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导演/编导论文

陈力作品中鲜明、敏锐的女性意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1039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陈力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色彩探究
  【引言】主流影视作品下陈力导演艺术研究引言
  【第一章】陈力电影创作风格溯源
  【第二章】陈力作品中鲜明、敏锐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陈力的燕赵文化视野
  【第四章】主旋律电影范式中的继承与创新
  【结语/参考文献】陈力电影作品中的女性表达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鲜明、敏锐的女性意识

  陈力导演作品从女性电影角度体现其真诚面对生活真实表现生活,用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用流畅从容的叙事,将女性意识与人物情感完美结合,给观众听觉、视觉、心灵美的感受,本章节主要研究陈力导演影片中的女性意识,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2.1 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2.1.1 女性形象塑造基本思路

  陈力导演在选择塑造的女性人物时,往往并不是选择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人物,这与十七年电影时期的女性主义不同。陈力导演镜头中的女性一般都是非常平凡的小人物,陈力自己也说过,影片创作的灵感全部来源于平凡的生活。

  这使得观众在观看了其影片之后都能从剧中人物联想到自己身边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类人。其次,陈力导演在塑造女性人物性格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女性坚强刚毅为中心性格,每个女性身上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不屈不挠追求的精神,通过故事性的处理完美的表达出来,这也正是陈力导演本人的内心世界,也只有真正内心刚强的人才能成功的塑造出坚强的女性角色。

  2.1.2 影片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虽然陈力导演作品中女性作为主人公的影片不在少数,不同的影片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也都展现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影片《两个人的芭蕾舞》主要塑造的女性人物是德贵家的,德贵家的嫁到小镇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她勤劳善良,和大多数持家的女性一样温婉和善,但是在其不顾一切抱养女儿仙仙,并努力让仙仙学习跳舞,无不体现了德贵家的那与生俱来的独特品质,与当时没有主见、没有思想的其他农村妇女完全不同,顽强、无畏品质体现在这个女人身上。影片中陈力导演塑造的女性形象还包括小主人公仙仙,其性格主要体现在顽强独立两个方面,其中在得知自己并非德贵家的亲生之后,仙仙非但没有反常的情绪和行为,反而是跑到大街上大声喊:"我是我妈抱的,我不怕你们说"来向邻居表明自己的态度,从此和德贵家的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其二就是仙仙努力学习芭蕾舞的过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被省学校录取。

  陈力导演表现女性情怀时习惯将这种情怀寄托在剧中女孩角色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远山姐弟》通过小女孩生理和思想上的成长来体现女性意识的发展,影片的女性意识主要通过秀秀体现。陈力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到,这一灵感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细节,陈力导演在影片拍摄期间到山里采风调研,偶然之中听到乡里乡亲的谈论中总是提到一对姐弟。怀着好奇和怜悯的心情,陈力导演找到了这对姐弟的家,姐姐在陈力导演眼前呈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矮矮的个子,高高的灶台,女孩在烧火做饭,动作相当娴熟,同时还要照顾身边的弟弟。她被这个年纪幼小干活却又相当老练的姐姐深深的吸引住了,她开始与这对姐弟更进一步的接触,逐渐了解这个姐弟的生活,洗衣做饭、打柴烧水,样样精通,然而说到学习,姐姐表现出的麻木深深的刺痛了陈力导演的心。大山深处的贫困处境可想而知,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陈力导演当时就下定决心决不能让贫困的孩子丧失了希望,陈力决定帮助像她一样处境的孩子,就这样,陈力导演以她自己的方式将亲身所见所想以电影形式呈现,于是陈力导演创作了这部影片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奋发图强"女强孩"的形象,引起人们对心怀梦想却不能实现的孩子们的关注。之所以以女孩的形象入手主,除了故事的感人性和社会价值之外更多的是由于陈力从女性意识出发的观察角度所致,她将更多的目光投放至女性角色之中。

  陈力导演的影片《早春一吻》是其第二部儿童影片,在题材上延续了《远山姐弟》,影片塑造了阿迪姨妈这一女性形象。阿迪姨妈是生活当中众多女性当中的一个缩影,影片的内容也是生活中众多题材当中的一个故事,然而陈力导演却是将这一幕幕现实的画面搬到荧屏上来,引起人们的深思。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手笔来凸显阿迪姨妈营造的压抑氛围,在影片设定的环境中,阿迪也是一直处于压抑的情绪下,两个人互相影响,直到最后才将情绪释放。陈力导演通过塑造阿迪姨妈这一形象,通过长时间的压抑最终得到释放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成人内心世界,不同的两个世界,相同的却都充满着爱。

