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与实现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9 共3960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为适应企业经济运行模式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各种机构的内部审计都在积极寻求变革。在 2001 年 1 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全新定义为: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力,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这一定义表明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价值增值阶段,所谓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是内部审计通过确认、咨询等活动为组织增加价值。那么如何理解内部审计的“增加价值”,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主要体现

  内部审计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它通过为企业提供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通过系统、规范地评价企业的治理、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通过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间接地为企业增加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通过检查与分析的方法找出因虚假、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低效能、负效能项目,及时地规避收入流失、虚增收入风险。二是促进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达到有效利用企业各种资源的目的。三是防范企业运营风险。内部审计的特征是独立、客观、公正,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与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完善制度、改进流程。内审人员在1究所审计的业务流程和相关的制度办法,以及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发现企业各环节遵守情况和执行企业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有无可以改进之处,满足客户要求。

  三、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已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立较晚,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等各个方面而言,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缺陷

  国际内部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前提下,随着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及内部职能的细分,是基于加强经营管理为目的的内在需求基础上自发形成与发展。这对于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形成,以行政命令式推动下发展的情况,有着重大的区别。国际内部审计设置的动因,相较于国内内部审计更具有生命力。在机构设置上,由于国内内部审计设置的动因,很多组织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为了配合上级管理部门如国资委、证监会等相关规定而建立的,导致我国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着先天不足。

  (二)内部审计部分职责缺失

  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审计职责描1督管理作用的工程审计、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内容,对公司战略目标及治理的内控管理审计和内控咨询服务大多没有涉及。我国企业进行审计,目的往往是为了完成体制及法律的需求,而不是站在完善企业管理、规避企业风险、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的角度进行审计。

  (三)内部审计实施的范围狭窄

  目前,企业运营环境时时在变,造成企业运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在防范经营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1计尚未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深层问题涉及尚浅。

  (四)企业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协调

  一是企业的被审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配合不力,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或人为设置障碍,导致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欠佳。二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沟通不畅,一般是在不信任审计对象的态度下开展工作。三是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是由会计人员直接调配的,知识面较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这就导致在开展诸如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营销管理审计等专业性很强的审计项目时,很难保证审计深度达到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需求。

  四、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策略及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相应的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等都发生了改变,继而发展到增值型内部审计这一全新阶段。为了加快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针对上述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现提出了以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现途径。

  (一)健全内部审计法律体系

  通过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现状,我们看到,造成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滞后、增值功能受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1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依然停留在 IIA 于1990 年定义的“监督与评价”阶段,而IIA 已在 1999 年起对内部审计转向以风险为导向、以公司治理为目标,我国内部审计要想与国际同步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因此,为保证内审增值功能的有效发挥,首要任务是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顶层设计,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体系,为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提供指导和规范。

  (二)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其在开展工作时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可见良好的组织、机制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各种功能,尤其是增值功能的关键。国外成功的内审实践表明,良好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是在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内审机构,其同时向管理层和董事会负责或报告。在这种双轨报告机制下,内审机构在业务上接收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在行政上由企业管理层领导。这种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实现了信息渠道的畅通,使得重大风险问题能够及时得到重视和解决。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内审组织模式受企业资源、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需最大限度地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三)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拓展审计领域

  随着企业运营风险持续增加,原来以财务审计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已不适用现代企业,应加快以风险为导向、以制度遵守性检查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要不断扩大传统审计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如要更加突出审计重点,加强在采购管理、工程建设等高风险领域以及“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小金库等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以公司治理为目标,增值为目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服务领域,大力开展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努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发展。二是要注重审计方法创新,深挖存在的根源问题,揭示其背后的管理机制问题。三是要结合客观实际,提出建设性的管理建议。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跨部门工作的优势,从组织、机制、系统等方面建言献策,服务企业战略决策。

  (四)创新审计方法,推广参与式审计

  在审计中,很多企业内部审计会面临被审计单位配合不利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世界着名企业 GE 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其核心做法是:

  “GE 式审计———参与式审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组成人员不过多考虑其所学专业,而注重其综合能力,要求每个人能给审计组带来新思维、新贡献。第二,充分信任被审计部门,与他们一起讨论审计计划、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并取得理解和支持。第三,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部门充分沟通、讨论,共同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改进措施。第四,提供不同类型的审计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需要。如定期就审计情况向董事会汇报;每个项目通过专题报告等形式向高级管理层汇报;以管理建议书、风险警示等不同形式的审计产品向全公司进行通报。通过以上对 GE 审计模式的描述,我们看到,这种审计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被审计单位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目的。

  (五)强化审计质量管理

  审计质量是内审工作的生命线,对此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内审项目质量控制。一是规范审计程序。如建立启动会、沟通会、结束会“三会”制度等;二是建立审计日报、周报制度,以及对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实施三级复核,强化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三是注重审计闭环管理,对运营类审计实行审计发现跟进落实全覆盖,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对质量进行管控。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如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内部审计的资料数据库,以实现审计资源的集中使用,保障审计人员随时检查、查询、调阅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审计专家经验和被审计单位业务运营信息、历年的审计档案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建立内部审计管理平台,便于审计人员互相交流审计工作经验,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信息共享,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六)严格要求,强化内审队伍素质

  重视内审队伍建设。首先,完善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机制。在录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专业背景,保持内审团队知识结构合理。二是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除了注重考察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外,还应对审计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其次,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具体包括: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鼓励参与各种专业资格考试。

  五、结束语

  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强调了价值增值的概念,其审计业务范围更大,服务对象扩大到整个组织,因此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积极活跃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开展,必将在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改进经营流程、加强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增加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开明.企业战略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吕宏灵.内部审计增值功效实现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31-33.
  [3]李亮亮.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问题探析年 [J]. 江西财经大学,2012(6):17-21.
  [4]刘远梅.论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增值[J].现代商业,2009(6):25-24.
  [5]卢胜波.以增值型内部审计推进公司治理[J].董事会,2009(7):15-17.
  [6]温之骏.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 年(23):189.

相关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