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徐静蕾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角度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0 共2905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自导自演的一部凄美的爱情电影。

  此作品以“我”———“陌生女人”作为故事的叙述者,以其自身的经历作为叙事本文故事层的基本框架,用书信形式作为传达陌生女人情感的艺术载体,表达出“我”对一个对我的存在毫不知情的男性作家的一生的依恋之情。整个作品充斥的是以第一人称展开的不厌其烦的诉说和如泣如诉的思恋。歌颂爱情,表现爱情力量伟大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就是爱后得不到回报而仍执着地爱着对方也是有的,但像这样的“陌生爱情”却是不多见的。“陌生女人”的行为让世人匪夷所思。导演的用意远不止于向观众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真正蕴意之笔在表现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用凄美的声音告诉人们真爱难求。这种深刻性的最终达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叙事作品独特的叙述视角,一个女导演别具匠心地从“我”一个女性特有的视角出发,用书信的形式抒写沉默了一生的“我”心灵的爱情绝唱。

  何谓叙述视角?托多洛夫指出:“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是根据某种眼光,某个观察点呈现在我们面前。”叙述者从特定的眼光,观察点出发,对周遭的一切进行过滤,从而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所谓的眼光,观察点,正是文本聚焦之所在。聚焦的提出解决了“谁看”的问题,这与叙述的“谁说”构成了本文“说”与“看”的关系范畴。从聚焦与叙述的区别和联系出发,可以把叙述分为三种类型:零聚焦叙述、内聚焦叙述、外聚焦叙述。零聚焦叙述就是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叙述。他知道每个人物心中所想的一切,但他不参与故事而在故事之外。

  内聚焦叙述即叙述者透过人物来进行聚焦,他所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其叙述必须尽可能严格限制在人物所能感受的范围内。内聚焦叙述又有学者把它分为两种:固定式的和非固定式的。固定式内聚焦指的是聚焦者固定在一个人身上。非固定式则反之。外聚焦叙述指的是叙述者从外部来对人物和场景聚焦,他仅仅向读者描述人物的言语和行动,而不进入其内心,不做主观评价,也不进行心理分析。

  叙述者即叙述的承担者,也即是信息的发送者。叙述者可以完全不参与故事,成为布斯所说的“叙述代言人”,也可参与故事。前者属于故事外的叙述者,后者则是故事内的叙述者。本文所涉及到的叙述者只限于故事内的叙述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分析理论提出了:总是从“我”的角度来看,使用“我”视觉透析整个故事,叙事策略和“你”是一个直接对话。“我”有一个焦点,叙述者和故事人物三个身份。可见小说是固定的内部集中焦点典型的叙述。由于使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视角,因此,有第一批人独白叙事特征。

  首先,由于作品时序的含混状态决定了“我”具有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身分。两条主线交织为该剧,一条为由许多个回忆性的片断组成的“我”一生的爱情经历。一条是我现在的生活“儿子死了,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两条主线并没有明显的分隔。回忆与现实交织地讲述了一个爱情殉道者在踏上黄泉路之时的生命啼血,一个孤独绝望女人的濒临死亡的心声。而且该作品的叙述视角也是跳跃式的:有时聚焦于作为故事角色的“我”身上,有时聚焦于作为叙述者的“我”身上。因此,作品同时融入了经验自我的激情澎湃和叙述自我的平和冷静两种感知色彩和情感状态,因此产生双重聚焦的叙述效果。其次,因为“我”有三个身份,因此,“我”告诉“我”的心理体验。从文章中可以知道,第一人称“我”的独白方式进一步加强“我”更多的关于每一次经历爱情的内心世界:烦躁不安,颤抖着,激动……“我”往往在同一时间讲故事,慢慢滑到外面的世界,禅停留在孤独和苦难咀嚼。这个故事的时候暂时停顿的故事,或性能渗透到我的内心体验,或叙事中插入“你”的演讲,目的是向您解释“我”的叙述法,证明了“我”的“现在”。故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中断阅读的连续性,主要以叙述者“我”作为显示文本的主体应该有独立的话语空间,“我”的叙述行为将受到角色的行为逻辑。

  独特的女性视角的外部工作。托多罗夫说“:同样的事实将会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实。”与叙事视角甚至从一个特定的字符集,常常不能区分彩色人物的性别、年龄、个性和其他方面的颜色。许多因素影响叙事视角,性别意识是最直接的,是外部的。女旁白和男性叙述者语句在同一事实可能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两种情况。

  男性作家茨威格的文本有意无意使用叙事视角的女性,创建了一个女性叙述者“我”,描述是一位女性的声音。叙述者“我”是一个成熟的女人,经历过的苦难生活,还有坚贞的爱情誓言。目前,“我”有“来 Yishui韩枫小萧,蒙蒂去没有回报”的精神,在生命的终结得到最终实现。这个“我”的思维方式是女性特有的。女人不是传统的顺从依附于男性的女性,她是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女性。看电影可以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徐静蕾的披露罕见的女权主义倾向,即本文指的是从外部女权主义的角度看,所以作品的深层含义是女权主义如何脱颖而出观点。

  首先,我们知道,故事中男人的旁白是唯一一个应该提供的信息,所有的限制叙事作为叙述者在视野中的聚光灯。鲁迅小说的叙事研究,“我”的规则的话,一个人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所以叙述者“我”在男性世界的高姿态看女人,而男人的侮辱是深刻的,甚至是残酷的心理学。女性的“我”,在这个生活总是精神饱满,快乐,有自己的人生支点。在这里,“我”不是对纯粹的传统女性的一生的爱,更多的是与老妇人不同,弱的可怜的奴隶的情感,它是一种独立的女性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爱和无私的奉献,她关心的是自我感受和自尊。“女人喜欢男人,他们自己往往只为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的缘故。“我根本看不见自己为”受害者“。换句话说,”我不认为他是一个软弱的人,是“抛弃”,所以“我”与男性的权利,在整个文本的平等对话和填充的声音是“我”的女人。

  其次,“我”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是男性与男性接触和情人的目光从一个全面的审查。所以叙述者“我”“你”的一切,同时保持一个表面平静,虽然一再强调,没有其他愿望,既不是必需的,也不是爱、同情和安慰的需求。但读者仍然可以发现隐藏在心底的旁白愤怒、指责,甚至轻视。旁白无法压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的言论和行为是消极的男性世界。

  如果最后告别“:我非常震惊,几乎倒在地上,他非常小心地把几大银行券拿给我,此刻我怎么能不叫出声……你应该付给我!是你忘记了,这是不够的,我一直这样的耻辱。”虽然这里只是一个女人告诉的东西但它显示了男人卑鄙的行为。在男人的眼睛里钱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但看女人,爱情在金钱一文不值,这是一个自己的亵渎,污点,一种耻辱。

  一个女人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生命,而男人做什么?什么是金钱能买到什么,这不是女人一个人谴责吗?

  女人的叙事视角的选择可以使一个很好的,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这样的。从“我”的三重身份的角度,女性的独特视角,这使得故事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不同的挖掘。这是很容易看到为什么第五十二许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荣誉称号。作者认为,虽然电影奖是为摄影电影本身,艺术和照明等,但更重要的是徐选择女性导演女性独特的叙事视角。也许这是徐静蕾中的无意,但叙事视角的运用是这部电影获得如此高的荣誉不可或缺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胡亚民.中国中部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米克·巴尔.叙事学:介绍叙事[M].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君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