  影片《爱在廊桥》是陈力导演的一部表现传统文化的影片,是一部宣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影片,同时对唤醒人们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陈立导演在彰显人类价值观的同时,也同样刻画了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女性形象伊妹。在表现女主人公时,导演更注重对人物举止细节的描写,通过民俗活动和人物动作表现伊妹的心理活动,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院长认为,女性创作者在作品人物塑造中将个人的这种细腻、宽容的女性品质在影片中得以呈现,深受其女性意识的影响,她认为剧中伊妹在大街上骑车穿梭,亲切的与各类人打招呼体现出她诚恳真挚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将女主人公身上深层的情感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下女性视角的独特性。黄式宪对陈力女性意识的卓越表现大加赞赏,在《爱在廊桥》

  中女主人公透露出的内在气质和思想特质都彰显了陈力的艺术掌控能力,当今娱乐化的影片层出不穷,作品质量有时难以保障,然而陈力以其踏踏实实的研究和探索突破重围,塑造了一个个具有鲜明人物特征的形象,实属不易。

  2.1.3 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创新

  十七年电影时期,无论政治界还是文艺界,女性主义的意识都还不是非常成熟。

  十七年电影时期《中华儿女》无论是从人物出场还是人物刻画,基本都是以女性为主,颠覆了传统的电影观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意识的成功,从影片的剧情来看,剧中很多女性的遭遇都是悲剧的,电影的开始,胡秀芝因为丈夫惨遭日本军毒手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剧中的连队指导员冷云同样也有丈夫惨死的遭遇。丈夫、父亲的死亡是本部影片中女性走出来的关键因素,其中也就暗示了在没有男性保护的情况下,在家仇、国仇、民族仇恨的驱使之下,女性才不得不走上革命的道路,为了报仇,也为了自保。影片是中国历史上较早体现女性意识觉醒之作,然而影片的最后却是八位女主人公投江自尽的悲壮结局,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震撼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暗示的女性主义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性别觉醒、女性权利意识,而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家仇、国仇、民族仇恨,不得已走上这条路,成为女性中的男性,人民口中的"女英雄".

  正是由于这部影片的影响,十七年电影时期的影片涉及到女性的也大多都是因为民族仇恨的驱使,真正的女性意识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女地位的逐渐平等,女性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陈力导演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基于十七年电影时期的基础之上,取长补短,结合个人的理解进行创作的,创作出《两个人的芭蕾》《远山姐弟》《爱在廊桥》等彰显女性生活态度的优秀作品。女性意识的体现基本上已经摒弃了民族仇恨的影响,影片中的女主人有独立的思想和人生选择,而是顺从自己的内心,做着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成为自己的主人。

  2.2 女性意识和价值观

  女性意识是指对女性自身价值产生的思考以及思想的觉悟,这都是基于女性作为人的个体本身而存在的。女性意识就是作为区别于男性的对社会以及群体的特殊的认识,以及文化结构方面独特的想法等几个方面来全面的了解和透视作为自然人的女性自身的思想和意识。然而将女性意识运用到电影的创作当中,就不能单单的阐述女性意识的发展概念等理论知识了,需要通过内在的表现来凸显女性意识的内涵。

