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2-10 共1625字

  摘要:初中生物强调教学系统化、多元化、更多注重对学生理论实践性逻辑思维的综合培养,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科学习需求制定符合他们能力的教学方案, 确保对该创新教学模式的灵活巧用。本文就专门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 探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巧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方法,初中生物,设疑,生疑,知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实际上,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并非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孔子教育与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就存在该教育模式。现代人借鉴古代教育思想,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最终形成了这种适合于现代教学开展的“新”模式, 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内容, 并满足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条件。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启发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不断的启发引导学生、完善教学过程、强调教学进程推进的循序渐进性。在当前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中就存在3个核心层次:教师设疑层次、学生生疑层次以及求知分析层次。首先在设疑层次, 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展示当堂课程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 帮助学生明确他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同时为学生揭示教学起点, 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在生疑阶段就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可采用构思巧妙的导学案配合多媒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生疑, 进而引出接下来的最为重要的求知分析阶段, 深化知识内容, 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利用启发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实施合理的知识迁移引导, 最终总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1]。

  二、启发式教学的设疑阶段教学策略

  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中, 应该利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配合启发式教学, 保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深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养成他们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与品质。所以在设疑阶段, 教师要合理设置前置学习与前置问题。

  前置学习与前置问题这两大设置提出的关键还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初中生物, 即实现“先学后教”。在生物预习课上, 教师就要前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正式进入学习过程中。比如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光合作用》一课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预习课, 将“预习导学案”引入进来作为学生启发的重要方式。先为学生设置两个疑问问题, 例如“光合作用的意义体现在哪里?”、“请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一下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光合作用到底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预习导学案启发学生, 让他们利用预习时间深度检索、思考两个问题的答案, 提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能力, 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快速进入随后的正式教学过程。

  三、启发式教学的生疑阶段教学策略

  在配合预习导学案应用将学生引入正式教学进程后, 还要基于学生自身思考能力的有效发展建设生疑阶段教学策略, 实施多元化精讲引导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与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案调整, 抓住教学重点。在正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会合理运用到生物学的宏观性、微观性、时空性以及运动型开展导学案设计, 将某些生物学概念知识生动展示于学生面前, 启发学生, 让学生的生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在教学中, 教师就结合导学案配合各种交付工具建立了多元化启发式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形成学生的各种感性认知体系, 比如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中, 教师就利用到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相关概念, 配合导学案彩色挂图形式为学生展示了人体中血液循环的最重要器官———心脏。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心脏的血液泵送过程, 让学生仔细观察心脏的泵送输血过程然后产生各种疑问问题, 满足高效教学预期目标。

  总结: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影响促进作用, 合理运用可帮助教学过程设疑、引导学生生疑并展开知识迁移教学过程, 满足学生学科素养培养提升的更高要求, 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很有现实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良昌。启发式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8 (16) :37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