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巫山云雨》中小人物的生存方式探析(2)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作者:祝一勇
发布于:2017-07-05 共3596字
  片中麦强最突出的特点是:木讷、沉默。一方面是性格所致,另一方面这种“呆像”也有特殊的表现功能。“人物以‘呆照’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时,被终止了的运动并不停息,只是从外在活动变成了内在活动。” 再加上大量特写的运用也能让观众更好感受到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潜在内容。
  
  如:开头麦强捉鱼、看鱼、选鱼、杀鱼一系列镜头,表情都是呆滞、凝固的。接着是与马兵和丽丽吃饭、讲话、打牌等,麦强均显得呆头呆脑,心不在焉,若有所思。后来他在派出所被审讯时也是慢吞吞的,没有什么变化的表情。好像总在回忆什么、思索着什么。他被放出后,常常呆呆地望着江的对面。(应该是陈青住所的方向)缓慢的节奏,伴随着长镜头和特写的运用,观众很容易参与思考:他在想什么?为何这样?
  
  陈青也一样。她应该是有活力的,从与老莫的几次谈话可以看出她的果断和爆发力,感受到她受压抑之深、之久。当她把旅客带回旅店后,就会安静下来,坐在柜台后,常常一个人望着外面发呆。这时,她的眼睛就成为摄像机,对面走过的行人,发廊内人物的举动等,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得不想:这些镜头表现了什么?她的心里想啥?
  
  二是用心灵感应、幻象、错觉、隐喻、暗示等艺术手段来“造幻”,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流露出对爱情的憧憬,生活的向往。
  
  “电影由于它的特殊的技巧,确实要比其他表现性手段更善于使想象中的事物变得具体可见。” 本片中最大的特色是:注重借鉴许多擅长表现人物心灵的电影大师的创作经验,使用特殊的艺术手法以增强表现力。“在拍《巫山云雨》的时候,可能最喜欢布努艾尔和基斯洛夫斯基,还有伯格曼。” 章明独特的电影语言与构思让他在表达人物梦想时具有了神秘色彩,其外化的电影画面极佳地泄露出人物的愿望、复杂态度和潜在意念。
  
  片中人物有许多幻象、错觉。导演的处理有点儿布努艾尔的风格,即只有“出梦”,却没有“入梦”.当梦境出现时,观众并不知道其中的人物在做白日梦。
  
  如:陈青呆坐在柜台后,她感觉在与一个流窜犯交谈,流窜犯谈论的似乎是关于在她旅店找小姐的事。当流窜犯莫名消失后,有一个道士打扮的人出现了,道士也是一闪不见了。又有名为《在期待之中》的海报出现;有突如其来的雷雨;总有拨打不通的电话等。这些幻象都在陈青心里流动着,感性、细腻地表现了她的孤独、欲望和焦虑。
  
  片中也有基斯洛夫斯基的影响。如:陈青总是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麦强也觉得自己总梦见一个人。(这种心灵感应很像基斯洛夫斯基《两生花》中的两姊妹)这实际上是孤独者之间灵魂的感应和沟通,对和自己心心相惜的另一个灵魂的期盼。
  
  有一个细节值得欣赏:当老莫在柜台后纠缠陈青时,陈青愤怒地泼水在他脸上,这时,所有的内容都安静下来,凝滞了,旅馆屋檐上飘下许多像雪又像花的东西。(这雪花也像基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中波兰女孩唱歌后眼中出现的雪花)它诗意地表达了陈青在反抗、报复老莫后的轻松、快意的心态。
  
  片中更多的是隐喻和暗示。如:鱼、理发、电话等意象的运用。这些意象含混地表现了人物一种模糊不清的期待心理,留给观众进一步思考、想象的空间。
  
  注释:
  
  [1][7] 章明:《关于他们,关于生存,关于梦》,《现代艺术》2001年第3期。 
  [2] 左实:《从现实中的魔幻到魔幻中的现实--谈章明电影的内蕴和外延》,《四川戏剧》2006年第6期。 
  [3][10] 《误读〈秘语17小时 --章明访谈》,《现代艺术》2002年第1期。 
  [4]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5]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第332页。 
  [6] 参见[古罗马]朗加纳斯《论崇高》,《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8][9]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第115页。
原文出处:祝一勇. “除幻”与“造幻”——读章明的《巫山云雨》[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04):60-6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