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与微课结合的成效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07 共580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
【第一章】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研究绪论
【第二章】微课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初中生物微课的调查与分析
【4.1 - 4.3】初中生物微课的制作流程
【4.4.1 4.4.2】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4.4.3】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与微课结合的成效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论
  
  一、 结论
  
  微课因其精悍短小、使用灵活的特点备受人们欢迎,无论课上、课中或课后均可使用。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初中生物微课开展的不足,针对不足之处,笔者分别对讲授新课类、重难点突破类、习题类和复习类四种课型的微课制作流程进行初步构建,并利用该流程制作和使用微课,最后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探讨其应用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对微课概念的界定,给出了本研究中微课的概念,即以微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小知识点、重难点和易混淆点而设计的,时间控制在 5~8 分钟,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资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微课的研究现状,发现国外注重微课网站资源的建设和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国内则注重微课教学比赛,而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并不普遍。结合观看网络微课和笔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在设计初中生物微课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学生中心原则、突出学科特点原则、资源多样化原则和简单实用原则。
  
  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的访谈,对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的现状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学生喜爱初中生物学科,对初中生物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因学习进度快导致问题不能解决的困扰;了解部分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制作流程和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不清楚微课如何具体应用于教学中的过程等问题。为解决以上困难,笔者针对导入新课类、重难点突破类、习题类和复习类这四类课型设计出适合教师学习的微课制作流程,并根据微课的制作流程及教学内容编写出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方案,制作微课的整个过程清晰流畅,提高制作微课的效率。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研究结论:教学方面,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充分的配置了课上与课下的学习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逐渐走向灵活化,课堂氛围更加热烈,有效解决了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优化初中生物的教学,丰富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理念要求,即实现现代化教学;教师方面,通过创建微课的制作流程,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微课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利于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方面,第一,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测试和访谈结果的分析,使用微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第二,使用微课可以合理配置学习时间,通过设计小组讨论活动,增强了学生间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第三,微课因其短小精悍、使用灵活的特性,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笔者认为微课的使用应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而不是将微课放在主体地位上,再者,微课制作复杂,部分教师反映制作微课耗时耗力,笔者建议根据微课制作流程进行微课的制作,并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师资力量强大的学校,可打造微课制作团队,做到合理分工,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微课的教学设计上。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备受人们喜爱,但制作微课无论在制作还是设计方面都需要较多人力物力,教学成本高,笔者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使用微课的,应将微课用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系统的复习等方面,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应分析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思考性,微课的制作最终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来考虑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 不足及展望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又是第一次接触微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选择了较为独立的知识点进行研究,而那些与前后所学知识关联性较大的内容是否适合应用微课的形式没有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虽然在具体实践后实验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能证明本研究的微课流程及教学模式适应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更深入的研究时注意样本的选择,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同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本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段教学时间后进行转换,实现相互对照和自身对照,可能会达到更佳的实验效果。
  
  针对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三点启示:
  
  第一,要注意 PPT 中使用的图案及文字是否清晰。很多教师只考虑了微课的美观与否,却忽视了微视频的清晰度,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
  
  第二,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微课的使用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开拓学生的思维。
  
  第三,合理监管、及时评价。评价微课使用效果要注意多元化评估,采用多种手段如课堂注意听讲时间的长短、课堂参与程度等。针对每次的微课应及时评价,总结归纳不足后及时改进。
  
  针对微课,不同教师或学者的观点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微课终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它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因此,在使用微课时要注意使用的频率和时间的长短。微课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进一步探索和开发的价值,可以预见的是微课的使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推行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途径,教育者们仍在不断探索、扩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年 7 月 27 日
  
  2 喻涛。浅论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J].新课程,2015,9:152-153
  
  3 张飞宇。碎片化时代如何防止微课内容碎片化[J].现代教育技术,2015,4:19
  
  4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年~2020 年)》[EB/OL].[2012-05-06]
  
  5 顾学明。浅论中小学微课教学[J].教师教育论坛,2015,26(4):51-52
  
  6 腾藤。浅论微课资源的开发[J].学术论坛,2014,6:217-218
  
  7 刘虹 . 巧用微课 , 让学生爱上生物 -- 谈谈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J]. 观察思考,2014,4:33
  
  8 罗刚淮。从“微课 微型课题 微型讲座”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47-49
  
  9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10 李路娥。高中生物微课资源的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4,7:49-51
  
  11 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
  
  12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13 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和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14 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化,2012,22:65-69
  
  15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31-35
  
  1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17 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18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19 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4-6
  
  20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0
  
  21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22 贺敏娟,张梅。浅议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大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119-120
  
