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青春电影中“80后”形象解读及其文化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3 共4172字
论文摘要

  一、对青春电影的认识
  
  2013 年 4 月,由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未上映就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有关“青春”的话题引起了热切的讨论。随后的《中国合伙人》打着“男生版的致青春”的口号再一次让“青春”的话题席卷而来,这两部电影又一次引起了大众对“青春”话题的讨论,让正在青春着的人思考,让青春不再的人们唏嘘。以同样的青春话题引起热烈反响的电影在此之前还有 2010 年的十一度青春系列《老男孩》,以及 2011 年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这些电影都是在讲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电影都被称为“青春电影”。

  “青春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以青年人为题材和表现对象的电影,其主要观众对象也多是以年轻人为主,同时具有鲜明的青年文化性。

  1933 年,当让·维果将寄宿学校的学童经验和人生经历定格在《操行零分》中时,青少年就在电影世界全面出场。自此,青少年就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以致斯坦利·卡维尔在对电影进行本体论追问时,坚持认为对青春期和青少年的关注已成为电影本体论特征。

  在中国,青春电影在新时期以从来就不是中国电影的主流。虽然青年人在百年中国电影的银幕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之前的电影中青年更多的是被放置在时代洪流中,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青年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在新时期以后,中国的青春电影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20 世纪 90 年代第六代导演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站66在成长中的青年人自己的立场上描写青春、品味青春、反思青春,从而青春叙事体现出“青春本位”观念,也由此创作出大量严格意义上的青春电影。

  二、青春电影中 “80 后”形象解读

  “80 后”概念缘起于“70 年代以后”概念的提出。“70 年代以后”是文学评论界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一个专用文学术语。在它之后,“50 后”、“60 后”等术语相继得到承认,但还没有哪一个能像“80 后”一样,在学界、社会、大众中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 一) 现实性与共鸣性

  虽然青春电影中所反映的是真实的“80 后”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近几年青春电影中描述的“80后”形象更多的是从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出发。他们被比喻为“温室里的花朵”,但事实上“80 后”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来自心理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也让他们倍感无助,他们为了生活也在压抑着心中的梦想。许多的“80 后”不得不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成为“奋斗的一代”。像在《中国合伙人》中,虽然人物的设定并不是“80后”,但他同样引起“80 后”的共鸣,电影讲述的是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三个人都在“80 后”的现实生活中找到映射:

  被家庭背景设定留学的孟晓骏,渴望站在美国的土地改变世界,但现实与十几年以来的幻想截然不同,巨大的落差让他陷入迷茫和困顿之中; 生性浪漫而自由的王阳,对生活充满热情,但最后承载他梦想的诗集没有人发表,浪漫的爱情也褪色,他剪去长发收敛个性开始认真生活; 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东青,收获美好的爱情,稳定的工作,却因为社会的现实让他又失去这一切。在社会的闯荡中,三个人都磨去了棱角,他们共同为语言学校发展努力,在尝到成功的滋味后,生活又给他们上了残酷的一课。

  在影片《老男孩》中讲述了两个“80 后”年轻人的梦想旅程,这样的话题本身就很具有共鸣性,其中的许多镜头也幽默的勾起“80 后”一代对儿时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同时“80 后”所面对的生活的压力也在影片中被重点描述,影片中主人公王小帅和肖大宝多年以来就是靠两份卑微的工作生活着,他们内心都有着坚定的从未磨灭的梦想,却不敢与人诉说。生活艰难,青春逝去,当年的英雄情结不再,爱情也变成了柴米油盐,两个人只能过着煎熬的生活,每天为生计而奔波。

  ( 二) 对爱情话题的描述

  爱情在青春电影中向来都是一个重要话题,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虽然对校园爱情的表达更多,但不是一味的美化校园爱情,比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小清新又唯美的剧情设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反映了“80 后”在面对爱情时候更多的夹杂了物质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他们在现实和理想的爱情中挣扎着。备受男生欢迎的阮莞用她特有的清冷守护着对爱人的忠贞,她的懦弱和遭遇的背叛是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的小小缩影。郑微的辛苦追求终于得到了甜蜜爱情,但毕业之际,男友陈孝正得到了曾毓的出国留学名额,却迟迟不敢告诉郑微。观念的转变影响了一部分“80 后”的爱情观念,有的把爱情当作过上幸福生活的捷径,有的却爱情至上,还有的为了奋斗忽视了爱情的存在。青春电影中对爱情的描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80 后”的爱情观,更深入的了解了“80 后”的心理。

  ( 三) “80 后”在青春电影中努力寻求认同

  “认同是一种心理学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化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是维持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

  对身份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还有如何界定自己的所属群体来实现的。认同的过程就是追求与他人相似或者与他人相区别的过程。对80 后的代际划分也使得他们在青春电影中寻找身份的认同感。

