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大学论文

陕北民俗 "活态"传承的困境及策略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作者:臧小艳
发布于:2021-03-02 共5873字

  摘要:陕北民俗古朴多元、深沉厚重,富有民族特色又充满传统文化底蕴。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陕北民俗逐渐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完整性,民俗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鼓励民间团体参与民俗保护,积极开发民俗旅游,在逆境中寻求出路意义重大。

  关键词:陕北民俗; "活态"传承; 民俗旅游;

  Abstract:Folkway in northern Shaanxi is ancient, perse and deep with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haking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gradually loses its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ompleteness, confronting serious challenge. As a consequence, it is of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a way out in the dilemma by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and advance of the ethnic culture, encouraging associations to engage in the preservation of folkway as well as developing the tourism in the area.

  Keyword:folkway in Northern Shaanxi; dynamic inheritance; advance; folkway tourism;

传承

  陕北,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沙漠侵蚀地带,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北连鄂尔多斯草原,南接八百里秦川,东面是人口密集的晋中平原,西面又是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陕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存在,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孕育了光荣的延安文化,更是中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的交汇处,是勾连中原王朝与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渠道,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交汇,造就了陕北人民热情豪爽、勤劳勇敢的品性,形成了陕北文化丰富厚重、古朴多元的特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催生的现代文明、快餐文化,一方面冲击着传统文化,挑战着原有的民俗观念,许多原生态民俗失去原有的生存空间,逐渐走向西化、现代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文化产业已成了当地经济的动力源,又为陕北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在逆境中寻求出路,促进陕北民俗良性动态发展与传播。

  一、加强文化立法,强化民俗发展"源动力"

  在陕北这块神秘而又古老的土地上,陕北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的陕北民俗艺术:简单质朴的民居瑰宝--陕北窑洞、高亢悠远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奔放激越的陕北秧歌、柔婉细腻的榆林小曲、生动传神的陕北剪纸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黄土民俗风情。陕北民俗对外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基础,保护做不好,传承、发展、创新将沦为空谈。

  目前,陕北民俗在保护上,基本形成了政府为主,学界、商界、新闻媒体多方参与的多重保护体系,但是缺乏法律基础,主要依靠"人治",而非"法治".强化政府主体职能,完善陕北民俗立法保护体系意义重大。政府在民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基金运作体系,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这四大体系的建立,是政府有效组织、规划、建立民俗文化保护体系的政策基础、法律基础、经费基础和组织基础[2].

  第一,政府应该以法律条例形式加强民俗文化保护,构筑有效的民俗文化法律保护体系,使文化产业发展有法可循,管理部门有章可循。结合市场运行机制寻找民俗文化保护的政策措施,财政拨款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出台政策,鼓励民间组织、社会企业参与文化保护,形成上下联动、集体参与的局面。在思想意识上加强各个层面的认识,明确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找回日渐遗失的民俗观念。

  第三,依靠立法,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出台对传承人的具体扶持办法和规划,为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从基础和制度上加强对民间艺人的活态传承和保护。

  第四,立法鼓励开发陕北民俗旅游。正确审视,充分认识和挖掘陕北民俗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利用,在开发中保护民俗,做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二、鼓励社会参与,拓宽民俗保护渠道与发展空间

  在陕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兴建基础设施,支持社会组织或个人开展民俗研究、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出版,明确合作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文化本真,加强民俗文化生产性保护,使其在市场大潮中依然保持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住文化的本真,实现民俗文化良性传承。

  鼓励民间组织、社会企业积极参与,促进民俗保护与传承。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承人是关键,而对于这一问题,民间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传承人提供发展平台,是孕育传承人的重要组织载体[3]."民间组织+社会企业"参与民俗建设,可形成互利双赢的局面。社会资金的融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仅保护了民俗本身,同时也使一大批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得到社会的尊重,真正成为保护的主体。通过社企加强陕北民俗的生产性保护,一方面,可以借助社会企业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促进民俗文化的生产与开发;另一方面,社会企业参与文化生产,利润分配兼顾文化保护战略,可解决贫困带动弱势群体的发展,保障文化传承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企业为民间手工艺人、民俗文化传承人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场所,补充了政府功能,又开拓了民俗文化的保护渠道与发展空间。