  23 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33-35
  
  24 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社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25 吴遵民,谢海燕。当代终身学习概念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的国际动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4,3:31-36
  
  26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 [J].科学课,2004,1:46-47
  
  27 陈威。建构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1:175-177
  
  28 叶成林,徐福萌。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46-47
  
  29 周家伟。浅谈以“学”为本的“微课”教学资源开发[J].教育教学研究,2013,10(9):41-43
  
  30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1 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12):85-87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3 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4 李侠。制作有声有色的微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41-42
  
  35 刘惠敏,江长冰。微课,要微在何处[J].课程教学研究,2015,2:92-93
  
  36 赵瑞芳,胡作福,袁建云。区域中小学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8-10
  
  37 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4:22-23
  
  38 易兰英。微课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4,8:21-22
  
  39 杜宏。微课制作及应用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4
  
  40 高杨,李小暇。关于微课应用于教学中的思考[J].教育前沿,2015,2:297
  
  41 程岚,肖贵桥,王英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报,2013,26(2):79-81
  
  42 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为例[J].教学与管理, 2014,2:58-60
  
  43 孙方霞。关于微课教学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4,6:56-57
  
  44 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4,39(5):27-28
  
  45 李俐。浅谈基于微课程的新型高中生物教学[J].江苏教师, 2014,21:22-23
  
  46 朱爱峰。生物微课制作及研究实践初探[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4,30(11):14-16
  
  47 林鹏。微课的概念辨析与意义探究[J].高教论坛, 2014,6:22-27
  
  48 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49 石桂芳。“微课”探“微”--“可汗模式”的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4:59-61
  
  50 万晓军。基于 B-Learning 理念的高中生物微课设计与制作[J].中小学电教,2014,10:21
  
  51 王芳芳 . 基于翻转课堂的操作系统课程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J]. 中国教育学刊,2015,4:1-2
  
  52 陈光海 , 韩晋川 , 汪应 . 网络教学中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应用 [J]. 科学展望,2002,3:172-174
  
  53 王岚,张一春。微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5:85-88
  
  54 赵慧青,赵小蕾。微课教学的应用发展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5,1:86
  
  55 彭勇,温贺平。微课设计与教学表达[J].教育教学论坛, 2015,16:245-246
  
  56 郑秋燕。浅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应用[J].海峡科学, 2015,4:89-90
  
  57 谢刚。高三复习课的为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4
  
  58 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4
  
  59 苢春叶。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4
  
  60 赵瑞芳,胡作富,袁建云。区域中小学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 2015,1:8-10
  
  61 Siemens.G.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Technoligy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5,2(1):3-10
  
  62 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63 Robert Shelly.North Centr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Micro Lessons for the Macro World[J].Sociological Focus,2008,41(3):201-214
  
  64 Morris,Libby V.Little Lectures?[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9,34(2):67-68
  
  65 Kelly,Rob.Using“Micro Lecture”to Improve Your Online Courses[J].Onlineclassroom ,2010,3:5
  
  66 Romero C,Ventura S,Salcines E. Data mining in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 Moodle case study and tutorial[J]. Computer&Education,2008,51:368-384
  
  67 Greller W, Drachsler H. Translating Learning into Numbers: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Learning Analytic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12,15(3):88-92
  
  68 Huang T C, Liu C, Chang D.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data mining too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2,32(3):257-270
  
  69 Ali L, Asadi M, Ga V S Evi C D,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beliefs for adoption of a learning analytics tool: An empirical study[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3,62:130-148
  
  70 Barnett R L. Sur la poétique circonstancielle: micro-lecture dubouchettienne[J]. Revue Romane,2006,41(1):109-123
  
  71 Lin L.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Phys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5
  
  72 Yan M A,Zhao Q.Micro-lecture Application in the Informal Education Field of Open University[M].Shipbuil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2015


  致 谢
  
  经过半年教育实习工作,本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名研究生,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方面考虑不周,如果没有导师楼柏丹副教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配合,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楼柏丹副教授。楼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教育实习到查阅资料,从论文提纲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到后期详细修改整个过程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除了敬佩楼老师的专业水平,她治学的严谨及科学研究的精神也将成为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积极影响着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两年来,楼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此,我要向楼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为我搭建了一个教育平台,让我的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特此感谢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的赵淑梅主任、程成老师和陈寅老师,在我微课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与此同时,我还要感谢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庆玲老师和哈尔滨第三中学的赵春涛老师,对我微课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同样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各位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对含辛茹苦培育我的父母致谢,没有你们对我的关心、鼓励、支持和帮助,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谢谢你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