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耳鼻咽喉科论文

鼻咽喉部真菌感染致声音嘶哑病例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25 共1402字
标题

  1 病例摘要

  患儿女,1 岁,主因发热,咳嗽 3d,加重伴声嘶 1d,于 2014 年 3 月 14 日住院。入院查体精神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明显,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覆盖,未见疱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吸气性喉鸣音,少许痰鸣音。血常规: WBC8.64×109L-1、N% 63.2%、L 21.2%、CRP 7.97mg/L.胸片: 两肺纹理略增多、增重,部分模糊,两肺门不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诊断: 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②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支原体感染) .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阿奇霉素抗感染,溴已新祛痰,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喉头水肿,减轻炎症反应治疗。第 4 天查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消失,第 5 天无声嘶。共住院15d,痊愈出院。患儿出院后第 3 天再次出现声嘶,无咳嗽,无发热,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 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悬雍垂黏膜上可见一层白色膜样物覆盖,耳鼻喉科间接喉镜下喉粘膜充血,会厌,杓会厌襞无明显异常,两侧声带前部边缘略突起。表面可见少许白色膜样物覆盖。声带运动不受影响。取悬雍垂及声带膜样物涂片检查,可见真菌菌丝及孢子。诊断真菌感染,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500mg,日 3 次,口服,调节菌群,制霉菌素 17 万单位,日 3 次,2%碳酸氢钠 1mL,日 3 次口腔护理,抗真菌感染治疗。3d 后声嘶明显减轻,1 周后患儿无声嘶。查悬雍垂,声带白色膜样物均消失。

  2 讨 论

  近年来鼻咽喉部真菌感染致声音嘶哑的成人病例较多,病因: 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②放化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③基础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低下。使本病发生率升高[1].但婴幼儿咽喉部真菌感染引起声音嘶哑的报道较少见,赵斯君报道儿童真菌感染引起的声音嘶哑仅占 0.1%[2].咽部真菌感染疾病患者往往因机体免疫下降和菌群失衡所导致,不良口腔卫生也有利于真菌在口腔内的繁殖,喉部的真菌感染则多由扩散所致,且易经血液传播至咽喉[3].声音嘶哑是喉真菌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大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儿科临床医师往往对本病缺乏认识,容易误诊为急性感染性喉炎,或白喉,化脓性感染等,继续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从而加重真菌感染,甚至引起真菌性支气管炎,肺炎,延误治疗。本例患儿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就诊,体检发现悬雍垂黏膜上可见白色膜样物覆盖,会厌,杓会厌襞无明显异常,两侧声带前部边缘略突起,可见少许白色膜样物覆盖。声带运动不受影响,取苔膜真菌涂片检查见真菌菌丝及孢子。分析本例患儿出现悬雍垂及喉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为: ①长时间应用抗生素; ②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治疗后不能彻底漱口,清洗面部。

  本文对 1 例悬雍垂,喉部真菌感染进行报道,旨在对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悬雍垂及喉部真菌感染引起的声嘶易与喉炎,化脓性感染,白喉相混淆。本例提示我们,遇有类似情况,可先进行涂片检查,或真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中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后不能彻底漱口或依从性差的儿童,尤其是婴儿。可进行局部口腔护理。从而杜绝因医疗行为而引起的感染。且可以家用微生态制剂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晓庆。耳鼻咽喉真菌感染 100 例[J].吉林医学,2011,32( 27) : 5793.

  [2] 赵斯君。672 例儿童声嘶的病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 4) : 18~20.

  [3] 王浩。耳鼻咽喉真菌感染 50 例诊治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6( 21) : 457~45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