  女性意识发展至今,更多的体现在艺术文学方面,逐步形成了有一定体系的女性文学艺术,从文学艺术角度出发,表达女性思想上的觉悟觉醒和主权上的独立。女性价值观是在女性意识基础上的、女性对自身的价值肯定,简单来说就是女性对自己能够做出的贡献有了明确的认知和认可,有了自己追求理想的权利,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和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从女性主权发展的角度来说,女性价值观的逐步强大代表了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女性价值观的重视体现了女性对自身的肯定和社会各界对女性创作的肯定。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无论是国家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逐渐撑起了影视界的半边天,女性身份地位在生活、艺术各方面得到极大改观。女性导演的影片的感染力和艺术表达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彰显着女性特色的主题思想光芒,在广泛的题材和艺术形式中很多优秀影片值得人们深思反省。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女性导演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时代,最初由董克娜为女性导演的代表,代表作《昆仑山上一棵草》、《烽火少年》等;第二代则以黄蜀芹、王君正、王好为、史蜀君为代表,同时期的作品有《青春万岁》、《山林中头一个女人》、《夕照街》、《庭院深深》等;第三代女导演以彭小莲、李少红、胡玫、刘苗苗、宁瀛为代表,代表作有《我坚强的小船》、《大明宫词》、《雍正王朝》、《杂嘴子》、《夏日暖洋洋》等;第四代女性导演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新生代的女性导演代表有马俪文、李玉、徐静蕾、李虹,创作了《我们俩》、《观音山》、《杜拉拉升职记》、《我们村的女当家》等优秀作品。二十一世纪的新生代女导演大多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执行影片各有各的特点,例如着名导演徐静蕾兼导演、演员、老师于一身,同时作为跨界才女,徐静蕾导演还担任博客和某杂志的编辑。

  不同时期的女性导演的性格、思想大不相同,因此在影片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方面也是各有千秋。不同的女性导演对社会的思考和认知不同,对历史以及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正是因为这些女性导演们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意识融入到影片的创作当中,才让影片各放异彩,都蕴含了如同女性导演们自身一样的千种气质、百种内涵。中国的女性导演也越来越多,女性意识的影视作品也是越来越丰富,在这种大的压力背景下,想要在女性导演的女性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和亮点。我国的着名学者戴锦华先生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戴锦华先生对女性主义以及女性意识的研究颇为深刻,见解独到。戴锦华先生在发表的刊物中曾对 20世纪的女性导演有过独到的表述:"和当代女作家不同,在绝大多数女导演的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性别身份甚至绝少呈现为影片的风格成因之一。"对于"女性电影"的明确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然而尽管表述有千百种,内涵终究是相似的。"女性电影",并不单指影片的导演为女性,女性指导并把女性话题作为影片主题的电影才是反映女性意识的女性电影,故事核心是否具有女性色彩在这其中显得非常重要。
  
  这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浓重的女性色彩以及深刻的女性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意识逐步让人了解和接受并促进了观众对女性电影的深度认知,思想意识也越发广泛,女性电影的分类逐步完善更具有系统性,从影片创作的题材进行划分,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只要影片的核心人物是女性人物,是以女性的生活历程、思想变化以及感情生活为核心线索的影片,女性影片的划分不再以导演的女性性别为标准。这一理论下的代表人物,香港的着名男性导演关锦鹏创作了一系列以女性生存现状为核心内容的影片,《红玫瑰与白玫瑰》、《阮玲玉》等,是深刻反应了女性生活以及女性思想意识,用电影的形式表现女性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诉求,因此其影片常作为女性主义研究学者们分析的对象。在他的女性影片中通常把女性为主要塑造对象,结合自己对女性生活状态的观察,融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精神层面的提炼,将女性悲欢离合命运形象的刻画出来,表达出其内心作为男性对女性世界的关怀,用他男性的细腻塑造女性形象。结合电影美学的深刻思考和女性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关锦鹏作为"女性主义导演"其导演的作品也是"女性电影".
  
  2.3 陈力作品中女性意识和价值观

  2.3.1 女性意识的体现

  在陈力创作的众多影片当中,以女性意识为创新主题的影片不在少数。《远山姐弟》、《战争童谣》都是通过女童的成长和思想的转变为中心,来体现女性意识的逐步成熟和壮大的;《两个人的芭蕾舞》是以伟大的母亲形象为题材,通过讲述一位母亲养育抱养的女儿并一步步教育她成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艰苦的养育历程中,母亲不顾相亲异样的眼光坚持将女童养育成人,表达了伟大的母亲形象。影片中催人泪下的还有母女感人的语言描写也是陈力导演塑造伟大的母亲形象、坚强的女性形象运用的表达手法之一,将母女之间情感的细腻之处刻画的淋漓尽致;影片《月圆今宵》则是通过女大学生实现梦想的奋斗过程为线索,表达女性的思想崛起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影片《远山姐弟》是以八十年代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题材的一部儿童影片。本部影片体现女性意识主要是通过姐姐秀秀的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秀秀不想同其他妇女一样生活,坚持自学,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接受教育。这体现了她在农村女性教育落后的条件下,秀秀依然冲破了封建的落后思想,坚持自己的信念与梦想,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这种坚持自己信念的行为不同于十七年电影时期女性为了其他的一些因素而不得已选择自己本不愿选择的道路,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影片中体现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二个细节就是姐姐秀秀代替弟弟旦旦考试取得一百分的剧情,因为在当时的观念下,女孩是获得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很难出人头地同时也不会采取代考这种做法,然而秀秀却没有顾忌这些,没有被封建思想束缚,而是选择了突破自我,坚持自我,是女性意识新思潮的体现。

