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国产青春电影的叙事主题

时间:2017-03-09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6088字

  第一章 国产青春电影的叙事主题

  国产青春电影之所以能够形成一种电影类型,是因为它们的叙事主题极其相似,都是围绕着青少年的成长轨迹而表达对青春的追忆,同时记录着成长的代价和结果。比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政治电影与台湾的乡土怀旧电影,这些国产青春电影的叙事主题更为浅表化,没有过于深奥晦涩的隐喻,易于感受和理解,叙事线索也不复杂,主题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八零后一代人的人生重要拐点和社会大潮。

  1.1 青春·成长·怀旧及其文化取向。

  青春题材电影的制作和营销锁定的受众群是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八零后和乐忠于消遣娱乐生活的九零后,所以,影片中具有荒诞色彩的年少轻狂的冲动则是观影的刺激点。八零后走进剧场是为了回忆,九零后则是为了通过画面了解一个与自己隔膜的时代,而无论怎样,观众都是希望通过大荧幕观赏到一段特定时代的、充满青春少年风格的故事,其中包括中学时代的情窦萌动,高考的严峻痛苦,大学的情感纠结,毕业的物是人非……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人物的成长,影片中展现的年少轻狂举动都成为了青春成长叙事的怀旧镜像。

  1.1.1 书写青春记忆呼应当下怀旧文化风潮。

  在青春题材电影的叙事模式中,首先出场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失意的、遭受过伤害过的、工作不顺或者感情不顺的成年人,通过她/他的自白或者旁白,回望自己和身边人的成长记忆。而通过青春怀旧书写成长记忆的影片,恰恰呼应当下怀旧文化风潮。

  怀旧,英文为 nostalgia,是由希腊语的 nostos 和 algia 两词组合构成的。

  Nostos 指返回家园,algia 是痛苦的状态。不难理解,人的怀旧情绪首先来自于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对于物质或者情感的某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且希望通过"返回家园"(包括实体的家园和精神心灵的家园)来获得重生。怀旧的产生,正是现代人面对压迫力十足的现代文明的一种反应。面对当下的失意生活和行尸走肉般的工作状态,这些在走出大学校园十年左右的八零后希望通过怀旧获得精神上的抚慰和召唤,怀旧文化通过还原具有普遍性的时空场景,来给人们纯真与爱,因此可以说,当下内地的怀旧文化风潮是现代年轻人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选择,也是找寻纯真自我的独特渠道和方式。

  怀旧文化有很多中表现方式,有书籍、影展、歌曲、社会知识传播,当然还有影像,而无论哪一种表现方式,都离不开消费主义的作用力。消费主义模式的推行,再加上当代大众媒介迅捷而广泛的传播能力,才能够使怀旧文化风潮规模化地推行,才有可能产生大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怀旧文化产品就成为了都市日常生活消费体系中的、以刺激愉悦受众感官刺激为目的的文化产品,迎合最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并且要大规模化复制生产,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青春题材影片的故事内核和主体风格是如此相似。然而,如果这类影片仅仅围绕着青少年的成长轨迹而表达对青春的追忆,记录着成长的代价和结果,那么它们决不会取得如今的影响力和商业票房,其关键还在于这类影片融怀旧与娱乐文化于一体,积极适应了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逻辑形式,模仿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享乐资本主义文化模式,"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和快乐……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的东西。而且一定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1]

  也就是说,中国内地的怀旧文化还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既有着追忆成长的现实主义怀旧写实,也有着充满寄托感的虚幻想象。对于这一点,下文中对人物和主题都有详尽的解读。

