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30 共3499字
摘要

  《中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历来为历代文人所推崇。《中庸》系东周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子思所作。子思,姓孔名伋,字子思,系"万世师表"孔子之嫡孙,师承孔子得意传人曾参,孟子又受儒业于子思门人,并对其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后世著名的"思孟学派".《中庸》的写作与传播目的,是为了传承儒家的思想理念与道统。宋朝著名理学家程子曾经评论《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1]1因此,《中庸》被后世誉为"孔门传授心法".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不断发展繁盛,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传统文明古国,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今天的人们重新对传统国学文化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而以中庸之道作为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标志性理念,更是传统国学文化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其作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才能真正掌握其文化精髓,理解其核心思想,并将其精华部分合理继承,应用于今天的社会文明建设。

  一、《中庸》的起源及其哲学思想所界定的基本概念

  1《中庸》著作的起源。《中庸》原本是附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史料记载作者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中国古代有不少后人著作假托前代名人之手的旧例,因此关于《中庸》著作的由来,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少部分人认为,《中庸》是秦汉时代学者所编写的儒家思想著作,只是假托子思之手。不过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说法,认为《中庸》系子思担心其先祖孔子所遗留的学术思想随着年代久远而失传或变异,因此将孔子生前的主要思想理念加以整理汇编,并经由门人传给孟子。需要注意的是,《中庸》与许多古代典籍一样,并非仅仅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由多人共同协作、编制而成。《中庸》一书原先分为上下两篇,根据历史考证公认,上篇作者基本确定是子思,当然,其中可能也间杂有子思门人的少数叙述内容。《中庸》的下篇是则上篇的延续,其作者估计应当是子思门人,并且应该就是最终将《中庸》著作编订成书之人。从历史考证来看,该作者所处年代应当略早于孟子[2]1.

  《中庸》哲学思想中,对"中庸"一词的概念阐述。关于《中庸》 一书所阐释的"中庸"思想,其"中庸"一词最早见载于《论语》,从传统解释来看,"中"代表着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章法有度,蕴含着一种和谐之意。而"庸"并非是平庸无能之意,一般理解为平常、日常,含有经常之意。对于"中庸"的概念,北宋理学家程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汉代著名大儒、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老师郑玄则解释为":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南宋理学家朱熹对"中庸"的理解比较接近程颐的观点,他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从这几位古代著名学者的理解与阐述可以看出",中庸"之意的传统解释,为平常无处不在的中正之道。在原始的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很难达到的完美境界。孔子曾云:"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也。"在儒家思想中认为",中庸"代表着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中庸所追求的做人修身处世的上乘境界是"至诚".

  二、《中庸》的主要哲学思想研究

  1《中庸》的天命论与天道观。《中庸》认为",天命"决定着天下的一切变化走势,小到个人的荣辱穷通,大到国家的兴衰成败,都由"天命"来决定。在《中庸》开篇便论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思想认为,作为人来说,应当顺应天命,对天命趋势作出正确的反映,而这样的行为准则,就是"道",就是符合"天命"规律的体现,若是偏离了这样的行为准则,就不是"道",不符合"天命"的发展规律。

  (1)古人对"天"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天"处于近乎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无法改变的一切都归结于天,并随之出现了天命、天意、天道等词汇,认为从个人遭遇到国家命运,都是上天的意志与安排。在古代文化中,天既指没有特定意识而自然存在的天空、宇宙、自然,又是指传说中的神灵主宰,被看做最高等级的神,被视为世间万物的主宰。古代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先秦称王,秦始皇开始称皇帝)也称为"天子",便是意在表明自己受命于天,顺应天意的。著名的制玺美玉和氏璧上也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也是以"天"来明确统治者的大义与权威地位[3]4.