  2.3.2 影片中女性价值观的转变

  陈力导演的作品中有许多体现伟大革命英雄形象的影片,也有表达无私世间温暖亲情的影片,然而在表达女性价值观的影片中,有两部影片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女性价值观的转变,一部是儿童影片《战争童谣》,另外一部是影片《月圆今宵》。

  《战争童谣》是以儿童的成长、价值观的转变为中心的影片。在本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孩子的辛酸经历,父母的死亡让本该快乐的小草满心被仇恨驱使,日本军的一再侵袭也让小草在短短的时间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影片中,家仇转变为国仇的过程体现了小草价值观转变。由于满计叔的启发与解释,小草明白了她要报的不仅仅是杀害父母的仇,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恨。该篇着重描写小草的内心世界变化,陈力用她更加细腻的内心和细致的观察,创作出更为立体的儿童人物形象。

  而陈力导演的电影《月圆今宵》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一部新型题材的电影作品,影片的核心线索是女大学毕业生凌宇寻找工作的过程,讲述了大学毕业之后的她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又如何放弃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以及如何追求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的过程,如何跳出自己不喜欢的圈子,进入自己追求的行业中去,发挥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

  本部影片主要通过两个细节来体现凌宇女性价值观。首先是凌宇放弃了自己机关干部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而言,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已经是非常好的岗位了,然而凌宇却志不在此,她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奋斗勇于面对坎坷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其次在爱情的选择上凌宇的女性立场也得到了印证,年轻有为的凌宇是许多男生心中倾心的对象,然而她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几年来都一直拒绝身边的追求者。这对传统观念而言都是难以理解的,然而凌宇对自己的梦想非常明确也非常坚定,并没有因为外界的环境因素就改变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这一点同样也体现了凌宇坚定地女性立场。

  2.3.3 女性视角下革命情感的体现

  众多男性导演视野下的革命情怀更多是趋于悲壮色彩的,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斗争或者是战役来体现伟人们的英勇的革命精神。然而女性视野下的革命情怀多是细腻温婉的,通过不起眼的细节描写以及群众的刻画来体现中国人民的伟大的革命精神。

  《声震长空》作为革命题材影片中突破传统、选题新颖的主流电影,是一次对新闻工作者的荧幕重塑造,在影片中从事不同工种的新闻工作者表现出了不同方面的英雄形象,贯穿影片《声震长空》的线索除了陈力导演想要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之外,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是导演带给人们的一条发展主线,通过对皖南事变、抗日战争、内战、北平、南京的解放和开国大典等事件中人民广播事业的积极工作以及给新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鉴证了新闻广播的发展,双主线互通互应,有机结合。

  本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无不体现了战士们英勇奋斗、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其中有几个细节则格外凸显革命家的伟大形象。第一个细节就是皖南事变发生后,广播台及时的更新着党中央的声音,延安的文艺家通过直播《黄河大合唱》的形式来表现作为国人的满腔热血,陈力导演用这样一个小小细节将中国人民满腔的革命精神形象有力的表达出来。作为广播台的文艺工作者无法像前线的战士一样为国作战,但是他们也有他们表达爱国的方法就是通过广播激励前线的战士,表达自己的爱国情。

  第二个细节就是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之后,一心想要毁掉直播共产党声音的广播台从而实施了一系列的破坏行为,然而广播台的战士殷佳茹、苏志豪不顾生命危险,毅然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播出党中央指标,最后身负重伤。最后一个体现革命精神的细节就是新中国成立那天,赵老汉的矿石收音机传出毛主席的声音,震撼了祖国山川大地,震撼了全国人民。陈力导演以其女性的视野捕捉到了战争时期非一线战场上的英雄气概,同样让人更全面、生动的了解战争历史和参战人员的内心世界。

