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导演/编导论文

边缘人物形象的创作缘起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6 共4208字
  二。边缘人物形象的创作缘起
  
  纵观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大都强调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表现出强烈的人性意识。与大多数第六代导演一样,贾樟柯的电影缺少温情,更缺少主旋律的太平颂歌,而是真实的表现了社会变革大潮带给普通人命运的剧烈震荡。最难能可贵的是,贾樟柯的这种艺术追求并不是偶然出现,而是贯穿于几乎所有的创作之中。他之所以能够坚持这样的艺术追求,与他的自身经历、创作视野以及电影定位密不可分。
  
  (一)导演个人经验的情感投射
  
  好的创作一定源自于生活,生活经验是导演创作的不竭源泉。与大多数第六代导演成长于都市、求学经历一帆风顺不同,贾樟柯有着浓厚的“农业背景”,几经周折才从小县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贾樟柯的人生经历赋予他不同于其他第六代导演的视角,形成了自己鲜明稳定的电影风格。
  
  1.成长环境奠定基础
  
  贾樟柯的家乡在着名的酒都--山西汾阳,他的父亲是一位语文老师,母亲出生在农村,嫁给他父亲后生活在县城,成为一名商场销售员。对于贾樟柯的电影之路,父母的影响是深远的,父亲使贾樟柯积累了文学素养,母亲则带给他更多的农村体验。
  
  贾樟柯深受父亲熏陶,自幼喜爱文学。小学时就在《山西青年》登过散文,十六七岁开始写小说,高中时办过诗社,油印过《夏日的期待》《冬天的谎言》两部诗集。影响最大的是在《山西文学》上发表过小说《太阳挂在树杈上》,受到过山西省作协的重视。贾樟柯的文学素养为导演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电影《小山回家》《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天注定》的编剧都是贾樟柯本人,这使他的电影作品始终贯穿着“贾氏电影”的浓重烙印。
  
  贾樟柯母亲一家都是农民,他母亲家的很多亲戚生活在农村,这样的一种农村背景,使贾樟柯有很多和农民、农村接触的体验,有很多机会去感受农民的现实生活。而贾樟柯生活的汾阳,也是一座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镇,贫穷和饥饿是汾阳带给贾樟柯的童年记忆。贾樟柯在汾阳县生活了整整 18 年,与中国“第六代”其他导演相比,他早年的小县城生活经历,使他有机会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接触,给他的电影创作倾向带来极大的影响,也给他的电影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求学经历激发热情
  
  在一次接受许戈辉的采访中,贾樟柯谈到初中的一段经历,那时候他坐在班里最后一排,上课的时候总是捣乱,初二的时候班里新换了语文老师,老师给了贾樟柯一大堆书,让贾樟柯安静读书不要捣乱,没想到贾樟柯内心从此便真的平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贾樟柯自己也认可读书带来的命运改变,他认为写作拯救了他,使他的精神得到改变,不然自己肯定是一个混混②。
  
  贾樟柯虽然酷爱文学,但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后来因为美术特长生的文化分数要求较低,贾樟柯离开汾阳到太原学习美术。在太原学习的过程中,贾樟柯偶然看到了陈凯歌的《黄土地》,从那一刻起,贾樟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立志要做一名导演。1993 年,时年 23 岁的贾樟柯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比同届的学生都要大好多岁,时刻鞭策着自己要快马加鞭。
  
  从汾阳到太原,从太原到北京,贾樟柯极力适应着变化的环境,适应着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在访谈中,贾樟柯曾经谈到,到北影上学后,他发现北京人骂人都用“农民”,这让他很受刺激,也非常愤怒,这件事促使贾樟柯开始客观的审视北京的生活,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握住自己,过自己要过的生活。在北影,贾樟柯刻苦学习,掌握了电影的基础理论。入学第二年,他和同学成立了“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并把记录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作为创作目标。这一时期的创作扎根于乡土体验,取材于社会现实,将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群,《小山回家》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从“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开始,奠定了贾樟柯作品的基调。
  
  (二)聚焦社会热点问题的素材基础
  
  对于自己的创作内容,贾樟柯曾受到侯孝贤《悲情城市》的启发,“发现从感受感情出发来寻找电影的方法,而不是从一个概念,一个太理论的东西出发”.①贾樟柯的成长经历使他天然的对底层社会保持着敏锐感,能够准确捕捉到自己“想要讲的故事”.
  
  1.对具体事件中当事人个体的关注
  
  贾樟柯的电影很少有鸿篇巨制,他细心而敏锐的感知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以身处社会边缘的某个人的故事为代表,表达着自己对一类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故乡三部曲”以自己的乡土经历为背景,通过抒写自己儿时玩伴、同学、亲友的故事,集中表达着乡愁,揭示了社会边缘群体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贾樟柯塑造了小武、斌斌、小济、崔明亮、尹瑞娟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基础就是自己的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个体事件和具体人物的思考,成就了贾樟柯具有浓烈底层意识的电影创作。
  
  贾樟柯对微观事件中边缘人物的关注,集中反映在《天注定》里。《天注定》是一部情绪爆发的电影,影片中四个故事共同的境遇是暴力,故事的主人公既是暴力的受害者,也是以暴制暴的实施者。①影片所讲述的四个故事,分别取材于胡文海、周克华、邓玉娇三起轰动全国的刑事案件以及富士康跳楼事件,这四个事件都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关注。贾樟柯以这四个故事为原型进行电影创作,呈现出底层人民的各种人生困境。在社会具体的热点事件基础上,贾樟柯进行了深入挖掘,进而开始自己的电影创作,使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通过电影,贾樟柯反映了边缘人群孤独、卑微、无奈的生存现实和人物性格的双重矛盾下暴力的成因。
  