  1.1.2 青春励志与平凡沉淀的现实意义。

  在近年来的国产青春电影中,表现友情的珍贵、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守候和对青春梦想的追忆成为三大叙事主题,因此,青春题材影片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励志,最明显的关键词就是梦想。《致青春》中陈孝正因为梦想才放弃了与郑微的爱情;《栀子花开》通篇写了两个梦想--芭蕾舞和签唱片公司;《同桌的你》中,林一和周小栀共去美国斯坦福留学就是他们的青春梦想。这些青春的励志梦想就是建构影片主体情节的主要支撑点。然而,飘渺美好的理想、不计后果的鲁莽与疯狂和不掺杂质的追求与爱恋,呼应着成长之后梦想的灰暗崩塌、爱情的分崩离析和友谊的背叛,共同构成了成长叙事中的基本主题。一般来说,青春题材影片都用一个异常冷静的旁白来叙述青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个异常冷静的语调就是青年一代成长之后远距离的陈述,青年一代成长之后被迫接纳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青春的不舍、怀念与回忆,都通过这个平静的声音表达出来。影片中的"冲动"都在叙事的前半部分铺出来,沉淀冷静的旁白与片中年少的轻狂、浮躁与冲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当人们完全浸没在现实生活中,梦想就成为了一个遥远且陌生的词汇。正是因为已经成长的青年一代现在整日面对的是生活空间的重新建构,是消费物欲的残酷,是冰凉的现实主义,所以才更加想念曾经的青春梦想。残酷的现实与曾经美好的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人们只能通过回忆来构想一种毫无压力的图景。在这一点上,青春题材影片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普遍取得票房成功的重要因素。

  1.2 书写成长的痛感与残酷。

  作为中国内地历史上第一代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代的独生子女,八零后的性格有极为突出的特殊性。八零后的父辈因大多经历过文革,教育断裂得很严重,因此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而八零后极度想挣脱成人社会的约束和压力,不被学校和教育禁锢,想要表现个性与自我,"一面渴望自作主张和自我发展,另一面又缺乏坚韧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青少年的'亚文化'并不是激烈叛逆的,而是在顺应中有叛逆,在依赖中有嘲讽,在认可中有异见。"[1]

  所以,青春电影的主人公因突出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点而书写了一段段成长的痛感和残酷。

  1.2.1 校园暴力所隐含的自尊伤痛。

  在青春题材影片中,青少年成长的烦恼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主人公(多数是男生)年少轻狂,凭着冲动而引起或参与校园暴力,这看似是人物的一般性想法和行为,然而,这却透露出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最初状态,校园暴力也隐含着青少年内心的自尊与伤痛,是青春残酷物语的一种表达方式。

  《致青春》中的朱小北就自己执行了一场校园暴力事件,她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最令人惋惜和心酸的人物。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农村姑娘,中性的打扮,男孩子的性格,但极其纯净。她可以坦然承受生活的卑微,却绝不承认人格的卑微,因此她在被误会偷东西时冲动地把小卖铺给砸了。在影片中,朱小北脸带鲜血悲怆绝望地站在小卖部中,身后一片狼藉,一个全景长镜头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

  朱小北的暴力冲动并不是来自于青春的任性妄为,而是将内心的自尊情感爆发了出来,让观众体味到她无法言说的痛苦和压抑。这个人物的深刻就在于她呈现了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巨大矛盾点,她的年少轻狂背后是大学记忆中的屈辱与痛苦,她通过校园暴力争取尊严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冲动背后要承担的"后果"就是被退学了。

  如果说,"朱小北式"的校园暴力是隐忍内化的,那么还有一类校园暴力就是张扬外化的--在《匆匆那年》中,一群高中生在滑冰场打群架,背景音乐放着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让我们红尘作伴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这个细节唤起了绝大多数八零后观众的回忆。《还珠格格》在世纪之交是一个以"80 后"为中心的青春文化视点,《还珠格格》的巨大成功源于它充分迎合了八零后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要求:"小燕子"不受束缚、自由开朗、正义天真,但不学无术,只凭着匪夷所思的突发奇想和兴趣来做事,动力火车演唱的主题曲《当》的歌词也是充满了无尽的青春激荡和潇洒肆意。一群轻狂、浮躁、冲动的高中生通过打群架而为自己的青春呼喊,以获得存在感,这属于典型的"广场狂欢".巴赫金的思想理论体系与中国八零后的成长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暂时的潇洒"狂欢"为青少年的自尊和不忿提供了舒展的可能。这些参与校园暴力的主人公看似狂放不羁,实则用一种虚张声势的姿态来隐藏自己内心的伤痛与自尊心的沉重,将无法言说的、不愿言说的成长的烦恼都寄予少年轻狂的浮躁与冲动之中了。