  “80 后”的一代人对属于他们的集体文化具有很大的眷恋与认同,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产生怀疑,但是又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美好的未来。他们敢于宣扬自己展示自己,敢于在别人眼中的自恋中去寻求自信,敢于玩颓废玩时尚,敢于享受青春,敢于向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表明自己的观点,甚至敢于自我冒险,竭尽全力的利用别人满足自己。在观看贴近自己生活的电影时,“80 后”作为观众会常常将自己置身于电影场景和故事情节当中,电影表达出了和自己的经历相似的内容,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着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 “记忆不光是过去时间在我们大脑里打下的印记; 它是一个看护人,守护着那些对我们最深切的希望和最深切的恐惧、有意义的时刻。”

  人们在精神生活的缺失在社会不断的进步向前中显现出来,人们会对过往的经历产生一些美化,从而格外怀念。现实与过往是无法相平衡比较的,也正因为这样,有关“青春”与“初恋”的话题成为了人们几乎共通的集体回忆。

  ( 四) 强化群体共同感
  
  在强化群体共同感这一方面,片长仅 42 分钟的《老男孩》短片,影片在开头处就用了近 8 分钟的时间全面陈列了带有明显代际色彩的事物,诸如玩具、流行歌曲、娱乐方式等都不加区别地得到了展示,让“80 后”观众对此兴奋不已,津津乐道。因为通过这番陈列,他们又一次回溯了自己漫长的成长历程,并通过对于事物的共同兴趣、共同感受,从而在茫茫人海中发现自己的同类。在青春电影中,制作者把对过去的记忆经过艺术加工展现给观众,并不是纯粹的把真实的集体记忆中的内容表达出来,而是包含着强烈的制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倾向。

  三、青春电影中 “80 后”形象的文化意义分析

  ( 一) “80 后”在青春电影中表现的独特话语表述方式

  1. 关心“80 后”一代人的内心

  反映青春的电影是对青春一代人内心世界的纪录,也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表述他们对过去的怀念、对梦想的执着和对主流舆论的参与态度。对于新生代导演们来说,可以用于拍摄的题材最好莫过于离自己最近的青春故事和成长往事,这些过往给了他们有感而发的感触和情绪,故青春题材就成了新生代导演们最便捷的创作资源。同样,作为同代人,他们更能体会“80 后”的内心世界,更能明白“80 后”心中所想,无论是对生存的困境还是对精神的困顿。“80 后”人有很大部分在步入社会后,巨大经济压力使他们没有时间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世界,过去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成了可笑的幻想。

  2. 反权威的个性化认知

  李普曼说,人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构造的虚拟世界中,媒介传播的信息与现实世界真实面貌是有差距的。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80 后”对生活和对主流社会的关注。但是,他们在电影中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以自己的情感倾向与大众传媒交流。“80 后”普遍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在网络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当然反映青春电影的电影语言和表达视角与其他人群也有区别,通常会简洁有力甚至有点叛逆和厌世,这种反权威的个性化认知就是一种“去中心化”。

  其中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近来的青春电影中,表达了“80 后”对角色的审美与以往的大不同,影片中的女演员不再是以以往的“美女”为标准,不再以美女为争夺观众眼球的利器,而是在能贴近角色的前提先选择更有个性的演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沈佳宜圆圆的婴儿肥的脸,却有温柔的力量;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郑微,长相普通却活泼烂漫; 《中国合伙人》中的苏眉,更是以独特的清冷气质让人难以忘记。

  ( 二) “80 后”在青春电影中的话语权

  “80 后”在青春电影中的话语权是对他们在社会现实中所拥有话语权的一种影射,网络社会的虚拟特性和在社会规范制约之下的社会情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电影中“80 后”的话语权的表现不仅仅是电影对白中的对话,其中的情节设定也充分体现了“80 后”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

  影像比文字更能表达出延伸意义,因为影像比较少被语言代码影响,所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也更具有开放性,通过青春电影表达观点时有更多的主动性,在这样丰富多元的文化时代,用电影媒介来让历史与年轻人进行思想对接是当今电影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由于国内电影环境和社会文化惯性的原因,中国青春电影还没有完全绽放出它应有的魅力,众多的青春电影中有代表性的成功电影不多,在题材选择上,尤其中国内地青春电影还没有完全摆脱戏剧化的创作模式,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过分关注故事情节的戏剧性,着力渲染冲突和矛盾,强调情节的高潮和逻辑的完整性,要么过分关注非主流的、叛逆的、甚至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相悖的地下青春,欠缺对大众化的青春回忆进行温情书写。

  参考文献:

  [1]斯坦利·卡维尔. 看见的世界[M]. 齐宇,利芸,译.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5) : 103.
  [2]宋伟.“80 后”的转型之痛与为人之惑[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 : 10.
  [3]郑全全. 社会认知心理学[M]. 杭州: 浙江出版社,2008: 127.
  [4]罗洛·梅. 人寻找自己[M]. 冯川,陈刚,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l: 205 -206.
  [5]廖婕. 论大众媒介对 80 后形象的再现与重构[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