  2.对重大事件中底层人群命运的关注
  
  除了对具体事件的关注,贾樟柯的视野中也包括对影响国家、社会命运的重大事件的关注,特别是对宏观体制变迁下底层群体的关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三峡好人》和《二十四城记》中。
  
  三峡水电站是建国以来我国建设的最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涉及重庆、湖北的 20多个县市的移民问题,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各谋生路,这项关系到 113 万人口迁徙的工程,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贾樟柯将目光集中到三峡拆迁中的底层人民。《三峡好人》中,记录了遍地的拆迁废墟、吃住在船的底层人民、因为拆迁而卖苦力的工人、凭借拆迁而暴富的老板等社会个体的真实生活,在搬迁的大背景下,电影展现了三峡底层生态及底层人民执着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二十四城记》展现了国营 420 厂的历史变迁以及厂里职工的生存现实。1958 年,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420 军工厂由沈阳奉命内迁成都。面对迁厂现实,原厂的 3000 名职工忍痛离开故土、告别亲人,义无反顾的随厂迁居成都。2008 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的影响下,更名为“成发集团”的原 420 厂转制,将土地转让给房地产公司,名为“二十四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拔地而起。这座拥有 50 年发展历史,承载着三代职工记忆的工厂被逐步拆毁,原厂的大部分职工下岗失业。420军工厂是我国国有体制的一个缩影,广大工人阶级的命运与厂子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曾经享受着体制带来的优越,突然间又要面对被体制抛弃的伤感,他们的经历集中体现了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幸。贾樟柯通过长期的实地采访,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生动细腻地展示出国有体制改革中底层工人阶级的命运沉浮。
  
  (三)拍摄平民非商业化电影的艺术追求
  
  生活经历决定文化视野,文化视野影响电影创作。大多数具有都市成长经历的第六代导演具有强烈的精英立场,他们的电影多数以表现城市人起伏的情感,挣扎的内心为主题。贾樟柯的电影却表现出一种平民立场,呈现出平静内敛的平民生活态度。他摒弃商业化运作模式,以朴素平实的艺术表现形式,唤起人们对乡土、对变动社会中个体生命的关注和悲悯。
  
  1.坚持平民视角
  
  从“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开始,贾樟柯就坚持走底层路线,对于贾樟柯来说,底层的平民生活就是他内化于心的生命体验。贾樟柯的底层创作不仅是创作内容关注底层现实,而且拍摄的角度也从平民出发。最初拍摄的“故乡三部曲”,贾樟柯关注的是自己熟悉的小城镇的那些边缘人物,小偷、妓女、问题少年、文艺工作者等等,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最底层的边缘人物。
  
  贾樟柯表现他们的生活,没有刻意丑化或者拔高,没有表扬或批评,没有喜好或厌恶,他只是真实的呈现了这些底层人物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让人们对底层的边缘人群有直观、立体、全面的了解,让观众的内心随着他们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掀起阵阵波澜。在后期的电影中,贾樟柯的创作视野不断扩大,但坚持底层创作的宗旨没有改变。
  
  改革浪潮中的年轻人、下岗工人、农民工,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普通平民都进入了贾樟柯的视野。他关注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底层的普通人的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带给他们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影响,把表现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深入挖掘边缘人物的人性内涵成功结合。让人们通过观影看到底层人民的命运,有一种郁郁苍苍、苍苍凉凉的身世之感,直达人心,令人为之动容,体现了一种民间审美的价值与可能。
  
  贾樟柯的底层创作与其他导演不同,他没有站在社会的制高点来表现平民,而是站在底层的平民队伍里,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来表现底层的生活。看贾樟柯的电影,总会从中找到某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总会不自觉的走进主人公的生命,悲伤着他的悲伤,欢乐着他的欢乐,这就是贾樟柯坚持底层创作所带来的魅力。
  
  2.淡化商业追求
  
  与第五代导演的“主流文化姿态、历史寓言模式和令人眩目的商业文化操作”②不同,贾樟柯坚持走内涵创作道路。他的电影自觉远离商业运作,“以广大平民为主要人物,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真实地反映当下社会生活,还原人们本真的生活状态”.③商业电影的显着特点就是高成本、高票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商业电影往往以市场和受众为导向,针对性的创作剧本,目的性的选择导演、演员,系统性的进行宣传营销,每一个环节都以商业利润为前提。贾樟柯的电影淡化商业追求,他自己身兼编剧和导演,电影创作不刻意迎合市场偏好,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为出发点,创作重点始终在对底层边缘人物的感悟表达上,为底层的边缘群体发声。贾樟柯电影的演员以自己御用的非职业演员为主体,职业演员的选择以切合人物形象为前提,不刻意追求明星效应和轰动效应。在电影的拍摄上,以小人小事为切入点,以普通的生活为背景,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特制的场地和道具,坚持真实自然的宗旨。在电影的宣传发行上,不以票房唯上,没有轰炸式和炒作式的营销策略,有些尖锐题材的电影甚至不能在国内公开上映。贾樟柯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追求电影的艺术品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底层边缘人物的感悟表达上,在电影市场为底层的边缘群体发声。他的电影,从文化和美学意义上,尝试走出一条日常的、生活化的道路,书写普通人的人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