  借助民间研究团体、高校等事业单位的研究力量,加强陕北民俗宣传与保护。民间组织、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对陕北民俗文化的研究更有深度,可为政府制定陕北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促进陕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定期召开陕北民俗研讨会,从理论上深入挖掘与探讨陕北民俗的文化内涵与深层意义,关注陕北民俗的综合性保护与开发,为政府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三、关注传承人培养,促进民俗"活态"传承

  陕北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近年来已有多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涉及民间美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技艺等类别,集中表现在陕北剪纸、秧歌、腰鼓、蹩鼓、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陕北民歌、道教音乐、靖边跑驴、府谷二人台、绥米唢呐、陕北道情、绥德石雕、陕北匠艺丹青等项目。先后有24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中年龄最大的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98岁,最小的生于1957年63岁。可以看出,在陕北文化传承中呈现出年龄结构老龄化,传承人出现断层的问题。

  (一)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培养青少年生力军

  加强宣传力度,从青少年抓起,以"讲台"育种,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聘请民俗专家、民间老艺人进入校园走进课堂,"量体裁衣"交流授艺,让孩子们了解文化,参与文化、爱上文化,这样既扩大传统民俗的受众范围,又为陕北民俗培养了年轻的后备力量。发挥好"老戏骨"的作用,传艺"小戏迷",挖掘"好苗子",全力加强民俗人才的培养与传承。一方面抓住民俗特色,挖掘精彩内容,采用各种形式,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审美需求,进行课堂展示,体味传统民俗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结合老艺人的故事潜移默化传递文化,让孩子们逐步从懂到爱。利用微信、微博、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拍摄记录片等方式,为孩子提供展示民俗才艺平台,多屏互动、多种渠道齐头并进,直播不停翻滚,鼓舞热情,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二)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坚持民间事民间办

  政府积极参与和扶持,建设开放型生态文化保护区,注重就地发现、就地开发、尊重原态的原则,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加强资金投入,为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与财力保障。有了源头活水,陕北民俗才会重焕生机。首先,建立陕北民俗村,集中展示。陕北民俗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绥米唢呐、安塞腰鼓、定边跑驴、清涧道情、榆林小曲、神木酒曲、神府二人台、陕北秧歌、陕北说书、陕北民歌(信天游)等陕北民俗,分布广泛,点多面宽,主要依托原始农耕文化,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所以一直尚未形成规模。延安、榆林在这方面都处于尝试学习阶段,榆林神木县解家堡乡木瓜梁村的陕北民俗大观园就是一例,有一定规模,但缺乏影响力,可以借鉴陕西民俗村"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的成功经验,就地开发,复原再现,以民居、建筑、服饰、用具、民间百戏、民俗表演等方式,感受穿越时空的民俗意象,当然,这种复制再建过程可能会损失一些民俗文化的原始内涵,需要大家保持一种追求民俗本真的态度,通过直观体验的方式较为完整地呈现陕北民俗事态与精神。其次,关注原生自然、原地浓缩的"活态"博物馆的保护与建设。对于民俗资源保存相对完整、富有特色的古镇、古村、老街等,加强宣传与对外开放。在民众自然真实的生产生活日常活动中,融入特定的陕北民俗文化、传统的民俗节庆、文化表演、庙会集会,感受原生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形态,扩大民俗文化影响力。榆林在这方面有着较为经典的资源--榆林老城四合院,可以在此基础加以开发与挖掘。

  四、发展民俗旅游,助力民俗传承和发展

  旅游是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的获得为目的的文化生活。"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他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4].陕北民俗中大量的民间娱乐、风物传说、人物故事、地方小吃和特色建筑,可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知、求异"的心理需求,通过参与民俗活动,既可考察陕北特色文化与生活,也可了解历史扩大视野,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双向提高。

  (一)加强民俗旅游路线与规模建设,点面结合

  陕北民俗旅游资源以延安宝塔区、榆林榆阳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形成"两个中心,三个地带"[5].这两个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个性鲜明,承载着红色经典和民俗特色,应该是"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双料选择的最佳之地。但是整体来看延安旅游资源的特征是以红色革命为主体,民俗文化为辅助;榆林旅游资源的特征是历史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融合[6],两地都没有充分发挥民俗资源的特色优势,民俗旅游成果较弱。

