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诊断学论文

中医对于人体生命关系的解释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3951字
论文摘要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集 “象” “数” “形”“神”“气”等概念群于一体的 “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范式,内含着 “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的复杂性义蕴。中医对于人体生命关系的解释是基于一种 “整体子思维”之上的,内涵着自组织性、非线性、整体性、动态性、模糊性等复杂性系统存在。

  1 人体是自组织系统的存在

  人不是自存的,无时无刻不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但是人却是自主的,拥有着自我调节的能力——气、形、神的和谐协调,能够自主地调节着自我以顺应环境,这种调节能力是神妙的,却是有限度的。

  中医藏象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以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来阐明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它通过人体外部的征象来推知内脏活动规律,以辨证论治的形式有效地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必须承认,中医藏象学的理论揭示了人体内脏腑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协同作用关系,有着自组织能力,而维持着高度有序的稳定态; 一旦打破这种稳定态,便会发生疾病。

  在中医看来,人的存在是以人体变化为源泉的,绝不是简单的器官组合,而是在气主导下的形神一体的复杂系统存在,表现为气、形、神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变化形式。在此变化过程中,人的自组织生命系统是不等于身体各部分之和的,表明人体肢解成要素的任何简单性组合和拼凑,都不能构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即真正社会学意义的人,这如同黑格尔所言的 “胳膊的存在意义是以人体系统互为作用为前提的”,表明身体的存在需以人体自组织系统为据,而每个组成要素都不能替代整体存在的意义。同样地人体的每个要素的特性都必须在人体的整体意义之中得以解释,也就意味着只有人体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解释人体的存在,尽管说尚有不够完美的解释,但却是相对合理的。无疑这种合理性就是基于人的复杂性系统的存在,内涵着人体是一个自适应能力的动态系统,包含有自主性、自我调适性、反馈性、混沌模糊性等自组织特征。

  2 人体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

  中医学中人体变化能够以 “气”的升降出入形式来达意,主要表现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素问·六微旨大论》) 。此处人体中气的升降出入不是表现为线性的稳固不变的存在,而表现出非线性的动变特性。若从脏腑、津液、血气等多因素、多变量的相互作用以及正负反馈的调节机制等来看,人体系统的运动状态就是一种非线性机制,从而构成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功能、信息的有序统一和相对稳定状态,如 《素问·调经论》云: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这些皆指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

  中医藏象学考察的脏腑就是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征象过程。它不仅要考虑各个脏腑 (要素) 对人体 (整体) 的作用 (贡献) ,而且还要考察脏腑(要素) 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根据脏腑 (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给予一定的推理,便能够确定人体的状况; 或言,依据某一个脏腑 (要素) 的病变,可推知其他脏腑 (要素) 可能 (或已经) 受到 “牵连”的程度 (如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探赜内因之理) ,这也可理解为非线性条件下的可还原性———中医思维模式可分析性的一面。

  每一个脏腑都是非线性机制的子系统 (包括经络的相对独立性) ,通过何种作用方式来构成整体的非线性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中医从理论预设的角度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思维模型———当然这种预设不是凭空而有的,而是来源于经验基础上的慧思,是一种集理性与悟性于一体来认识人体的产物———它是利用非线性调适原理来理解脏腑与人体的关系。非线性调适原理包括自我调适(即自力调适) 和外物影响自身的调适 (即外力调适) ,最终还原为自我复杂性的调适机制,此是理解中医脏腑与人体关系的秘密。若从严格意义的非线性系统角度看,中医以藏象为内涵的辩证关系即使能够揭示出脏腑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也很难完全解读一个有生命意义的人。

  3 人体是有机整体

  在复杂性科学看来,整体不可还原为部分(要素) ,但部分 (要素) 相互作用能够呈现出整体的特征,即所谓的把握住部分 (要素) 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推知整体的样态,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若从静态的实体结构的角度看,整体可以还原为部分 (要素) ; 但从有机生成过程看,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 (要素) ,部分 (要素) 只能在整体中得以解释,方可有意义; 而且整体也只能以其自身及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来进行说明和理解。可以说,以 “关系作用”解释中医是区别于西医的根本标志之一。中医通过 “关系”来揭示人体的整体存在、生成过程和平衡之理,蕴涵着人体非线性的自组织结构和临界性之特征,表征着人体系统性存在是相对稳定且生生不已的。

