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微电影广告的历史语境与广告美学拓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0 共6608字
摘要

  目前国内微电影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一类是草根个人或团体的微制作;一类是为产业品牌量身定制的由名导、明星担纲的品牌营销片;一类是由视频门户网站发起并寻求品牌广告合作,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很强专业性要求的聚集型作品[1].可以看出,传递品牌理念是国内微电影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尽管“微电影”这个词是 2010 年才出现的,但早在 2001 年,北美宝马公司就陆续推出了品牌定制系列网络短片 The Hire 系列(约翰·法兰克海默《埋伏》、李安《选择》、王家卫《跟踪》等)。2010 年,由凯迪拉克出品、吴彦祖出演的广告片《一触即发》,被业界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微电影。

  业内有专家指出,微电影是“迅速崛起成为潮流并产生病毒式传播效应”的变种广告片[1],是一种更高级或更具时尚性的广告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传播学、营销学和影视美学的角度,而要对微电影的广告美学特征进行考察,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历史语境和其在承接广告美学传统之后的积极拓展。

  一、微电影广告创意的审美经济化

  有专家指出,真正的广告美在于“功利性突出的自由形象”,既有自由的独创性,又有具体的感性形式,既是传播信息促进销售的工具,又是能以较强的感染力和精神愉悦,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付之行动的艺术形象[2].无论表现形式如何新颖,微电影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仍要按照广告美的规律,不仅在真实性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同时把时效审美性原则作为广告审美规律的重要原则来把握[3]77-98.

  作为经济类传播的一部分,昔日那种仅以传达商品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告知式广告,由于内容的僵硬和传达的不自然,导致了观众的日益不满和厌烦。微电影广告的出现,凭借其独特新颖的大审美经济时代下的文化创意和审美(体验)经济理念,重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是创意传播的成功典型。创意传播其“本质是一种对注意力资源的创造”“让消费者在过去未有过的思考模式下接受我们的信息”①。在微电影广告中,审美(体验)经济理念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广告审美因素。“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审美化的体验也就是对生活方式及其物品和环境的内在要求,而物质生活的精致性就相应地转化为人对消费品和生活方式本身的主体感官愉悦。”[4]

  这就是所谓的微电影广告创意美学化,是从生活美学的角度立意,以优美的影像形象去感染消费者,意味着“促使消费者购买的广告变成一种美的诱导,变成一种人人喜闻乐见、含而不露的商品信息传递”.具体地看,微电影广告创意美学化的关键点,就是展现了广告主诉产品的日常生活审美特性。

  与传统的平面广告和影视植入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并没有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对消费者进行有关商品信息的灌输,而是围绕产品进行构思,把产品作为影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生活角色,或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从而使商品暂时脱去实用功能的外衣,以优美的形象或意境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增加了精神享受和审美追求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

  比如凯迪拉克出品的《66 号公路》,通过一对男女开着凯迪拉克车穿越象征美国自由精神的66 号公路,在忠于自由中释放自己、实现理想的微故事,传达出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勇于开拓梦想的品牌内涵。在明亮的充满时代质感的画面上,在夕阳下的大远景镜头中,“我们”一起穿越闹市区,穿越荒原,穿越大峡谷,穿越牛仔马队。驰骋在路上的过程既是对凯迪拉克车车体性能最直观的展现,也是激发接受者和主人公对勇敢无畏精神的一种共鸣。片子中,并没有镜头对凯迪拉克品牌车本身的过度渲染,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生活常态真实的朴实呈现。

  如微电影《酸甜苦辣》系列,影片的主题显然没有直接展现益达口香糖的味道有多么好,而是通过口香糖传递主人公彼此关爱对方的心。又如百事出品的微电影《把乐带回家》,薯条、可乐等食物,不仅是冰天雪地里的人们充饥的食物,还是亲情、快乐的传递。