  影视作品《谁主沉浮》,这是一部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礼物,拍摄只有短短的七十余天,剧组人员齐心协力、不辞辛苦地准备这个献给祖国的礼物。与同样准备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礼物的其他影片有所不同,这部具有史诗风格的大型主旋律题材影片是由女性导演陈力执行的,因此在影片上映前,人们就对这部由女性执行导演的大型红色主旋律影片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该部影片是以三大战役为选题背景,以新中国成立那一年的元旦为时间切入点,以毛泽东的形象塑造和心理变化为影片人物刻画的核心,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于西柏坡地区的重大事件为主要线索,通过一些列的细节描写和事件阐述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对全国百姓的深切关怀。为了在献给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贺岁影片中脱颖而出,陈力导演采用了独特的女性细腻的视角,以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心理战术为描写手法,虽没有壮观的与悲壮的场面,但是有心灵的撞击;虽然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和金戈铁马的状况表现,但领袖气质和强大的气场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陈力的创新之处和掌控影片大局的能力,此外,陈力导演还大胆的采用活人与死人跨越时空的对话形式,将蒋介石的孤立无助和沮丧无措惟妙惟肖的表达出来,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

  陈力导演认为如今有一部分脱离史实的红色革命题材影片都没能真实的还原抗战时期敌我双方的心理博弈和思想状态,探求历史事件的本源才能最大限度满足主流电影观众的思想诉求。陈力导演通过女性的视角心理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感情将历史事件呈现到观众眼前。陈力导演表示"艺术片是任何一个电影导演都喜欢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重大题材的电影我同样喜欢拍,那种对民族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奉献都令人感动。"[12]

  就是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陈力导演,豪放与细腻兼并,豁达与智慧同在的这样一位女导演将老一代领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从容不迫的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通过朴实的表现手法刻画出来,让观众从视觉到内心都受到冲击并留有深刻印象。

  2.4 陈力作品中的女性情怀及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2.4.1 陈力导演作品中女性情怀表达的主要手法

  对于影视剧作品中的"女性情怀"的具体定义,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一个人对女性意识的理解不同,影片创作人与观众们对影片内涵的选择方向不同,侧重点不同,因此理解的影片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表现出的女性意识也是迥异的,在电影作品中观众能够观察到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影片内涵都有明显的性别特点,尤其作为女性情怀表达的影片,女性视角下的事物体现出了鲜明的细腻感,在其内在情感价值中更突出表现了女性情感。

  对道具及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成为陈力导演在表达女性情怀上着重运用的手法。

  影片《两个人的芭蕾舞》中就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讲述这对母女艰苦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令人印象深刻的道具水缸成为女主角情感寄托的物品,镜头中不乏对水缸这一道具和缸内清水的特写展示,陈力导演在表现主人公坚决推翻封建思想的过程中采用慢镜头的方式展现母亲砸缸和缸碎裂的动作。当母亲与仙仙在一起的时候,镜头捕捉到很多母亲笑容的细节,不仅体现出对仙仙未来的希望,也显示出母亲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仙仙一直不能走路,母亲坚持鼓励她学走路,在偶然一次母亲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仙仙却意外的学会了走路,陈力导演对仙仙脚部的特写镜头让一种爱的伟大力量油然而生。影片中催人泪下的还有母女感人的语言描写也是陈力导演塑造伟大的母亲形象、坚强的女性形象运用的表达手法之一,将母女之间情感的细腻之处刻画的淋漓尽致。影片中当小仙仙再一次被众人怀疑的时候,她再一次的站出来,回应道自己承认母亲抱养自己并乐观的表示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并以倔强的语言说:

  "我还会跳舞了,你们都出来看呀。"这句极具感染力的台词,成为本部影片的泪点之一,这些细节的描写都使母亲的形象更加深刻生动,女性立场的表达效果也是更加明显。

  2.4.2 影片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陈力导演的女性影视作品中善于运用突出对小人物情感描述的表达方式,借助时间空间的变化和景物的描写刻画女性角色的心理变化来体现女性内心柔软与坚强之间的细腻。陈力的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的获奖影片《爱在廊桥》也是一部兼细腻与柔情同在,坚守与爱共存的文化艺术影片。中国也有很多讲述传统文化的影片,然而在许多体现传统文化的影片中,导演过分的借助历史文化的描写,引用过多繁琐的文化细节,不仅没有成为影片的亮点,反而是让影片变得累赘复杂,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观的体现。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创作人在对相应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对人性的思考也不够深刻和全面,缺乏感性基础及文化掌控能力。

  正是因为陈力导演对传统文化运用的拿捏得当,既简单又深刻。为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得当,陈力导演在影片创作初期就亲自到闽浙一带去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质以及风土人情,通过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婉的表达方式将蕴含在千年廊桥中的文化与内涵在北路戏里表现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陈力导演作为一名女性导演,其身上独特的感性与女性特有的思维模式为其在影片创作中带来了更为丰富、细腻的独特气质。

  女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通过影片画外音的方式描绘,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精彩再现和时过多年的意外以及生活琐事都将通过他的讲述娓娓道来。作为故事发生空间的廊桥在交错的时空转换,跌宕起伏的剧中人物命运中,始终紧密的作为情感表达和爱的归宿。在以情绪的累积为脉络的影片组织构架中,廊桥和北路戏以它们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剧情之中毫无生硬痕迹的展现,并结合女性意识和女性心理婉转的表达,体现了文化与人物相辅相成,始终不可分割的。

  2.4.3 女性意识中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女性导演所具有的女性思维方式,让出自陈力手中的女性角色都透露出更为立体的女性形象。陈力导演不仅是一个能掌控红色革命大片的女导演,同样也是一个能够通过女性的视角和思维刻画完美女性人物形象的电影艺术家。陈力体现女性意识的影片代表作《两个人的芭蕾舞》,完全是以女性的视角和思维来创作的,甚至整部片子都没有一个男人的出现。此外,《远山姐弟》、《战争童谣》都是以小女孩的成长历程和心理转变过程为线索的表达伟大的女性思想和深厚的女性情怀的影片,《月圆今宵》

  则是陈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一部新型题材的电影作品,通过讲述女大学生毕业求职的经历及如何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来表现女性自主独立精神。影片的核心线索就是女大学毕业生凌宇寻找工作的经历,讲述了大学毕业之后的她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又如何放弃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以及如何追求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的过程,如何跳出自己不喜欢的圈子,进入自己追求的行业中去,发挥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上述四部影片中在女性情怀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影片《两个人的芭蕾舞》最具有代表性,主要从三个细节方面来体现女主人公强大的内心素质和坚强的女性主义。

  影片的女主人公是在北方务农的徽派小镇居民德贵的媳妇,她天生丽质、勤奋好强,为人随和乐观。德贵家的不顾乡里乡亲的排挤,坚持自己的初衷收养仙仙,这是本部影片中女性意识体现的第一个重要情节,即德贵媳妇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没有因乡亲的闲言碎语而放弃收养仙仙。

  德贵家的恪守承诺,在邻里不让她进门的舆论中,几年来,她就从不踏进乡亲的家中。德贵家的一直希望女儿能够跳出优美的芭蕾舞,可是由于先天的原因,医生说仙仙腿部发育不好,想要跳舞需要靠启发。从此德贵家的每天多了一项任务,在仙仙面前跳自己编创的舞蹈。这是体现女性意识的第二个重要细节,德贵家的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信念,上演着每日对希望的追求和未来的期盼。

  本片能够体现女性意识的第三个重要细节就是仙仙听到传言说自己不是德贵家的亲生女儿,回去质问德贵家的,她不仅没有隐藏和慌张,而是毅然将抱养女儿的实情告诉了仙仙,这足以体现在当时的年代,德贵媳妇的气概,没有其他女人的封建思想、胆小懦弱,而是做每一件事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影片最终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仙仙被省舞蹈学校选中,乡亲也都接受了这对患难母女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胜利。

  《两个人的芭蕾》不是影片主人公在跳真正的舞台上的芭蕾舞,而是在跳一种非常伟大的母亲与女儿之间的生活中的芭蕾,两人生活贫苦但是她们有梦想有追求,这便是女性意识的又一体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