  如此人的生命存在便在 “关系”中表现出来,为一种人体与自然、社会相关联的整体性的存在。

  相对于静态物的存在,人首先是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存在,且必须是置其于整体动态之中才能给予科学的考察。在整体动态观的视域下,中医是主张事物间存在着协调统一的非线性和谐关系。在中医看来,世界的各种事物及其现象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人体的活动也具有这种整体性的 “实在关系”; 同时这一整体性的 “实在关系”就成为“可察知的关系”的依据,它揭示了人体与世界存在的整体性,反映人体本身及其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是统一和协调的。

  阴阳五行模型结构就是一个关系中的整体结构,其中阴阳关系有互根、互动、互制、交感、消长、转化、胜复等关系,五行也有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等关系。阴阳五行模型正是基于部分 (要素)对整体的非加和性关系; 当部分 (要素) 间存在相干性、协调性时,会有新质的凸现,这个新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所有。五行—五脏系统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要素) 之间 (如脏与脏、腑与腑) 的关系,通过对部分 (要素) 的分析达到对整体的理解,因而五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五脏间的联系才能较好地凸现出生命功能的新质。除此,五脏还与时间、空间等体外信息相互对应,构成一个内外沟通的有机整体。

  4 生命活动是动态性过程

  对于人体的动态化存在方式,中医是依据事物变化规律之象来明示人体的生命变化。中医把人的一生依据生理变化划分成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的精、气、神各不相同,从而说明了各个阶段发育的体质特点。如 《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概括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筋骨未坚的生理特点; 而青壮年则表现为 “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灵枢·营卫生会》) ; 老年人则有着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灵枢·营卫生会》) 的特质。这些表明,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性过程。

  中医正是基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关系、人体内部的关系以及人体内脏腑之间的关系为 “真实关系”,借助阴阳、五行、气、象、数、正邪、虚实等符号和语言,来反映人体生命的运行和诊病理论。而且中医的诊断无不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性过程为辨证依据来进行临床实践活动。医家只有清楚地掌握人体动态关系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诊疗活动。人体动态变化的道理是: “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素问·五常致大论》) 。譬如,使用药物的目的旨在调节身体中气的升降出入,使得人体由非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的有序状态,常用的吐泻法即如此。

  5 人体包含模糊性的生理病理因素

  中医藏象学说在形式上是一个相对简易的思维模式,但本质上所反映的人体生命则是一个无法简化的复杂系统,包含有很多非精确性的生理病理性因素,表现出许许多多模糊的生理病理现象。例如,人的情感和精神因素就是难以精确化的生理病理因素,表明了 “五神脏”也是模糊性的。当人体内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正常,则表明人的生命活动正常,是为生命力的外显 (外现) 。这种外显在于,人体内脏精气的盛衰通过经络气血反映到体表,使目之神色、形之神态、面部五色、肢体官窍以及语言、思维等发生相应变化,即所谓的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外在的神采反映了 “五神藏”的内涵。又如, “五精所并”是指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素问·宣明五气》) ,说明情志活动是机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的变化时会直接带来人的情志活动变化异常。必须强调的是,如此种种的反映程度都不是很精确的,仅是一种 “大概”,而且因人而异 (包括体质差异) ,有着模糊性的特征。可以说,藏象的模糊性反映了中医对健康和疾病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正如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谓的 “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一样,人体小宇宙同样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存在的 “不可度”、 “不可量”样态。以复杂性科学视角看,中医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非精确的模糊性概念,若取长补短地发挥其宏观整体定性的优势,能够弥补微观分析定量的不足。其作用可以谨防 “过度强调量化分析的使用,会导致大量不可量化的生命现象和过程被排斥在医学研究之外,限制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和医学研究的合理范围”。

  由此而论,正是因为人体生命表现出了复杂性的存在方式,故而人的存在有着自组织性、非线性、不确定性、随机性等特征。当然我们考察人体内系统之间的关系之和与人的整体意义的存在不是同一质性的; 严格地说,受人类认识水平所限,我们所揭示的人体内系统功能关系之和尚不能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更不要说人体内系统结构之和了———还原论的致思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刚. 整体子思维: 中国古代“尊道”“贵德”的生存方式与当代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 : 107-111.
  [2]张其成.“气—阴阳—五行”模型的复杂性再探[J]. 中国医药学报,2003(5) : 276-279.
  [3]赵博,陈芳. 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分析藏象理论[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3) : 158-16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