  微电影广告创意的审美经济化,成功地把现代商业设计转化为一种广义的包装,赋予大众消费产品以“形象化”的外在形式,把传统的广告式包裹上升为商品及其流通的“审美生产”环节,充当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急先锋,协助生产了波得里亚意义上的“类像”,提供了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生情感和语境的“超真实”[6],进而体现了广告美的感染性,从硬广告营销的致力于讲述“我(产品)怎样”,转投向消费者“你们(消费者)怎样”,将商业广告软化为一种人情化的影像传递,其获取的广告效果有目共睹。比如上海通用雪佛兰汽车的广告没有一次车体性能的直观展示,但其品牌美誉度却比任何一次硬性的广告植入都要成功。以“怀旧”和“梦想”为主题的《老男孩》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受众,视频网站的千万点击量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都证明了这则以情感为脉线诉求的微电影广告的成功。当人们被现实生活磨灭得没有激情和理想的时候,《老男孩》直指当今都市“速度人群”的情感盲区,唤起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也使雪佛兰科鲁兹品牌与目标受众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对等的情感交流,使消费者记住了片尾字幕“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褪色,反而更显珍贵”和随后出现的雪佛兰 LOGO 与“未来,为我而来”的品牌口号。

  二、微电影广告叙事的表意故事化

  广告要想成功地对消费者发生作用,其前提是必须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就像日本学者顺腾久所说的,“要捉住大众的眼睛和耳朵,是广告的第一步”①。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微电影广告特别吸引我们的就在于它借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技巧来讲故事,包括了叙事类型、场面调度和光影构图等等经典元素。微电影广告在运用经典的电影技巧方面表现了极大的自由化和多元性特征。

  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化了故事性,而讲述一个好的、有趣的故事则需要技巧的修饰。微电影广告从策划创意开始就有意借鉴电影叙事的多种手法和技巧,最常用的是悬念,可以在有限的几分钟篇幅里最有效地展现戏剧性,“通过预兆或暗示,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从而提高我们的兴趣,或者是通过保留叙事的某些戏剧性信息,以及给出一些我们无法解答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跟着情节不断发展深入的动机”[7].如《谁的爱填满冰箱》的成功首先是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将需要展示的卡萨帝冰箱列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和爱情符号,联系着男女主人公,并引发出了一段出人意料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男主人公被人追赶无意中闯入女主人公的家里,见到冰箱上女孩子的照片,并对她一见钟情,于是每天往冰箱里塞满各种各样的食物。其次就是运用成熟流畅的电影手段。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张女孩照片的特写镜头,随着镜头的下移,我们看的是几张贴在冰箱门上的便利贴“洗完头记得关水龙头”“记得早打电话叫车”等,简单的几个画面勾勒出了关于女孩的信息:她很漂亮,时尚,性格开朗爱笑,生活上则可能比较马大哈。随着女孩的推门离开,镜头切到窗外,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在遭到好几个人的追赶,为了躲避他们,男人闯入了女孩子的家。故事从开始到这里,观众在心理上已经有了一个悬念--这个男人是谁?他闯入女孩子的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到故事的最后,当女孩子准备去迎接自己的爱情时,门外却没有人,只有散落一地的花瓣,此时镜头转向窗外,俯拍那个陌生的男人拿着一束玫瑰花在狂奔,影片结束的画面正好是影片开始时的画面,只不过是男人手中多了一束未能送出去的玫瑰花。这则微电影广告并没有告诉我们关于男人和女人的任何身份信息,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小意外,激发我们对于主人公的好奇心,使我们一直处于悬念状态中,如果不是片尾的广告语“我的冰箱每天被爱填满”,我们几乎会忘了这是一则关于卡萨帝冰箱的微电影广告。

  微电影广告善于讲述吸引人的故事,还在于它总是在故事中强化设置某些动作元素。对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展现某种动作或是变化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如《一触即发》讲述了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突袭,为了将新科技转移到安全地带,吴彦祖联合女主角 Lisa 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虽然只有短短的 90 秒,却集大场面、动作、悬念等要素于一身,而动作戏无疑是最抢眼的。高空降落、紧张刺激的追逐、惊险的爆破,这些只有在动作大片中才能欣赏到的画面,被成功嫁接到微电影广告当中。在力士出品的《金纯魅惑》、诺基亚 N9《不跟随》微电影广告中,外在的动作元素同样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 6分多钟的《金纯魅惑》中,凯瑟琳·泽塔琼斯变身神偷,与男友精心谋划了一场盗取“黄金原液”的秘密行动,其中不乏飙车、浪漫爱情的桥段。在这部微电影里,动作、悬疑、浪漫爱情杂糅在一起,被观众戏称为电影《偷天陷阱》的姐妹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