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诊断学论文

从中医角度对反流性食管炎辨证分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5-19 共2522字


论文摘要
  反流性食管炎在消化内科临床较为常见,患者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炎性损伤,发生狭窄、出血、穿孔等病变。西医治疗原则为控制反流、缓解症状,主要给予抑酸和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1]。笔者从中医角度对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进行辨证分型,并根据辨证结果施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 年 3 月 - 2013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73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反胃、恶心、嗳气、泛酸、吞咽障碍等临床表现。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恶性肿瘤或疑似恶变者,精神病者,未成年人。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组,A 组 38 例,为肝胃不和证,症见胸脘灼热、疼痛,痛连两胁,情志不舒时加重,泛酸嘈杂,不思饮食,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男 16 例,女 22 例; 年龄 28 ~63( 47. 24 ± 6. 35) 岁; 体质量 48 ~ 82( 61. 75 ± 7. 13) kg; 病程1 ~ 5( 2. 82 ± 0. 76) a。

  B 组 35 例,为脾胃湿热证 ,症见胃脘灼热、疼痛,迁延难愈,吞酸欲吐,口苦纳呆,大便溏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男 15 例,女 20 例; 年龄 25 ~ 62( 46. 86 ± 6. 28) 岁; 体质量47 ~ 83( 62. 05 ± 7. 22) kg; 病程 1 ~ 6( 2. 68 ± 0. 80) a。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A 组给予疏肝和胃法治疗,处方组成包括:

  柴胡 10 g,郁金 10 g,陈皮6 g,枳壳6 g,白芍15 g,香附10 g,川芎 10 g,厚朴 10 g,旋覆花 10 g,代赭石( 先煎) 30 g,甘草 6g。

  B 组给予清热化湿法治疗,处方组成包括: 竹茹 10 g,清半夏 10 g,白术 10 g,茯苓 10 g,薏苡仁 30 g,厚朴 10 g,栀子10 g,黄芩 10 g,蒲公英 15 g,旋覆花 10 g,代赭石( 先煎) 30g,甘草 6 g。

  上药均为每日 1 剂,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发物、咖啡、可乐、酒精性饮料等。

  连续治疗 12 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胸骨后烧灼、疼痛、泛酸等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食管炎症消失; 溃疡或糜烂面愈合; 病理诊断为正常黏膜或有少量炎性浸润。有效: 胸骨后烧灼、疼痛、泛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尔有轻微不适感,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食管炎症基本消失,或仅见黏膜轻度小面积红斑; 溃疡或糜烂面愈合,愈合处可见轻度红晕; 病理诊断有少量炎性浸润或上皮再生。无效: 临床症状和内镜检查结果未见好转或恶化。
  总有效率 = ( 显效 + 有效) /n ×100%。
  1. 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7.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P <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 1。

  论文摘要

  2. 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胃连接部位的抗反流功能障碍所致的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引起的炎症反应。当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时,形成Barrett 食管,是癌前病变之一,具有迁延难愈的临床特点。
  临床治疗以控制反流、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防止复发为主。胃酸、胃蛋白酶是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的攻击因子,因此减少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可明显减轻食管黏膜损伤。有研究发现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后的复发率高达80% 以上,一般均需长期维持服药以巩固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促动力药物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可导致细菌感染、消化吸收不良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中医学理论将反流性食管炎归纳于“吐酸”“反胃”“嘈杂”“噎证”“胸痹”“食管瘅”等范畴。其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胃气宜降,使糟粕下行,脾主运化,脾气宜升,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全身。脾与胃相表里,一升一降,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受纳运化水谷之生理功能。脾胃升降失司,中焦气机阻滞不畅而致食管炎。肝失疏泄,肝气逆行于胃,也可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本研究中对肝胃不和证患者实施疏肝和胃法治疗,方中以柴胡、郁金共为君药,以增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效;陈皮、枳壳行气理气、降逆消胀; 白芍养血柔肝、调和营卫; 香附理气解郁、消积止痛,对气血不和之胸胁胀痛效果较好; 川芎辛香温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又入血分,为血中之气药;旋覆花、代赭石相伍,降气消痰、行水止呕之效大增; 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相伍,共奏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之功效。

  对脾胃湿热证患者实施清热化湿法治疗,方中竹茹以姜汁制,功擅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清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茯苓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之功效; 薏苡仁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消胀、健脾除湿之功效; 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黄芩清热燥湿; 蒲公英清热解毒; 旋覆花、代赭石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相伍,共奏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中医药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对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明显优于肝胃不和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朱临江,洪霞. 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6 例[J]. 江西中医药,2010,41( 6) : 32 - 33.

    [2] 王万卷,丁霞,文智英,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 7) : 1515 -1518.

    [3] 闻浩,王晓华. 浅论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 甘肃中医,2010,23( 2) : 57 -58.

    [4] 崔新富. 脾虚胃弱型反流性食管炎 62 例中医药治疗[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 9) : 81,83.

    [5] 张燕梅.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66 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2,9( 14) : 114 -115.

    [6] 张海石.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30 例[J]. 光明中医,2011,26( 9) : 1811 - 1812.

   [7] 刘彬彬,叶蔚. 反流性食管炎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 10) : 2275 -22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