  (2)《中庸》的"天命"论。《中庸》中的天命思想,受多元化古代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与阐述。例如,根据传统宗教中的观念,天命被认为是神灵主宰的意志与命运安排。此外,天命还代表着道德法则、社会哲理等含义。孔子领悟出天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天命下贯即为人性。子思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在这方面的思想,因而在《中庸》开篇便阐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其中可以看到《中庸》思想对"天命"的看重。此外所谓"天命谓之性",古人对"性"之一字,亦有多种理解。其首先可以理解为生命、性命,第二可以是指先天产生的欲望(七情六欲等),其三可以理解为本质、本性。古代文化中初始对天命的理解与诠释,主要是个人境遇的吉凶、天下诸国大势所趋等等,基本上与人性没有太多联系。发展到西周建国初期时,周公旦在解释"天命"时,加入以"命哲"的新内容,其中"哲"是指人的智慧,更特别专指是人的符合道德标准的智慧。周公认为,人的道德化的智慧,是由上天所命、所赋予,从而在"天命"理念中,加入了天与人的联系,并将其关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为人们修身处世提供了一条道德约束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对"天命"的理解与诠释,并未将"天命"直接归结为人性,而是理解为人对上天意志的被动接受。直到孔子时期,孔子才提出"天命"即是人性,暗喻着人性本质(道德),决定了命运,这是一个思想上重大的突破[4]5.孔子所谓"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可以理解为人性道德等人自身的因素,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境遇的关联与体现。人的道德本性随着自身成长发展逐渐成型显现,成为一个人的为人性质,并且影响到人的行为与相应的境遇,这就使得天命与人性的合而为一。所以《中庸》开篇便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人的道德本性决定了上天带来的命运,天命也是人性的显现,合理的本性便符合了"道",也就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准则,而人努力去迎合"道"的特点与要求的行为,就是教化学习的过程。

  孔子的这种关于人性与天命的思想,被曾子、子思、孟子一脉所继承,并在《中庸》著作中被明确记载。

  (3)《中庸》的"天道"观。古人对"天"景仰膜拜,将"天"看做至高无上的存在,除了视人生境遇与天下大势为上天意志的安排、即"天命"之外,更体悟其中发展特点,总结出个人成败与国家兴衰的根本性规律,称其为"天道",并试图求问"天道"规律,要求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天道"要求与特点,以实现"得道""、合道".儒家根据对"天"的两种理解与诠释,同样引申出两种不同的"天道"思想:其一是自然存在之天,包括宇宙、自然,提出自然之"天道",是提倡人们尊重大自然客观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主张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行。其二是视"天"神灵主宰,提出神灵之"天道",并将某些符合"天道"主张的行为特征予以规范,是为了证明某些思想行为的合理性,令其占据顺应天命的大义。同时借助"天道"的标准,实施礼教建立,教化民众,以便于国家统治。这也是儒家在古代受到封建王朝统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中庸》的人性论。所谓人性,是指人的为人本质。人性包括两点范畴,一是自然范畴,二是社会范畴。所谓自然范畴的人性,是指人有符合生物规律的生理本能,例如生物都会本能地求生避死、繁衍后代等等。自然范畴的人性,是人在自然社会中的生存条件与行为基础,代表着人作为生物的基本需求与趋向。所谓社会范畴的人性,是指人作为一种群居生物,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后天形成的、反映出人的社会面貌、表现出人的处世方式的人性。因此完整的人性,由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所统一形成,并且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性的主导部分。

  《中庸》所强调的"天命谓之性"当中的人性,主要指社会属性的人性,也是人的理想所建立的道德思想观念。《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主张人性天生是有善良本性的,认为率性而行、凭着善的本性行事就是符合"天道".《中庸》这一思想源于孔子,下启孟子,也是后来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渊源由来。

  参考文献:
  [1]朱学芳。天道·人道·修道《中庸》的教育智慧[J].高校教育管理,2009(1)。
  [2]迟成勇。论中庸的伦理意蕴[J].西华大学学报,2007(1)。
  [3]谢文郁。《中庸》君子论:困境和出路[J].文史哲,2011(4)。
  [4]袁玉立。中庸与实事求是[J].学术界,2006(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