  1.2.2 爱情与理想的破败与不舍的追求。

  在当下的青春题材电影中,爱情是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话题,然而,这类影片中的爱情无一圆满。《匆匆那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同桌的你》,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无一例外地都没有走到最后,而是被成长的现实打破。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才显得美好--"遗憾"的美学是能够激起每一个八零后观众的"点",而这种爱情的破败感主要来自于"青春的残酷与迷茫"这一母题。青春的可贵在于,这是人首次面对现实世界、面对自我选择、面对表达自我,这个过程伴随这磕绊、眼泪、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尤其是面对爱情,青年一代还未足够成熟承担一份情感的时候,对爱情的理解是不够透彻的,这是青春题材影片中爱情无一圆满的重要原因。

  当下的青春题材影片中对爱情的书写表达是比较单纯直接的,主要是围绕着浪漫与理想的失落与沉淀来进行展开。它不需要作为象征意象和媒介载体来表达社会文化现象,只是一种群体性的追忆。因为青春时代的爱情在后来的成长历程中很难再次出现,是弥足珍贵的,所以诸多影片都在极力表现这一主题,即便其中包裹着坎坷与波折,但总体上还是在用正面叙事的方式追忆年少时代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单纯的守望。

  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同桌的你》,它的开篇比较自然地将爱情与理想的双重破败结合在一处,呈现了林一在美国的生活状态。林一这样独白:"2013年 7 月 11 号,礼拜四,这是满怀信心、值得纪念的一天。我叫林一,我来这儿十年了,十年来我总是一帆风顺,一鸣惊人。混得一家体面的大公司,幸得一群温文尔雅的同事,远见卓识的我在纽约二环外买下了地铁边安静的大三居,还有一个未婚妻,总是那么知书达理。每天早晨,我都会开着加长的大 Limo 上班,就连早餐也必须是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1]

  这段独白就是林一当初去美国的理想与憧憬,影片用倒叙的手法将青春梦想用近似于幻想的假设表现出来,预示着现实中梦想的破灭,紧接着林一就接到了从中国寄来的周小栀和别人的结婚请柬,林一的事业和生活都疏离了曾经美好的青春畅想。在影片临近结尾处,林一再次独白,文字内容与开篇几乎一致,然而同步的画面却是极尽讽刺张力的:在说到"十年来我总是一帆风顺,一鸣惊人。混得一家体面的大公司,幸得一位温文尔雅的老板"时,实际上,林一正窝窝囊囊地受着他老板满脸狰狞的辱骂;在说到"聪明伶俐、远见卓识的我在纽约二环外买下了地铁边安静的大三居"时,画面中呈现的是有黑人在他家的街边打鼓卖艺,消防车在马路上响着鸣笛,房子外面的街道拥堵混乱,嘈杂不堪,并且林一的家也不是一处大三居,而是一套逼仄狭小的公寓;在说到"我还有一个未婚妻,总是那么知书达理"时,所对应的画面却是她的未婚妻在无理取闹,打骂摔东西;当说到"开着加长的大 Limo 上班,就连早餐也必须是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时,实际上林一每天都赶坐地铁,在最廉价的 Subway 快餐买一份热狗拿到办公室草草吃掉。林一独白中所谓的一帆风顺与成功都是虚假的,都是青春年少时的美好理想,真实生活中的他失败、落寞,下班回家去看到未婚妻在家里偷情,生活一团破败混乱。应该说,这一叙述手法是《同桌的你》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梦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也证实了现实的残酷与梦想逝去的伤感。

