶层课程设计,用实践导向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突破

  高中生物课程在社会主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通过更多的相互辅助不断增强其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将生物课程内容对接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就要不断地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策略,让广大学生不断通过信息化课程辅助掌握最新的生物知识,用更新的知识体系发展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一)加强高中生物课程体系设计,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综合信息素养

  高中教育更多的是需要教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自我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在开展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备教学体系,熟悉当前生物领域的发展状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之对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去驱动生物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高中生物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对应学生的学习习惯,积极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象,变概念为实验,根据课程特点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嵌入的重点,从而将生物学科的发展脉络用信息化的方式融入到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以学科素质培育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去伪存真地做好教材的信息化资源装载与改革工作,删节老旧的信息化内容,根据时代发展,增添更多最新的内容,形成更加完善的生物数字实验室,优化课程结构,讲理论重实践,不断为学生借实验学生物做好教学准备。例如,在苏教版高中生物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生长素的作用,可以将化学课程中的“催化剂”对无机物的化学反应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搬移到生物课课堂中,让生长素对于不同植物生长的催化作用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现,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概念。同时,结合植物的“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生长”,这种植物界特有的生长模式的信息化展现,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认识到植物生长与自然界各种气候、环境因素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从而从更深刻的角度理解植物生命调节的起源与发展演进过程。这种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生命科学讲解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

  (二)增强信息化教学管理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优化学生的学习评价

  为了更好地形成适合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该以信息化教学技术有效地融入学生学习能力及效果评估为教学管理重点,以教学资料、学生发展、实验操作能力等数据为信息化、数字化的高中生物教学效果评判数据基础,从大数据分析着手,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从课程教育架构、管理层级、多元教学手段利用着手,构建高中生物课程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条线清晰地教学迭代过程,用信息化教学数据为底座,形成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更为便捷地促进生物课程在教、学、研过程中的水平,为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发展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确保在新发展理念下,信息化高中生物建设不断进入“深水区”。

  三、根据高中生物课程发展,以信息化确保实验过程与教学无缝对接

  学以致用是注重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源,也是自然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所以,在高中生物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丰富教学场景和动手实验环境,来为教学做好现实的规划和进一步的指导。

  (一)注重实验效果,不断提升信息化虚拟的实操课程体验

  高中阶段的自然科学学科学习过程,是为其未来大学专业化、个性化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其所学最终的目标是所用。所以,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实用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方式,将科学教学作为不断提升学生实操素养的一个抓手,确保其实验能力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在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术分析,明确信息化应用目标,引导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实践、勤于操作。例如,在苏教版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中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课程学习中,作为抽象的概念,对此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通过实验开展其实验的复杂程度也不是一般学生物实验室可以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用虚拟实验课程让学生浸入式地用“虚拟显微镜”,完成相关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引入学生自主的实验观点,并通过实验过程可以进一步解释血型与家族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起源与成因,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走进生物神奇的殿堂,并建立优秀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发展学生的信息化思维,提升生物实践能力

  互联网与大数据是信息化社会的特征,数字化课堂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当代高中教学重要的创新路径,网络化教学、信息化助力,成为高中各个学科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学生为了更好地开展生物的学习,应该树立互联网信息思维,积极融入信息化教学,让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同步进入自己的学习过程,优化生物的学习效果。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的信息化思维发展成为学生专业学习提升的“聚宝盆”,数字化、信息化思维模式将成为未来学生更好建立完整生物学习体系的“敲门砖”。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高中生物教学核心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生物教学框架,重点做好学生在生态科学领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站在信息化前沿,优化高中生物综合教学效果,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信息化高中生物教学路径。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强化实验、锻炼思维,必须以信息化的视野和学科理解力培养为先导,不断改革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总结经验,用实验助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永贵.试论信息化视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 2021(29):75-76.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原文出处:孙宝.信息化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路径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21-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