  宝塔区的主要民俗旅游资源有陕北民歌、延安剪纸、陕北窑洞、陕北农民画、杨家岭石窑宾馆、延安小米、陕北秧歌、延安民俗文化村、陕北说书、延安婚嫁习俗、陕北道情、清凉山万佛洞等;榆阳区主要特色资源有陕北剪纸、陕北秧歌、陕北窑洞、陕北信天游、陕北窑洞土炕、榆林小曲、榆林豆腐、榆林羊杂碎、榆林古城、陕北民歌博物馆、青云山寺观等。"三个地带"指"安塞-洛川""米脂-绥德""三边"(见表1),其中"三边"这一区域以无尽的荒凉大漠、连绵不断的沙丘、无言的秦汉古长城为大背景,特色民风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充满传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浓郁三边风情。

  表1 陕北民俗旅游"三个地带"

  另外,陕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西北革命策源地,红色资源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发展民俗旅游应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使其相映成辉,发挥多种资源结合的综合优势。将民俗文化融入山水景观、红色旅游中,在观"俗"的同时,领略多姿多彩的塞上风情、大漠风貌、红色经典。

  (二)关注民俗展示与体验,以体验促宣传

  "体验才是最好的传承".一方面借助现代VR/AR技术,用现代化技术再现民俗,采用立体交互方式感受穿越时空的陕北民俗,增强民俗体验,以陕北民俗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民俗魅力震撼每一位旅者心灵,潜移默化中达到一种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关注传统节日的筹备,如陕北民俗文化节、陕北庙会、陕北民俗文化会展、陕北过大年、陕北民间艺术节、陕北丰收节等,将大型文化与节日庆典有机整合,在节日庆典中,展示丰富多彩的陕北民俗文化,以民俗旅游方式呈现给旅游者,通过陕北安塞腰鼓、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民间传统婚俗等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加以推广与宣传,扩大陕北民俗的知名度,提高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升民俗工艺品开发,做好民俗宣传

  民俗工艺品是民俗宣传的窗口,加强民俗工艺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一方面,使得民俗文化以物质的形态在商品市场中获得新生与发展,促进旅游消费获取经济效益,既可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又吸引更多人才进行学习与传承;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动态流通中,民俗产品进万家,扩大了陕北民俗的宣传,促进了文化的传递与交流。第一,丰富产品创意,注重文化品味。随着民俗旅游的持续升温,民俗工艺品的开发已成为主要问题。不难发现,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千篇一律,中国南北基本相似。作为民俗工艺品,最基本的就是凸显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应该从民俗文化本身入手,注重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提高文化品位,将民俗变成可以带走的高端文化品、旅游纪念品,以此推动陕北文化的认同感,扩大宣传,提升旅游热度。第二,带入地方特色,形成品牌亮点,以经典的陕北民俗文化作为创作基础,追求表现形式与工艺技术的独特与创新。民俗工艺品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陕北得天独厚的民俗资源,丰富博大的民俗文化,都是工艺品开发的出发点。以信天游为例,经典的角色与主题,重要的细节与事件,经典的唱词与唱段,再加上传统技艺的辅助,作为灵感的基础,既可以以传统的剪纸、布堆画、刺绣、农民画、书签、明信片等形式呈现,也可以设计加工成具有现代元素的手提包、钥匙扣、布艺抱枕、水晶镂空剪纸摆件、木板雕刻烫画、手绘装饰画等[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陕北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源于生活、扎根基层,具有原生性、丰富性、鲜明性和革命性等特征,是陕北人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社会风俗与习惯,是民间意识和情感的表达与宣泄。陕北民俗文化的衰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的农村经济遭到全面变革,以此为根基的民俗文化也遭到巨大冲击,失去原有的活力,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打造文化经典,形式品牌文化,需要不断摸索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 蔡利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N].光明日报,2018-06-07(02)。

  [2]胡艳丽,曾梦宇。新时期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略探微--以贵州黔东南州为例[J].生态环境保护,2020(1月下半月刊):184.

  [3]Graddy E A.Faith-based versus secular provides of social services-differences in what,how,and where[J].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07(29):309.

  [4] 陆景川。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3.

  [5]张苗。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李胜利,顾韬。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9(11):173.

  [7]刘霞。陕北民俗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6.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
原文出处:臧小艳.陕北民俗“活态”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21,31(01):36-39.
相关标签:民俗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