  即便如此,青春题材影片还是对美好未来表达了不舍的追求。青年一代从狂热的青春励志,到沉淀之后的冷静,再到充满希望的追求,这整个过程具有非凡的现实励志意义。而只有经历过"走麦城"的破败,才能够真正地成长,才能够深刻地理解爱情和理想的真谛。

  1.3 区别于青春政治电影的文化主题。

  在一些研究成果中,《北京杂种》《十七岁的单车》《杜拉拉升职记》《失恋 33 天》都曾被人归类到青春电影中,甚至有人将《青春之歌》都划为青春题材影片,只因为"青春"二字,其缘由就是主人公都是年轻人,另外都有爱情参与其中。这种混乱有两层因素:一是忽略了"代际"的意义,不同年代的青春电影有不同的表达诉求,因此,背靠的主旨也有非常大的不同,例如第三代、第五代、第六代以及新锐导演的时代差异性;二是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成长"究竟是属于时光的,还是属于生命的?影片中作为主体线索的爱情和青春并不是对等关系,"在中国电影的常规叙事中,爱情通常被表述为一种精神/心理现象,而非身体/生理现象,并且常常与政治、社会、道德、文化元素之间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爱情必须有附加值才能存在,或者说,爱情本身往往变成了附加值。"[1]

  如果仔细分析中国内地第六代电影人所拍摄的青春电影,会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强调政治时代的影响和文化大背景的解读。因为文化主题不同,所以当下的青春电影与青春政治电影在表现暴力场景的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

  上文提到青春题材影片中的"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年来的青春影片才出现的,事实上,早在《十七岁的单车》《北京杂种》等影片中(第六代导演作品居多),就充斥着大量的茬架场面。第六代导演的青春电影多基调是阴暗、逼仄的,用摇滚、毒品、暴力与死亡表达愤怒和绝望。影片中无论是表现身体的伤害和扭曲,还是精神的幻觉与反抗,都是个体反抗政治的一种表现,它们的表达诉求远超过纪实与回忆,而是要揭露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这类影片被称为"青春政治电影".

  以姜文于 1994 年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其中也有一场械斗的戏。影片大背景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北京,当时,大人们都在忙着"闹革命",以马小军为代表的小孩子们无人管教,再加上学校停课,所以整天无所事事,更不知梦想为何物。《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重点并不是讲一个流畅的故事,而是要通过某些片段和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时代的共性,在青春时代故事的叙述中呈现出一个特殊年代里的社会语境和时代变革,以及那些与"文革"年代相联系的独特记忆和有关另类青春的悲痛与哀伤。马小军与胡同混混械斗的时候,在慌张茫然失措间给了对方一顿板砖,这是姜文对青春暴力的诠释,是对成年人社会秩序的挑衅,更是对压抑环境的反弹,"所有青春暴力导致的往往不是个体期盼的尊严而是更大的屈辱,暴力的反抗实际上是一种对暴力的屈从。"[1]

  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代表的这类青春影片更多的是揭露社会环境对青年一代内心和精神带来的伤害,所以,影片的基调是阴暗、逼仄的,用摇滚、毒品、暴力与死亡表达愤怒和绝望。

  与当下的青春电影中规中矩、冷静稳妥的叙事相比,青春政治电影显得扭曲而狂躁,代表着理想主义的时代结束,信仰缺失带来精神真空,本身就是社会主流风格格格不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第六代电影人的"青年政治电影"是主流文化外的亚文化种类和形式,是少数勇敢的电影人用近乎原生态记录的方式表达认知,以获得自我确认,就是大多数人认定的"小众电影",这与青春电影中怀旧的清新文艺风形成了非常大的差异性。以票房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说,当下的青春题材影片是被主流文化界所接受的,影片中很少包含寓言式的深意,更多的是标签化的青春故事叙述,而这样的青春时代是被肯定的、被认可的,并且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共鸣受众群。所以,即使故事叙述得平淡如水,即使只有铺排的意象和简单的情节,依然能够引发大众的回忆。因此,当下的青春题材影片与青春政治电影从文化内质上来说就具有二元对立性的差异。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